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西博物馆藏金器 青铜器

 书楼寻踪馆 2012-08-27


广西博物馆藏金器 青铜器

  • 1、名称:腰鼓形金饰品

广西博物馆金铜器

  • 尺寸:长2厘米 时代:东汉来源:广西贵港市新卖牛岭八号墓出土

腰鼓形,一头大,一头小,两端均镶嵌有乳状突起,并饰一周连珠纹。此器为佩饰品,色泽金黄,保存完整。

2、名称:“大”铭金饼

广西博物馆金铜器

  • 尺寸:直径6.3厘米 时代:西汉1971年出土于广西合浦县望牛岭1号墓

圆形,正面凹陷,内刻一“大”字,在“大”字下方又细刻“太史”二字。背面隆起、粗糙。此金饼为大形金饼,有铭文,对研究汉代币制有重要意义。

3、名称:“阮”铭金饼

广西博物馆金铜器

  • 尺寸:直径6.5厘米 时代:西汉来源:1971年出土于广西合浦县望牛岭1号墓

圆形,正面凹陷,内刻一“阮”字,在“阮”字上方又细刻“位”字。背面隆起、粗糙。重量为244.9克。

黄金在西汉时期使用较多,不仅用于帝王给臣民的赏赐,还用于对外贸易货币支付。西汉法定黄金铸币形式主要有金饼、马蹄金、麟趾金及金五铢等。金饼均作不规则圆饼状,形体有大小之别,大形金饼重约250克,相当于当时的一斤,小形金饼轻小,其重约为大形金饼的十六分之一,即代表当时的一两。此金饼为大形金饼。

4、名称:“一××川”金饼

  • 广西博物馆金铜器
  • 尺寸:直径5.4厘米 时代:西汉来源:1979年出土于广西贵县(今贵港市)罗泊湾2号墓

圆形,正面凹陷,内竖刻“一××川”符号。背面隆起、粗糙。重量为239克。

金饼为汉代国家上币,有大小形之分。此金饼为大形金饼,有刻划符号,可能表示自身重量或者铸造序号,对研究汉代铸币制度及经济贸易有重要意义。

5广西博物馆金铜器

  • 名称:铺首衔环铜匜
尺寸:通高19.5厘米,口径42.2厘米,底径25.3厘米,

流长16厘米

时代:西汉 来源:1976年出土于广西贵县(今贵港市)罗泊湾1号墓

水器。器作瓢形,壁薄,形体较大。椭圆形口,微敛,有子口阶,流作长槽状,腹上部左、右、后三面均有鎏金的铺首衔环,腹部下部收折成小平底。此匜来自中原地区,反映了这一时期南北文化的交流。

铜匜最早出现于西周中晚期,流行于西周晚期至战国时期,战国以后,逐渐消失。铜匜在商周时期是一种礼器,与盘配合,在盥洗礼时使用。

6、广西博物馆金铜器

广西博物馆金铜器
广西博物馆金铜器
广西博物馆金铜器
名称:铜跽坐俑 尺寸:高9~9.5厘米 时代:西汉来源:1972年出土于广西西林县普驮粮站

男俑,戴冠,着长袍,跽坐。姿态各不相同:一俑左掌交举于右肩前,右掌抚膝;一俑右掌高举于耳际,左掌贴膝;一俑右掌心向上置于膝上,左掌贴膝;一俑双手抚膝。此四俑与六博棋盘相伴出土,似和下棋有关。

7

  • 名称:兽面纹提梁铜卣 尺寸:通高40厘米,口径17×12.8厘米,底径19×15.5厘米 时代:商代 来源:1974年出土于广西武鸣县马头乡全苏免岭

盛酒器。卣身及盖四面有棱背,提梁置于正背面脊上。盖面、腹部饰以浮雕式的兽面纹,眉、目凸起。盖面上两兽面纹向左右,腹部两兽面纹向前后,互不相望。盖缘、颈、圈足均饰夔纹,盖钮饰六只蝉纹。提梁饰夔纹和蝉纹,两端作牛头形。盖内有标志着做器奴隶主族徽的铭文。此为典型的中原器物,至于为何出现在瓯骆地区,有专家猜测,其可能是通过赏赐、购买或交换而来,也有可能是战利品。

8、广西博物馆金铜器

  • 名称:铜六博棋盘 尺寸:通高9厘米,盘边长29.2~30厘米 时代:西汉来源:1972年出土于广西西林县普驮粮站

棋盘面近正方形,边沿下折,下附四只高足。盘面光平,有清晰的六博棋局纹。

        六博是战国至汉代中原流行的一种娱乐活动,如今已经失传。因使用六根博箸所以称为六博,以吃子为胜。其中的古玩法大博,是与象棋一样要杀掉特定棋子为获胜,是我国早期的一种兵种棋戏,被推论象棋类游戏可能从大博演变而来。此棋盘在地处云贵高原边缘的地区出土,反映了中原文化向周边地区的传播与影响。

9、

广西博物馆金铜器
名称:羽人划船纹小铜鼓 尺寸:通高24.4厘米,面径29.3厘米,足径39厘米 时代:西汉来源:1976年出土于广西贵县(今贵港市)罗泊湾1号墓

鼓面小于鼓胸,胸部膨大凸出,腰部收缩为圆柱形,足部扩张,大于腰,四只扁耳等距离地跨附于胸腰之间。鼓面饰十芒太阳纹、斜线纹和栉纹;胸上部和腰下部饰栉纹;胸下部饰两组裸体羽人划船纹;腰上部由竖行栉纹带分隔成六格,格内空白;耳下方饰网纹。

该铜鼓属石寨山型铜鼓。石寨山型铜鼓的特点是:鼓面大于鼓腰,胸部突出,足部较高;纹饰多为写实性纹样,鼓面主纹为旋飞鹭鸟,胸部主晕饰人物或划船图像,腰部常有竖直纹带纵分成方格,内以牛或剽牛仪式及羽衣人跳舞图像为装饰。这类铜鼓分布中心在云南,北延至四川南部,东北到贵州毕节,东南到广西贵港,南达印度尼西亚。流行时代始于战国初期至东汉初期,前后延续五百多年。历史上铸造和使用此类铜鼓的民族有滇、劳浸、靡莫、夜郎、句町和骆越等。

10、

  • 广西博物馆金铜器
  • 名称:翔鹭纹铜鼓 尺寸:通高52厘米,面径77.5厘米,足径90厘米 时代:西汉来源:1972年出土于广西西林县普驮粮站

入土时胸腰已截开。鼓面中心太阳纹十六芒,芒间饰斜线三角纹;十三晕,第二、三、四晕饰勾连点纹带,第五晕饰勾连云纹,第六晕素面,第七晕为主纹饰二十只翔鹭,第八至第十三晕饰勾连点纹、锯齿纹和勾连圆圈纹。胸部饰羽人划船纹六组,船形两头高翘,每船各有羽人九或十一人,多带长羽冠,其中一人跨坐船头,一人在船尾掌舵,一人高坐于靠背台上,二人执“羽仪”舞于台前,船间饰鸬鹚和鱼纹。胸上部与腰下部饰点纹、锯齿纹和勾连圆圈纹。腰部分为十二组,每组又分上、下两层,上层饰鹿纹,其中二鹿的九组,三鹿的三组;下层饰羽人纹十二组,每组皆二人,戴长羽冠,着羽吊巾产,翩翩起舞。皆阴纹。属石寨山型铜鼓。

该墓是西汉时期一种葬式隆重的“二次葬”。以铜鼓作为葬具的“二次葬”墓,此为广西地区首次发现。墓坑呈椭圆形,上盖石板,用四面铜鼓套合作为葬具,类似内棺外椁。人骨用数以万计的绿松石和料珠连缀成的“珠襦”裹殓。这种葬式与夜郎地区盛行的将墓主头骨置于铜鼓内下葬的葬俗相似。墓内随葬品有铜器、铁器、玉石器等400余件。西林县在汉初为句町属地,汉武帝时设句町县。墓主人可能是句町的统治者。该墓部分器物带有明显的滇文化色彩,同时出土的还有中原汉式器物,如六博棋盘和铜跽坐俑等,既反映了西南各民族人民的创造才能,也体现了当时他们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密切联系。

广西博物馆金铜器

  • 11、名称:翔鹭纹铜鼓 尺寸:高36.8厘米,面径56.4厘米,足径67.5厘米 时代:西汉来源:1976年出土于广西贵县(今贵港市)罗泊湾1号墓

鼓面中心为太阳纹,十二芒,芒外七晕圈,主晕为衔鱼翔鹭纹,其余饰栉纹、勾连雷纹和锯齿纹。鼓身九晕圈,饰锯齿纹、圆圈纹、羽人划船纹和羽人舞蹈纹。鼓胸为六组羽人划船纹,每船六人,其中三船的划船者皆戴羽冠,另三船各有一裸体人,船头下方有衔鱼站立的鹭鸶或花身水鸟,水中有游鱼。鼓腰饰八组羽人舞蹈纹,每组二至三人,头戴羽饰,下身系展开的羽裙,两臂外展,双腿叉开作舞蹈状。舞上空有衔鱼的翔鹭。足部一侧卧刻篆文“百廿斤”。铜鼓实测重30750克。

铜鼓是一种平面曲腰、中空无底的敲击体鸣乐器,流行于滇、黔、川、粤、桂、湘、琼等省区,使用于民族生活的不同领域。铜鼓由面、胸、腰、足、耳五部分组成。鼓面圆而平,是敲击发音的部分,下接鼓身,连接部分略外凸,形成球状弧度为胸。腰部略细,内收如束腰。往下鼓身又扩大,呈喇叭口部分为足。鼓身两侧各有两个半环形的耳。鼓面主体为太阳纹,周围有许多层称为“弦”的同心线条,弦数多少不等,弦与弦之间由宽窄不等的图案组成,称为晕圈。鼓身四周的表面,也有多数平行的晕圈,晕圈中铸出的纹饰图案绚丽多彩,有虫鱼、鸟兽、花卉、舟船和人物等。铜鼓制作工艺考究,用以铜为主要成分的铜、锡、铝合金等铸造而成。按不同形制和花纹,铜鼓可分为八个类型: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北流型、灵山型和西盟型。

该鼓属石寨山型铜鼓。铜鼓是西瓯、骆越的重器,瓯骆人不仅用作伴舞节乐,还曾把它作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铜鼓集冶炼、铸造、绘画、雕塑、音乐、舞蹈于一身,是南方古代民族特有的综合艺术精品。铜鼓文化源远流长,融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两千余年绵延不绝。直到今天,我们仍可在许多民族村寨领略到它的奇异风采。

12广西博物馆金铜器

名称:“孷”(lí) 铭铜钫 尺寸:通高49.5厘米,口径12.2厘米,底径13厘米 时代:西汉来源:1976年出土于广西贵县(今贵港市)罗泊湾1号墓

带盖,平唇,直口,方颈,鼓腹平底,方足。盖为盝顶,顶上有四只相背而立的凤鸟形立钮。腹部有一对铺首衔环。器表原涂黑漆,画有图案。颈部三角齿纹。足部刻“孷”字。孷是地名,在今陕西武县境内。盛酒器。

13、

广西博物馆金铜器
  • 名称:广西忠烈祠兽耳铜香炉 尺寸:高33厘米,口径46.3厘米,底径40厘米 时代:1944年7月7日
  • 铜质,微敞口、束颈、圆体鼓腹、双兽耳、圈足外撇。

    腹部正面横书“馨香百世”,直书上款“广西省忠烈祠落成纪念”,下款“陆军一级上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兼广西绥靖主任李宗仁陆军一级上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兼广西绥靖副主任白崇禧敬献”。腹部背面横书“中华民国三十三年七月七日”。足部横书“广州天平街”、直书“鉅成造”。铭文均为楷书。

    忠烈祠,为历代褒扬忠义精神、建祠追祀为国殉难忠臣烈士之处,祠名“忠烈”。该铜香炉原置于桂林市象鼻山下的广西忠烈祠内,1954年由桂林市政府拨交我馆。

    李宗仁(1891-1969年),字德邻。广西临桂人,汉族。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曾任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白崇禧(1893-1966年),字健生。广西临桂人,回族。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曾任国民政府国防部部长。两人是国民党内最具实力的地方军事势力——桂系的中心,并称“李白”。

    14广西博物馆金铜器

    名称:兽面纹提梁铜卣 尺寸:通高40厘米,口径17×12.8厘米,底径19×15.5厘米 时代:商代 来源:1974年出土于广西武鸣县马头乡全苏免岭

    盛酒器。卣身及盖四面有棱背,提梁置于正背面脊上。盖面、腹部饰以浮雕式的兽面纹,眉、目凸起。盖面上两兽面纹向左右,腹部两兽面纹向前后,互不相望。盖缘、颈、圈足均饰夔纹,盖钮饰六只蝉纹。提梁饰夔纹和蝉纹,两端作牛头形。盖内有标志着做器奴隶主族徽的铭文。此为典型的中原器物,至于为何出现在瓯骆地区,有专家猜测,其可能是通过赏赐、购买或交换而来,也有可能是战利品。

    15、广西博物馆金铜器

    名称:铜铺首衔环 尺寸:高24厘米,环直径14.5厘米 时代:西汉来源:1971年出土于广西合浦县望牛岭1号墓

    铺首略呈方形,正中饰大眼、宽鼻、弯眉上翘的兽面纹;面额处饰凸起人面纹;鼻中有一穿孔,衔活环;背面铸有长条楔形扁钉。

    铺首衔环是中国古代一些器物上的附件,主要用于装饰青铜器、陶器、漆木器、瓷器、画像石、墓门、墓葬棺椁以及建筑的大门等。其产生于商晚期,汉代开始普遍使用。

    16、广西博物馆金铜器

  • 名称:龙首三眼长方形铜灶
    尺寸:灶,纵72厘米,横上23厘米、下27厘米,高18厘米

    釜(1/3),口径17.8厘米,高12厘米

    釜(2/3),口径15.8厘米,高13厘米

    甑(3/3),口径15.3厘米,高11.4厘米

    时代:西汉 来源:1971年出土于广西合浦县望牛岭1号墓
  • 灶为长方形,后端有龙首形烟突,中空。灶面有三火眼,置两釜一甑。前后火眼内置釜,大小相同。釜作圆鼓腹,口沿外折,圜底,肩饰凸弦纹一道,有双环耳。中火眼内置甑,甑口沿内敛,有两钮,腹上部有凸沿,腹内有圆鼻,作长方形孔,腹壁内收,平底。冥器。

    17、广西博物馆金铜器

    名称:龙凤象猴纹铜镜 尺寸:直径11 厘米,缘厚0.45厘米 时代:西汉来源:1956年出土于广西贵县(今贵港市)震塘乡11号墓

    圆形、桥钮、十二孙纹钮座。钮座外一周高凸宽圈,圈外两周短斜线纹带之间的主纹为线条式的龙、凤、象、猴、野猪、小鸟等禽兽环列。动物的种类多,线条粗放,构图简练,形态憨拙。其中大象、猴子是汉镜中较少见到的。素宽平缘。

    汉代是我国铜镜发展的重要时期。鸟兽纹铜镜是汉代铜镜流行种类之一,此镜保存完整,纹饰清晰,具有重要价值。

    18广西博物馆金铜器

    名称:“黄龙元年”重列式神兽纹铜镜 尺寸:直径10.9厘米,缘厚0.4厘米 时代:三国吴来源:1966年出土于广西贵县(今贵港市)高中水利工地

    圆形,扁圆钮、圆钮座。座外一周三十个外向连弧纹,近缘处一双弦凸圈分内外两区。内区主纹自上而下分为五段,阶段线明确。第一段为神人,两侧有朱雀和龙;第二段四个神人;第三段钮两侧为东王公和西王母;二、三段两侧有青龙和白虎;第四段一神四兽;第五段一神,左右两侧为朱雀玄武。外区铭文由右旋的三十七个篆书反体字组成:“黄龙元年太岁在丁酉七月壬子(朔)十三日甲子(师)陈(世)口(造)作三(涷)明镜其有(服)者令人富贵”。缘上饰交错连续的小矩形几何纹。

    三国时期铜镜的形制主要沿袭汉代铜镜的样式,略为变化的是一般为圆形、半球形大圆钮,钮顶上略显扁平;镜体偏小,边缘多斜形。主题纹饰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与神兽相组合,表现手法多采用浮雕式。三国时期吴镜中发现纪年铭文最多,有黄龙、建兴、五凤、太平、水安、甘露、凤凰等孙吴年号。此铜镜有“黄龙元年”(公元229年)纪年,时代确切。日本曾出土此类铜镜,对研究此时期的宗教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19广西博物馆金铜器

  • 名称:四瑞兽葡萄纹铜方镜 尺寸:边长11.3厘米,缘厚1.3厘米 时代:唐来源:1973年出土于广西藤县城关三合村
  • 方形、伏兽钮。钮外一凸起的齿形高方格将镜背分为内外区。内区高浮雕四瑞兽作重列式四角形配置。若以兽钮的头部作为上方的话,钮上两兽的头部同向左前方,钮下两兽同向右前方。兽间布以葡萄串及枝蔓。方格外四角与四只覆羽外向的禽鸟相对,将外区分成四区,每区有八串葡萄枝蔓花叶和两禽。其中一区内为头向右前方、前后相随的两鸳鸯与另一区同向相随的二鸟相对;另外相对的两区为各一对头向镜缘展翅飞翔的鸟。窄高缘。

    在古代,铜镜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隋唐是我国铜镜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唐代初期铜镜的主题纹饰以瑞兽为主,瑞兽葡萄纹镜是唐代最著名的铜镜之一,它揭开了唐代铜镜主题纹饰的序幕。唐代铜镜的成就,除了创造出菱花、葵花、亞字形等新的镜形,纹饰的构图和总体布局还摆脱了唐以前多圈布置和内区主纹、外区铭文结构,纹饰不分区,环绕对称布置,构图灵活,主题突出,空间疏密有序,纹饰流畅华丽,给人清新明朗、活泼自由感。

    20广西博物馆金铜器

    名称:鎏金嵌宝石雀钮铜饰件 尺寸:高7.7 厘米,足径5厘米 时代:西汉来源:广西合浦县望牛岭出土

    此金属饰件材质为铜,圆座,下有两足铆,铆有穿孔,座上四周饰一圈凸起物,中立一只孔雀。孔雀两翅并拢于身,尾羽及冠竖立,昂首睁目张嘴,嘴含一珠,孔雀身及羽上镶有黄、绿色宝石,鎏金。

    21广西博物馆金铜器

  • 名称:人面纹羊角钮铜钟 尺寸:通高19厘米,纵径8.1厘米,横径4厘米,底宽14厘米 时代:西汉来源:1976年出土于广西贵县(今贵港市)罗泊湾1号墓
  • 钟呈半截橄榄形,上小下大,顶有羊角形扳钮,上端开长方形孔。鼓部正面铸有浮雕式的人面纹:人面呈桃子形,脸庞轮廓及眼、鼻、口突起,清晰显现;头顶一对倒八字形外撇的弯角,形若羊角;人面的两眼平视、双唇闭合,神态威严肃穆。合模铸成。

    羊角钮钟流行于战国晚期至西汉初,是一种极富地方特色的青铜打击乐器。已知最早的羊角钮钟出土于云南楚雄万家坝的春秋晚期墓,但以岭南发现最多,如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区及越南北部。在广西,除贵县外,浦北、西林、容县也有出土,形制大致相同。

    与铜鼓一样,羊角钮钟作为古越人使用的重要的打击乐器,其在战国至汉代瓯骆文化遗迹——左江崖壁画中有描绘:在首领的带领下,伴随着敲击羊角钮钟、铜鼓等发出的节奏和音律,祭祀人群翩翩起舞。

    经测音,此人面纹羊角钮铜钟正鼓音为#C5-27、侧鼓音为E5-4。音高、律制与同墓共出的“布”字铭钮铜钟、铜锣、铜鼓完全相同,可与这些乐器合奏本地特有的音乐旋律,广泛应用于各种祭祀等活动。

    除了实用功能外,羊角钮钟还被赋予了作为权力和财富象征的社会功能。

    马承源先生主编的《中国青铜器》指出,“人面纹是一种半人半兽的怪神,有的仅有面部,有得还有兽的身躯,面部虽为人形,但还包含兽类的特点,如头上长角,口中有獠牙”。装饰人面纹的器物,多是专用于祭祀活动的青铜礼器或巫术祭祀中的用品。装饰人面纹的羊角钮钟,被赋予了“天神”的威严和法力,占有它的人变为可以与天上神仙沟通、传递各种世俗愿望的“人神”。“通天达地”、“人神合一”,也是统治者用来显耀其权力和财富、神化自身以巩固其统治地位的工具。

    羊是古越人所尊崇的图腾神之一。羊角钮钟上的人面头顶饰有一对外撇的羊角,应是古越人对羊图腾崇拜的体现。

    22

    广西博物馆金铜器

    广西博物馆金铜器

    名称羽纹铜凤灯 尺寸:通高33厘米,长42厘米,宽15厘米 时代:西汉来源:1971年出土于广西合浦县望牛岭1号墓

    灯作凤鸟形,顾首回望,双足分立,尾羽下垂及地。足与尾形成鼎立之势以支撑灯身。头、冠、颈、翅、尾、足各部位轮廓清晰,比例匀称。通体细刻羽毛,精致美观。凤鸟背部有一圆孔,用以放置长柄灯盏。凤鸟口内衔喇叭形灯罩,垂直对准灯盏蜡锥柱上方。凤鸟颈部由两段套管衔接,可以自由转动和拆卸,便于调节灯光和冲洗体内烟尘。灯罩与颈部及腹腔相通,腹腔中空,可以贮水。当灯盏中的蜡烛点燃时,烟灰经灯罩纳入颈管,再由颈管导入腹腔,最后溶入水中。

    此羽纹铜凤灯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造型独特。该灯凤鸟造型,灵巧优美、活泼可爱,寓意吉祥,富于浓郁的生活气息。

    二是工艺先进。该灯的铸造采用了汉代分铸法;纹饰采用西汉时期流行于我国南方,特别是岭南地区的一种新兴錾刻花纹工艺。

    三是构思巧妙。在油灯上加装导烟管,将环保思想应用于灯具的设计制作中,是汉代首创,在世界灯具史上也处于领先地位。类似功能的汉代灯具不断被考古发掘,如河北出土的长信宫灯、山西出土的彩绘雁鱼铜灯等,说明利用清水净化烟尘的科学思想在西汉时期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23广西博物馆金铜器

    名称:人面弓形格云雷纹铜短剑 尺寸:通长23.6厘米,刃宽4.2厘米 时代:战国来源:捐赠

    兵器。无剑首。扁状茎,中部束收,近格处加宽。剑格两端微上翘。剑身起脊,最宽处在中部,平缓向前收束,前端聚收成锋。近格处饰人面纹。

    24广西博物馆金铜器

    广西博物馆金铜器

  • 名称:三足铜案 尺寸:高11厘米,面径60.5厘米 时代西汉来源:1976年出土于广西贵县(今贵港市)罗泊湾1号墓
  • 此器系用铜鼓改制而成,鼓胸部以下被截除,面焊三蹄足。直口,浅腹,直壁,平底,腹侧有四只铺首,腹外壁饰蟠虺纹。鼓面中心为太阳纹,共十二芒,芒间有套叠人字纹和圆圈纹,主晕为四只翔鹭,另有栉纹及勾连雷纹。

    25

    广西博物馆金铜器

    名称:蟠虺纹铜鼎 尺寸:通高55.5厘米,口径58厘米,足高20厘米 时代:春秋来源:1971年出土于广西恭城县加会乡秧家村

    炊器,也是商周时代重要的礼器之一。圆口,附耳,深腹,圜底,马蹄形足。耳内外、口下及腹部各饰一周蟠虺纹,腹部间以二周绳索纹,腹下部饰一周三角纹,膝饰饕餮纹。整器浑厚凝重,纹饰纤细,是典型的“楚式鼎”。

    26

    广西博物馆金铜器

    名称:“告”铭提梁铜鼎 尺寸:高14.5厘米,口径17.2厘米,足高7.2 时代:春秋来源:广西恭城县加会乡秧家村出土

    炊器。半环耳,有提梁,浅腹,圜底,三足细长外撇。器内底铸一“告”字。此鼎器形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而器身却有汉字铭文,由此可见,先秦时期汉字已传入岭南。

    27广西博物馆金铜器

    名称:兽面纹铜甬钟 尺寸:通高45厘米,甬长13厘米,铣间22.5厘米,舞17.5×14.5厘米 时代:春秋来源:1971年出土于广西恭城县加会秧家村

    打击乐器。铜钟分为甬钟和钮钟,斜挂的是“甬钟”,直悬的为“钮钟”。此钟直圆甬式,甬上有旋,钲侧有凸枚六组,每组各三枚,枚长有景。篆饰斜角云纹,钲饰三角纹,隧饰窃曲纹,背面有凸枚共十八枚,每组三枚共六组,但无纹饰。此类甬钟为两周时期常见器物。广西地区的青铜文化是在中原文化影响下出现的,自出现之初即伴随着中原青铜器的输入。因此,中原青铜器在瓯骆青铜文化中占有相当比重。

    28广西博物馆金铜器

    名称:兽耳变形蝉纹铜罍 尺寸:通高54厘米,口径32厘米,底径28.2厘米 时代:春秋来源:1974年出土于广西荔浦县马岭镇锰矿场

    此罍呈亚字形,圆体,喇叭形口,斜肩斜腹,下附双层高圈足。肩部焊接一对相背向的兽耳。耳饰云雷纹,颈下部饰圈点纹和弦纹,肩部以耳分界,每边饰两组对称的饕餮纹。过耳处饰一周重环纹,重环纹上下各饰一道突出的绳纹,腹部饰三角形变形蝉纹,圈足上部饰环带纹,下部饰云雷纹。

    罍,大型盛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造型有圆形、方形两种。罍的器身一般都满饰花纹,常见纹饰有饕餮纹、龙纹与蕉叶纹等。繁缛的花纹配以厚重的胎体,显得深邃神秘,凝重大方。

    29广西博物馆金铜器

    名称:垂珠金耳坠 尺寸:长4.2厘米 时代:清代来源:1975年出土于广西天等县龙茗乡百啄小学赵昆墓

    耳坠造型精美,由挂环和垂珠两部分组成。垂珠呈橄榄形,保存完整。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