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静脉曲张

 爱吃小虾米 2012-06-13
静脉曲张主要是因为下肢静脉血管瓣膜损坏所引起的,是外科最常见的四大疾病之一,专家指出主要特点是血管突出皮肤表面,像蚯蚓一样,弯弯曲曲,疙疙瘩瘩。下肢静脉曲张早期是没有任何症状,所以很容易被忽视,不当回事,一般经历10多年的病程后,随着静脉血液的倒流和淤血的情况加重,会逐步造成下肢水肿、小腿皮肤颜色变黑(色素沉着)、淤积性皮炎、静脉血栓疼痛,甚至溃疡。过去对静脉曲张的认识,往往停留在长期站立导致静脉压力升高而出现静脉曲张。
  而专家组据多年临床发现,除了长期站立因素以外,静脉曲张与长时间坐位以及雌激素还有一定的关系。和男性不同,女性的静脉曲张大多发生在城市办公室人群。 根据统计,台湾约有25~40%女性、20%的男性患有静脉曲张的现象。老师、外科医师、护士、发型师、专柜小姐、厨师、餐厅服务员等需长时间站立的职业皆是高危险群。

  静脉曲张的病症为不可逆的一种病变过程,一旦确认患有静脉曲张,应尽早到正规医院的血管外科就诊,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期

临床表现  1、表层血管像蚯蚓一样曲张,明显凸出皮肤,曲张呈团状或结节状;

  2、腿部有酸胀感,晚上重,早上轻,皮肤有色素沉着,颜色发暗,皮肤有脱屑、瘙痒,足踝有水肿

  3、有腹水,肝脾肿大,呕血,黑便,双下肢广泛水肿患肢疼痛,运动时加剧,有时静止时疼痛,夜间加重;

  4、肢体有异样的感觉,肢体发冷,肢体潮热,患肢变细,变粗皮肤有针刺感、奇痒感、麻木感、灼热感;

  5、表皮温度升高,有疼痛和压痛感;

  6、趾(指)甲增厚,变形,生长缓慢或停止;

  7、坏疽和溃疡产生。

编辑本段病情分型

  静脉曲张Ⅰ期 表层血管像蚯蚓一样曲张,明显凸出皮肤,曲张呈团状或结节状,有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踝部潮红。

  静脉曲张Ⅱ期 在站立时腿部可见弯曲增粗的表浅静脉血管,高出皮肤,在腿部抬高或平卧后可消失,常有小腿酸胀、易疲劳等不适感觉,此期是治疗的最佳时期。

  静脉曲张Ⅲ期 曲张血管增多,小腿开始出现水肿,以站立过久或劳累后较明显,晨起时水肿可消退。患肢常比对侧腿增粗,有些人还出现皮肤瘙痒,严重者呈现湿疹、瘀积性皮炎等皮肤病变。

  静脉曲张Ⅳ期 血管内血液瘀积过多,静脉压力明显增高,使一部分血液成分渗透至血管外的皮肤及皮下组织,造成局部皮肤发红,变紫,直至发黑(血中铁元素沉积),并且失去弹性而变硬。

  静脉曲张Ⅴ期 已发展为急性溃疡期,发黑变硬的皮肤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破溃,采用普通方法已很难治愈,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

  静脉曲张Ⅵ期 静脉曲张晚期,或未经正确治疗的静脉性溃疡反复发作,形成臁疮腿,常见于踝关节附近及小腿下段,俗称“老烂腿”。

编辑本段临床分型

  1阶段:无可见或触及的静脉疾病体征

  2阶段:有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踝部潮红

  3阶段:有静脉曲张酸痛感

  4阶段:有水肿,从事体力劳动时加剧

  5阶段:有静脉疾病引起的皮肤改变,如色素沉着、湿疹和皮肤硬化等

  6阶段:有静脉疾病引起的皮肤改变和已愈合的溃疡

  7阶段:有静脉疾病引起的皮肤改变和正发作的溃疡 .

护理

  (1)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位的姿势,步行可以利用小腿肌肉的泵作用来促进静脉回流;

  (2)抬高下肢能够缓解水肿等症状;

  (3)穿戴带有压力梯度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

  (4)部分药物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常见的药物有爱脉朗、麦管灵

编辑本段保健方法

  一、足浴:用热水泡脚,特别是用生姜或辣椒煎水洗脚,可较快地扩张人体呼吸道粘膜的毛细血管网,加快血液循环,从而使呼吸道粘膜内血液中的白血球及时地消灭侵袭人体的细菌和病毒,使人体免受感染。经常站立者,易患“下肢静脉曲张”疾病,而足浴能加快腿部血液循环,使腿部的静脉血液及时向右心回流,有利于减轻腿部的静脉瘀血,防治下肢静脉曲张。另外,临睡前用热水泡泡脚,还有助于安神去烦,催眠入睡,使睡眠更加深沉和香甜。
  二、按摩脚:洗脚后,双手搓热,轻揉搓相关部位或穴位,可全脚按摩,也可局部按摩,多摩涌泉穴(足心)或太冲穴(一、二足趾关节后)或太溪穴(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对头昏、失眠、厌食、面色晦暗、疲劳、高血压、便秘等有防治作用。
  三、高抬贵脚:每天将双脚翘起2-3次,平或高于心脏,此时脚、腿部血循环旺盛,下肢血液流回肺和心脏的速度加快,得到充分循环,头部可得到充足而新鲜的血液和氧,同时对脚部穴位、反射区也是一个良性刺激。
  四、搓揉腿肚:以双手掌紧夹一侧小腿肚,边转动边搓揉,每侧揉动20次左右,然后以同法揉动另一只腿。此法能增强腿力。
  五、扳足:取坐位,两腿伸直,低头,身体向前弯,以两手扳足趾和足踝关节各20-30次,能锻炼脚力,防止腿足软弱无力。
  六、扭膝:两足平行靠拢,屈膝微向下蹲,双手放在膝盖上,膝部前后左右呈圆圈转动,先向左转,后向右转,各20次左右。可冶下肢乏力、膝关节疼痛。
  七、甩腿:一手扶物或扶墙,先向前甩动小腿,使腿尖前向上翘起,然后向后甩动,使脚尖用力向后,脚面绷直,腿亦尽量伸直。在甩腿时,上身正直,两腿交换各甩数十次。此法可预防半身不遂、下肢萎缩无力及腿麻、小腿抽筋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