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隶三颂--《石门颂》、《郙阁頌》、《西狭颂》

 鸿墨轩3dec 2012-08-09

汉隶三颂--《石门颂》、《郙阁頌》、《西狭颂》

         《石门颂》是东汉建和二年(公元148年)汉中太守王升撰文,为顺帝初年的司隶校尉杨孟所写的一篇颂词,全称“故司隶校尉楗尉杨君颂”,刻在陕西褒城褒斜道南端石门隧道西壁之上,通高261厘米,宽205厘米,书体为汉隶,刻书二十二行,满行三十一字。1967年因在石门所在地修建大型水库,乃将此摩崖从崖壁上凿出,1971年迁至汉中市博物馆,保存至今。

  《石门颂》摩崖是我国著名汉刻之一,他与略阳《郙阁頌》、甘肃成县《西狭颂》并称为“汉三颂”。全文共655字,全面、详细地记述了东汉顺帝时期司隶校尉杨孟文上疏请求修褒斜道及修通褒斜道的经过。   

  此摩崖书法古拙自然,富于变化。每笔起处以毫端逆锋,含蓄蕴籍;中间运行遒缓,肃穆敦厚;收笔复以回锋,圆劲流畅。通篇字势挥洒自如,奇趣逸宕,素有“隶中草书”之称。杨守敬《平碑记》说:“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

  《石门颂》是东汉隶书的极品,又是摩崖石刻的代表作。它对后来的书法艺术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清代张祖翼评说:“三百年来习汉碑者不知凡几,竟无人学《石门颂》者,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也。”解放前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海》封面“辞海”二字,就取自于《石门颂》。

 
 

书法欣赏【西狭颂】

【西狭颂】浑拙苍茫古朴奇诡书法起笔力度较大,笔形以方为主、以圆为辅;中段行笔较为平缓,不能起伏过大;收笔处要矫正笔形,气沉其中,不使外泄,使线条沉郁含蓄、稳如磐石。在各种线条的穿插排布中,不过分强调对比,把微妙的矛盾通过各种走向的线条来相互牵引,达到“貌实意虚”、“疏宕”的审美境界。但不要为了表现疏朗而过分拉开线条间的距离。须在线条内部的联系和空间分割构成的联系上着力。临习《西狭颂》,需取大字,力弱局小者可通过《西狭颂》来开拓更广阔的表现手段。

         临习时要注意表现线条的厚重,其力要扎实内敛、不可拖泥带水,臃肿无力。还须注意用笔的朴素,动作不可过多,以防线条过碎。《西狭颂》的整体气息雄浑宽博、疏宕瑰丽,与摩崖书法作品《石门颂》、《郙阁颂》合称为“三颂”,皆为摩崖石刻,而风格有别。“三颂”的线条虽都有浑厚圆劲的效果,而在沉稳爽利、波挑丰富方面,另两颂显然不及《西狭颂》。《西狭颂》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河阳李翕西狭颂》,亦称《李翕颂》、《惠安西表》,位于甘肃成县天井山栈道中。东汉灵帝建宁四年刻。共20行,每行20个字。

 

书法作品【西狭颂】

       《西狭颂》的形体方正饱满,内松外紧。笔画安排横平竖直,扎实停匀,极讲究整体的对称均衡。《西狭颂》的结构:博大精深,为其它汉碑所不及,是医治结体羸弱、格局狭小的良药。“摩崖”所在的是表面不平的山体表层,在其上镌刻文字,因山体的质地不一,造成了镌刻有深浅之别,有时为避开坚硬的石质而脱离汉字的理性造型,使用笔出现偏差,摩崖刻石除了要遵循汉字的构成原理外还要考虑自然的因素,这是“碑”类刻石所不需顾虑的,正因为有后者的存在,才使“摩崖”石刻散发出绚烂迷人的风姿,加上自然的风化剥蚀,千余年前先人凿刻的痕迹只剩下浑拙苍茫、古朴奇诡的线条在交叉飞舞,这实际上是人的创造性价值的深沉外化。

 

书法视频【西狭颂】临习

  书法作品《西狭颂》是著名的摩崖刻石,在“碑刻”大家族中,“碑”与“摩崖”虽同属一类,但其审美特色却大不相同。主要是其形制和制作方式的不同而引起。《西狭颂》的用笔:凝重浑厚、朴茂丰腴,需要通过逆入平出、缓缓送出、笔笔到位的方法来实现,有提按顿挫的变化。在波画中,《西狭颂》的变化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或由始至终方笔行进、或圆起方收、方起圆收,波尾与折笔重顿,或尖锋拉长,时出妙姿。

       《西狭颂》结构方正,雄浑高古,宋代以来一直被视为汉隶珍品。《西狭颂》摩崖刻石位于甘肃成县,刻于东汉建宁四年公元171年,刻石记述了碑主李翕的生平,以及他率民修通西狭古道,为民造福的德政。碑文末刻有书写者“仇靖”二字,这开创了书家落款的先例。石刻纵约3米,高约2.1米,正文阴刻汉隶大字共20行,共385字,每字约7厘米见方。
 
书法欣赏/疏散俊逸之美汉隶三颂之【西狭颂】

 
 

书法欣赏-西狭颂局部

        《西狭颂》书法以其方整静穆、疏朗跌宕、瑰丽华滋、雄浑博大的艺术特征,在汉代石刻中别具风采,成为汉代摩崖刻石的代表作之一。西狭颂是在东汉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是隶书极度成熟时期的产物,这一时期的金石铭刻和墨迹两大类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汉代隶书刻石风格多样,有碑碣,有墓志,有摩崖,有石经。或端庄,或秀丽,或奇肆,或古拙,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赞西狭颂书法“疏散俊逸如风吹仙袂飘飘云重,非复可以寻常蹊径探者,在汉隶中别饶意趣”。《西狭颂》结字宽博精深,格局宏阔,笔画扎实稳健。用横空出世、骇世惊人、摄人心魄来赞誉刻凿于悬崖峭壁之上的《西狭颂》,绝非溢美之辞。《西狭颂》疏宕奔放的笔意,纵横恣肆的气势,古朴醇厚的意蕴,令人叹为观止。其文系赞颂汉武都太守李翕为谋求民利,开通西狭中道之事而刻。摩崖凌空绝壁,刻于下临深渊的鱼窍狭悬崖之南壁。

        厚健雄强,安若泰山:虽然线条对空间的分割似乎显得有点疏宕平整,但细看却气势磅礴,瑰丽迷人,耐人寻味。自古以来,书画家一直把“计白当黑”当作必守的根本,虽然是用点画穿插连贯而成,而点画间虚白的地方也是属于书法的一部分。书法的点画犹如叶脉,虚白处犹如叶肉,书法不能只计较点画而不讲较虚白。
 
        燕尾瑰丽,生动自然:《西狭颂》
书法欣赏“燕尾”以圆形为主,用笔生动自然,在起笔处就开始蓄力,然后长长挑出;收尾处或上挑、或平出、或内聚、或外拓,变化多端,各尽其态,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起笔方,涩笔逆入平出,有提有按,缓缓而行,如游龙入云,飞鸟出林。燕尾处巧妙挑出,生动自然,尽显瑰丽姿态。“燕尾”是隶书最显著的特征,在《西狭颂》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线条凝重,意蕴疏宕:横画,圆笔起笔,势猛力足,至中段上拱提笔,尔后如小溪流淌于林间,缓缓而行,至尾端藏锋回笔,整个横画,两头粗壮,中间较为平缓,跌宕起伏,意蕴内涵,耐人寻味。方折重顿,尖长出锋,似飞鸟展翅,游鱼摆尾。线条丰腴朴茂,深厚凝重,圆笔行进,沉着劲挺,如犁头耕地,似蚯蚓拱土。

陕西褒城褒斜道南端石门隧道

石门颂拓本(局部)

  《石门颂》是东汉建和二年(公元148年)汉中太守王升撰文,为顺帝初年的司隶校尉杨孟所写的一篇颂词,全称“故司隶校尉楗尉杨君颂”,刻在陕西褒城褒斜道南端石门隧道西壁之上,通高261厘米,宽205厘米,书体为汉隶,刻书二十二行,满行三十一字。1967年因在石门所在地修建大型水库,乃将此摩崖从崖壁上凿出,1971年迁至汉中市博物馆,保存至今。

  《石门颂》摩崖是我国著名汉刻之一,他与略阳《郙阁頌》、甘肃成县《西狭颂》并称为“汉三颂”。全文共655字,全面、详细地记述了东汉顺帝时期司隶校尉杨孟文上疏请求修褒斜道及修通褒斜道的经过。

  此摩崖书法古拙自然,富于变化。每笔起处以毫端逆锋,含蓄蕴籍;中间运行遒缓,肃穆敦厚;收笔复以回锋,圆劲流畅。通篇字势挥洒自如,奇趣逸宕,素有“隶中草书”之称。杨守敬《平碑记》说:“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



《石门颂》帖 选一
《石门颂》帖 选二

  《石门颂》是东汉隶书的极品,又是摩崖石刻的代表作。它对后来的书法艺术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清代张祖翼评说:“三百年来习汉碑者不知凡几,竟无人学《石门颂》者,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也。”解放前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海》封面“辞海”二字,就取自于《石门颂》。
                (石 嘉)



附 录:

 甘肃·成县

西狭颂摩崖石刻

  两山陡峭对峙,一泓中流成潭,潭左摩崖为碑,碑记东汉武都太守李翕生平政绩和主持修治西狭栈道的事迹,颂其施行仁政、便利商旅、造福于民。

  大山作碑,时越千年,宋至民国、至现代,吸引着众多文人官宦纷至沓来访古题刻,传颂的早已不仅仅是德政。作为仅存的“汉隶三颂”之一,它保存得最为完好,文学、绘画、书法、汉儒思想、地方官制等等及所承载的社会政治、经济、交通……更会让每一个面对它的人感受到穿越两千年时间的一种真实和丰富。

  200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三颂 栈道 汉中之行一

商务印书馆在民国出版的《辞海》,封面辞海二字来自中国古代摩崖石刻《石门颂》

 

东汉摩崖石刻《石门颂》,《西狭颂》,《郙阁颂》被称为“汉三颂”,是中国汉隶八分体的极品之作。汉三颂是国之瑰宝,对中国书法艺术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隶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隶书之名源于东汉。

秦始皇在“书同文”的过程中,命令李斯创立小篆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文字。

秦帝国的首都在咸阳,距陕西首府西安约17公里。在秦下杜(地名,今天的西安南部)有一个叫程邈的同志,在县城监狱做文书工作,不知道什么原因得罪了秦始皇,被投入了云阳监狱,一关就是十多年。这里的云阳是不是今天长江三峡张飞庙的所在地云阳县,我还没弄清楚,去西安时问问陕西考古所的老师。如果是,那程邈把始皇帝得罪的不轻,一下子给发配的那么远。

程邈据史书记载是一个性情耿直的文化人,在狱中这十多年也没闲着,干了一件大事。后人说他是为了立功减刑,我觉得就是闲着也是闲着,在特殊的环境调整好心态是非常重要的,程邈使用的其实就是替换转移法,就像一个人失恋了,天天琢磨这事能精神分裂走向极端,最好弄个事情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程邈做了什么呢?汉蔡邕称其“ 删古立隶文”。唐代张怀瓘《书断》称:“传邈善大篆,初为县之狱吏,得罪始皇,系云阳狱中,覃思十年,损益大小篆方圆笔法,成隶书三千字,始皇称善,释其罪而用为御史,以其便于官狱隶人佐书,故名曰'隶’。 

答案已经有了,解释一下。李斯创立的小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但是比划繁杂不便于速写,严重影响了政府部门的工作速度和效率。出身于书隶的程邈深有感触,所以他在狱中对大小篆的书写笔画做了潜心研究,一个一个加以改进,把大小篆的圆转改变为方折,同时删繁就简,去粗取精,经过加工整理,,终于创造出书写便利、又易于辨认的三千个隶字来。呈于始皇帝。

《史记·秦始皇本纪》上记载说:“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换句话说,秦始皇每次批示的文书,是以石(一)为单位,不批完一石,便不休息。 一石相当于百二十斤,当时尚未发明纸张,用竹简。您想秦始皇一天要写多少个字。所以秦始皇一看这三千多字,龙心大悦,当时就把程邈释放了并升为御史。因程邈出身为书隶,所以这三千字被称为隶书,又称秦隶,古隶。隶书是中国古代文字发展的分水岭,隶书盛行于汉朝,成为主要书体 为唐楷,乃至行书、草书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汉隶是汉代隶书的统称。因东汉碑刻上的隶书 ,笔势生动,风格多样,而唐人隶书,字多刻板,称为“唐隶”,汉隶和古隶的区别是什么呢?古隶的特征为:纵向取势,横不平,竖不直。汉隶的特征为:取横势,突出横画,横平竖直.汉隶八分体就是汉隶的艺术字。八分书的特征是:取左右分布之势,突出挑画和捺画。在具体,就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了,得自己看着字帖慢慢去体会。

汉三颂就是汉隶八分书的极品之作,汉三颂还一个共同特点,他们之所以几千年被后人传诵到今天,只因为他们都雕刻在高山岩壁之上。

《石门颂》摩崖石刻是东汉建和三年(公元148年)书刻于陕西省襄城县(今汉中市褒河区)东北褒斜谷之石门崖壁上。褒斜谷是横穿秦岭、连接八百里秦川和天府之国的交通要道,古称褒斜栈道。

我们的先人,从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智慧,永远让我们生出无比的敬畏。古人为了翻越高山,使人力畜力车辆能正常行驶,在山区修路选择了沿江河而行,在崖壁上凿孔,在水中立柱,甚至要多层支撑。古人就是这样不畏艰难年复一年的整修栈道。但是,就在褒斜栈道修到褒河谷口的时候,就再也修不下去了。

褒河谷口两山对峙,壁立千仞,转弯处山石突兀,下边是激流深潭,栈道根本无法架设。以往人们为了绕过这处险关,要翻过整个七盘山,就是这十几米的距离,要多走十几公里的山路。

公元61年,东汉明帝永平为克服汉中七盘山的障,官府下令凿石开路。公元66年,东汉永平九年,石门隧道开通。公元148年,东汉建和二年,时任汉中太守王升撰文,全面、详细地记述了东汉顺帝时期司隶校尉杨孟文上疏请求修褒斜道及修通褒斜道的经过。全文刻造于石门崖壁上。

自石门开通后,过往的仕官商贾、文人墨客,在饱览胜迹之余,记事咏物,抒怀为文,镌刻于石门内外的崖壁上,世代不绝。这样就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石门摩崖石刻。 

据1960年文物普查统计,在石门故址的石刻有104种,仅石门内壁就有34种,上自汉魏,下至明清。琳琅满目,俨然一座石刻宝库。在众多的石刻中,以13种汉至南宋时代的石刻出类拔萃、蜚声古今,世称石门汉魏十三品。《石门颂》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摩崖石刻。

石门隧道是世界上第一条人工隧道,长16米,隧道内壁宽4米,东汉马车制造国标为宽1.5米,正好可以两辆马车并行。

但是另有记载,《战国策》:“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有文章指出石门大约是战国时期,即秦国时开始为修褒斜栈道而凿的,后经历代修凿,方告开通。门洞长13.6米,宽4.2米,南口高3.45米,北口高3.75米  那么,如果上段文字没有错误,东汉开通石门隧道就是一项复建工程(剧组抵达汉中后请当地史学家鉴别)。但是即便是在1900年以前的东汉,当时的施工设备无非是铁钎,大锤,虽然仅仅是一条16米长的隧道,依旧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只用铁钎铁锤能凿出这条隧道吗?石门的岩层含有大量坚硬无比的石英,所以答案是不能。那么,我们的前任是怎么凿通的呢?

“蜀守冰,凿离堆”,传说李冰就是用火烧水激的办法凿开离堆,修成了都江堰。古石门开通40年之后,后汉书中也有“烧石翦木,开漕航道”的记载。据此推测,古石门也应该是采用火烧水激这个办法

《郙阁颂》摩崖石刻刻石原位于略阳徐家坪街口村郭家地公元 172年东汉建宁五年为纪念汉武都太守李翕重修郙阁栈道而书刻的,故全称《汉武都太守李翕析里桥郙阁颂》 

《西狭颂》摩崖石刻本名“惠安西表”,俗称黄龙碑位于甘肃天水成县县城西13公里处的天井山下鱼窍峡中,刻造于公元171年,东汉建宁四年,是吏民们为颂扬汉武都太守李翕修治西狭险道及为官政绩所立的功德碑。

仅长十华里的西狭古道中,存在一种其他栈道所不曾见的独特样式。这种栈道分两段,一段栈道沿南山崖东西走向修建,凿孔困难,立柱无地,古人们先在南北崖距离水面5米高处,分别对应地在崖面上凿出直径约25—35厘米的圆孔,边长30—35厘米的方孔10组共20个,再用与孔等径,长度与对应孔距相当的大原木,插入孔中楔牢,作为通梁,然后在梁上铺上木板,从而形成坚固广大可以夜涉的栈道。另一段栈道的两崖相距仅6米,在离水面4米的高处,北侧有梁孔3个,均为圆形,直径35厘米,深15厘米,南侧对应孔皆为浅石台,孔距约3.5米左右,也是用大木头做横梁,直接楔入梁孔,上铺木板,以连接南北栈道的独特样式,因为样式与农村房舍中棚架相仿,故称之为“棚架式栈道”。这段文字说得很热闹,抵达甘肃天水后,我们会用影像让大家有一个真实的概念。

最值得一提的是西狭颂一文中“柙致土石”,有专家认为这四个字反映了古人的水土保持观念,这就让人们不得不佩服古人与自然相和谐思想理念的超前了,因为他们在一千八百多年前,就在西狭栈道的修造实践中,为后人树立了学习的楷模。

汉三颂到这里就介绍完了,汉三颂既是中国书法的汉人极作,也是中国古代交通建设的历史文献。写的是书法,说的是交通。到这里算是说完了吗?没有,远远没有,故事太多了。古人费了那么大力气修建穿越于秦岭和比大巴山的栈道,那么李白为什么还要感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呢?下次再说。

汉三颂 <wbr>栈道 <wbr>汉中之行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