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神病知识问答

 军休强军路 2012-08-10
精神病知识问答
2009-08-21 22:47

     精神病(psychosis)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显得古怪、与众不同;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有程度不等的自制力缺陷,患者往往对自己的精神症状丧失判断力,认为自己的心理与行为是正常的,拒绝治疗。
     现代社会,升学、就业、下岗、失恋、离婚、工作压力失去亲人的等心理压力以及意外刺激处处存在,当超过机体承受极限时,则会造成大脑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出现失眠、头痛、焦虑、抑郁、强迫、心慌、胃部不适等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形成心理疾病。精神分裂症、失眠、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神经官能症等精神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精神类疾病如同“隐形杀手”正威胁着人类,它严重干扰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使轻者患者倍受折磨、重者使患者苦不堪言,甚至轻生自杀。研究发现造成精神疾病的起因是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因素、性格与体质、性别与发病年龄和器质性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包括心理因素、生活事件因素和自然灾害因素等;社会因素包括环境因素、文化因素和移民因素等)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因精神疾病而自杀的人数在持续上升,成为当今世界引人瞩目的流行病。据国家疾病控制中心最新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年有精神疾病患者9.7亿,仅中国就有0.85亿,患病或自杀的人数还在持续上升,因此精神疾病精神障碍症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21世纪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因此失眠、抑郁症、精神病的研究与防治工作已迫在眉睫。

什么是焦虑症?
  "焦虑"这个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它在变态心理学或者临床诊断中有不同的含义。在临床上说"焦虑"时,指的是一种没有明确原因的、令人不愉快的紧张状态;而"焦虑症"指的是很大一类障碍的总称,不仅包括我们平时所指的焦虑症(在正式诊断中,我们叫做一般性焦虑症),而且还包括强迫症、恐怖症、惊恐症、创伤后障碍、等等。这里我们专门讲我们平时所指的焦虑症,而另行讨论强迫症、恐怖症、惊恐症、创伤后障碍。
焦虑症的临床表现?
  
焦虑表现有三组症状:①紧张不安和忧虑的心境,②伴发的心理症状。如注意困难、记忆不良、对声敏感和易激惹。③伴发的躯体症状。交感神经系统活动亢进导致血内肾上腺素浓度增加、肝糖原分解、血压升高、心跳过速、胸闷、吸气困难、过度呼吸、骨骼肌紧张、头痛、颤抖、口干、两手湿冷;副交感性症状如多尿、肠蠕动加快、腹泻乃至大小便不自主排出、毛发竖起等也可能同时出现。
爱插话是心理焦虑表现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经历了一个从青春期的自我中心阶段到成人期的人际-自我互动阶段。在自我中心阶段,青少年感觉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个人都在观察自己的表演,自己的感受永远是第一位的,最值得关注。他们过分关注自我内心的感受而误以为周围的人都不大理解自己,所以也就不大能去照顾别人的真实感受,并且他们往往会曲解别人,以为大家都在对自己指手画脚、品头论足,所以,自我中心化的说话方式成了他们的一种自我防御与保护机制。
  那些爱打断他人的人,很可能是没有完成从青春期自我向成人期过渡的阶段,他们的自我同一性在发展中受挫,所谓的自我同一性混乱就是:没有在社会中找准自我的角色,自我认同不良的心理焦虑导致他们不断在与他人交谈中打断别人,不断重复青春期的那种自我防御的谈话机制。

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
  急性焦虑:起病突然,患者有一种说不出的内心紧张、恐惧感。表现为焦虑不安,可出现肢体震颤或发抖、头晕、龊埂⒍裥摹⑴煌隆⒋笮”憬羝雀校 看畏⒆鞒中 种又烈涣礁鲂∈保 曳锤捶⒆鳌?BR>
  慢性焦虑:较急性焦虑更为常见,可出现不同的临床特点。有的人表现为预期性焦虑,患者总有一种恐惧性预感,担心自己的亲人会发生什么不幸和意外,对自己身体上一些变化和感觉非常敏感。有的人表现为运动性不安,患者终日惴惴不安,坐卧不宁,常觉身上肌肉发紧,不能放松。有的人表现为植物神经亢进症状,如口干、出汗、心悸、手足发凉发麻,尿频、尿急等。有些人表现出警觉性增高、感觉过敏、怕光、失眠等。
青春期焦虑症
产生焦虑的原因:
   1、儿童怕黑暗,怕陌生人,怕孤独而引起焦虑;
   2、有些儿童少年有产生焦虑的心理素质,如胆小怕事、自卑、自信不足等;
   3、家庭因素,如父母感情危机带来的家庭破裂、教育方法不当,也容易使孩子产生焦虑。另外有些疾病,如肥胖症、神经衰弱等也常伴有焦虑。
焦虑症的分类:
   1、精神性焦虑,其表现有心神不宁,坐立不安,恐慌、精神紧张。
   2、躯体性焦虑,其表现有查不出原因的各种身体不适感、心慌、手抖、多汗、口干、胸闷、尿频等多种植物神经失调的症状。

焦虑症的症状
  焦虑症的典型症状是烦躁不安,在常人认为无需担心、恐惧时,出现了紧张焦虑、提心吊胆、恐惧不安。也就是说,病人没有任何原因,也说不清着急什么,烦什么。当病人出现广泛焦虑时,不少人会对未来莫名其妙地担心,例如总怕子女出门发生车祸,为此终日心烦意乱,坐立不安,走来走去,干什么也没有心思;同时病人还会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双手发抖、口干、出汗、心慌、尿频尿急、胸闷、气憋、食欲不佳、腹胀、腹泻、闭经或阳痿、失眠多梦等。而当出现惊恐障碍(又叫惊恐发作)时,病人会突然发生强烈的恐惧感,他们感觉自己好像马上就要死了(濒死感),感觉自己马上就要疯了(失控感),同时还感到心跳加快,似乎心脏要从口腔里跳出来,大喊大叫,高呼救命等。

老年焦虑症
焦虑失调是老年心理疾病的重要成因和表现之一。
  经常看到有些老年人心烦意乱,坐卧不安,有的为一点小事而提心吊胆,紧张恐惧。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作焦虑,严重者称为焦虑症。
  焦虑是个体由于达不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或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内疚感增加,所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性的情绪状态。一般而言,焦虑可分为三大类:
  其一,现实性或客观性焦虑。如爷爷渴望心爱的孙子考上大学,孙子目前正在加紧复习功课,在考试前爷爷显得非常焦急和烦躁。
  其二,神经过敏性焦虑。即不仅对特殊的事物或情境发生焦虑性反应,而且对任何情况都可能发生焦虑反应。它是由心理——社会因素诱发的忧心忡忡、挫折感、失败感和自尊心的严重损伤而引起的。
  其三,道德性焦虑。即由于违背社会道德标准,在社会要求和自我表现发生冲突时,引起的内疚感所产生的情绪反应。有的老年人怕自己的行为不符合自我理想的标准而受到良心的谴责。如自己本来是被周围人认为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人,但在电车上看到歹徒围攻售票员时,由于自己势单力薄,害怕受到伤害而故意视而不见,回来后,感到自己做了不光彩的事,深感内疚,继而坐立不安,不断自责。
  焦虑心理如果达到较严重的程度,就成了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官能症。焦虑症是以焦虑为中心症状,呈急性发作形式或慢性持续状态,并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特征的一种神经官能症。
  老年焦虑症有一般焦虑症所没有的特点。而且人们往往忽略这种心理疾病,而把原因归结到一些器质性疾病,比如心脏病、糖尿病中去。

什么是强迫症?
     强迫症全称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是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神经性障碍。强迫症在精神科患者中占0.1%~0.46%,在一般人群中约占0.05%。该病多在30岁以前发病,男多于女,以脑力劳动者常见。某些强烈的精神因素作为起病诱因,强而不均衡型的人易患此病,其性格主观、任性、急躁、好胜、自制能力差。少数患者具有精神薄弱性格,自幼胆小怕事、怕犯错误、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遇事十分谨慎,反复思想,事后不断嘀咕并多次检查,总希望达到尽善尽美。在众人面前十分拘谨,容易发窘,对自己过分克制,要求严格,生活习惯较为呆板,墨守成规,兴趣和爱好不多,对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注意不够,但对可能发生的事情特别关注,甚至提前为之担忧,工作认真负责,但主动性往往不足。
     在这些神经症病人的头脑中,不由自主地、反复不断地出现某些念头、幻象、情绪、冲动、意图,而这些病状扰乱了病人正常的思想过程和情绪活动,或者使他们不情愿地做某些动作。换句话说,这些病状是强行侵入病人的精神活动,强迫病人接受的,因此被称为强迫症。患有此类症状的人虽然明知它们是一种不正常的病态表现,并极力抵制,但终归难以驱除或摆脱。
2 强迫症的临床表现
     强迫症的基本症状是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患者可仅有强迫观念或强迫动作,或既有强迫观念又有强迫动作。患者能充分地认识到这种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是不必要的,但却不能以主观意志加以控制。由于强迫症状的出现,患者可能伴有明显不安和烦恼,但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完整的自知力。
     临床根据其表现,大体将强迫症划分为强迫观念为主无明显强迫行为及伴有明显强迫行为两类。
●强迫观念
     表现为反复而持久的观念、思想、印象或冲动念头。力图摆脱,但为摆脱不了而紧张烦恼、心烦意乱、焦虑不安和出现一些躯体症状。强迫观念可有下面几种表现形式:
     ①强迫思想:强迫性怀疑,患者对已完成的事情总是放心不下,要反复多次检查确实无误后才能放下心来,如怀疑是否关好门窗,准备投寄的信是否已写好地址,煤气是否已关好等等,在怀疑的同时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强迫性回忆,患者对过去的经历、往事等反复回忆,虽知毫无实际意义,但总是反复回萦于脑中,无法摆脱,因而感到厌烦之极,如回忆已讲过的话用词、语气是否恰当等;强迫联想,当患者听到、见到或想到某一事物时,就不由自主地联想起一些令人不愉快或不祥的情景,如见到有人抽烟就想到火灾;强迫性穷思竭虑,患者对一些毫无现实意义的问题,总是无休止地思考下去,尽管患者的逻辑推理正常,自知力也完整,也知道没有必要深究,但无法克制,如天为什么要下雨,人为什么要吃饭,地球为什么是圆的等等。
     ②强迫意向:患者在出现某种正常心理时常出现相反的违背自己的内心意愿,虽然这种相反的意愿十分强烈,但从不会付诸行动。如过马路时,想到冲向正在驶过的汽车等等。
     ③强迫情绪:患者对某些事物感到厌恶或担心,明知根本无必要却不能克制。例如,担心自己会伤害别人,担心自己会说错话,担心自己受到毒物的污染或细菌的侵袭等。
●强迫动作
     又称强迫行为。即重复出现一些动作,自知不必要而又不能摆脱。
     ①强迫洗涤:常见有强迫洗手、洗衣等。例如有位医院挂号员,她认为接触一些肿瘤病人的门诊卡可能"传染"到肿瘤,如果她的手再接触到家门把手,则会间接传染给自己家人。于是每次下班回家总是喊家人开门,她则高举双手进入,然后反复洗手,内、外衣服全部换洗,直到深更半夜才吃点夜餐就寝。
     ②强迫性仪式动作:患者总是做一些具有象征性福祸凶吉的固定动作,试图以此来减轻或防止强迫观念所引起的焦虑不安,如以手拍胸部,以示可逢凶化吉等。
     ③强迫计数:患者见到某些具体对象(如电杆、台阶、汽车、牌照等)时,不可克制地计数,如不计数,患者就会感到焦虑不安。
3 强迫症的症状表现
    心理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说,强迫症的本质就是"一个人自相搏斗",由于自相搏斗的内在冲突不断延续,强迫症也不断扩展,形成恶性循环的"怪圈",从而使病人陷入痛苦的深渊。强迫症症状表现主要有:
●引起焦虑不安、恐惧的强迫想法
     这些强迫想法是不随意,不能由自己的意志所控制的。例如很多强迫症病人有怕脏、怕污染、怕用刀剪伤人、怕出错、怕发生意外等念头,这类强迫想法引起焦虑不安是十分自然的。生活中谁喜欢脏、谁喜欢出错呢?但是很多病人总想否定、排除焦虑不安,结果却是力图克制而不能,感到极其痛苦。正确的态度应当是接受焦虑不安的情感,因为焦虑和恐惧之心,人皆有之,这是大自然在人类大脑中编制的程序。人类一旦觉察到危险或预感到危险时,焦虑程序就会启动。因此焦虑作为一种危险将临的信号,有利于人类学习对付危险。比如学生考试前有些焦虑不安,可以使他全身动员,进入充分的准备状态,学习效率大为提高,常常考试成绩更好。
     强迫症病人既不必否定焦虑,也不必夸大危险。很多强迫症病人常把想象的危险当成是现实的危险,例如,离脏物很远却觉得已经污染了自己,以为和一个肝炎病人见过面,就觉得病毒已从空气中传到自己身体上等等。假如人们脑内有可能被污染、可能出错的想法,如果他们不怕,能够自信地对付这些污染或错误时,就不会发展为强迫症了。假如他们知道自己担心的危险只是一种想象,并不是现实,他们的焦虑也会停止。
●减轻焦虑恐惧的强迫反应
     这类反应是病人按自己意愿采取的,有三种形式:
     ①强迫行为,包括一些外在的习惯性行为。例如因为怕污染而反复洗涤,因为怕发生意外而反复检查煤气开关、水龙头和门窗,因为要求吉祥而重复动作到一个"好"数字,比如8或18等等。
     ②精神上的习惯思维,表现为一种能缓和焦虑的想象、想法和内心对话。例如一位中学男生在上课时反复想同班的一个女同学,他为自己的分心而苦恼,每当想女同学的杂念出现,他就在心里责骂自己"再想就是混蛋"、"再想就是猪猡",各种咒骂都用上了,但杂念只在咒骂时停歇一会儿,不久又再次出现,因此他觉得不能控制,无能为力。
     ③回避行为。如怕用刀剪伤人者,回避使用刀剪;怕自己从阳台跳下,将阳台的门窗封死。

强迫症护理措施
    
反复检查物品是否带齐、出门后总担心门没锁好、一天要花几个小时洗手……这都是强迫症的表现。赵小姐在我市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平时工作繁忙,压力颇大,最近一年来,她发觉每次准备上班时总担心门没锁好,走到楼下要再次上楼确定门是否锁上。今年上高三的学生小钟,近段时间开始喜欢检查作业,每天晚上即使重复检查10多遍,还是怀疑没检查完。此项工作不结束就无法安心睡觉,因而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睡眠、生活。小黎则每天不管是上班时间或者休息在家都要反复洗手,刚刚洗完手坐下又会突然感到洗不干净或者没洗过一样,正常工作受到了影响。
    据医院专家介绍,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特征的神经功能性疾病。虽然患者明知一些举止及做法不对,却无法控制,强迫和反强迫同时存在,产生强烈心理冲突,造成精神上痛苦。而产生的主要来源是学业压力大,家庭教育过于严格,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过快,无法自我减压,由焦虑诱发引起的。
什么是癔症?
    癔症一词的原有注释为“心意病也”,也称为歇斯底里, 癔症是一种较常见的神经病, 癔症在乡村多见。目前认为癔症患者多具有易受暗示性,喜夸张,感情用事和高度自我中心等性格特点, 癔症常由于精神因素或不良暗示引起发病。 癔症可呈现各种不同的临床症状,如感觉和运动功能有障碍,内脏器官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精神异常。这类症状无器质性损害的基础,它可因暗示而产生,也可因暗示而改变或消失。
儿童强迫症
典型的强迫症大致可分为两部份:
    (一)强迫思考(obession),包括某一个想法、冲动、脑内的心像、脑内浮现的声音或感觉等等;
    (二)强迫行为(compulsion)重复某一行为、收集或收藏某些东西等等。患者明明知道这样的想法很不合理、很不舒服,可是无法阻止这类思考的出现及盘据在脑海中,直到强迫思考自动消失后才能松一口气。
    患者也明明知道重复某些行为是毫无意义而且会引人侧目,可是他就是无法不去做。通常强迫行为与强迫思考的内容有关。常见的强迫思考无奇不有,比如怕脏、怕灾难会降临、怕想到不吉利的事,强迫行为则表现在重复清洗、重复检查,以及其它可以解除因强迫思考带来焦虑的行为。强迫症的患者可能只有强迫思考,也可能只有强迫行为,但有的则两者兼具。
什么是抑郁症?
    主要症状:经常心情压抑、郁闷、沮丧,遇事老往坏处想,对各种令人高兴的活动都体验不到乐趣,甚至有意回避亲友的聚会和各种热闹的场面,同时还可能经常的自责、自卑、内疚,对前途信心不足,或者总感到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另外,不少人还会有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不佳、性功能下降、失眠、心烦易怒等等。除了长期的心情郁闷之外,他们约80%有失眠、头痛、头昏、眼花、耳鸣等各种躯体的症状,有的人出现明显的情绪低落,不爱讲话,不爱活动,脑子反应迟钝,而且早醒,出现严重的自责、内疚,甚至总认为自己犯了罪;出现持续的食欲减退和明显的体重减轻;出现强烈的自杀观念,甚至不止一次的自杀未遂;而且又不认为自己有病,拒绝看病和治疗。本病呈慢性发展的病程。
反应性抑郁症
反应性抑郁症又称心因性抑郁症,是由强烈的精神刺激或持久的精神紧张等应激因素作用起病的。临床表现以突出的抑郁情绪为主要特征,同时也存在认知、行为和躯体调节功能等多方面的障碍,其症状表现容易被人理解,且与精神刺激因素有明显的关联,病程可长可短。
病因
一般认为在遭遇不良生活事件后,在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下,当超过了个体心理承受能力时就会出现心理障碍,通常认为未被解决的心理冲突是发病的基础。突发的生活事件如交通事故、离婚、丧偶、失业、自然灾害等可以使人患反应性抑郁症。慢性的应激也可使人发病,在当今社会发展进程中,生活节奏加快,激烈的竞争增加了人们的精神压力,这些慢性的紧张性生活事件可以使人持久的精神紧张,并发现这些人发病后以焦虑性抑郁者为多,因中年人遭遇的生活事件最多,他们要负责家庭的经济来源问题,又要负责照顾老人和孩子,所以中年以上患此病者较多。例如一位中年女性由于长期与婆婆不和,经常吵架,然而家中住房紧张,又不能与婆婆分开居住,久之她觉得生活没意思,不愿意回家,一回到家中就焦虑不安。随着病情的发展,她觉得什么事也没兴趣,心里总有忐忑不安的感觉,她不能上班工作,连家务活也不想做了,她反复出现自杀的念头,和婆婆吵架时哭喊着说是婆婆毁了她生活。
但是,人们在经受同样的应激事件后,有的人未出现明显的精神异常,有的人却患了反应性抑郁症,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心理素质不同,对外界精神刺激的承受能力有很大的差异性,通常是性格内向、社交能力差、软弱、依赖性强的人容易发病。面对应激源,人的应付方式也与是否发病有关,具有易感素质的人对应激事件自我评价时,往往认为应激事件超过了自己能力所能处理的范围,他们在认识和行为上普遍存在着非积极的应对策略,如否认、逃避、认识歪曲,对紧张性生活事件的应付方式往往是带有情绪指向性的,这些人往往是怨天尤人,对别人是愤懑怨恨和谴责。另外,在冲突性生活事件面前,是否发病还与人格、社会的支持、本人的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是否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对缓冲心理压力,减少发病具有重要意义。
抑郁症症状与类型
反应性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沮丧、烦闷、懊恼乃至愤恨,还伴有焦虑症状和紧张激越,即使刺激因素时过境迁或问题已得到解决,但抑郁情绪仍不能缓解。它分为三种主要类型,最多见的是抑郁一癔症型,可以产生于癔症性激性发作之后,有抑郁激情,如大声嚎叫、哭泣、抓自己的头发、打自己,有时有夸张的疑病倾向,他们少有自责,通常以责备周围的人来为自己辩护,并可过渡到癔症性木僵。其次是抑郁一妄想型,系逐渐发展产生被害或关系妄想,还可有人格解体、非现实感。第三类型是虚弱-抑郁型,以虚弱和无力为主,也可发展为木僵状态,病程较持久。
抑郁症诊断与鉴别
心因性抑郁症与正常人表现出的忧伤、苦恼、气馁等悲伤情绪不同,正常人的悲伤情绪往往在短时间的发泄后迅速恢复正常;而反应性抑郁症则不同,它是以未被克服的心理冲突为基础而发病的,抑郁情绪严重,持续时间长,其严重程度必须达到使其心理功能下降或社会功能受到损害才能诊断。
反应性抑郁症与抑郁性神经症亦不同,反应性抑郁是由现实冲突引起的,而抑郁性神经症是由过去的、持续不断的、自身的心理冲突引起的,且抑郁性神经症的症程长。反应性抑郁症与内源性抑郁症不同,前者缺乏内源性抑郁症的典型症状,它是在明显的社会心理因素作用下起病的,其临症状充分反应心因内容,与现实刺激联系密切,其情绪波动性大,易受环境的影响,患者表现悉眉苦脸,悲伤欲绝,反复倾诉内心的痛苦,对所遭受的不幸少有自怨自艾,反而怨恨及谴责他人,失眠多以入睡困难为主,无早醒表现。内源性抑郁症发病无明显诱因,在严重的心境低落的同时还出现活动减少,思维缓慢,并可存在自责、自罪等思维内容障碍。精神症状的内容与环境无联系,其抑郁症状有朝重暮轻的特点。生物学症状包括失眠及早醒,食欲及性欲减退,体重在短期内明显减轻。
抑郁症与自杀的关联
    许多诊断标准中,将自杀作为抑郁症诊断的重要症状根据之一。
    抑郁症是一种最常见的精神障碍,在许多国家是最多见的精神障碍。我国抑郁症的已有的调查,其患病率一般为10‰左右,最多为33‰,与国外相比相差20~60倍或更多。究其原因除了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外,尚与下列因素有关:
    诊断标准的差异:例如中国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偏宽,而对抑郁症的诊断偏严;
    中国将心境恶劣归之于抑郁性神经症等;
    对躯体疾病所伴发的抑郁症没有足够识别能力(据国外统计,约20%~25%严重躯体疾病患者在病程中出现抑郁症发作);
    抑郁症是具有自杀倾向的最为明显的疾病,有人统计抑郁症病人在整个病程中2/3的病人产生过自杀意念,而抑郁症患者最终有45%死于自杀,高于正常人群的180倍。国内有的报告抑郁症出院后30年死亡随访调查,总死亡率为42、35%,其中自杀率为23.72%,病死率18.63%。
    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可贯穿整个病程中,反复住院或反复发作者的自杀倾向更为严重,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抑郁症患者在经治疗后动作迟缓有所好转时,更易出现自杀行为;
    亦有的抑郁症患者强作笑颜叙说自己的情况明显好转,以转移家人的注意力,而进行自杀。抑郁症患者往往有晨重夕轻的特点,因此凌晨3~5点钟往往是抑郁症患者自杀的高峰时期,一般来说抑郁症者在自杀前往往有较周密的计划,因此也难以防范,所以我们病人家属要时刻保持警惕,密切关注病人的精神和行动上的异常举向。

老年抑郁症的发生
  老年抑郁症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继发于各种躯体疾病,例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各种癌症等等。一些患者在家庭刺激下诱导起病,也有许多患者发病没有明显病因。
   老年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由于生理、生理的变化,老年人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减弱,任何应激状态都容易引起抑郁等心理障碍。香港的研究表明,60岁以上的老年患抑郁症的发病率占5.7%,英国的一项研究是12%。可见患老年抑郁症的大有人在。但老年抑郁症的患者有时患病多年,程度很重甚至数次自杀却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其原因在于社会和医生对该病的识别率低。
患者的抑郁情绪多被视为“小心眼”、“想不开”,或者视为对不良生活事件的“正常”反应。有时老年抑郁症患者合并焦虑情绪,经常心烦好发脾气,子女惟恐避之不及,结果又恶化了患者的情绪。老年抑郁症患者几乎无一例外地诉说各种身体不适,例如头痛、头晕、食欲降低、体重下降、胸闷、疲惫无力、尿急尿频等等。所有上述单个症状都会误导医生进行大量的内科检查。
更年期忧郁症
    更年期忧郁症初次发病年龄在更年期(男55一6o岁,女45一55岁左右),因精神焦虑、紧张、忧郁等因素而致的综合征。
    临床症状常见有焦虑不安、紧张恐惧、稍有惊动不知所措、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常哭哭啼啼、自责自罪、主观臆断、猜疑他人,或是怀疑自己患某种病,尤其是“恐癌症”,甚则引起自伤、自杀等行为。此外,可有月经不调、性欲减退,或出汗、怕冷、消瘦、乏力等症。
    本病的病因可能与内分泌腺机能减退、代谢功能失调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有关。有的认为可能是间脑的某些机能失调。也有人发现第三脑室扩张、脑室变形等。
    诊断主要依据在更年期年龄、有上述临床症状而能排除器质性病变者即可诊断。
    本病在中医学中属“郁症”、“脏躁”等范畴。病机为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气血逆乱,阴阳平衡失调。

抑郁症的症状
   近年来,抑郁症可以说是人们谈论最多的一种疾病了。那么,抑郁症的病人都会有哪些表现呢? 抑郁症的症状可概括为情绪低落、思维联想过程缓慢和动作减少三主证及其它表现,主要有:
   (1)情绪低落:为最主要的症状。起初可能在短时间内表现为各种情感体验能力的减退,表现无精打采,对一切事物都不感兴趣。病人感到‘过失”和眼前的“不如意事”纷纷涌上心头,萦回不去。瞻未来渺茫暗淡,欢乐之情完全消失,渐萌发厌世之念。沉重的情绪忧郁总是带来自责自罪,病人感到自己已丧失了工作能力,成为废物或社会寄生虫。有的把过去的一般缺点错误夸大成不可宽恕的大罪,一再要求处理。病人可能因罪恶妄想而拒食或只肯吃白饭。情绪极度低落时可自杀或自我惩罚。
   (2)思维联想缓慢:语速慢,语音低,语量少,应答迟钝,一言一动都需克服重大阻力。最严重时,可呈木僵状态。激越型抑郁症病人,言语动作都明显增加,焦虑恐惧,激动自伤,危险性很大。
   (3)动作尤其手势动作减少,行动缓慢:少数抑郁状态严重者,可缄默不语,卧床不动,称抑郁性木僵状态。自杀企图和行为是抑郁症病人最危险的症状。可以出现在症状严重期,也可出现在早期或好转时。病人往往事先有周密计划,行动隐蔽,以逃避医护人员的注意,因而自杀往往成功。
   (4)躯体症状:病人面容憔悴苍老,目光迟滞,胃纳差,体质下降,汗液和唾液分泌减少,便秘,性欲减退。女病人常闭经。睡眠障碍中以早醒最为突出,这也是抑郁症的特征性症状之一。病人往往较以前早醒2—3小时,醒后不能再入睡,充满悲观情绪等待这一天的到来。此症状在诊断上有重要意义。
   (5)“隐匿性抑郁症”:某些抑郁症病人,躯体症状明显,常表现为反复或持续出现的头痛、头晕、胸闷、气短、全身无力、心悸、便秘、胃纳失常、体重减轻等。而抑郁性症状常被掩盖。躯体检查常无相应的阳性发现,这类病人往往长期在内科就诊,常被误认为神经官能症等疾病 这类病人对症治疗无效,而抗抑郁药物治疗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因此称此症为“隐匿性抑郁症”。
   (6)抑郁症状昼重夜轻:尤其情绪消沉以清早为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