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克服他汀类药物使用误区

 名天 2012-08-27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公认的有良好效果的调脂药,对高脂血症以及冠心病、急
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等心血管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在临床上得到
广泛使用。但由于临床医生对该类药物的认识尚不尽透彻,在用药过程中还存在
一些不合理情况。北京天坛医院刘玄重教授日前就他汀类药物的合理使用发表了
自己的看法,提出并解答了当前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使用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指征掌握过松,有滥用倾向
  有医生认为,对于无明显冠心病表现的病人,只要发现总胆固醇、低密度脂
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正常值,就应使用他汀类药物。这显然是步入了误
区,刘玄重教授解释说,评估血脂谱时除注意上述指标外,更重要的是应计算LDL
C/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此比值被称为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该值<3时,仅有低度危险性,往往不需要药物治疗,只有在调血脂的首要疗法
如饮食运动和生活方式矫正等非药物干预未能达标时,才应考虑用药。
  治疗力度不够
  按照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原则,病人LDLC水平应控制在100毫克/分升以内;
但有资料显示我国25家三甲医院近年来对2000多例血脂紊乱病人治疗两个月后,
LDL
C水平达标的仅占1/6。他汀类药物该用而未用,或象征性地、少量、短时
应用,治疗力度远远不够。刘玄重教授介绍说,ACS发生机制中决定易损伤的动
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三:脂质池的大小,超过斑块40%的软斑块
易于破裂;纤维帽的厚与薄,过薄易于破裂;炎细胞的多与少,较多巨噬细胞、
T
淋巴细胞浸润而炎症过程活跃时,其覆盖稳定斑块的能力明显减弱,斑块易于
破裂。而斑块一旦发生破裂,引发过度病理性修复,即可导致急性附壁性甚至闭
塞性血栓形成,后果非常严重。他汀类药物通过缩小脂质池、抗炎症使富含脂质
斑块适度变,使斑块趋于稳定,此外还能产生改善内皮功能等多
向性效应,发挥其防治ACS的作用。刘玄重教授强调,对病人予以强化逆转治疗
的观念在临床医疗中亟待牢固建立,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空间仍非常大。
  使用不及时
  在ACS发生24小时后,因神经、内分泌应激及饮食等因素常导致应激性低
血脂,此时血脂检查往往无明显异常,病人的血脂紊乱易被低估。如果3周后
门诊复查发现病人血脂的真实水平时再予治疗,显然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刘玄
重教授指出,他汀类药物的调脂作用在几小时内即可发生,对ACS病人、特别是
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接受介入治疗或外科心脏冠脉搭桥手术者,在发
24小时内应尽快查血脂,在其住院期间应给予他汀类药物的,应尽早给药以利
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
  忽视餐后血脂紊乱 单用他汀类药物
  临床上常见ACS病人多在进食高脂肪餐后发病。每次餐后血管内形成致动脉
粥样硬化的异常高脂环境可长达8小时。而单独的他汀类药物并不能明显影响餐
后血脂高峰,因此较少降低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刘玄重教授指出,对于餐后血
脂明显紊乱的病人,除应检测其空腹血脂外还应测其餐后血脂,如发现其相关参
数明显异常以及血液呈高凝状态,就应予以极低脂肪饮食加他汀类药物治疗,必
要时尚可慎重联合应用调脂药。而单用他汀类药物投入高、风险大、获益小,是
不智之举。

 

脑梗死致脑水肿的脱水治疗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在我国占医院内感染的第1位,老年住院患者更易患
HAP
,且单纯抗生素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北
京中日友好医院的研究者将老年人HAP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痰瘀互结患者随机分
为生脉、丹参注射液联合抗生素观察组(观察组)和单用抗生素对照组(对照组
)进行治疗,观察生脉、丹参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人医院获得性肺炎(HAP
)的临床疗效。方法是将58例老年人H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28例,
两组均使用抗生素,观察组加用生脉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疗程均14天;观察治
疗前后症状、体征、痰细菌培养检出菌株治疗后转阴情况及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
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痰细菌培养检出菌
株治疗后转阴情况均优于对照组,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
善,且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生脉、丹参注射液联
合抗生素能增强老年人HAP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善其血液流变性,提高临床疗
效。
  本观察中58例老年HAP患者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明显低
下,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本观察显示,生脉、丹参注射液联合在改善患者虚证、
瘀证证候及痰细菌检出菌株治疗后转阴率、调整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提高CD3
CD4
CD4/CD8水平)、改善血液流变性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这些效应可
能是生脉、丹参注射液联合抗生素可提高老年人HAP临床疗效的重要作用机制之
一。
   摘自《中国中医急症》2002年第21卷第6


  
  时间:200515日下午230
  地点: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病房;
  人物:张微微主任医师、魏亚洲副主任医师、王国强主治医师、李莹住院医
师及其他医护人员;
  主题:脑梗死患者治疗中脱水剂应用的重要意义及须注意的问题。
  病案介绍
  李莹:患者男性,66岁,于2004111日早800被家人发现左侧肢体完全
瘫痪,并伴发失语、一过性视力障碍等表现;930被送至军区总医院急救部。
患者入院后经CT检查后排除脑出血,发现脑梗死灶,并出现水肿阴影,确诊为右
侧脑梗死。根据患者病情考虑为颈内动脉闭塞综合征,估计患者发病已超过10
时。经治医生于上午1100予病人开始脱水治疗(同时给予神经保护剂及对症支
持治疗),具体给药方式为:首先用20%甘露醇250毫升静脉滴注,45分钟完成,
13
00给予果糖500毫升静脉滴注两小时完成,晚900点再给予20%甘露醇250
升静脉滴注45分钟完成,夜间1100再次给予果糖500毫升静脉滴注两小时完成。
随后按上述给药间隔连续交替使用甘露醇和甘油果糖。两天后患者四肢开始活动,
脱水治疗用药在3~7天改为甘露醇、果糖各两次/日,剂量不变。第8天停甘露醇,
继续用果糖两次/日。第10天患者病情基本缓解,第20天临床治愈。
  王国强:脑梗死者常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并持续24
时以上,症状多在病后10小时至1~2天内达高峰。能否处理好脑水肿为救治成败
的关键。
  张微微:临床中脑梗死约占全部脑卒中病例的80%,中等以上脑梗死通常都
会导致脑水肿(梗死灶直径大于5厘米为大梗死,直径3~5厘米为中等)。对这个
病例我们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采取不同于以往传统脱水疗法,即用甘露醇和甘
油果糖联合交替使用的方式,从而使患者颅内压得到良好控制,防止了脑水肿的
加重和发展,最终使病人得以康复。
  甘露醇仍为一线用药
  李莹:甘露醇为当前临床最常用的渗透性脱水药物,是降低组织含水量最为
快速有效的渗透性治疗方法。它除了降低颅压(ICP),还通过降低血粘度或红
细胞流变学而改善脑灌注,并作为自由基清除剂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甘露醇的常用量为0.25~2.00/千克体重,一般首剂推荐量为0.75~1/
克体重,随后可改为0.25~0.5/千克体重,每3~5小时一次,经4~6小时由肾脏
代谢完成。
  张微微:甘露醇相对分子量较大,其特点是脱水、降颅内压作用迅速而强烈,
如在发病后6小时内使用效果更为明显。
  使用甘露醇的正确剂量是足以影响ICP的最小剂量,以尽可能减轻副作用。
甘露醇输入后0.5小时对ICP的影响最大,持续3~4小时,90%以原形经肾排泄。第
二次给予甘露醇之前单独使用速尿,或速尿与甘露醇合用有助于加快排泄、降低
血浆渗透压以减少循环负荷。
  魏亚洲:虽然从理论上讲,大面积脑梗死使用甘露醇可能使非梗死脑组织收
缩,因而加重中线移位,加重病情。但也有研究表明:CT证实中线移位3毫米的
大面积脑梗死病人接受1.5/千克体重甘露醇静点,不仅中线移位没有加重,而
且神经系统损伤有所改善。
  张微微:甘露醇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心肺水肿和反跳性脑水肿,而且甘露醇的
维持作用时间短,反复使用若血浆渗透压超过330mosm/L时应停用,否则不但效
果差而且可能诱导肾衰。此外,它还会影响肾小管的重吸收而导致水、电解质及
酸碱平衡紊乱。
  甘油果糖脱水效果更佳
  魏亚洲:作为新一代的脱水剂,多项研究表明甘油果糖较甘露醇更能高效地
降低颅内压且副作用轻,甘油果糖的应用正在越来越成为脑水肿及颅内高压治疗
的首选。
  王国强:甘油果糖的用量成人一般每次250~500毫升,一日1~2次,每500
升需静脉滴注2~3小时;儿童为5~10毫升/千克体重/日,每500毫升静滴3~4小时,
可视病情使用1~2周。
  张微微:甘油果糖的作用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甘油可在脑部形成显著
的渗透压梯度,从而选择性的消除脑组织中的水分;增加脑血流,降低血液粘滞
性,在消除脑水肿同时增加缺血部位的供血和供氧量;增加脑组织有氧代谢,保
护脑组织;稳定、持久降低颅内压,反跳现象少;主要由组织代谢,8~12小时完
成,属非渗透性利尿,不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肾脏负担小,适用于有肾功能损
害的患者;对血容量影响少,血压变化小,不增加心脏负担,适用于合并循环系
统疾病的患者;果糖通过1-磷酸果糖激酶代谢,对人体糖代谢影响不大,不增加
血中葡萄糖含量,并能提供一定的能量,更适用于颅内压升高合并糖尿病者。
  魏亚洲:但甘油果糖禁用于遗传性果糖不耐受患者、本品任一成分过敏者以
及高钠血症(因甘油果糖注射液含有氯化钠)、无尿和严重脱水者。
  治疗关键——降低颅压
  张微微:急性期脑梗死(发病6小时到1周)时神经系统情况恶化和死亡的最
常见原因就是脑水肿。脑水肿在缺血后很快即可发生。水肿通常限定在缺血区域
而不影响邻近脑组织,但随着病情进展,将压迫缺血周围区域,致使神经损伤加
重。
  王国强:显著增高的ICP最终可造成全脑血流减少和脑内结构移位,这些改
变持续进展将导致脑疝甚至脑死亡。即使轻度ICP增高和血流减少也可造成相对
较轻但仍广泛的脑梗死。脑水肿则是引起ICP增高的最常见因素,颅压超过200
米汞柱则应行降压治疗。
  张微微:当然,降低颅压只是脑梗死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脑梗死最终需
要多种方法综合医治,特别是在有条件的医院应组建由多科医生参加的脑卒中病
房(即卒中单元),将脑卒中的急救、治疗和康复等结合为一体,使病人发病后
能够得到及时、规范的诊治、护理及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病
死率、致残率,改进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另外,对已确定的脑卒中危险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吸烟等)应尽早给予干预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