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猴头菇

 sanmin 2012-08-06
猴头菇形态特征:子实体头状或团块状,无柄。宽10-25厘米或更大,以狭窄或短小似柄的基部着生并悬垂于树干表面,内部由肥厚粗短分枝相互融合,似花椰菜状,外形颇似猴头,白色。
 有效成分:
1、 猴头多糖是猴头菇的主要活性成分。猴头多糖主要是β-(1-3)、β-(1-6)糖苷键组成的葡聚糖,还还有D-甘露糖、D-半乳糖、D-葡萄糖和D-木糖。
2、 猴头菇所含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液中的蛋固醇,有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窦炎的作用。
3、 猴头菇还含有丰富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甾体等多种活性成分。
 性味功用: 甘、淡、平、无毒。入肝、肾二经。能利五脏,助消化,补脾益气,安神,消炎。适用于十二指肠溃疡、胃窦炎、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闷胀、胃痛和胃癌、食道癌等消化道恶性肿瘤,对上腹痛、上腹饱胀、肠炎、胃气泛酸、大便隐血、食欲不振、神经衰弱以及慢性乙肝等均有一定治疗效果。
 药理作用:
1、 免疫增强作用:能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包围吞噬外来细菌、病毒和体内异常细胞的功能,是一种良好的免疫增强剂。(《南京药学院学报》1986.17;《浙江食用菌》1995.1)
2、 抗肿瘤作用:猴头菇多糖、多肽类物质,通过激发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系统,能增强宿主抗病毒、抗肿瘤及抗细菌感染力。经体外试验可抑制EC癌细胞的DNA和RNA的合成,阻止胸腺嘧啶去氧核苷和尿嘧啶核苷酸的掺入,其作用与浓度有关。因而对小鼠肉瘤180和艾氏腹水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还能诱导干扰素产生,增强抗癌效果。(《江苏食用菌》1995.5;《中国药用真菌学》1997;《食用菌学报》1996
3、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猴头菌的水溶醇融部位及总苷可增加离体狗肠粘膜微循环,增强小鼠常压缺氧耐力,并引起豚鼠离体回肠收缩,提示猴头菇对心血管系统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药用真菌》1988.1;《食用菌学报》1996.4
4、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小鼠实验表明,猴头菇与中枢抑制剂氯丙嗪及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与中枢兴奋级剂苯丙胺有对抗作用,说明猴头菇对中枢神经有良好的镇静作用。(《中国食用菌》1993.2)
5、 抗溃疡作用 用猴头菇水提物在诱发溃疡前2小时灌胃,对消炎痛诱发的大鼠胃溃疡、幽门结扎诱发的胃溃疡和醋酸诱发的慢性胃溃疡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能增强胃粘膜屏障机能,但对胃液和胃酸分泌、胃蛋白酶活性及胃肠道蠕动均无不良影响。猴头菇的氨基酸成分对溃疡的愈合、胃粘膜上皮的再生和修复起重要作用。(《浙江医科大学学报》1982.4)
6、 护肝作用 猴头菇蛋白质氨基酸中的支链氨基酸含量很高,这对肝功能障碍所表现的支链氨基酸降低,芳香族氨基酸增高的氨基酸代谢失衡,可能有益于纠正。猴头菇含有较高的锌元素,能阻碍细胞膜的过氧化作用,使肝细胞受到锌的保护而免于损伤。(《食用菌》1989.3)
7、 降血糖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