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2】我们正式使用标点符号,其实还不满100年

 alayavijnana 2018-02-02

【今日由头】

1920年2月2日

北洋政府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

1

小时候,家里有本书,叫《语文笑话》。

其中有一个笑话,给人印象非常深:一个人到别人家里做客,碰到滂沱大雨回不去,揣摩着主人会不会留自己住下。而主人写了这样一张纸条: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主人和客人根据这张纸条标点符号位置的不同,总共能表达出七种意思。

其中有留客的,比如: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也有不留客的: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也有模棱两可的: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长大后,知道这个典故出自清代诗人赵恬养《增订解人颐新集》。

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情况?

就是因为我们的老祖宗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不使用标点符号的——或者说,不使用现代意义上统一的标点符号。

2

说中国古代的文章不用标点符号,倒也不确切。

虽然古人没有成体系的标点符号,但他们要“断句”,也就是通过语感、语气助词、语法结构等,在文章里加入“句读(jù dòu)”——句号表示句子完结,读号表示语气停顿。

这种断句,是要求读书人自己来做的——你断得对,说明你读懂了这篇文章,断不对?继续去读!

《礼记·学记》里有一句话:“一年视离经辨志”。意思就是,学生入学一年,就要考核“离经辨志”的能力。所谓“离经”,指离析经文文句,其实就是断句;所谓“辨志”,是指辨解文句内容。

但事实上,中国从先秦时代就应该已经有标点符号了。在出土的战国时代的竹简中,就发现了“└”型符号,通常表示一篇文章的结束。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甲乙本,甲本帛书中,除了章首有一个圆黑点“·”作为章号外,一个完整的句子后面,也会有一个不规则的小黑点。

从春秋战国开始一路发展,中国古书里的标点符号经历了一条从复杂到简单的道路,从花样百出的各种符号,到宋代以后,基本只有简单的句读符号。

为什么会有这么一种变化,原因尚不可考,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

各个朝代流行的标点符号虽然五花八门,但没有一个统一的体系,所以无法得到大家的公认,也就很难流传下来。

而至于最简单的句读,因为每个读书的人理解不同,同样的一篇文章,不同的句读方法,就会产生不同的意思。

比如大家熟悉的老子的《道德经》,因为没有标点,大家通行的解读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但也有人解读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而那句大家更熟悉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也曾有人解读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3

那么,中国古代没有统一的标点符号,外国古代有吗?

很遗憾,无论是英文还是法文,拉丁文还是希腊文,都没有。

为什么无论中外,古书都没有通行的标点符号?梁文道先生对此有过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解释(来源:《标点符号 五六百年前才出现》,北京日报):

他认为,在古代,书的产量是很低的,市面上能找到的书的种类也很少。罗马帝国时代一年只能出产一两百种书。中世纪末期有个欧洲最博学的学者,他一辈子也只看过800多本书——所以,读书的人不需要读那么快。

梁文道认为,标点符号的诞生是一个商业行为带来的结果。

500多年前,欧洲出现了“古登堡印刷术”,书籍开始成为了一种商品。印刷商要赚钱,就必须书卖得多,而书要卖得多,就需要读书人读得快,不停地想看新书。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刷商就规范和普及了标点符号,让书变得更容易读。

1455年2月23日,古登堡用他自己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印制了180本《圣经》(现有49本依旧存世)。古登堡的印刷术出现,可以说是深远影响了欧洲乃至世界的文明进程

在这种驱动力下,不仅现代意义上的成体系的标点符号出现了,文章中的段落分段也出现了。

那么,西洋的这套标点符号,又是怎么传到中国的呢?

4

第一个将西方标点符号带进中国的人,叫张德彝。

1840年的鸦片战争后,中国人被迫睁眼开世界,不管你愿不愿意,西方文明的方方面面都开始流入国内。在那时,最先接触西方文明的中国人里,外交官就是一个群体。

张德彝就是一个先后出过八次国的外交官。他有一个习惯,无论到哪个国家,都会把当地的风土人情给记录下来,编纂成一本名叫“述奇”的小册子。

1868年至1869年,在他的小册子里,记录了这样一段话:

“泰西各国书籍,其句读勾勒,讲解甚烦。

如果句意义足,则记‘。’;意未足,则记‘,’;意虽不足,而义与上句黏合,则记‘;’;又意未足,外补充一句,则记‘:’;语之诧异叹赏者,则记‘!’;问句则记‘?’;引证典据,于句之前后记‘“”’;另加注解,于句之前后记‘()’;又于两段相连之处,则加一横如‘——’。”

虽然张德彝记录的态度未必是提倡使用西洋标点符号(“讲解甚烦”),但毕竟他将这套东西引入了中国。

张德彝

张德彝不会去使用西洋标点符号,但很快就有了使用的人,而且这个人大名鼎鼎——翻译《天演论》的严复。

1904年,严复在他所著的《英文汉诂》一书中,第一次使用了一些新式标点符号,成为了中国第一个使用新式标点符号著书立说的人。

严复

《英文汉诂》

不过,光靠严复一人推广,肯定是势单力薄的。标点符号在中国开始普及,还是要靠一群“大佬”的共同发力。

5

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一群“大佬”开始登场了。

率先登场的,自然是创办《新青年》的陈独秀。在《新青年》这块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上,自创刊之日起,就一直坚持使用新式标点符号。

《新青年》的前身是《青年杂志》,后者当时只用“。”做全文句读,但也在当时属于比较新潮的了。1916年《新青年》创刊后,开始全部用新式标点。

刘半农在1917年通过发表在《新青年》上的《我之文字改良观》,提出在文章中要使用新式标点符号的主张。钱玄同是是最早在《新青年》上倡导统一标点符号规范的作者兼编辑。

不过与这一批干将比起来,有一个人起的作用最大,他就是胡适。

作为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的胡适,对新式标点符号的创制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早在1915年的7月,胡适就给《科学》杂志写了一篇大约一万字的《论句读及文字符号》,认为中国人写文章如果不用标点符号,弊端极大。之后,他不断通过各种文章和书信,力挺新式标点符号。

当然,这批“大佬”当年在《新青年》上使用的新式标点符号,自己有时也用得不统一。比如钱玄同就不喜欢用中式的“。',而是喜欢用英文里的“.”表示句号。但是无论如何,在这批人的共同努力下,使用新式标点符号渐渐成了一种时尚和潮流。

胡适

1919年4月,北京大学马裕藻、周作人、朱希祖、刘复、钱玄同、胡适六位教授,联名向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大会提交《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大会议决通过。

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认为胡适等人提出的议案“远仿古昔之成规,近采世界之通则,足资文字上辨析义蕴、辅助理解之用”,并转发所属各校“傅备采用”。

新式的标点符号,终于在中国得到了官方的认可。

6

那么,有没有反对使用新式标点符号的呢?

当然有。

鲁迅在1934年写的《忆刘半农君》一文中,曾有这样一句话:

“十多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群人‘若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

可想而知当时反对的声音。

比如以文言文翻译《茶花女》的著名翻译家林纾,不光反对白话文运动,也竭力反对使用新式标点。在翻译外国小说时,他宁可写上“此语未完”四个字,也不肯用一个简单、明了的省略号。

林纾虽然看不惯胡适,但胡适对他的评价还是很高的——

“古文不曾做过长篇的小说,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一百多种长篇的小说。古文里很少有滑稽的风味,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欧文和狄更斯的作品。古文不长于写情,林纾居然用古文译了《茶花女》与《迦因小传》等书。古文的应用,自司马迁以来,从没有这种大的成绩。”(《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

1924年,有一个叫张耀祥的人,搜集了新诗里的感叹号“!”,做出了自己点评:“缩小看像许多细菌,放大看像几排弹丸”,是“消极、悲观、厌世情绪”的表现。

确实,当时一批新式标点符号中,中国以前从来没有的“?”和“!”是受到质疑最多的,就连很多接受新式标点符号的人,也认为这两个标点其实可以不要。

为此,胡适又站了出来。他指出,中国京戏里经常有两个人的问答。一个人问:“当真?”一个人回答:“当真。”然后再问:“果然?”然后再回答:“果然。”

胡适指出,如果没有问号,就变成两个同样的词写两遍了。

胡适还引用了《礼记》里《檀弓》的一句曾子的怒骂:“商汝何罪也!”胡适指出,这句虽用“何”字,却不是疑问语,而是怒骂语,当用感叹号。(以上见于《新青年》5卷3号,《通信》一文)

而鲁迅维护新式标点符号的手段,更绝。

在1930年代,上海有一家书局刊发鲁迅的稿子时,只按字数计算稿费,标点符号忽略不计。鲁迅也不发作,在下次给这家书局写稿时,全文不加任何标点,也不划分段落,每张稿纸的文字都是密密麻麻,黑压压一片。

没多久,鲁迅就收到了这家书局的来信:

“请先生分一分章节和段落,加一加新式标点符号,从这次起,标点和空格都算字数,和文字一并付酬。”

7

在一批学者的推动下,新式标点符号终于越来越完善。

1930年,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了《划一教育机关公文格式办法》,开始统一机关文件的标点符号使用方法;

1933年,中华民国行政院和国民政府分别发出通令和训令,要求采用“简单标点办法”;

1951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署公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共列标点符号十四种,包括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引号、冒号、问号、感叹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专名号、书名号、着重号;

1987年初,国家语委成立《标点符号用法》修订组,约请专家对原用法进行修订;

1990年3月,国家语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了修订后的《标点符号用法》,共列标点符号16种,增加了连接号、间隔号。

1995年12月,《标点符号用法》作为国家标准,正式颁布。

我们现在所用的标点符号,终于定型。

【馒头说】

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才使用了不到100年的标点符号,可能又要开始面临一个新的变化。

因为,互联网时代来了。

举个例子:

各位在发微信的时候,有多少人还会一本正经地使用句号?

甚至现在用逗号的人,都已经不多了吧?

那用什么替代呢?很简单——“空格”。

这种情况其实不仅仅发生在中国,也发生在美国——调查显示,美国的青少年在网络聊天中,使用“逗号”的频率已经大幅度减少。

当然,我相信在正式的书面语言中,标点符号的地位依旧牢不可破,谁也不可能去阅读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文章。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网络聊天中,标点符号作为“标点”的作用正在大大减弱,而更多的是成为一种表达情绪和态度的“符号”。

再举个例子吧。

如果我是你领导,我说:

“那么,今天虽然是周五,但还是请努力工作哦!”

你回答一个“嗯”字,用不同的标点符号试试:

“嗯”

“嗯?”

“嗯……”

“嗯!”

怎么样?表达的态度完全不同吧?

好吧,你说你不用标点符号,照样能表达出积极的态度……没错,我知道你会这样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