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湘粤古道

 寒江读舟 2012-08-07
湘粤古道

  宜章县城关镇虹桥村保存的古道。通讯员 摄

  本报记者 文热心 邓明 白培生

  10月中旬,媒体纷纷报道湘南发现湘粤古道。年末的一天,记者踏访了这条古道。

  一、一首民谣唱出湘粤古道“路线图”

  “一十里哟是山坡(是说走这条古道一起步就要爬山坡),二十里在酿水窝(‘酿水窝’,今宜章县一个村名),三十折岭高万丈(折岭,一座高岭,在今苏仙区邓家塘乡邓家塘村的折岭头组),四十里路岔平和(指古道在这里岔开分为两条路,一条通向两路村,另一条通向平和村),五十良田不还饷(指走了五十多里路到了良田还没饭吃;良田,今苏仙区的良田镇),六十里过后逢八角(另一种说法是‘六十里万岁桥上坐’,八角指什么地方,今不详;万岁桥在今苏仙区的坳上镇),七十里来走马岭(今坳上镇走马岭村,传说唐韩愈被贬潮州时从古道骑马前行,在此因道路坎坷而跌落马下,被当地人们扶起并受到款待),八十里来拱桥庙对角(也有说‘八十里来八十八’,即今苏仙区坳上一地名;‘拱桥庙对角’指路旁景物),九十里黄塘打望(黄塘,苏仙区一个地名,是说这里到目的地不远了;也有说‘九十里南街路难过’,指今郴州市区的裕后街一带),城里跑回百里多(指到达目的地路程超过一百里,而要回到始发地又是一百里路;也有说‘百里折回三个坡’)”。

  这首名为《九十里大道歌》的民谣,流传在郴州市苏仙区、宜章县一带,说的是湘粤古道经过地方的名称。

  在“新发现”之前,这条古道遗存在本来的地方,是他们平日生活中“行”的路线,也是他们用民谣“划”出了湘粤古道大致路线,即从郴州市的裕后街开始,往南通过苏仙区(原郴县)坳上镇、良田镇,经过一个叫“八角”的地方,登上邓家塘的折岭,进入宜章境内的酿水窝,再经过几个山坡到达宜章县城。从宜章县再南行,一直通到广东的坪石。

  二、一句民谣唱出古道修建原因

  “船到郴州止”,这是流传郴州地区一首民谣中的一句。

  在今苏仙区和宣章县之间,中间横着五岭之一的骑田岭,秦时的阳山关即在此岭之上。五岭是中国江南最大的横向构造带山脉,也是天然屏障,阻碍了岭南地区与中原的交通与经济联系。五岭,也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正是因为这五岭,古代坐船南下至广东最远只能到达郴州,然后便要换走陆路;同样,从广东坐船北上也只能到达宜章。这首民谣说的也就是“五岭南北都有水路,唯独中间被大山隔断”的实情。

  湘粤古道也就应“需”而“生”。据《郴州志》记载,这条古道“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石板路面,宽2至3米。古为中原通往岭南的交通要道。”原来,秦始皇吞并六国后,便发动50万大军远征南越,其中一支15万人的部队从湖南过骑田岭,开往广东,于是“路”也就在这支部队脚步下延伸。秦兵用脚“打通”了湖南与广东的通道,也就是说,这条湘粤古道是“这15万大军硬踩出来的”。

  汉光武帝年间,卫飒任桂阳郡(治所在今郴州)太守,他不仅改造了郴州到宜章的九十里大道,还改造了直通粤北的陆路通道。在道上增修亭馆,供往来行人食宿;建立了邮驿,方便官书传递。《万历郴州志》记载“飒凿山通道,垂利世世……”

  这条湘南、粤北的重要交通要道经过卫飒的大规模改造后基本定型,一直沿用了近两千年,为促进五岭南北人民的融合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历史上湘粤古道经过各朝各代的翻修,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明朝时期翻修的湘粤古道。

  三、一个比喻道出古道昔日繁荣

  有人比喻,这条古道是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京广线”。理由是它不仅走向与京广线、京珠高速、107国道一样,而且它所发挥的功能与“京广线”大致相同,即南北往来的“咽喉要道”,连接“湖广”的经济交通要道。正因为如此,这条古道有着昔日的繁荣。

  记者在靠近宜章县城北端的虹桥村,看到了青石铺成的古道。它从北面的田野间飘然而来,“隐入”南边县城高楼大厦丛中。青石板上,有着许多碗口大的深坑,据同行的专家介绍,这是当年骡走马踏积成的脚印,深的达到了寸许。两旁的屋子显得有点低矮、破旧,但仍保留着店铺木板门,说明当年这里买卖繁荣。

  在宜章县的沙坪乡的樟树村,京广铁路、京珠高速、107国道都从这里经过。我们跨过小河,走过田埂,爬上一个悬崖,拨开茅草,崖壁上有许多古人的吟咏。说明这里当年是湘粤古道上一景,驻在驿站、店铺的人们为消除旅途疲劳来这里放松?

  在宜章的野石铺,记者看到湘粤古道从山脊“划过”,因为这里开阔,因为这里平坦,平坦得有如陕北的塬。古道引来了人们的依傍,道的两边延伸为长长的街道,有伙铺、有商号、有银行,还有各种作坊式的“工厂”。与这一切相对应的是青石板路上无数骡马踏出的深坑。

  这一切,让我们仿佛看到当年这条路上奔流不息的骡马队,将南方的特产运去中原,也将北方的物资运去两广;更有传递皇家旨意和地方官员向中央报告情况的流星马,日夜跑在青石板上。畜蹄声声,人声攘攘,有多少骡马负重倒在路上,又有多少挑夫贩卒的汗水甩成多瓣。

  湘粤古道,沉积着2000多年的历史,沉积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只是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让它变得萧条和清冷。当它被发现,更准确地说是被今人重新认识,重新定位,无疑,它将转化为一种资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