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讓員工主動學習

 shuaixinerwei 2012-08-19


許多企業花心力提供單向、被動的課程給員工,不但呆板無聊,員工上完課就忘了, 更別奢望他們將知識應用在工作上。若想讓員工真的學到東西, 「學習如何學習」將是企業與工作者共同的課題。 撰文=楊文菁
高中唸的歷史記得多少?三角函數還曉得怎麼解題嗎?化學元素表又背得出幾個呢?摸著頭想了半晌,許多人最後的回答往往是「奇怪,以前明明很厲害,怎麼現在忘得一乾二淨?」 「沒錯,學習是很容易遺忘的,」台灣科技大學資管系系主任盧希鵬笑著說,他最近看了大學入學考試的微積分題目,沒想到竟然一時想不出怎麼解題。盧希鵬為學習下了一個比喻:人類的學習就像是跑進玉米田偷玉米的狗熊,左手拔一根放右手腋下,接著右手也拔一根放左手腋下,就這樣左右手交替拔玉米的結果,另側腋下的玉米也一根根地掉,到最後,這隻笨狗熊真正偷走的玉米只有一根。問題究竟出在哪?

教育訓練新觀念
終身學習不是終身餵養

「以往我們感嘆「書到用時方恨少」,現在就怕「書到用時找不到」,」盧希鵬指出,現在這年頭,資訊太多、變化太快,而且資料可能散落在書、雜誌、網路、討論版以及各種管道中,再加上資訊不斷地推陳出新,如何有系統地統整與架構資訊成為不容易的課題。 「就算你學的都忘了,也無所謂,」盧希鵬說,正因為要學的東西太多,企業應該導正觀念,開放資源,讓員工化被動為主動,培養蒐集資料與找答案的能力,即使每個人對同一件事出現不同的理解,用目標導向的填鴨式訓練並沒有辦法增進企業競爭力,如何培養出能適應環境變遷、想法靈活、快速組織龐雜知識的員工,才是適者生存的決戰關鍵。「「學習如何學習」才能真正導出個人創意。」

招募人才新挑戰
廣納人才不搞近親繁殖

盧希鵬舉例,許多企業花了許多心力推廣員工終身學習或是e-learning(數位學習),為的就是讓員工有不斷成長的機會,「大部分方式只能稱為e-teaching(數位教學),而非e-learning,」他說,讓教師錄一段影片播放給員工看的方式,其實依然停留在單向、被動的階段,沿襲過往學校教育單向教學的模式,上完課、做測驗之後,大概不出幾天又都忘了,更別說應用在工作上。
主動式學習不僅需要來自工作者本身態度的調整,企業在組織內,也必須透過多元的交流,鼓勵員工進行思考的激盪。「企業維持創新活水還經常忽略一點——聘用人才的慣性,」盧希鵬舉例,經常可以聽到某某公司喜歡聘用某大學畢業的學生,因而無意之間形成「清大幫」、「政大幫」等區隔,「這就像生物學裡頭的「近親繁殖」,久了就會往「極化」發展,」就如同網路上微軟的討論板與蘋果電腦的討論板一樣,物以類聚的結果,反而看不到自身缺點,喪失了容納多元意見的可能。
盧希鵬指出企業必須要造就一個環境,讓不同背景的人們彼此碰撞。他常在授課的時候,要求工科學生與文科學生搭配同組報告,往往發現左腦和右腦合作會迸出更多創意。以企業來說,除了人才背景多樣化之外,工作輪調、各部門合作、多聆聽不同意見都是不錯的方法,尤其現在到處在講「融合」,例如以前資訊跟生物是無關的科目,現在竟然有「生物資訊」這門學問,以後勢必會有更多異業結合的例子,激盪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工作場域新樣貌
走出辦公室勝過閉門加班

營造創意思考,更需要透過空間來助一臂之力。盧希鵬指出,一般人在緊張、拘束時,右腦會關閉,比較沒創意,但是在放鬆、和朋友聊天時,卻經常會有突如其來的妙點子,因此許多企業在辦公室設計上就特別講究營造出休閒、輕鬆的感覺,希望員工來上班的同時,也能保有愉快心情,進而增加工作時的創意,甚至偶爾將開會地點移師風光明媚的郊區,換個環境、增加刺激,想法也會有所不同,鼓勵員工「享樂」,多在工作之餘遊山玩水、開拓視野,「工作成效說不定會比心不甘情不願地埋頭加班一個月還來得好!」
在一個本益比降到谷底,企業面對嚴苛成長考驗的現在,如果有機會重新激勵經營團隊及員工,成為引領業界開創新局的要角,此時不做,更待何時?

盧希鵬
1962年次,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博士,現任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系主任,同時也擔任科技節目主持人,十年來訪問過近千位科技業高階主管,同時也是報章雜誌專欄作家,著有《要當有氣質的狗熊》一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