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谈经方——承气汤系(上)

 崔健华 2012-08-06

重谈经方——承气汤系(上)

(2012-06-29 21:53:27)
承气汤系,为医圣治疗阳明病所用。伪学家们荒于经典,不明六节,更不明三阳三阴气之盛衰异用。当他们纠结于阳明太阳孰阳气最盛时,看到医圣在治疗阳明病时用了似乎是很“寒”的药,内心“豁然开朗”,即得出阳明者,三阳之阳气最盛者也,置《素问》一阳二阳三阳之论于罔顾。由此我们大概能看到,伪学家不解阳明的其中一个因由是误读了承气汤。
由于大众的“口味”问题,姑且先从“寒热温凉”的药性去分析分析承气汤是否就性“寒”,大黄性寒,枳实性寒,这两味基本无异议,然而芒硝呢,一般以寒论,但也有人说性热了吧,那么厚朴呢,都说性温了吧,那么怎么还能简单地认定承气汤系性“寒”。大承气汤证看起来比小承气汤证更“热”吧,可大承气汤的厚朴怎么用量达到“半斤”而小承气汤只用“二两”?不明了吧。伪学解承气汤系,即自相抵牾,岂是一个“寒”字能了?
阳明,“仍处于阳气活动的前期”,是为太阳准备燃料的阶段,焉言“阳气最盛”。笔者观承气汤系,功效上确实着重疏通了四少阳之气之一,并且在太阳这边也有着笔,然而“燥金”迷思确实障碍了中医人的脚步,可是君怎么不见经文言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乎?欲明阳明,必须真正明了少阳,同样,欲明厥阴,少阴的机密也是必须清楚。望有志者共勉。笔者重申,作这类博文是希望读者抛弃伪学讲解或注解,直接叩拜于经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