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频及电针灸康复治疗中风偏瘫29例临床疗效观察

 妙手如金 2012-08-16



  【摘要】目的探讨电脑中频及电针灸对中风肢体功能障碍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9例脑卒中患者采用电脑中频及电针灸在患侧肢体穴位及运动点进行治疗。结果 本组29例患者,痊愈21例,占72.4%;显效6例,占20.7%;好转2例,占7.0%。Bathel 指数除洗澡一项,其余均获满分。结论 中频及电针灸治疗中风肢体功能障碍后遗征,能促进患肢体血液循环,增强肌力和肌张力,促进神经的营养和再生,恢复神经肌肉功能,从而使恢复瘫痪肢体功能恢复。

  【关键词】 脑卒中; 肢体功能障碍; 电脑中频 电针灸

  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后,即生命体征稳定后24h即可进行相应的临床康复治疗,以逐渐恢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笔者采用中频及电针灸等康复治疗中风偏瘫29例,临床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9例患者,男18例,女11例,年龄52~87岁。瘫痪部位:左侧19例,其中男14例,女5例;右侧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

  1.2 治疗方法 采用电脑中频;电针灸;推拿;康复作业疗法等。治疗顺序为先电脑中频,2 h后推拿,推拿4 h后行电针灸治疗,康复作业治疗。

  1.2.1 电脑中频 采用北京京豪商贸有限公制造的J18A2全日康牌电脑脉冲按摩治疗仪,选用自动处方,即功能性电刺激处方,采用中号电极,6~8层清洁纱布衬垫,适量温水浸透,以不滴水为度。治疗部位:肩前后部对置,上臂及前臂运动点。剂量为感觉阈~运动阈,酌情过度。每日1次,15~20次1疗程。疗程间歇1周。

  1.2.2 电针灸 采用2寸毫针,穴位选择:患侧上肢:肩井,臂臑,曲池,手三里,外关;下肢:患侧环跳、伏兔 、阳陵泉、足三里、悬钟、昆仑;有肝阴虚加内庭。上海华谊医疗仪器厂生产 BT701~B型电针灸治疗仪,选取上述穴位,避免与电中频治疗部位重复。上下各一对,弱刺激到中等刺激,以见到腕关节及踝关节小范围伸屈运动为度。时间15~0 min,根据年龄调整时间长短。每日1次,15~20次1疗程。疗程间歇1周。

  1.2.3 推拿 上肢选取以上相关穴位及运动点,颈后夹棘,岗上肌,岗下肌;下肢取上述相关穴位及运动点,腰部夹脊。手法轻柔,15~20 min,最后加患肢各关节小范围至大范围被动运动及适量关节挤压和松动。注意对有骨质疏松的患者动作宜轻柔,以避免骨折。骨质疏松严重者禁止该项治疗。每日1次,15~20次1疗程。

  1.3 治疗标准 患侧上肢:治愈:上举50~90度;显效:上举45~50度;好转0~30度;无效;肩关节无肉眼所见上举动作。患侧下肢:治愈:直腿抬高50~60度,可自行座位转移;显效:直腿抬高30~50度,可使用双腋杖行走;好转:直腿抬高0~30度;无效:无肉眼可见直腿抬高动作。

  1.4 治疗结果 经治疗,患者肢体功能逐渐改善,个别患者几乎完全恢复正常。29例患者中,痊愈21例,占72.4%;显效6例,占20.7%;好转2例,占7.0%。

  2 典型病例

  患者女,83岁。急性脑梗塞伴左侧肢体中枢性瘫痪住院治疗14 d,病情稳定,神志及口齿清楚,大小便可自我控制。予以上述治疗4~5 d,上肢肌力由2级增加至2+~3级,下肢由2+ 增加至3+ ,可扶走;原有的左肩痛减轻;治疗半个月后上肢肌力增至4级,下肢增至4~5级,扶走有力;治疗至20~30 d,下肢肌力恢复至正常,即5级,上肢肌力恢复至4+级,患者可自行走动,拒绝搀扶,自高度为30 cm软沙发上起立时,拒绝助力,左肩痛消失。后又巩固治疗10 d,下肢功能完全恢复,上肢除手部肌力3+外,其余诸肌肌力均恢复至正常。Barthel Index20 评分19分(满分为20分),即除洗澡扣除1分外,全部满分。

  3 讨论

  脑卒中偏瘫属于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本资料显示发病年龄在52~87岁,男性多于女性,左侧多见。男性多为左侧偏瘫,女性多为右侧偏瘫。

  目前,对该病的有效治疗方法较多。本文所采用的中等频率的电疗为功能性电刺激,可被动训练肌肉、增加肌力肌张力的作用,尚可缓解瘫痪后肩部疼痛作用,改善了局部血液循环,营养了神经和肌肉组织,改善了神经传导速度,从而促进了偏瘫肢体的功能恢复。而且中等频率的电流对机体的电解痉挛功能性神经肌肉电刺激是利用低频电流刺激,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来激发一组或多组骨骼肌的被动运动,从而增强肌力、纠正异常运动模式、代偿肢体运动功能以帮助患者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4]。研究表明,反复进行相同肢体运动对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再学习及功能恢复至关重要[4]。同时,功能神经肌肉电刺激可以通过表面电极刺激感觉和与动神经,异化大脑皮质重组[5]。这些都有利于瘫痪肢体功能的重建。

  另外,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再对瘫痪的肢体施以传统的推拿治疗,以增进肌肉的营养状况,提高肌张力和肌肉收缩强度,强壮肌肉力量,加强治疗效果,故而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张 艳,黄如训,吴金浪,等.电刺激对大鼠脑梗死运动功能及突触的影响[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1998,19(2):8983.

  [2] Hamada T,Hayashi T ,Kimaru T ,et 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human lower extremitis enhences energy consumption ,carbohydrate oxidation ,and whole body glucose uptake[J].Appl Phys,2004,96(3):911916.

  [3] Vtenzon AS,Mironov EM,Patrushanskya KA.Luctional electrostimulation of muscles as a method for restoring motor fuctions[J].neurousci Behav Phys ,2005,35(7):709714.

  [4] Jones EG. Cortical and subcortical contrubitions to activity –dependent plasticity in primate somatosensory cotex[J].Annu Rev Neurosci ,2000,23:137.

  [5] Rushton DN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anhapothesis[J].Med Eng Phys,2003,25(1): 757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