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忻县前辈著作书目(六)元遗山先生全集?元好问

 黑老赵 2012-08-23

忻县前辈著作书目(六)元遗山先生全集 元好问

(2010-01-11 20:55:20)  良和先生文选
 

元遗山先生全集  四十卷           元好问编著

(其中文二十六卷,诗十四卷)

新乐府  四卷(一云五卷)

杜诗学  一卷,佚

东坡诗雅  三卷,佚

锦机  一卷,佚

诗文自警  十卷

续夷坚志  四卷

中州集  十集

中州乐府  一卷

壬辰杂编

唐诗鼓吹  十卷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人。父元德明,有《东岩集》三卷。兄好古字敏之,好谦字益之,先生其季也。先生自幼出嗣与叔父格为子。叔父曾官陵川、陇城等县令。先生七岁能诗,年十四从陵川郝天挺学,不事举业,淹贯经传百家,六年而业成,登兴定五年进士第。初筮除镇平令,继转内御令。正大中,任南阳令。天兴初,擢尚书都省掾,顷之除左司都事,转中顺大夫,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兼修起居注,上骑都尉、河南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赐金紫鱼袋,入翰林知制诰。金亡,不仕。为文有绳尺,备众体。其诗奇崛而绝雕刿,巧缛而谢绮丽。以五言雅为正,高古沉郁,出奇于长句杂言,至千五百余篇。为古乐府,不用古题,特出新意,歌谣慷慨,挟幽并之气。以写怨思者又百余篇,用今题为乐府,揄扬新声者又数十百篇。碑志百余首。所著有诗十四卷,文二十六卷,合称《元遗山先生全集》。《新乐府》四卷(一云五卷)、《杜诗学》一卷(佚)、《东坡诗雅》三卷(佚)、《锦机》一卷(佚)、《诗文自警》十卷、《唐诗鼓吹》十卷、《续夷坚志》四卷。晚年尤以著作自任,构野史亭于家,著述其上,名曰“野史”,凡金元君臣遗言往行,采摭旧闻,记录至百余万言。所传者有《中州集》十卷(一云百余卷)、《壬辰杂编》若干卷,纂修金史多本其所著云。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庚戌(即南宋光宗绍熙元年,即公元1190年),卒于蒙古宪宗七年丁巳(即南宋理宗宝祐五年,即公元1257年)九月初四日,年六十八岁。元配张氏,生子抚元,汝州知州。女三:真、严、珍。继配毛氏,生子振元,太原路参佐,次摠元,尚书都省监印。女二:叔闲、次某。

    事见《金史》列传第六十四文艺传(下)《元德明传·子好问》及《忻州志》卷二十七文苑《元好问传》、卷三十七艺文元郝经所撰《元遗山先生墓志铭》(大德碑本)、施国祁《元遗山全集年谱》。

    《忻州志》卷七古迹:元遗山墓铭在秀容先茔,元翰林侍读学士郝经撰文。野史亭在城南十里韩岩村,元遗山纂金史筑亭。州志卷七邱墓:知制诰元好问墓韩岩村北,郝经撰碑存。

    案金代秀容县即今山西省忻县。遗山先生故里在忻县城南十里韩岩村,在牧马河之南。村北有先生故墓,自其曾祖以下祖父、父、叔父、兄、一子之墓均在此,。有大德年间所立之墓碑,即郝经所撰之《元遗山先生墓志铭》。坟地凡三十亩,有围墙。坟东有野史亭,民国十二年重修,有亭一座,北房十一间,南房八间,有墙,有大门。城内北街路西有遗山祠。韩岩村南元家山有元姓居民,据称系遗山先生子孙。

    兴定  金宣宗年号。正大、天兴  金哀宗年号。

    金哀宗天兴三年(公元1234年)元灭金,时遗山先生四十五岁。又二十三年,蒙古宪宗七年(1257年),先生卒,年六十八岁。又十九年,宋恭宗德祐二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元灭宋。

    元遗山诗文集之版本

    元刻严忠杰中统壬戌本张德辉类次,诗文共四十卷,新乐府五卷。

    元刻曹益甫至元庚午本  止诗二十卷,无文。诗一千二百八十首,续采八十一首。

    旧抄元黄公绍至顺庚午本  诗二十卷,仅七百余首,乐府次首卷,盖选本也。

    明刻李叔渊弘治戊午本  诗文四十卷,内诗十四卷,文二十六卷,附录一卷。

    清刻华希闵康熙庚寅本  诗文四十卷,古赋四首,诗一千二百八十首,附录一卷。

    清施国祁《元遗山诗集笺注》  十四卷。 卷首序、例传、志、世系、年谱一卷,卷末附录补载一卷,元诗一千二百八十首,续采八十一首,补一首,总一千三百六十二首。

    光绪七年忻州读书山房刻本《元遗山先生全集》    共诗文四十卷。其中诗十四卷,文二十六卷,十二本,新乐府四卷一本,附录一卷、续夷坚志四卷一本,考证三卷一本,翁辑年谱、施辑年谱一本,凌辑年谱二卷一本,李辑年谱二卷二本。以上凡十九本,二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