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柔性引才 助推转型

 yu175 2012-08-21
柔性引才 助推转型
字体:     时间:2012/2/27 8:08:14

我市另辟蹊径集聚人才创新创业

 

 

    淮北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但一直承受着煤炭资源逐步枯竭之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的机遇,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集中精力招才引智,不断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初步实现了“人才支撑转型、转型造就人才”的共赢局面,全市纺织服装、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非煤产业迅速崛起,已经占据工业的“半壁江山”。特别是食品工业异军突起,去年增幅达55%,成为全市的第二大产业。

    一、集聚人才创新创业合力,把招才引智工作做实。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是推动我市转型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核心资源和紧缺资源。而我市作为人才欠发达地区,引进高层次人才又不太现实。为此,市委、市政府“另辟蹊径”,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新的机制和模式,大力培养和引进产业创新团队,着力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人才资源相互流动和共享。一是在全市开展了“555”产业创新团队活动。瞄准我市战略新兴产业中有比较优势的的新材料、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等经济新的“增长点”,从2011年开始,计划用5年的时间,引进50个团队、50名高层次人才。截至目前,已引进了11个团队,11名具有正高职称的专家,具有研究生学历的55名团队助理。拿出了66万元进行了人才补助。二是大力实施产学研。加大了校企人才合作力度,先后与北京科技大学、中科院理化所、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钢研科技集团、中国建材集团、清华大学等共开展产学研合作洽谈,签订政府与院校合作协议15项,企业与院校合作共建项目150项,洽谈意向合作项目170个。其中,淮北银丰铝业与北科大新材料技术研究院签订了“高性能铝基复合材料”项目合作协议,中润生物与中国农业大学,沪光电气与中国钢研科技集团,金方投资与中国建材集团,淮北维科印染、启鑫精纺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科宝生物、口子集团与清华大学等分别在新材料、新能源、新型建材、生物医药、科技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合作。产学研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壮大,目前,全市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其中,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7家,高新技术产品100个,高新技术企业从业人员8146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家。

    二、搭建人才创新创业载体,把创业的平台筑牢。平台是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施展才华的重要“舞台”。为此,市委、市政府一是搭建联姻平台,以项目引人才,以人才促项目。围绕全市“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紧密结合市情和企业、产业状况,多次组织民营企业家参加专题招才引智活动,举办民营企业对接洽谈会、“百名教授进百企,百家企业进校园”科技对接会等,推动企业与人才、资本与技术、产品与市场的融合,“企业家+科学家”合力攻坚,共同创业,加快了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近年来,共组织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481项,涉及煤炭安全清洁开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制品等技术领域,取得金属材料爆炸复合材料工艺等一批国内领先的新技术、新产品。积极争取实施各级各类科技项目。去年以来,共争取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27项,获得研发资金1205万元。其中,争取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6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4项。重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21家,金蟾生化、宇鑫新材料等5家企业被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二是大力加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发挥其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功能。目前,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家,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博士后工作站3家。已建成全市公共创新综合科技服务平台,提供项目申报、科技咨询、信息检索、知识产权代理、专家人才、展示交易等综合服务,被省科技厅批准为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建成精细化工、专利创业园、矿山机电装备三个专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入驻创业企业27家。促成中国矿业大学国家科技孵化园孵化基地入驻淮北。投资兴建面积达2.5万㎡,集产品展览、科研、食品检测、企业办公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食品科创大厦,引导和扶持中小企业自发进行科技计划项目评审评估、科技产品开发等。平台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2011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跻身“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行列。

    三、完善人才创新创业政策体系,把能给的优惠给足。

再好的人才项目只有和资金相结合,才能转化为产品,实现经济效益。在这方面,市委、市政府不惜代价,引进了多家金融机构、创投公司和担保公司来淮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制定出台了多项以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的人才金融政策,帮助人才从科技研发到科技创业的资金需求。出台了《重点中小企业助保金贷款管理办法》,通过政策导向,撬动社会资本广泛投入,切实解决创业企业融资难的瓶颈。目前,市政府政策出资1.1亿元建立了铺底流动资金,为企业解决11亿元贷款需求。同时,加大银企对接,为79家企业达成99项融资合作协议,对接项目59个,签约金额11.67亿元。设立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淮北市试点工作专项资金,对各类科技人员利用专利发明创造和经省级以上鉴定的科技成果在我市创办企业、且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给予注册资金(现金在注册资金50%以上)30%,最高30万元的资助。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对科技型企业引进的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给予年聘金30%,最高10万元资助。对新建立的博士后工作站,给予10万元启动经费资助,对在站工作的博士,每人每年给予2万元生活补助。在金融政策的持续支持下,我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获得了新的活力,逐步实现了从单一煤电行业向多元产业转型的“华丽转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