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隋唐科举

 收敛从容 2013-09-24



隋唐科举

    

    科举是古代封建王朝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三年(607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约一千三百年。科举给读书人提供了入仕的机会和可能,也塑造了文人的品格,具有世界影响力。被称为古代“第五大发明”。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管理国家由天子、诸侯、卿、士分级负责。而各阶层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稳定的制度开始崩溃,于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为各国的国君服务。到了汉朝,分封制度逐渐被废,皇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皇帝为管理国家,需要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后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辟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征辟制也存在着种种弊端。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之权,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这制度始终是由地方官选拔人才。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民间人材,还让世袭得以把持朝廷人事,影响皇帝的权力。

   隋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他令"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做官。据史载曾先后七次下诏举特科命令,开皇三年(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是汉察举制的延续。第五次时,开皇18年(598年7月)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分科举人标志着科举的诞生。隋文帝改革选官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统治需要。旧制度的家族弊病,如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给司马桓冲做参军时,一问三不知;举荐造假,如许武为被举孝廉靠分家取名;大权旁落,如成帝时的王凤专政。深刻影响了由此取得政权的杨坚。秀才科考试隋朝难考,如开皇15年,杨素主考,考生就杜正伦一人。“隋仁寿中,杜正玄,正藏,正伦,具以秀才擢第。隋代举进士总11人,正伦一家三人”。

     隋炀帝杨广“上好学,善属文”。作诗有“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等。也曾以“庭草无人随意绿”杀王胄。他丰富了考试科目,创设了进士科(文采秀美科)。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10科举人。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王定保《唐摭言》说“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徵之际。”

    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他在位期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很多很有才学的人。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更重视进士科的原因在于进士科满足了当时政治建设的需要,及推行王道政治。李渊开国之初说“朕今所好,惟在尧舜之道,周礼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至贞观时期有了推行的社会基础;进士科较之秀才科和明经科介于难易之间;进士科出名臣,重臣,有利于仕途的发展。如上官仪,河南陕县人,627年即贞观元年考上进士,时20岁。李世民任其为弘文馆直学士后升为秘书郎。李治朝任秘书少监后升至三品宰相。他是太宗的文友。“上雅好属文,每遣章视草,又多令继和”,他又是高宗的谋臣,后因支持高宗废武则天被杀。唐初进士多出关中。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武则天扩大了招考的地域范围,同时又增加了录取指标,增加了殿试,(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中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制度),重视进士官员,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打破关陇贵族集团垄断朝廷的局面,拉拢士心,以进士科培养自己的政治势力,维护其政治利益。时官员以不是进士科出身而遗憾,如薛元超说“吾不才,然平生有三恨,始不易进士擢第,不得娶王氏女,不得修国史”。此后进士科为显科,“进士初及第,头上七尺光”。

    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供。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改的原因是因为高宗朝的龙朔科案。主持考试的考官卖题谋私。永隆年间下《条流明经进士诏》进行科举改革,“进士试杂文两首,识文律者,然后并令策试”。考杂文的好处在于文为三不朽之一,帝王也很喜欢,且便于考察优劣,符合文律标准的如诗歌,标准易于把握。诗歌在我国历史上渊源流长,如《诗经》305篇,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思想和人际交往现象,是后世文学的源头。与《楚辞》合称风骚。诗歌具有教化功能,有诗教之说。汉代设有乐府机构,民间采风,以利于统治天下。汉赋大兴,成为标志性文体,如梅乘,司马相如等皆以赋闻名。魏晋南北朝时,曹植,左思,魏收,陈暄皆以赋闻名。后至唐规范为限题,限韵,限字。如赋350字以上,律诗60字等。后有“祖永意尽”的典故,即“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慕寒”。肃宗朝考试时严设兵卫,许用书牍,时间以烧烛三条为限等。

   唐初刑家之子,工贾异类不得预于士。以至于代表盛唐媚力的李白都无法走科举之路。考官初为从6品,由于开元时的二李争讼,诏由4品的礼部侍郎主考。但是考官“亦有胁于权势,或挠于亲故,或累于子弟,皆常情所不能免者”,至中晚唐更甚。

   科举是人生的一场巨变,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所以,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才踏进官场。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著名人士的推荐。称为荐举。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行卷的目的有利于宣传自己,称为“延誉”,同时也有利于改卷。有时考官改卷“读不能十一,即偃仰疲耗,目眩而不欲视,心废而不欲营”,曾致使李程的《日五色赋》不被录取。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如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上草》受到老诗人的极力称赞。陈子昂摔碎胡琴,以诗集相送,称相传名,牛僧儒因韩愈,皇甫湜登门拜访而“大闻天下”。“唐无李杜,摩诘便应首推”的王维也是。由岐王李隆范和玉真公主推荐,开元19年考上状元。杜牧因《阿房宫赋》,由太学博士吴武陵强荐,主考官崔郾同意录取。但是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的也不乏其人。

   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交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而在唐代最著名的武状元便是郭子仪了。此外对考生外相貌亦有要求,要躯干雄伟、可以为将帅者。至清朝时改称武科。历史上武举一共进行过约五百次。相对于文科举,武科举较为不受重视。历朝的武举时而被废,时而恢复。而武举出身的地位亦低于文科出身的进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