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民健身 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运动处方

 昵称179287 2012-08-21

享受奥运带来的激情是全民的,同样,奥运健身也是全民的。

  我们应该如何运动呢?世卫组织现已发布了《关于身体活动有益健康的全球建议》,其中规定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运动处方”。

  采访专家: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健康科学系主任 运动生理学教授 孙飙

  1 运动要选有氧运动

  《建议》将身体的活动分两类,即,日常活动、增强健康的体育;而“增强健康的体育”,也分两类:有氧运动、肌肉增强运动。

  日常活动,是指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低强度的活动。

  如:站着、提拿较轻的东西、休闲时间的活动、上班时所做的一些活动、上下班步行或骑车、家务劳动,以及小孩子的玩耍、游戏等。

  而运动,一般要做有氧运动。

  何为有氧运动?即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能满足机体运动的需要,如,快走、跳舞、跳绳、瑜伽、慢跑、骑车、游泳、球类活动、登山,以及做农活等,都是有氧运动。

  《建议》对有氧运动的时间和强度做了规定――

  5-17岁儿童青少年:

  1)应每天累计至少60分钟中等到高强度身体活动;

  2)大于60分钟的身体活动可以提供更多的健康效益;

  3)大多数日常身体活动应该是有氧活动。

  18-64岁成年人:

  1)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身体活动,或每周至少75分钟高强度有氧身体活动,或中等和高强度两种活动相当量的组合。

  2)为获得更多的健康效益,成人应增加有氧身体活动,达到每周300分钟中等强度或每周150分钟高强度有氧身体活动,或中等和高强度两种活动相当量的组合。

  65岁及以上的成人;

  活动量最好能达到或接近成年人组。

  如何把握“运动强度”?

  孙飙教授的口诀是:“呼吸能交谈,心脏跳得欢,睡觉睡得酣,精神很饱满”。即,运动时,不要把自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心跳不要跳得很快很慌的;运动后恢复得很好,没有影响日常生活等。

  2 适度运动为孩子发育保驾护航

  《建议》特别强调,5-17岁年龄组要做“与身体发育相适应的中等强度到高强度的身体运动,并涉及各种体育运动”。

  如何理解“与发育相适应”?

  有位父亲,想把女儿培养成“刘翔和王军霞”,从女儿3岁时让她开始跑步,稍大点,让她凌晨2时30分起床,一天要跑三四十公里。8岁时,父亲让她从海南三亚长跑3500多公里跑到北京,想让她报名参加北京马拉松比赛,不仅被拒绝,还被专家批评。

  这位父亲的做法,就与孩子的“发育不相适应”。

  因为儿童机体各部分的功能还不成熟,从3~6岁孩子骨骼、肌肉的发育特点看,骨骼弹性大,硬度小,容易发生变形,肌肉的纤维较细,易疲劳和受损伤。

  而且,小学生骨骼肌肉进入迅速生长发育高峰期,如果像那位小女孩那样过早地从事剧烈运动,过多的体力消耗会影响骨骼和肌肉的营养供给,再加上营养供给不足,就会严重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

  同时,孩子过早地参加剧烈运动,还会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孩子长高。

  再则,小儿的肺活量相对较小,心脏只有成人的1/3大,心脏壁薄,每搏输出量少。如果过早地进行激烈的运动,很容易受到伤害。

  那如何做才好?按《建议》要求的“时间和强度”做!

  如何理解“涉及各种体育运动”?

  因为孩子的各种身体素质,有各自的迅速增长期。而不同的运动,又会适应孩子不同的发育“敏感期”。

  如,神经系统在青春发育期前率先生长发育完善。因此,孩子在出生后到11岁,可以做一些对力量要求不高、对心肺功能要求不高,而对神经支配协调性要求高的各种球类活动。伴随着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篮、排、足、乒乓球等这些技术动作多样、复杂且协调要求高的“体育技能”,就会刻在大脑皮层中,形成条件反射的“动力定型”,让孩子爱上这项运动,并终身受益。

  还有,在12-17岁,心肺功能开始发育完善,这时的运动,可以偏向耐力性长跑,并且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步增加大运动强度的比重。

  心血管病从儿童期就会开始,如此运动,会减少患病风险。

  3 成年人运动可提高心肺功能

  18-64岁成年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建议》说,是“为了增进心肺、肌肉和骨骼健康以及减少非传染性疾病和抑郁症风险”。

  人衰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肌肉流失,这也包括心肌。研究发现,人若久坐不动,心肌流失速度加快,每过10年就会出现明显萎缩,而心肌萎缩后会变得相对无力。

  如果坚持运动,可使心肌纤维变得粗大有力,心脏收缩力增强,心率减慢,排血量增加,从而使心脏本身的血液供给得到改善,让心肌维持着年轻时的弹性,使心脏和整个循环系统的功能处于良好的状态。

  肺活量呢?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人的体质状况。而运动可使呼吸肌得到锻炼,肺活量增大,从而提高呼吸系统功能。据知:一般健康成年男性肺活量为3 500~4 500毫升左右,而经常运动者肺活量可达到4 500~5 500毫升。

  很多人都说,工作太忙,没有时间运动,而科学发现,每次运动10分钟,每天积累30分钟,就有提高心肺功能的效果。

  研究发现,运动10分钟后,健康者体内的20种代谢物,因运动而发生了变化,并生成了燃烧热量和脂肪及改善血糖控制的化学物。研究还发现,这些代谢改变,在人们休息60分钟后仍能检测到。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见缝插针地运动,如,洗车十多分钟,从停车场到单位快走十多分钟,工间休息时跑楼梯跑十多分钟等,累积地完成《建议》要求的一天的运动量。

  而且,没必要一周中天天有运动。如果您感到今天身体状态欠佳、疲劳,或者你昨天活动量过大,再加上你昨晚睡眠休息不好体能没有恢复过来,乃至你今天工作、生活特别繁忙等,这些因素都可以是你中断一天活动的理由。

  但是,一周间隔中断活动的天数一般不能多于两天,为何?

  因为运动训练所产生的中心效应,主要表现为心脏侧支循环的形成,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增高,还可引起更多的冠脉侧支吻合、微血管的基底膜变薄,从而有更多的血流量和氧的细胞交换使心肌获得更多的氧。因此,现在“运动疗法”已被列入冠心病常规的治疗方法之一。

  但是,如果“停止运动一个月后,原先取得的效益也跟着消失了”,所以,运动必须“持之以恒”!

  4 老人更要重视肌力训练

  《建议》还要求各年龄段人:“每周至少应有2天进行大肌群参与的强壮肌肉活动”;而老年人,更加上了“每周至少应有3天进行增强平衡能力和预防跌倒的活动”。

  为何《建议》如此重视“肌肉训练”?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般50岁后肌肉会逐年丢失,骨骼肌质量平均每年减少1%一2%,60岁后更显著,80岁以上约丢失50%。

  而我们成年以后的骨和关节病,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人的各块肌肉衰退速度不一致而造成的。因为,肌肉衰退速度不一致,致使力量失衡,从而影响肌肉、骨骼、关节的正常功能,引起关节不稳病症、骨质增生症、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症等疾病,以及加大运动功能障碍、骨折、增加跌倒风险等。

  如果我们注重了薄弱肌肉的力量训练,就会减少成年后的骨和关节病。而且,当成年以后肌肉质量下降,脂肪比例增加时,还会进一步发展为胰岛素抵抗及二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再则,美国一项最新研究还显示,“肌肉无力”会增加老年人患阿尔茨海默氏症(即老年性痴呆)的风险。老年人如果肌肉力量大,那么患阿尔茨海默氏症的风险就要小一些,认知能力减弱的程度就要轻微些!

  如何有效防止肌肉萎缩?目前认为负重锻炼最为有效,如举哑铃、拉弹力带、各种健身器械,还有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

  《建议》中说的老年人的锻炼目的是:增进心肺、肌肉、骨骼和功能性的健康,减少非传染性疾病、抑郁症和认知功能下降等风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