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辨证之“阴证”“阴证似阳”

 chxf1949 2012-08-05

中医辨证之“阴证”“阴证似阳”

阴证 

对一般疾病的临床辨证,按阴阳属性归类,分“阴证”与“阳证”。凡属于慢性的、虚弱的、静的、抑制的、功能低下的、代谢减退的、退行性的、向内(里)的证候,都属于阴证,如面色苍白或暗淡,身重踡卧,肢冷倦怠,语声低微,静而少言,呼吸微弱,气短,饮食减少,口淡无味,不烦不渴,或喜热饮,大便腥躁,小便清长或短少,腹痛喜按,脉象沉、细、迟、无力,舌质淡而胖嫩、舌苔润滑等等。八纲中的寒证、虚证、里证,都相对地属于阴证的范围。 

阴证似阳

虚寒性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有时出现一种假象,即疾病的本质是阴证,但表现的现象(症状)很像阳症。具体症状参见“真寒假热”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