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味断句

 xqjhr 2012-08-18

  趣味断句

  今天,看到一则英文断句笑话:

  明明是Kids Exchange,结果被人看成了Kid Sex Change!

趣味断句

  不由得想起小时候学标点断句时的一则小故事:

  说有一秀才去朋友家做客,一连住了好几天不想走,主人烦他,不愿意继续留他。但两人都是秀才,都碍于情面不好意思直说。碰巧一天下雨,秀才便作了一首诗,表示要留下不走: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主人正巧不想留客呢,又不好明说,便马上回了一首,暗示客人该走了: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看主人如此坚决,秀才面子上挂不住了,因为他也有自尊呐: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还可以断成: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一直以来,曾经有感于古人的聪明。
嘿嘿!可一不留神,我自己,亲自的差点被老涮一盘:

  那还是好多年前,家里装电话,当时都兴给挑自己一个好一点的号码。于是拜托一个电信局的朋友选个号码,结果这位仁兄挑了半天给挑了一个号码,电话里是这样报给我听的:8578,8788,乍一听,叠号,还行啊。可念了几遍就变味了,这分明是85,788,788嘛?哈...把我吃巴巴吃巴巴!个臭棋篓子,立马回电谴责!哼哼!

 

  类似如此的断句笑话还有不少,比如:

  一种文人的游戏,因为标点的不同而改变了意思。我所知道的最精妙的改动是杜牧的诗《清明》,原标点是这样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改后是这样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更精彩的是有人把它改编成戏剧:

  [清明时节]

  [雨纷纷]

  [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掉字改诗改得最有名的是《凉州词》,王之涣写的: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去掉一个“间”字,这首诗就变成了一首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还有民间流传的对联:

  上联: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下联: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横批:人多病少财富

  也有两解,一是:

  上联: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下联: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横批:人多、病少、财富

  另一种读法是:

  上联: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下联: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横批:人多病、少财富

 

  相传明代的书画家祝枝山,在某一年的除夕,应邀给一家财主写了一副对联: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财主看后大怒,当即告到县衙。公堂上祝枝山却说写的全是“吉庆之词”,财主听后越发怒道:“'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有这样的吉庆之词吗?”

  祝枝山听了哈哈大笑,将那对联重新念道:“'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难道不是吉庆之词?”。结果县令和财主闻之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地主林员外借口到佃户家收租,非礼了佃户老婆,反而颠倒黑白诬告佃户老婆非礼自己,并要收回已经租出去的房屋。佃户拿出了白纸黑字的契约,上面写道:“本人林大福,将大树街石屋租于恩人黄老十一家,未能报恩,万一不交租亦可,收回黄公年租银两三十,万不能转租别人,立此为据,本人儿孙不得有违。”然而,这份契约经过了恶讼师、芝麻官之手,再加上1两银票的贿款之后,立即变成了:“石屋租于恩人黄老十一家,未能报恩,万一不交租,亦可收回,黄公年租银两三十万,不能转租别人……”

 

  在标点符号不完整的“句读”时代,出现这样的故事是不奇怪的。

  在标点符号不完整的“句读”时代,出现这样的故事是不奇怪的。可现如今,若不小心,不管中文、英文、什么文,单词断的不好,也是会闹笑话的。

  比如,即便一个商店小招牌,也有被“出卖”的嫌疑:原来杭州有一个长春药店,结果被不会断句的人读成了:杭州-市长-春药店。加上开头说的故事,所以说,随时小心为妙啊!

 

  附:几则著名小智慧:

  清末冤案故事《杨乃武与小白菜》中,杨乃武屈打成招,供词中暗伏玄机:

  乃武亲笔供招有意谋死小度

  案情实非冤枉到底吾命休矣

  衙门按此供词读为:

  乃武亲笔供招,有意谋死小度;

  案情实非冤枉,到底吾命休矣。

  于是将杨乃武定为死罪。后来复审时,杨乃武翻了供,说他的供词是:

  乃武亲笔,供招有意谋死小度;

  案情实非,冤枉到底吾命休矣。

  一段供词两种读法,前者自供有罪,后者则自诉无罪,全在断句的手法上。在标点符号不完整的“句读”时代,出现这样的故事是不奇怪的。乃武和白菜毕竟只是一个平头百姓的故事。

 

        标点符号引起的最大冤案莫过于孔老夫子的名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我们现在看到的原句是:“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

  但是,如果我们结合上下文的语境,似乎可以看出这句话应该断为:“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就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西,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这才是“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孔老先生的本意。

 

  明代于谦当巡抚时,一日坐堂,有一年轻人告其姐夫谋占家产。于谦拘审那人的姐夫,被告诉称,“岳父在世时,自谓此子非岳丈亲生,有遗嘱叫我享有其家产,非敢谋占。”当即呈上遗嘱。那遗嘱上写道:“非吾子也家私田产尽付与女夫外人并不得争论。”

  原来那岳丈暮年得子,在临终前将幼子托于女婿处,并留此遗嘱。古人行文,不加标点。那姐夫对这遗嘱的理解是:“非吾子也。家私田产尽付与女夫。外人并不得争论。”而于谦看完遗嘱,却笑着对那姐夫说:“你老岳丈当时写这遗嘱给你,是恐怕你害他幼子。”遗嘱明明写看:“非,吾子也。家私田产尽付与。女夫、外人,并不得争论。”你岳丈给儿子取名为“非”,说明他早有主见。世上哪有这样的父亲,说自己的儿子不是亲生的呢?”据此,于谦裁决:将原家产七份给那儿子,三份归那姐夫,作为抚养管理的酬劳。(见<于谦全传>第十二回)

  这则趣闻,发人深思。几个标点竟关糸到一场官司的输赢。于谦若不精于句读,怎能公断此案?足见标点符号的重要。

 

  标点符号的重要性并不之体现在汉语里。英语中的例子也是随处可见。例如:

  A woman without her man is nothing.(一个女人没有她男人是什么。

  各位姐姐妹妹慢点砸砖,容我改改:

  A woman: without her, man is nothing.(一个女人:如果没有她,男人什么也不是。

  哈哈!

 

  相传有一次乾隆皇帝要纪晓岚在折扇上题字,他就写了王之涣的《凉州词》。可是这位才子一下子不小心,把第一句的“间”写漏了。于是就成了“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可是欺君之罪啊!纪大才子不动声色,巧用断句,化险为夷。各位看官,您的才华一定不输给纪晓岚,可是在皇帝震怒的龙颜面前能成定自若,纪晓岚的才学和心理素质不得不令人佩服吧?

 

  文言文断句高考语文课件文言文断句 信宜 杨梅

  一、什么叫断句

  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二、趣味断句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三、断句,总结方法

  ○齐景公谓子贡曰:“子谁师?”曰:“臣师仲尼。”公曰:“仲尼贤乎?”对曰:“贤。”公曰:“其贤何若?”对曰:“不知也。”公曰:“子知其贤而不知其奚若,可乎?”对曰:“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皆知高高几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答案: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皆知高,高几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小结

  抓语句核心,一般是谓语,然后前后追问,进行推断。

  练习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答案: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料想)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子由信中所写的曹操的事情,我看了觉得很奇怪.认为老虎害怕不怕它的人,从道理上看好像可信,但是世上没有见了老虎而不害怕的.那么这话的真确与否,最终无从验证。然而过去我曾听说过忠、万、云安这三个地方多老虎,有个妇女把二个小孩放在沙滩上自己在水边洗衣服.有只老虎从山上跑下来,妇女急忙跳到水中躲避老虎,两个小孩却仍在沙滩上嬉戏,老虎看了很久,甚至用头去触碰小孩子,大概是老虎害怕了吧,而小孩子懵懂无知,竟然不以为怪。我想老虎吃人一定要先用虎威震慑,可是遇到不怕老虎的人威无处施加。俗言:老虎不吃醉人,一定会守着那人,等那人醒过来.这不是等他醒,是等他怕啊。

 

        有个人晚上回家,看见有个东西蹲在他门口.以为是猪狗之类的东西,就用棒子打它,它立即跑了.等跑到山下月明的地方,才看清居然是老虎.这个人不是本事超过了老虎,而是气势超过了老虎。

  答案:人之生斯世也,但知以已死者为鬼,而未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无知无觉的样子)泥土者,则其人虽生,与死之鬼何异?余尝见未死之鬼吊已死之鬼,未之思也,特一间耳。

  ○人之生斯世也但知以已死者为鬼而未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泥土者则其人虽生与死之鬼何异余尝见未死之鬼吊已死之鬼未之思也特一间耳

  找虚词:“夫、惟、盖、凡、窃、请、敬”等 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乎、 哉、也、矣、欤、焉”等语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