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市扎实推进村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9733 2012-08-09

我市扎实推进村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今年以来,市人社局根据《南通市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项目书》要求,积极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通过完善农村基层平台的基础建设,增强就业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村级劳动平台的基层组织作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一)提高认识,扎实推进平台规范化建设。今年2月,提请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村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意见的通知》(通政办发[2011]27号),要求各地进一步提高村级平台建设的认识,各级政府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将村级平台建设这项“民心工程”抓紧落实到位。并结合新形势明确了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规范化标准,主要包括“五个统一”,即统一机构名称: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站;统筹安排服务场所:服务场所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办公设施和办公用品满足日常工作需要;统一人员配备:站长由大学生村官或村书记担任,至少配备一名专职协理员;统一服务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服务规范,并公布上墙;统一考核标准:制订考核办法,加强业务指导和工作考核。

(二)明确目标,层层落实平台建设目标任务。市委、市政府将村级平台建设列入重点工作,设立“村级平台建设先进单位”为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考核单项奖,创建“充分就业村”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内容。同时,各地分级开展业务指导,实地了解服务站建设进展情况,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督促推进服务站基础建设到位和业务工作顺利开展。通过制订目标、定期督查、年终考核,促进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为惠及村民,受老百姓欢迎的便民服务窗口。

(三)加大力度,加快推进平台专职人员的配置。年初,秦厚德副市长亲自带队对各县(市)区农村劳动保障服务平台的情况进行调研,明确要求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协理员队伍,实现村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人员专职化、服务规范化、管理长效化,切实做好农村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工作。继去年连续下发两个文件要求配置专职协理员,今年又以政府名义发文,要求各县(市、区)尽快按照每村至少配备1名专职协理员,并进一步明确了平台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保险等待遇的落实,“专职协理员性特定公益性岗位,从就业专项资金或失业保险基金中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给予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工资收入一般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5倍”。文件出台以来,各地纷纷拿出人员配置方案报政府批准。目前,如皋、海安已于年初率先招聘186名专职协理员充实到村级平台中。

(四)强化服务,实现城乡就业一体化。为不断促进农村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均等的就业服务,实现城乡就业一体化,今年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充分就业村”活动,各地将农村公共就业服务四项制度的工作内容与创建充分就业村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创建工作中将农村公共就业服务四项制度涉及到的农村失业人员、求职人员、创业人员及农村困难家庭分别进行登记,并提供相应服务。今年以来,办理农民失业登记4847人,求职登记44231人,认定农村就业困难人员45人,组织农民创业培训204人,提供创业政策咨询服务1141人。

(局创新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