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派吴式太极快拳的风格特点

 松柏藏书楼 2012-08-23

北派吴式太极快拳的风格特点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一部分,武术讲究“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首先“外练筋骨皮”讲的是,第一要筋柔,柔才能长,也就是“能练筋长一寸,不练肉厚三分”;第二是骨必坚,骨坚则髓满,髓满则劲充;第三是皮毛必须光润,皮毛光润才能圆活,则气度豁达。这是筋、骨、皮毛在人体中的作用。而“内练一口气”讲的是,“精、气、神”。精必还脑,还脑则清,清气上升,要想清气上升,生活必要有节制,才能“精满不思欲”;之境界。练拳要呼吸深长,气机方能入骨,所以要平心静气,只有这样气才能入丹田,中气则足。有道是“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要想神满必须安静,安静则神安,神安者生惠,生惠者必灵。即:“精养灵根气养神,养精养气见天真,修得丹田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予人”。

    北派吴式太极快拳,又称吴式太极快架子,也称用架。该拳亦可文武兼练。文火可练身为体,武火则发劲为用。也就是“慢练为功,快打为拳”。练体则以文火行拳,亦称慢架子,慢架行拳讲究缓慢虚静、轻灵圆活、松静自然、精神内敛,以蓄养丹田内气之充实,以松柔著称。而快架拳则发劲武火,体用结合,快慢相兼。不是慢拳快打,而是讲究“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培养练习“丹田爆炸”之功。

    吴式快拳之发劲与其它拳种的发劲是不同的。其特点是以腰为主宰,劲由脊发,要求小腹松沉,气机自然入骨。发劲主要以内动为主,不露形迹,不蓄劲,而是在运动之中突然发劲。劲力要快似离弦之箭,速风不及掩耳,势不可挡,无坚不摧。要求放长击远,要做到“松、猛、透、脆、快”五字。发力的特点好似“抽鞭子”之状,又如弹簧,突然反弹而出。动静相兼,刚柔相济。有“静若萍湖秋水,动如山崩地裂”之感。

要想做到快慢相兼、随心所欲,必须文火、武火都得松柔,要想松的干净利索,人体经络必须通畅,通畅则延年益寿,此必能练出好劲、纯劲。

    歌诀曰:毛孔扩大胸内空,沉着松静心安宁;

            以心行气经络畅,务令沉着意三空;

            收敛内动气入骨,以气运身令顺遂;

            便利从心大脑令,心动意动方为精。

            气分两种分内外,呼吸均匀元气生;

            心主血畅生灵慧,脾主肌肉健稳行;

            肺主皮毛圆活阔,肾主骨坚要松沉;

            肝主筋柔气直养,五行生克要记清;

            气血五行要平衡,阴阳平行太极功。

 

            以养为主方为妙,内敛采收出真功;

            文火武火掌握好,明理深悟乐无穷。

            初一二三莫发力,十五六七文火行;

            吴式传人都长寿,柔化为主功上乘。

            修心定性德为主,信息传身功定成;

            心无所思认真练,德高望重老寿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