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稷王山

 命运新起点 2012-08-15

稷王山,也许在全国大大小小的山峰之中,它并不起眼,也并没有多大名气,但在晋南人尤其是稷山人心目中,它却有着极重的份量,每一位后稷儿女提及它的时候,表情都显得那样郑重,那样肃穆,那样毕恭毕敬。
    因为,它是一座祖先山、神灵山,是曾经演绎过华夏农耕文化首肇传奇的地方,是粒食之源、王化之本最初发源的地方。
    后稷姬弃就诞生在这里,而且就在这里树艺五谷,教民稼穑。传说死后也归葬这里……
    正因为如此,这座山才被人们称为稷神山,又称稷王山,稷山县名也由此而来。古稷山八景之一"稷峰叠翠",指的就是稷王山。
                                                 (二)


    稷王山地处峨嵋台地,距离稷山县城正南25公里,座落在稷山、闻喜、万荣、盐湖、新绛五县区交界处,主峰海拔1280.2米,旧有"一山罩五县,五县管一山"之说。登稷王山,有两条路线。一条是乘车经山北的下王尹村、石佛沟、中王尹村、刘家坪村、上王尹村到主峰下沿羊肠小道攀援而上另一条则沿运稷一级公路,上了万荣乌苏坡之后,沿着公路以东一条水泥通道,经万荣三文等村庄,驱车直达稷王山顶。这是运城电视台为在山上建差转台而专修的一条水泥路。
    后稷与稷王山的由来。大约在4500多年前,姬弃在这座山周围发现粒食,培植五谷,尧帝闻知后,封他为农师,就在此教民稼穑;舜帝执掌天下后,赐他姬姓,号曰后稷,仍然在此教习农耕。他的后人姬发灭商兴周之后,尊后稷姬弃为周先祖,人们因此将他称为稷王,尊为华夏农业的始祖。这座山因而也被称为稷神山、稷王山。为纪念后稷的万世功绩,大约在汉代,就开始在山上建庙致祭;到唐代,稷王山上稷庙已较具规模,旧《稷山县志》记载"稷神山顶,青峰耸峙,石城巍然,是谓王之寝宫"。"以夏历四月十七日,遣官致祭"。当时,山周的人们甘冒跋山之苦,不畏路途遥远,每年都要往山上稷庙祭祀,俗称上庙;后来,人们感到山高路远,上庙不便,经合议集资,分别在山下的东文村(现属万荣)和山北麓的修善村(今属稷山)北,另建两座稷王庙,为了区别三庙的不同,把山上的称为"上庙",把东文村的称为"高庙",把修善村的称为"下庙",后来稷山县宰还嫌到修善下庙祭祀不便,又在元初在县城重建稷王庙一座,据说当年农历四月十七为官祭稷王日,三月十五日则为稷王生日,这一天,五县群众,锣鼓旗伞,红火热闹,举行盛大的上庙祭祀活动,为争登庙先后,各自逞强斗胜,经常发生械斗。后经协商,每年一县主办,五年一轮。直到1938年,日寇侵入汾南,为进攻我稷王山抗日根据地,日寇多次上山骚扰,将庙焚毁,祭祀才告中断至今……

(三)


   稷王山上原有砖塔两座,俗称"雌雄塔"、"公母塔",远看形似两根棒槌,因而当地人们也将稷王山称为"棒槌山"。那一座公塔不知何年已倒塌无存,只留下一座母塔。此塔建于宋至和三年(1236),为稷山望嘱村(今属万荣)张文夷为其亡母所建的浮屠,通体为砖质八角七级叠檐式结构,基部高3.64米,通高20余米,粗直径为2.49米,塔基部分不知何时已被人掏空,原有古棺早已不存,差转台差人补添新砖。该塔西北方向一百多米处,便为稷王庙即上庙遗址,现已建为差转台。站在塔前,极目远望,五县城池、村落依稀可见,万亩农田郁郁葱葱,红日高悬头顶,云雾缭绕沟壑,山风呼呼扑胸,真令人神旷心怡,疑在天宇仙界矣!唯一大煞风景的是:山南和山北,都有推土机和三轮车轰鸣作响,采石者不断蚕食着山体,已渐渐逼近稷王山主峰,照这样下去,不出十年,稷王山就可能不复存在,仅仅成了后人记忆中的一个名词!"
    凡到稷王山拜谒者,都想在此采集到人们传说中的"五谷石"。所谓"五谷石",是一种颜色、形状、大小酷似谷、黍、麦、豆、高梁等灿烂的小石子,粒粒晶莹光亮,闪闪诱人。这种小石子,只产于稷王山顶的莲花池周围,据说采拾时有个讲究,就是不能言语,否则终日不能采得一粒。这五谷石,传说就是当年后稷在教民稼穑时,把大量优良五谷种籽储藏在稷王山上,以供子孙后代使用,后来由于年代久远,这些五谷种籽都成为化石,潜藏在稷王山涧,意在提醒后人莫忘后稷教稼之功。天下粮仓源于稷山,五谷石就是千秋明证!民国初年,有一位解州人李子祥先生,写过一篇《游稷山感后稷教稼之功德记事》,他在本文中建议"应把稷王山的五谷石搜罗采取,供之本省陈列和农学会研究课题,再输送京、津、沪、汉博物院,为全世界所注目,尊重中华,推本农业,使人知山西有后稷神圣,景仰崇拜……"这话说得真对!早在七十多年前的一位乡镇职员便已有如此见识,真令人叹服不已!人类无论发达到何等程度,总归要吃五谷杂粮,解决吃饭问题,民以食为天嘛,那就不该忘记后稷培育五谷与教民稼穑之伟大功绩!

(四)


    叩开差转台的铁栅栏大门,我们沿坡而上,去寻访那座早已毁圮的稷王庙遗址。记得2005年5月我第一次来此地时,看见的庙碑额、碑座放置在西墙边,这次来后,发现碑额和碑座已被移放在差转台机房外东墙边,旁边一棵枸杞树叶茂果繁。碑额正面雕刻有"重修后稷庙碑"六个大字,碑座是一尊似龟非龟的石刻,据说这叫赑屭(bixi),系龙的一个儿子,善于驮负重物,旧时大型碑的石座多雕刻成赑屭(bixi)形状。据旧县志记载:稷王山上这座后稷庙系元至正年前道士李志贞重建,明隆庆元年知县孙倌修,《重修后稷庙碑》碑文,系稷山嘉靖年间进士、著名书法家神笔梁纲撰、书。稷庙被日寇烧毁后,石碑遗失,只剩下碑座、碑额,让人不胜惋惜!差转台同志介绍,尽管如此,附近村民仍然在每年正月十五和三月十五,自发上山来到稷庙遗址,朝天礼拜,祭献供品,花鼓、锣鼓、秧歌助兴,以寄托对稷王的崇敬之情……
   后稷教民稼穑在稷山,主要依据是什么?"我不假思索地介绍:汉代此地已设稷亭,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特下令将高凉县改名为稷山县,自此之后历唐、五代、宋、金、元、明、清、中华民国直到新中国1400多年而不改,这足以证明历代中央政府对稷地的认可:史学家钱穆、顾颉刚,考古学家陈邦英、尹盛平也都在他们著作里肯定地指出"稷山在绛郡,后稷播百谷于此山";东北大学教授曹树杰在他于2004年出版的《后稷文化和后稷祭祀》一书中,也充分论证了这一点,前不久他给我们后稷文化研究会来信中又特别指出:根据新的史料发现,他更加坚定了自己关于后稷教民稼穑在晋南一带的论断。就连《陕西通志》也说:"后稷播百谷,独以稷名,其播谷之地亦曰稷山。"这些还不足以证明后稷教民稼穑于稷山吗?谢紧接着又追问我:"那为什么陕西彬县、杨凌也造势宣传后稷在他们那儿教稼的呢?"我微微一笑,徐徐开言:应该说他们讲的都对,只不过他们不清楚历史上曾有三个后稷。"三个后稷?"谢导一下子弄糊涂了,我向她解释道:第一个后稷,即姬弃,尧、舜时代他在稷王山一带发现粒食,教民稼穑;后来,到他第五世孙公刘,率族移彬国,即今彬县,复修后稷之业,指导农业生产,也被封为后稷;再到了姬弃第十三代孙古公旦父,率领部族迁居周原(即今陕西杨凌一带),依然继承先人之志,劝耕播谷,发展农业,再次被封为后稷,"后稷"实际上已成为一种可以世袭的职官名称,后世不少人没有仔细研究史实,错误地把此"后稷"当作彼"后稷",所以难避认鹿为马之谬误。

                                          (五)


   稷王山下的石佛沟村东北约500米处,文物普查队发现的龙山文化遗址。此地系一条季节性河沟,海拔647米,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200米,分布面积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8-1.2米,断崖暴露遗迹有灰坑、窑址,并已采集到黑彩红陶钵,小口尖底瓶、夹砂灰陶罐、斝足等残片,足以证明此地系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在这一带采集的石犁片、破土器等实物,对后稷曾在稷山一带教民稼穑、首启农耕文明的这一史实确信无疑。
    访后稷事迹,不能不提到他的母亲姜嫄。司马迁《史记》一书和《诗经》中《生民》一章,都曾专门记述了姜嫄的故事。大意是说姜嫄乃有邰国人民,五帝之一帝喾元妃。因误践巨人脚印身感有孕,怀胎足足十二个月而生下了个男孩,甚觉不祥,先将其抛之窄巷,牛羊过之而不踩;后弃之山村,碰巧有人伐木,只好又抱回来;最后放在冰池上,百鸟围护而母虎喂乳;姜嫄因此深信老天佑护这个孩子,便下决心将他抚养成人,给他取名为弃。姬弃生时被帝王授为农官,死后被人们追封为农神,他的母亲自然也被神化为姜嫄娘娘,享用人间香火祭献。在稷山一带,几乎各个村庄都曾建有稷王庙、姜嫄庙,我们这次来稷王山,特意去山下的下王尹村拜谒了位于该村小学内的姜嫄圣母庙。
    2007年为保护庙宇,村人集资施工,在完整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将其改造为二层,上层为庙宇,下层为学校门楼。该庙创建年代不祥,据正殿梁脊板题记和庙内碑文记载,清嘉庆五年(1800)和民国二十四年(1935)均有修葺。抗战时期庙被毁,现仅存正殿一座,面宽三间,进深二椽,殿内供奉姜嫄娘娘泥塑神象一尊,两侧并配祀送子娘娘、保子娘娘泥塑神象两尊。从殿东山墙所嵌1935年修庙记事碑来看,当时捐资修庙的店铺字号和善人信士多达近千家(人),分别来自上海、郑州、北京、太原等地,可见此庙当年香火何等旺盛!
    关于姜嫄娘娘的故事,我们在村里街巷上随便拦住几位村民询问,他们不是语焉不详,就是所答非所问,真令我这个后稷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深觉尴尬。最后,还是几位村干部和上王尹一位姓郭的老人,给我们讲了一段当地版本的姜嫄故事:她本是稷山小阳村人,有一天夜内天下大雪,她和家人坐在屋内拉闲话,忽听有人叩门,姜嫄开门望外却不见人,只看到院内有五个很大的脚印,足有七八尺长,她诧异至极,不知不觉踏到那脚印上,一时如醉如痴,大叫一声晕了过去,过了几个月,觉得身怀有孕,娘家人只好和姜嫄婆家商量,派几个亲友用骡子把姜嫄驮到位于南山之麓石屯的她婆家去生孩子。沿途枣刺丛生,不时勾挂姜嫄衣裙,让她十分气恼,刚走到半路就把孩子生下了,恰好骡子也在此地生了一头小骡驹,给大家添了许多麻烦。姜嫄生下婴儿起初准备抛弃,后因看到牛羊为儿避路,大鹏为儿遮阳,母虎为儿喂奶,众人都说他定系天神下凡,圣人出生,便劝她好生抚养。据说,后稷姬弃从小就会自己找吃的,在母亲指导下,他在门前地里种草收籽,从遍地长的狗尾巴草上,发现和培育出五谷之一谷子……后稷教稼,德大配天,其母教子有方,同样也功不可没!当地人还传说,姜嫄当时生下姬弃后,曾立下三条封律,一不准女而生子,二不准骡子产驹,三不准枣刺生钩,至今骡子永不生驹,当地枣刺都不长弯钩,女孩子未婚先孕,更被人们视为大忌……
    位于后稷步行西街的稷王庙,这个文物国保单位的石雕、木雕和琉璃雕塑"三绝"神韵,该庙原称后稷祠,始建于元至正五年(1745),清道光二十三年至二十七年重建(1843-1847),南北总长112米,东西宽99米,占地面积10080平方米,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档次最高、保存最完整的一所专祀农神姬弃的庙宇。刘彦俊在一旁插话说,除此以外,在晋南各地属于稷庙的国保单位还有:万荣县太赵村金代建筑后稷庙,闻喜县吴吕村元代建筑后稷庙、新绛县阳王村的明代建筑稷益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