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识水平:当官需要怎样的知识结构?

 浪潮之巅 2012-08-06
中国自有科举制度后,当官需要怎样的知识结构,这个问题在中国历史上也几经变化。唐代诗歌、书法都很出色,其中一个原因是,科举所考的内容,包含诗赋和书法。其中考诗赋的做法也延续到了宋朝,因此,北宋有很多高官都是出色的文学家。然而,优秀的文学家一定是“天下为公”的官员吗?比方说前面提到的包拯与欧阳修,从文学上说,包拯不如欧阳修,但从政绩上说,包拯优于欧阳修,那么,科举所考的内容究竟应该包括什么?
科举的“科”,就是科目。历朝历代科举制度的“科目”经常变动,用今天的话理解,大致类似于考大学时,考文科还是理工科。宋代的科举比较复杂,宋初常规一共有九科。现代人常说的科举,一般只是针对其中的一科,叫做“进士科”,顾名思义,就是专门做官的。考中进士后,还有其它的科目考核,例如不定期的“制举”,不论有官无官都可以考,目的是生怕遗漏人才。“制举”的科目很灵活,基本上每一科都针对一个特殊领域,如“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是专门选拔谏官的;“详明吏理可使从政科”,是专门负责管理官员的行政工作的,类似现在的组织部负责人;“军谋宏远材任边寄科”,是领兵的文官。以今天来类比,好比通过了公务员考核,再自愿选择另一个考核,确定你是到检察院工作,或是到组织部、财政部等具体部门工作。
由于进士科是科举中最重要的一科,我们只说进士科的考核内容。北宋前期,进士科要考诗赋,还要考儒家经典,还要考时事政策。科举考诗赋沿袭自唐代,唐代为何律诗发达?因为科举要靠律诗,而诗本来也很难评定优劣,只有律诗可以给出详细的、比较精确的、可量化的评定标准。所以,像李白那样喜欢自由发挥的诗人,不容易通过严格的律诗考上科举。宋朝之前有一对亲兄弟,哥哥曹丕,弟弟曹植。曹植文学才华比他哥哥高,七步写下极佳的诗作:“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面对此诗,我们的确希望曹植不要遭难。但是,我们至今也不能确认:如果曹植称帝,是否一定比曹丕好?从对做官的要求来说,诗赋写作水平与做官的必要素质很难直接挂钩。所以,宋朝到王安石的时候,废除了考诗赋。此后,宋朝的文学以词代替了律诗,这是尚留存的写诗技能在考场上没有用处,便与民间流行音乐相结合的产物。
宋朝进士科废除考诗赋之后,保留了考经义,又增加了考法律。王安石变法后,法科的地位高过了进士科,也就是说,法律知识和水平成为一个官员的首要素质。例如,某人即便进士及第,还需考法律,如果法律考核通不过,不能被任命。而且,考中法科的人,选拔、晋升要比其他科更快。与其他考核相比,考法律记忆力更重要,比较容易判断优劣。但它只需死记硬背,对理解的要求不高。这一做法,在宋朝经过几次反复后,最终被废除。进士科依然以经义为主。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进士科与法科是不同的“科目”,进士科不靠法律后,法科依然在。用今天比较容易理解的方式作比喻,类似文学系原先要考法律,后来不考了,但法律系还在。
隔了漫长的历史岁月,我们该如何看待宋朝科举内容的这个变化?我认为,进士科应该废除诗赋,吟风弄月不是一个官员必备的素质,而且,文学修养太高的人,容易感情用事,不容易理性。法律素质的确应该是官员的必备素质之一,官员应该以“天下为公”,法律也确实是实现公正的手段之一。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社会公正并不能完全靠法律来实现。中国社会有上行下效的传统,一旦社会上层把法律放到最高的地位,容易造成整个社会讼风大增。一方面,在宋朝这样社会快速变化的年代,法律往往滞后于现实,把法律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很容易被利益集团钻空子。另一方面,法律要耗费大量的社会财富,对于穷人并不公平。王安石注重官员的法律素养是对的,但是,把法律放在道德之上,则属于矫枉过正。王安石的对立方认为,官员在需要法律的时候,只要能及时查到条文即可,这项工作可以由专业人员做。
宋朝之后,元朝的科举大大萎缩,明清两朝出现了令现代人诟病不已的八股文。其实,八股文的出现,原理上同唐朝的律诗一样。“天下为公”的政治理念要求官员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但是,在书面考核中如何量化、比较优劣?唐朝科举的律诗,试图用严格复杂的文学规范来做到这一点,作用不大。宋朝进士科虽然废了诗赋考核,然而,考经义除了考记忆力外,同样难以把理解能力量化细化,难以精确衡量高下。八股文某种程度上就是想把对经义的理解能力精确区分的努力,是否成功,一方面见仁见智,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时代因素。因此,基于“天下为公”的理念对于官员的道德要求,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就卷面考核这个环节来说,始终没有最佳的办法。但是,即便这个环节有缺陷,中国古代政治还有其他方式来弥补。
(我们现在常把“考试”连在一起,只把它当成一件事。古代“考”与“试”是分开的,都是针对官员的测评手段。“考”是及第与否,“试”就是具体工作实践。注:由于删节的原因,此处上下文不连贯,特补充此段,读者可参照正式出版物。)然而,宋朝官员从基层做起、逐年评定的“试”也有问题。一是,官员的专业能力可能不够,二是,官员队伍的淘汰不太容易。做得不太好的官员,常常就是停止升迁,或者升迁缓慢,因为,有时候短期的“试”不能显示真正的能力,尤其是在一些突发状况或特殊情况下,按部就班的“试”也不一定真正有效。同时,官员很难从官员行列进进出出。道理很简单,一旦像美国一样,官员可以在政府和社会上自由流动,那么,政权要想保持公正和超利益性就有难度,官员容易与利益集团发生若明若暗的关联。这也正是我们今天在美国政治制度中看到的,而宋朝政治的理念就是要尽量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因此,宋朝政治以道德为第一要求的实践,从理论上的“考”和实践上的“试”两个方面相互弥补。既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弊处。十全十美很难做到,只能经常调整。对照欧洲来说过,欧洲的教育只有考没有试,因为它不针对官员。“试”不是教育可管的,便交给社会。在中国历史中,由于教育以提供社会管理人才为主,考和试,是一体的。官员通过了考,每年的政绩考量都是“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