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月亮冰川 2012-08-26

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是从认识到"有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乐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还应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他们的人格,不断激励学生对任何事物多问个"为什么",促使学生由唤起问题意识到乐于、敢于、善于提出问题。
    1
、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促进学生乐问。
    好奇、好动、好胜是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学中应根据学生这些心理特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以趣引疑、以动引疑、以赛引疑,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乐于提出问题。如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我提出:“纷纷幕雪下辕门”为什么友人离别要在傍晚时分,那不是更危险吗?这样写究竟有什么用意? 这样,使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促使学生思考主动探究。
    2
、增强情感投入,促使学生敢问。
    长期以来,受旧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压抑了学生好问的天性。尽管教师创设了问题情境,但学生还是不敢提问。其原因之一是畏惧教师不敢问或担心提出问题不妥当会让同学讥笑等。在前两个学期中,我尝试让每个学生在预习中提出问题写成文字提交给小组长,再由小组长汇总整合(小组长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提交),可是一段时间后,有一些学生提不出好问题或不愿意提问题,该活动目标出现了滑坡。因此,我广泛接触学生,与学生交朋友,沟通师生情感,融洽师生关系;对于学生不得要领或不达意的提问,予以积极的鼓励和启发。课堂中适度的表扬使那些本不是好的学生更加积极主动了,所以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有提问的时间和机会,帮助学生清除依赖心理,增强学生和学习意志,促使学生敢问。
    3
、传授提问方法,促使学生善问。
    有位教育专家说过:"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学生不仅要'学答',更重要的是要'学问'"。可见,教会学生善问比教会学生能答更为重要。因为学生敢问但并不等于善问。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作示范性的提问,教会学生掌握提问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形式。

问题意识可以直接转化位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热情,实现教学过程主体作用的发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