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识焦虑障碍 关注精神卫生

 tuzididie 2012-08-06
孙达亮 施慎逊
  ◆孙达亮  施慎逊

  刘女士,45岁,已婚,中学教师。近两年来刘女士常感工作压力大,逐渐出现失眠。常莫名其妙地感到紧张、坐立不安,担心有什么不幸将要发生,如担心小孩会出事,担心自己会得病,担心家中被盗,担心学生放学回家途中出车祸,担心学校评比自己落后(实际上经常是先进)。遇事要上厕所,事越急,便意越重。同时,刘女士伴有失眠、多梦、入睡难;有时发生心慌、胸闷、胸痛、头痛和月经不调等多项躯体症状。为此,刘女士在多家医院的神经内科、消化科、中医科、心内科、泌尿科、妇科等多个科室就医,进行了包括胸片、心电图、脑电图、胃镜、B超、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免疫功能、甲状腺功能等多项检查,均未见异常。对证处理,效果不明显。

  回顾过去,刘女士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中也无类似疾病史。大学毕业,家庭和睦。性格外向,喜欢与人接触,做事经常设定目标,但常感着急、忧虑。

  诊疗经过:根据刘女士的病情和检查结果,医生诊断刘女士为广泛性焦虑障碍。并予抗焦虑治疗,辅助心理治疗。治疗1周后刘女士的睡觉改善,躺下后可以较快入睡,做梦减少;2周后焦虑程度减轻,遇事紧张程度降低,自觉有一种踏实感;4周后刘女士感觉病情显著改善,心慌、胸闷、尿频等症状消失,可以应付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且能够像病前一样做出决定和判断。

  最常见的心理障碍

  广泛性焦虑障碍又称慢性焦虑症,是焦虑障碍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国外报道其年患病率约为1.1%-3.6%,终身患病率约为4.1%-6.6%。45-55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女性患病率约为男性的2倍。该病可出现多种躯体症状和体征,成为躯体疾病的“模仿师”,所以大多数患者首先在综合性医院相关科室求诊,使该病成为综合性医院中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报告显示,广泛性焦虑障碍是综合医院中仅次于抑郁症的第二大精神障碍。

  精神性,躯体性,运动性

  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特点表现为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和运动性焦虑。

  精神性焦虑表现为持续性地过分担忧,或者在没有明确客观对象或具体内容情况下产生提心吊胆、恐惧不安、“杞人忧天”的感觉。患者担忧的内容常常是日常生活环境中的事情,如岗位的责任性,家庭财政情况,家庭成员的健康,孩子的安全。遇事经常朝坏处想,易心烦意乱、坐卧不宁,没有耐心。患者的焦虑情绪并非实际威胁所致,或者其紧张、惊恐的程度与现实处境不相称,导致患者因难以忍受又无法解脱而感到十分痛苦。

  躯体性焦虑表现为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自主神经症状,如头晕、心慌、心悸、胸闷、气急、口干、面部潮红或苍白、吞咽梗感、胃部不适、恶心、腹痛、腹胀、腹泻、尿频、出汗、震颤等。

  运动性焦虑表现为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如搓手顿足、紧张不安、来回走动、不能静坐等。

  其他症状:对外界刺激易惊吓、易出现惊跳反应,易惊醒等过分警觉表现;注意集中困难,记忆力减退,入睡难,阳痿、早泄、月经紊乱和性欲缺乏等。

  高复发,倡导全程治疗

  虽然科学家目前尚未找出有关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确切病因,但有研究发现患者存在大脑神经递质的紊乱,一种名为5-羟色胺的神经递质在神经细胞突触间隙浓度较正常人高,推测这可能导致了焦虑的发生。目前,许多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药物机制都是调节大脑突触间隙5-羟色胺浓度。现代影像技术的发展为揭示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病因提供了新的视角。以正电子断层显像(PET)为代表的功能性神经影像技术可实时观测活体人脑的功能状态,国外研究发现,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存在杏仁核、扣带回、前额叶、眶额回皮质和颞叶的脑代谢异常,这些脑区的代谢比正常人高,推测脑区的高代谢状态导致了临床症状。

  广泛性焦虑障碍是高复发性疾病,治疗倡导全程治疗。一般来说,总的疗程为1-2年。提高公众对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知晓度,有助于早期识别患者,早期得到正确医治,提高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精神医学科。施慎逊为精神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专家门诊:周一上午,周四下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