分享

警惕食野生蘑菇中毒

 杨笨雄 2012-08-03

警惕食野生蘑菇中毒

近期正值高温雨季,致使野生蘑菇大量滋生。市民如不仔细辨别、鉴定而采食野蘑菇,很容易因食用毒野蘑菇而导致食物中毒,轻者可造成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的可以引起人体脏器损害,甚至引起死亡。

据悉,我国目前已知的食用蘑菇有300多种毒蘑菇100多种。据资料记载,可致死亡的至少有10种,多生长在树林里及杂草丛中或公园的树下草丛中。由于毒蘑菇与食用蘑菇外形相似,辨别起来非常困难,所以容易发生误食中毒。

支招

蘑菇中毒可先催吐

一旦发生误食应尽快到医疗机构治疗

如何鉴别蘑菇是否有毒?惟一准确可靠的方法,就是专业人员根据蘑菇形态特征的分类进行鉴定,有时甚至需要借助显微镜等工具才能准确辨别,普通市民一般难以辨认。

各种“经验”和“土法”都不可靠,这也是目前造成误食中毒的主要原因。

据悉,毒蘑菇中毒没有特效治疗药物,因此对毒蘑菇中毒的预防极为重要。一旦发生误食毒蘑菇中毒,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者,应尽快到医疗机构治疗。同时采用简易方法进行催吐处理。

毒蘑菇中毒病情复杂凶险,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和疗法,误食者死亡率高。

3大误区妨碍辨识毒蘑菇

人们在辨别毒蘑菇时,往往存在着三个误区。

误区一:颜色鲜艳美丽的蘑菇有毒

从色彩判断蘑菇是否有毒是站不住脚的,部分色彩不艳、长相不好看的野生蘑菇也有毒,如肉褐鳞小伞、秋盔孢伞等。此外,某些品种的蘑菇,虽然属于同一个属,但有些有毒,有些却无毒。

误区二:与银器、大蒜同煮会变黑

许多市民相信这种毒菇识别方法:与银器、大蒜、米饭一起炒或煮后,变黑即证明有毒。李泰辉博士说,经过研究,毒蘑菇和银器、大蒜同煮后并不会变色。

误区三:毒蘑菇破损后会流出乳汁

这种说法也是不靠谱的,比如松乳菇、红汁乳菇受伤后流出的乳汁均变成蓝绿色,但这两者都是味道鲜美的食用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