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镇江风景

 书楼寻踪馆 2012-08-15

镇江风景

 

         镇江地处苏南,京杭大运河和长江的交汇处。镇江最早名为“宜”,是三千年前周康王封给宜侯的领地。春秋时镇江称朱方,后曾用谷阳、丹徒、京口、润州等名称。北宋建镇江府(1113年),始称镇江。

镇江是一座清新秀丽、个性鲜明的山水园林城市。枕山襟水,以“真山真水、山水形胜”闻名海内外,素有“天下第一江山”和“城市山林”的美称。市区的北面,长江与金山、焦山、北固山交相辉映,展现出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卷;城市的南郊,山岗连绵,特别是南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古人隐居读书的神往之地;西津渡古街、天下第一泉等古迹久负盛名;还有道家“第一福地”茅山,“律宗第一名山”宝华山等等,都是观光旅游的胜地。

金山—民间爱情传说之山

金山位于市区西北,高四十四米。因白蛇传而扬名天下,可以说是民间爱情传说之山。有人说“到了镇江不去金山,等于没到过镇江”。金山自古名称很多。据古书记载:唐代高僧法海云游来此,为修复寺庙,每日在山间披荆斩棘。一日挖到黄金,地方官得知上报皇帝,皇帝敕令将黄金交法海作修复寺庙之用,并命名此山为金山。此外,金山还曾叫过泽心山、龙游山、紫金山等。

古代金山是屹立于长江中流的一个岛屿。“万川东注,一岛中立”,与瓜洲渡、西津渡成犄角之势,为南北来往要道,被称为“江心一朵芙蓉”。直至清代道光年间,才开始与南岸陆地相连。

金山形胜天然,风景幽绝,自古为我国优美游览胜地之一。山上江天大禅寺(金山寺)依山而造,殿堂楼台层层相接,远望只见寺庙不见山,素有“金山寺裹山”的说法。景区内水陆相连,泉、湖、洲、园、寺等相得益彰,呈现出一幅“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北江南镜里天”的诗情画意。

原创   镇江(走四方之七十八) - 静谧的小屋 - 静谧的小屋

金山寺

原创   镇江(走四方之七十八) - 静谧的小屋 - 静谧的小屋原创   镇江(走四方之七十八) - 静谧的小屋 - 静谧的小屋

原创   镇江(走四方之七十八) - 静谧的小屋 - 静谧的小屋

金山塔

原创   镇江(走四方之七十八) - 静谧的小屋 - 静谧的小屋

金山寺俯瞰

原创   镇江(走四方之七十八) - 静谧的小屋 - 静谧的小屋

原创   镇江(走四方之七十八) - 静谧的小屋 - 静谧的小屋

焦山—书法碑林之山

焦山原名樵山,相传东汉末年,陕中高士焦光隐居于此,皇帝三下诏书而不出,宋徽宗为纪念焦光赐名此山为焦山。焦山位于市区东北,岿然耸峙于扬子江心,又被誉为“江中浮玉”。山高七十一米,以山水天成,古朴幽雅闻名于世。焦山是万里长江中唯一四面环水的游览岛屿,有江南“水上公园”之喻。身临其境,确有“砥柱中流”之感。

原创   镇江(走四方之七十八) - 静谧的小屋 - 静谧的小屋

原创   镇江(走四方之七十八) - 静谧的小屋 - 静谧的小屋

原创   镇江(走四方之七十八) - 静谧的小屋 - 静谧的小屋


  焦山藏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著名的古迹,摩崖石刻于世皆知,碑林墨宝之多,仅次于西安碑林,为江南第一大碑林。其中被称为“碑中之王”的《痤鹤铭》碑为稀世之宝。笔法之妙为“书家冠冕”,极富有珍贵史料及书法艺术价值,焦山因此被称为“书法碑林之山”。

原创   镇江(走四方之七十八) - 静谧的小屋 - 静谧的小屋

碑廊

原创   镇江(走四方之七十八) - 静谧的小屋 - 静谧的小屋

《痤鹤铭》碑

原创   镇江(走四方之七十八) - 静谧的小屋 - 静谧的小屋

焦山的寺庙、楼阁等名胜古迹颇具特色。定慧寺是江南著名古刹之一,寺庙大多掩映在山荫林丛中。焦山与金山不同,焦山高大雄伟,金山小巧玲珑;焦山以苍翠的竹木取胜,金山以辉煌的塔寺建筑争长。自古以来,就流传着焦山“山裹寺”、金山“寺裹山”的民谚。

原创   镇江(走四方之七十八) - 静谧的小屋 - 静谧的小屋

原创   镇江(走四方之七十八) - 静谧的小屋 - 静谧的小屋

原创   镇江(走四方之七十八) - 静谧的小屋 - 静谧的小屋

原创   镇江(走四方之七十八) - 静谧的小屋 - 静谧的小屋

北固山—兵家必争之山
 

北固山位于市区东侧江边,高五十三米,以险峻著称,有“京口第一山”之称。远眺北固,横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势险固,因此得名北固山,被称为兵家必争之山。
   北固山由前峰、中峰、后峰三部分组成。后峰是北固山的主峰,背临长江,枕于水上,峭壁如削,是风景最佳的地方。登上山顶,东看焦山,西望金山,隔江相望,扬州平山堂清晰可见。中外闻名的甘露寺高踞峰颠,形成“寺冠山”特色。甘露寺内的亭台楼阁装扮得十分华丽,这里的亭台楼阁、山石涧道,无不与三国时期孙刘联姻等历史传说有关,成为游人寻访三国遗迹的向往之地。


原创   镇江(走四方之七十八) - 静谧的小屋 - 静谧的小屋

原创   镇江(走四方之七十八) - 静谧的小屋 - 静谧的小屋

古甘露寺

原创   镇江(走四方之七十八) - 静谧的小屋 - 静谧的小屋

原创   镇江(走四方之七十八) - 静谧的小屋 - 静谧的小屋


  茅山—道教圣地之山


 茅山位于镇江句容境内。相传西汉景帝年间渭城茅氏兄弟来此修道成仙而得名。茅山南北约长十公里,东西约宽五公里,面积五十多平方公里,宛如一条绿色苍龙。主峰大茅峰,似绿色苍龙之首,也是茅山的最高峰,海拔三百七十二米。二茅峰、三茅峰蜿蜒而下,与主峰高低起伏,相映成辉。

原创   镇江(走四方之七十八) - 静谧的小屋 - 静谧的小屋

茅山是我国道教正一派的“上清宗坛”所在地。茅山道院始建于西汉,被列为道教“第八洞天”、“第一福地”。唐宋以后一直是东南道教的中心,被称为道教圣地之山。茅山道院建设雄伟,规模宏大,道观林立,全山曾有二百余座宫观,被誉为“宫观甲天下”。

原创   镇江(走四方之七十八) - 静谧的小屋 - 静谧的小屋

原创   镇江(走四方之七十八) - 静谧的小屋 - 静谧的小屋

原创   镇江(走四方之七十八) - 静谧的小屋 - 静谧的小屋

原创   镇江(走四方之七十八) - 静谧的小屋 - 静谧的小屋

1990年茅山兴建了高三十三米、重一百零六吨的老子青铜神像,成为全国最大最高最重的老子露天塑像,被选入大世界吉尼斯纪录。

原创   镇江(走四方之七十八) - 静谧的小屋 - 静谧的小屋

茅山既是道教圣地,又是抗日根据地,其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森林景观、革命历史观融为一体,胜似仙境。


宋元古街
  

宋元古街又叫西津渡古街。宋元古街坐落在镇江市内西部云台山麓,是一条有千年历史的古街道。宋元古街在古代位于长江边,设有码头。当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在此登岸前往江南。街两旁至今还有毗邻相连的座座雕花木楼,是当年的香火铺。街中央有江南唯一的喇嘛过街石塔,建于元代。沿街还有明代的观音洞、清代的救生会以及一八八九年建筑的英国领事馆旧址。

原创   镇江(走四方之七十八) - 静谧的小屋 - 静谧的小屋

原创   镇江(走四方之七十八) - 静谧的小屋 - 静谧的小屋

元代过街石塔和观音洞

原创   镇江(走四方之七十八) - 静谧的小屋 - 静谧的小屋

一八八九年建筑的英国领事馆旧址

原创   镇江(走四方之七十八) - 静谧的小屋 - 静谧的小屋



天下第一泉

原创   镇江(走四方之七十八) - 静谧的小屋 - 静谧的小屋

原创   镇江(走四方之七十八) - 静谧的小屋 - 静谧的小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