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荣北牛池解姓源流考

 故乡万荣 2020-06-08

  第698期  


  万荣北牛池解姓源流考  

文/杜世伟

奔流不息的滚滚黄河自内蒙古高原掉头南下,凿开了晋陕大峡谷,又在山西南部转身东去,从晋豫边界经山东直奔浩瀚的大海。黄河南下东去的大转弯处,素称河东,秦置河东郡,直至隋唐,今为运城市。运城市辖万荣县,1954年由万泉、荣河二县合并而成。万荣县城解店镇正是北牛池解氏始祖所开创。

万荣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县域之内,有远近闻名的稷王山。

稷王山又名稷神山,属中条山一脉,海拔1279米,高耸于峨嵋台地,主峰雄峙于万荣县的最东端,把北麓的稷山、东麓的闻喜、南麓的盐湖与万荣紧紧地联结在一起。稷王山相传是上古时后稷始教民稼穑的地方,华夏农业文明的正式起源正是从后稷在稷王山播种五谷时开始的。据说后稷母亲姜嫄在一次郊游时发现地上有巨人的脚印便在上面踩了一脚,竟有感而孕,之后便生下了后稷。姜嫄觉得是个怪胎,就想把孩子扔掉。她先把孩子扔到里巷中,过往的牛马都绕道而走;又把他丢到冰池之中,结果又有大鸟从天而降,用羽翼遮住他幼小的身体使之未能冻死。母亲抛弃了几次均安然无恙,遂觉此儿奇异,于是把他抱回好生养护。后稷大难不死,长大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后稷从小跟随母亲在山野生活,种花植草食果,在实践中培育了黍谷,即“稷”。这便成为他的称号。当后稷看到人们以狩猎采集为生而经常忍饥挨饿时,心痛不已,他走遍河东的山山水水,用石头和木块制成农具,教人们耕田稼穑。尧帝听说后便把后稷召到都城,封他为农官,让他教导百姓播种五谷。从此后稷便深入民间,百姓有了饭吃,国家有了储备,后稷也受到人们的敬仰和爱戴,被奉为五谷之神,尊称为稷王。后来埋葬他的青山被叫作稷王山。据说在稷王山的山石中有一种明亮发光的玉质石子,大小形状有的像麦粒,有的如黍稷,有的似谷子玉米,还有的形若芝麻或各种豆粒,甚至还有似南瓜籽者,古人把它们称作“五谷石”。在稷王山采拾“五谷石”有一传世规矩,就是采拾者不能言语,如言语则终日不能获得一粒。为了铭记后稷培育五谷与教民稼穑之功德,人们在稷王山修建了巍峨庄严的稷王塔与姜塔,前者在山顶,后者在山腰,天气晴朗时20多公里外也能看得清楚,成为稷王山最为显明的标志。古人有诗赞咏道:“昂首层霄俯万重,配天功德重先农,当年教稼知何处,瑞荡勋州第一峰。”

稷王山与它西南部15公里处的孤峰山(海拔1410米)联袂突出于高原之上,成为全县的制高点,又顺着脚下的峨嵋台地绵延而下15公里,徐徐降落于西边县城周围的小平原。站在县城朝东望去,雄伟的稷王山、高耸的稷王塔、稷王山座峨嵋岭,以及散落在山岭上珍珠般的村庄,就像高挂于天际的巨幅油画。万荣解姓的聚居地——北牛池村,就坐落在这幅巨画的正中央。天气晴好时,站到村边的开阔地上,东瞻稷王塔披着金色的晚霞直插云天,西望滔滔黄河泛着银波滚滚南下,南观锦绣孤峰腾云吐雾,北看巍巍吕梁远山如黛,使人顿感心旷神怡,浩气油然而生。

关于北牛池村,还有一则神圣的传说。相传此地曾有一个水池,古时皇帝巡视到此,御牛在池中饮水,故名“牛池”。“牛池”南北分别有北牛池和南牛池两个村庄。

解姓始祖

解在百家姓中排83位。据史籍《万姓统谱》、《通志﹒氏族略》等记载,解氏出于姬姓,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在许多史籍及中国历史纪年表中,作为周朝始祖的后稷(稷王)弃是轩辕黄帝的玄孙(第4代后人),因幼时曾被母亲姜嫄弃养而得名“弃”。他的第13、14代后人是赫赫有名的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解氏出自周武王之孙解良的封地。西周初期,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叔虞被其兄周成王姬诵封于唐(今太原),唐叔虞之子姬良受封于解邑(今山西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古称“河东解邑”,姬良也改称解良。在解良的后裔子孙及族人中,多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史称山西宗解,为解氏正宗。总而言之,解氏出自周王朝姬姓,是长眠于稷王山的后稷传人。

北牛池解姓的始祖为宋朝名将解元(1089-1142)。据《宋史》记载,解元,字善长,保安军德清砦人,疏眉俊目,猿臂,善骑射,起行伍,为清涧都虞候。他为抗击金兵入侵中原在陕北保安(今志丹县)起兵,先在岳飞部下为尉骑,建炎三年(1129),隶大将韩世忠麾下,擢偏将,转战下邳、临平、浙西、京口、福建、扬州、承州、相州、淮阳等地,“智勇双全,屡立战功”,先后被授于阁门宣赞舍人,忠州团练使,相州观察使,同州观察使,保顺军承宣使,加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1141年,韩世忠罢兵柄为枢密使,以解元为镇江府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以统其众。1142年,进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寻授保信军节度使。此年,解元去世,享年54岁,赠检校少保。

解缙

明代大学士解缙《太原王传》则说“解元,字善长,吉安吉水人。” “初,起兵保安德清砦,积功授青涧都虞侯。”解元为江西吉安吉水人,在保安军德清砦起兵。解缙(1369-1415),江西吉安吉水县人,明代第二位内阁首辅、著名学者,与杨慎、徐渭并称“明代三大才子”(也有人称他“大明第一才子”)、对联大师、《永乐大典》总纂修。解缙出生在吉水鉴湖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传说他自幼颖敏绝伦,有“神童”之称。其母画地为字,于腿盖中教之,一见不忘;5岁时,父教之书,应口成诵;7岁能述文,赋诗有老成语;10岁,日诵数千言,终身不忘;12岁,尽读《四书》、《五经》,贯穿其义理。洪武二十年(1387年),解缙18岁时第一次参加江西省乡试,就一举夺得第一名,人称“解解元”。第二年赴京参加会试,列为第七名,经殿试,被录为二甲进士。他的哥哥解纶和妹夫黄金华也同榜登进士。解氏家族“兄弟同登第”、“一门三进士”的消息传出,立即轰动了解缙的家乡吉水,也轰动了京城(今南京市),一时传为盛事。解缙这样的大学问家,下笔必有根据,加之时代相隔不远,因此他对解元的记述应该是准确的。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三月清明节所立,至今矗立在稷山县下柏村的解元墓碑碑文对碑主籍贯也采取谨慎态度:“此解氏始祖之墓也。讳元,字善长。疏眉俊目,猿臂,善骑射。自保安军德清砦行伍出身”。由此可见,解元原籍应为江西吉安吉水,在保安军德清砦起兵。解元解缙均为吉安吉水人,有可能是同宗同族。

在驰骋疆场的过程中,解元将家眷安置在稷山县城关。据《解氏家谱》记载,解氏为稷山第一大族,号称“一解二梁三董四常”。自汉唐李松园到明清,该族曾出巡抚7人、元帅1人。解元殁后葬于稷山县下柏村二里许,名曰解家坟,占地有顷。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稷山知县刘三锡兴起褒忠之念,亲自到下柏村祭奠,并拨公款修墓园、立碑。

1960年9月,稷山县解氏族人曾向稷山县县志编委会写报告说,前几年下柏村将解元帅墓的石碑、石羊、豕猪、石桌和几十株柏树破坏殆尽,墓冢也被盗挖。后他们向曾任运城专署专员、时任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的解玉田反映。解玉田派员查考《宋史》等资料,并实地勘验,确认解元为抗金民族英雄,解元墓亦被确认为稷山县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8月22日,笔者驱车专程前往稷山县下柏村拜谒解元帅墓。雄伟庄严的大佛寺屹立于稷山县城正北。大佛寺正门前第一条往西的道路前行1000米,就看见下柏村的牌楼,右转往北前行1000米,穿过下柏村,再往西200米,在一片庄稼地里,矗立着远近闻名的解元帅墓碑。解元帅墓坐落在一片休闲地里,地里栽有很多枣树,有几棵枣树拱卫着解元帅墓,树枝笼罩着墓碑,树叶和青枣在阳光下泛着碧绿的亮光,显得生机勃勃。解元帅墓碑矗立在厚重的水泥砌砖碑楼里,未见碑亭对联等物,只见碑前摆放着一个黄色的搪瓷碗,碗里有一些沙子和燃烧过的香灰,碑的前后各有堆土,前面的应为献台,后面的就是墓冢了。

现存墓碑为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三月清明节所立。正面碑额正中为楷书阴刻“永垂”二字,有阳雕双龙戏珠环绕,碑面当中镌刻“解元帅墓”四个大字,左下方为“众后裔敬立”;背面碑额正中为篆书阴刻“皇宋”二字,亦有阳雕双龙戏珠环绕,碑面为阴刻碑文,碑文如下:

此解氏始祖之墓也。讳元,字善长。疏眉俊目,猿臂,善骑射。自保安军德清砦行伍出身,智勇精忠,战功赫奕。历官都统制,赠检校少保。史册盖烂然矣。邑乘载有陵墓。明万历四十六年,知县刘三锡老父母筑缭垣,良有以夫兹既呈请邑侯韦父母续明新志,复为镌石墓所,以示永久云。

裔  督工人   (万泉) 原会  文炳   廷温(管饭) 三辰  克让

后裔增广生员九如敬书             

管石工饭人   必炳  必第  必佩  (生员)廷相  克平  易谦

乾隆二十九年三月清明吉旦阖族同立   

石工 启业

解元在南方抗击金军、浴血奋战之时,北方已陷入金军之手。金军在前方屡遭败绩,便对稷山解元家族进行残酷屠杀。据解氏家谱记载:“时值金元之乱,其祖兄四人,逃避到万泉县东,经聚首相商,长祖仍回稷山奉祖;二祖解德留在万泉,娶北牛池刘氏之女为妻,并在该村定居;三祖解进迁往陕西韩城;四祖解财到蒲州牛踮巷居住,后部分人又迁往江南兴化县。”

解德在北牛池定居之后,便在吕梁山到安邑的交通要道上开店,前店打烧饼卖吃食,后店歇车马。店门前悬挂瞭望灯一盏,上书“解氏大店”四字,店门旁书写“金色火烧,银丝细面;草如灵芝,料似珍珠”。解德精于管理,善于经营,生意日益兴隆,解氏大店周围的杂货店、京货店、饭店等店铺应运而生,并逐渐形成一条小街。这条小街以后逐渐发展为“解店镇”。“解店镇”1951年成为万泉县的“新城”,1954年万泉、荣河合并为万荣县,“解店镇”作为万荣县城直至今日。

“解氏大店”不仅奠定了解店镇的基础,而且带动了周边的发展。随着南北运煤运盐过往车辆的日益增加,业务逐步扩张,又在大店附近开了4个支店,均以方位姓氏命名。这4个支店后来逐步发展为4个村庄:南解、北解、西解、东解。这四个村庄紧紧拱卫在解店镇的周围。其中东解村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改村名为七庄。

解德开店兴镇,举办了千秋大业,但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就在定居北牛池不久,家中主人突然去世,留下一个年幼的男孩。男孩的母亲年纪不大,面临着是否改嫁的抉择。男孩的姑姑尚未出阁,出面劝说嫂嫂坚守家中,把解门之后抚养成人。嫂嫂赌气说:“你不嫁我就不嫁!”小姑语气坚定地说:“我不嫁!”就这样,在存亡绝续的危急关头,为了解门的香火绵延,小姑牺牲了自己的青春、爱情与幸福,终身未婚,含辛茹苦,与嫂嫂一起将侄儿抚养成人,保证了解门的延续与发展。为了铭记这位在解家发展史上做出重大贡献的姑奶奶,后人在祖坟中修建了“老女子坟”,与先祖一并祭奠。

两位拔贡

据《万泉县志》记载,丁酉科拔贡:解培檤、解荣辂。全县两位丁酉科拔贡,两位拔贡都姓解,都是北牛池村人。

“拔贡”是清代“县试”、“府试”的“贡生”之一,是最为难考的一种。清代的贡生有“五贡”。一是“岁贡”,由考取的“生员”中,由一省之学政选拔上报朝廷10年以上之“廪生”(官府提供食宿的生员)中依次升贡者,大体府学每年供1人,县学2年供1人;二是恩贡,为遇朝廷大典时以贡者;三是拔贡,12年选拔1次,在“五贡”中最难;四是优贡,3年选拔1次,在“五贡”中仅次于拔贡;五是副贡,为“乡试”之“副榜”(即备取榜)。此外还有例贡等。拔贡是“五贡”之最,12年选拔一次,而全县丁酉科仅有的两个拔贡同时出现在同一村庄、同一姓氏更是史上奇观。

丁酉科蒲州府学拔贡例授征仕郎解培檤,字易生(1864.12.8-1899.5.4,清同治三年十一月初十至光绪二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征仕郎”是明清时期的一种封号或爵位,为从七品。“例授”是按规定授予本人。解培檤作为丁酉科蒲州府学拔贡被授予征仕郎。解培檤天资聪颖,过目成诵。早晨起床时,一边穿衣服,一边让别人帮着翻书本,他穿好衣服拿着书本到学堂,就能十分流利地背诵课文。惜天不假年,与他同时成为拔贡的乡友喜中进士之时,他已不在人世。家中曾经收藏官方赐予他的官帽、官袍、马褂、马靴、马鞭、纱灯等,官方赐予的匾牌于1936年前后被唢呐乐队迎入解氏家庙,后历经战乱不知所终。万荣县西村乡聚善村“钦赐乡饮耆宾王渭喜懿行碑”,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二月十五日立,至今仍矗立于聚善村西北通往宝泉村和稷山县城的大道上,落款为“例授征仕郎丁酉科蒲州府学拔贡愚门婿解培檤鞠躬撰并书”。

丁酉科拔贡解荣辂(?-1920),再接再厉,成为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检讨。此人于1904年留学日本,学习政法,加入同盟会。1906年 8月任山西大学堂监督,后任山西省教育司长,榆林道尹等职,在清末民初的教育革新和建设中做出了显著的成绩。

据《万泉县志》记载, 清朝276年,万泉县共出拔贡31人,其中北牛池3人。这三人都出在光绪年间。他们包揽了光绪34年内万泉县全部拔贡的名额。他们是光绪乙酉科拔贡解迪功,光绪丁酉科拔贡解培檤、解荣辂。这从一个角度显明地反映出北牛池人杰地灵与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

族群分布

据1990年人口普查,万荣县共有解姓5590人,其中北牛池村1566人。距北牛池5里之遥的七庄村有解家巷,据载其主体系解进8世后人解云于明正德年间从韩城迁来,现已传至20世,约300人;另有一部分是从北牛池迁来,现传至8世,数十人。距北牛池10多里有一个村庄名为解家坡,约100余人,也是从北牛池迁去的。万泉古城也是解姓的聚居地,著名史志专家解放先生就是古城解氏,他对万荣解氏的史料发掘研究具有突出的建树。

2016年8月22日,笔者前往稷山县下柏村拜谒解元帅墓的时候,巧遇元帅后裔解超英。他说下柏村解氏仅有30余家,后来其兄朝龙(稷山县原人大常委会干部,退休后随其子长期居住北京)说在1950年代仅有10余家,后来人口发展与分家变成30家。稷山解氏多数居住在城内,下柏村解姓可能与祖坟在此有关。前些年城里还有人拿出了“检校少保”的匾牌,有可能人家就是嫡传长门。现在城市化如此迅猛,解姓人在县城长期聚居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解元帅墓的保护举步维艰。前些年墓碑险些被人推倒,当时担任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的解玉田强调这是历史文物才予以阻止。后来听说要加以保护性修复,至今未见动向,反而淹没在庄稼和树丛中的墓地多次遭到盗挖。他们都很羡慕万荣的解姓集聚一起,北牛池整个村子几乎全是解家。这几年很多万荣人来此拜谒,还有两次是敲锣打鼓的大规模拜谒。

十分巧合的是,七庄杜氏的发源地杜家窑,属下柏村所辖一自然村。下柏村地处稷山县县城北郊,有7个居民组,包括堡子里头、东窑、南窑、杜家窑等,共四百多户,一千八百余人, 2300亩耕地。杜家窑是稷山县郊难得的风水宝地,东邻大佛寺,西靠泰山庙,北望吕梁,南通县城。一条常年不断的小溪自吕梁山汩汩南下,绕村而过,注入汾河。小溪上建有精致的石拱桥,小溪旁有一片片芦苇荡、竹林与果园。村南更有泉水趵突,形似葫芦,名曰“葫芦泉”。村中宅院多为明清古建,巷道胡同排列有序,居民生活殷实康宁。村里有人在明朝当过太医,村口矗立着功德碑,常有路人在碑楼旁休息乘凉。这种田园诗般的锦绣风光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今日杜家窑村有一条南北大道,大道南端矗立着一座钢管焊接的牌楼,牌楼上方有杜家窑三个大字,三个大字上方有“下柏”两个小字,牌楼整体用油漆刷成蓝色。牌楼西侧约20米处为下柏村牌楼,下柏村牌楼整体镀为金色。杜家窑在下柏村担任村干部的有杜连帅、杜贵安、杜全喜等。

七庄杜氏始祖杜世荣与二世祖去世后叶落归根,安葬于杜家窑上茔,与解氏始祖解元在稷山同归一个大村,两姓后裔在万荣仍为本村乡亲。北牛池与七庄村则是山水相连、耕地相接、亲缘密集的友邻。

                                         杜世伟2016年8月草于北京,2019年3月改定

杜世伟,男,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1955年5月生,万荣县七庄村人。历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编审、副总编辑,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一局局长、三局局长等职。

北牛池八景图


寥雨钟声   夕阳晚照

稷楼夜月   萍池夏雨

后土春祈  柏陵围翠
古槐苍鳞  山水盘龙

点击图片 回家吃碗饺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