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说人之阴阳(1)

 崔健华 2012-08-06

也说人之阴阳(1)

 
人之阴阳,两千年来的医家们可谓都有说的。说来说去,我觉得都不如《内经》所讲的“阴平阳秘”这四字全面而准确。“阴平阳秘”,解释起来大都说“阴气平和,阳气秘固”以及所谓“阴阳平衡”云云,宽泛笼统,常被人当套话宣说,似以彰其学富,但终究还是不明白究竟。推敲于理论,验证于临床,在此我勉力解释,自以为是中肯之说,有志于古中医学者,当识之并以为训,则古中医学阴阳理论基础的原则可明矣。
阴平阳秘。阴平,阴平和也,谓阴的量合适,不过多或过少。阳秘,阳闭藏不外泄也,闭藏于何所?阴也。阴者,可视可触之有形之物,血、津、液、肉形骸之属。阳者,空虚一气也,仅可感。杨上善注《太素》云:“阳,生气也;阴,死气也”。阴为阳所赖以寓藏之形质,阳为阴物之所以不为死物之完全决定。阴阳本异用,阴气过盛则阳不能容。亦不可阴气过少,少则无足以供阳寓藏,人即死。阴气盛,用阳药以消阴翳,此一般较易见功;阴气盛极,则成死气矣,死气深重而病笃者,不但要峻温中下之阳,而且要扶肝之萌动生发之气,可渐渐奏功。阴气亏则形质难复,阴者形质之物,须一点一点由中气运转而生也,故恢复甚慢。阳无过多之理,只有阴气不足而不可藏之也。阳热实邪之属乃病气之阳,非人体本气,干扰本气之正常运动,泻除之则本气阴阳平复。本气之阳所致之病,但能降之则病瘳,所谓“清”者,实乃降之力大之法也,只可暂用,过用伤阳。虽曰阳无过多,然一般亦不宜长服热药以补阳,热药多为燥散之品,有伤阴之弊,久服易成阴残不能包阳之局,愈补阳愈不能藏阳,而阳实为愈虚也,此难治。补阳,当以降相火,藏相火为法。《易》曰“天一生水”,相火降而真水生,而火能藏也。
阴阳之性,阴性直下,阳性直上,本无可成阴平阳秘之局。人之阴阳要以直上直下运动,则阳气上脱,阴气下竭而死矣,此常见死证之理也。阳气上升而复能下降,赖手太阴之功大矣,肺有乾象,为人之穹顶,阳气至顶而折返。阴之所能升,阴性静,阳气升而动阴气,阴气随耳,可谓阳之功也,足三阴之阳俱有上升之意。阳气封藏于阴中之阴中,阴之形质之功也。故人之阴阳成阴平阳秘之局,有赖于如下条件,非但要阴气量合适,而且肺收降力须大,则成浑然一太极图矣,奥妙自知。
地球之初,无任何生命之物,但各处一团死气罢了。自内核渐趋稳定,南北大磁场形成,使从太阳喷涌而来的宇宙射线绕转而行,大气成分也逐渐达到适合生命产生的组合。此处稳定磁场之功甚大,假令磁场不稳定,宇宙射线就很容易打到地面,则大气受射线吹拂而散入宇宙虚空矣。遂于地面附近,下有稳定之地壳及水,上有足够厚之对流层大气。一年之中,春夏,太阳之热上升而对流层增厚;秋冬,太阳之热收降而最终藏入地下水中(水之比热容甚大,甚能藏热,他物所藏之热可以忽略),对流层变薄。整个一活泼的升降圆运动产生矣,遂中气生成,而生命产生也。生命体亦如同一小天地也,春夏阳气升浮,秋冬阳气降沉,阳气降赖肺收降之力。地球之对流层大气及磁场,功犹人之肺也。阳性本升,所贵者,阳之降也。
上文提及阳无过多,现证明如下。宇宙浩渺,占其中空间最巨者,各星球间之虚空也,此阴也。尚有各类化学物理稳定的行星等等,亦阴也。所以成宇宙之生气者,恒星进行之核反应也,此点缀宇宙之阳也。然恒星虽有“恒”谓,终有竟时,反应毕而冷却,最终成死物也。故宇宙贵阳气也,有阳气故有生气。宇宙之死物阴物固有存在,近乎无穷,不愁不足,然而阳气发生及运动之时间空间,为有限也。朱丹溪所言之阴阳关系,至谬至误,不知宇宙真相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