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让座就打人:不该以道义之名施流氓之行

 指间飞歌 2012-08-26
不让座就打人:不该以道义之名施流氓之行

2012-08-25 01:19:55

媒体报道杭州一公交上,一对夫妻站在一个有座位的小伙子旁边,妻子抱着孩子,小伙看了几眼,没让座,突然,丈夫大骂:看什么看。连扇了小伙5个耳光,小伙被打得鼻血横流,镜框也被打飞,断成几截。

不让座的小伙子不给妇女儿童让座的确不对,但别人不给让座就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对人拳脚相加,然后扬长而去,这种无异于流氓作为的恶行更值得批评和谴责。

想必公交车上的乘客多数都不会认同这样一种暴力相向的处理方式。没有硬性约束的社会公德道义靠的是每个公民的自觉遵守,即使部分公民没有遵守,我们也只能对其进行道德上的谴责,动辄在大众面前以一种正当利益受损者的姿态、站在道义制高点对其他民众拳脚暴力相向,体现的是施暴者比不让座者更为低下的社会公德素养,令人所不齿。

其实,一个小小公交车,如同一个小社会,小小的不让座举动而引得拳脚来袭,折射的是这个社会和世态的炎凉,以及人际关系的冷漠。

在大城市工作生活的人都知道,但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或者上下班,在公交车上站立少则半个小时,多则一个小时甚至遇到堵车时达两个多小时是家常便饭,这对于大多数坐公交的人来讲,上车最期待的就是能有个座位。一般来讲,即使老弱病残孕专座被人给坐了,有需要的人的需要坐,其实可以善意提醒一下,一般人还是比较讲道理的。

在实际坐车中,单凭公交车里的喇叭广播和司机的呼吁让座虽然有些效果,但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明显,因为人们心里都在期望别人站起来让座,所以也就不会担心自己不作为而引来非议和谴责,除非司乘人员有明确的指向,指向哪个人。

要避免类似的丑行再发生,重要的还是加大公交车的投放量以及增加公交的座位,加强对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遵守社会公德、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的宣传教育,使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互助风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