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人2040

 时至而行 2012-08-22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619/20/489733_219275781.shtml

中国人把君王分为四等,一等德才兼备是国宝明君如李世民,二等有德无才是国器如刘备,三等无才无德是昏君如阿斗、胡亥,四等是有才缺德是暴君是隋炀帝、秦始皇、希特勒。

才就是能力本领本事,如果把才比作刀,有才之人就是锋利的宝刀,德才兼备的人用锋利的宝刀当做手术刀来治病救人,德行高尚。有才缺德的暴君用锋利的宝刀来杀人,这就是明君与暴君的区别。

无德无才的人如阿斗,手中只有钝刀,昏庸无能造成的危害也比较小。

有德无才的刘备,虽有帮助众人的利她之心,却没有服务众人的本领方法工具。

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是德才兼备的结果。

德才是因,天下大治是果。

刀不决定命运,使用刀利她还是利己决定命运。

李世民将自己成功归结为五条:第一没有嫉妒心,释迦牟尼说人不嫉妒成佛一半,一般帝王听说别人有才能本领本事能力,无不嫉妒,因为他人有才显得自己无才位子受到威胁,面子上也过不去自然就嫉妒。

而李世民成功走出了心里的误区,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把他人的才能当做自己的才能一样,这种心怀不是人人都具备的。

嫉妒他人的才能,他人本来没有反叛之心,因为君王的嫉妒心,自己无法生存才生出判心,可见嫉妒心导致的官逼民反的结果。这里应该说是君逼官反,总之,因为君王的嫉妒心使他人心里不舒服而导致的叛乱。

第二是用人之长避其之短,人不是通才,人才皆有长处短处,用人用长不用短,才是君王的高明。在明君眼里,人人皆有长处可用,在昏君眼里,人人皆有短处不可用。

在鲁班眼里,根根木材皆有用,在庸匠眼里,根根木材皆废材。

改正缺点只能造就平庸,只有发挥长处才能成就伟大。

扬长避短,人尽其才,则国家必将强盛。

平凡的君王喜欢一个人,恨不得与之平分天下,讨厌一个人恨不得杀了他。作为明君,敬重贤良,原谅犯过错误的人。用人要用犯过错误的人,这样他会更加努力工作立功来弥补过失。可惜只有太宗才有这样的胸怀。晋升贤良没错,但是过分溺爱就是伤害,过分溺爱他,他就会骄横,反而是害了他。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为他有过错就全盘否定,他一定会心生怨恨,给自己增加了一个敌人。

原谅他的过失,让其戴罪立功,效果比用有功的人效果还要好。

第三就是宽容待人,用过不用功。

君主讨厌正直直言的人,不是明杀就是暗杀,罢黩正直的人,喜欢溜须拍马的人,国家必将灭亡。上梁正则下梁直,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君王的喜好一举一动都决定国家生死存亡,君王的喜好就是文化,一个人选择妻子的标准就是他内心喜好的表露。明君选忠臣,昏君暴君选奸臣,一念决定自己国家生死。

唐玄宗一念想国家强大,就选宋璟、张九龄等贤相治国,建立开元盛世。一念想要享受,就选李林甫、杨国忠为相,结果造成安史之乱马嵬事变。

君王心中一念决定自己国家生死存亡。

第四君王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心念,正心就招来正直的人士辅佐,邪心就招来邪恶的人来帮助。

昏君认为中华贵,夷狄贱,明君知道人人平等,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有地域南北之分,没有贵贱之分。此话如同六祖惠能言:地域有南北之分,佛性不分南北。

第五人人平等,没有贵贱之分。

因为李世民有宽旷的胸怀,才能建立贞观之治,并为开元盛世打好了基础。

释迦牟尼说佛眼看佛,魔眼看魔,眼中看到什么,代表心中想什么。看他人的优点才华,我们自己心中就是佛。看他人的缺点,看到他人才华嫉妒,我们就把自己变成了魔鬼。

人才不决定国家兴衰,使用人才才决定国家生死存亡,世间不缺少人才,缺少伯乐,世间不缺少美,缺少发现的眼光能力本例。

任何人如果能做到李世民的五条,必将成为伟大的人。这五条是不嫉贤妒能、用人之长、对待犯错误的人宽容、端正自己的心念、人人平等。

每日一得:改正缺点只能造就平庸,只有发挥长处才能成就伟大。

快乐的事:昨天打了12局球累但快乐,轻松大胜对手。

成就清单:觉悟有成就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