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未病---马秀群

 unvs 2012-08-27
什么是"治未病"?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起源于《黄帝内经》的中医学重要思想。"治未病",历经长期实践,逐步构成了"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理论体系,为现代医学提供了疾病诊疗与慢性病管理、预防疾病与养生保健的理论基础及具体手段。
  中医重视整体、强调"治未病"与21世纪新医学模式把影响人体健康诸要素均纳入其研究范畴是互补相成的。"未病"包含无病状态、病而未发、病而未传几层涵义。中医"治未病"的根本原则在于道法自然、平衡阴阳,通过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战国时期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个人,都是精通医术的,到底哪一位是最好的呢?"扁鹊回答说:"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王又问,说:"那为什么你是最出名的呢?"扁鹊说:"大哥治病,是帮助人调理不得病,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就能够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就无法传出去了;二哥治病,是治这个病情刚刚起来的时候,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小病,所以他的名气也不大;而我治病呢,是治病入膏肓的情况,所以一般人都以为我的医术最高明,其实最高明的是我大哥。"神医扁鹊说的就是中医最高的境界,那就是所谓的"上工治未病"。
    在一些人看来,中医是古老的,神秘的,甚至认为是不可信的,但是回溯我们的历史,从神农尝百草到今天,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就是在中医中药的庇佑下,生命得以繁衍,身体得以康健;看看我们的周围,从大洋彼岸到欧亚大地,处处都有针灸的神妙、中药的芳香,中医药用事实无声地在说话--2003年SARS突如其来的时候,中医就运用自己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国际媒体也有报道显示:"从全球疫情来看,无中医药介入的地区或国家,其非典患者死亡率较高;相反,有中医药介入的地区或国家,其死亡率则较低。"我们清楚地记得当时是因为中医走到了"非典"最前线,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给老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最早收治"非典"患者的广东省中医院一共接诊了103例患者,其中7人死亡,其余全部痊愈出院,其中包括77例重症患者。
    但是我们需要走出误区,那就是对中西医的认识偏见或偏差。
    中医虽不及西医精密的仪器检测、高超的外科手术、复杂的器官移植、先进的抢救技术,但中医的辨证施治既准确又灵活,奥妙无穷,对功能性疾病、病毒感染疾病、妇科疾病、慢性病和老年疾病的防治和康复、原因不明或病因复杂的疾病、对西药有过敏反应的人所患的疾病、精神疾病、皮肤病等八类疾病的诊治独具优势。不难看出,中医的优势恰恰是西医的薄弱环节。中医医院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设立疗效显著的特色专科,着力培养专科名医,设立独具风格的中医预防保健的门诊,如中医贴敷门诊、中医足疗、足浴门诊、中医药膳、中医气功养身门诊等。随着医学模式、医院服务方式、疾病谱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的较大改变,健康观也发生了改变。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观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包括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上完好状态,治病不仅仅是使机体病理过程消除,同时还应注意心理、社会适应能力。"这恰恰与中医在几千年前提出的"治未病"的伟大思想相吻合,我们将中医古老的思想与现代经营理念相结合,就能做出独具特色、服务社会、造福一方的中医医院。
    那些叫嚣"废除中医"、"中医是伪科学"的人们,他怎么知道中医的深广博大啊!尤其那些叫嚣的人们都是中医外行,好出风头的人士。他们更不知道,他们的祖先成百上千年就是依赖的中医,今天他们妄为叛祖,他们的祖先何其伤心哉!
    当前,我们要放开思想,勇于实践,以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部署开展的"治未病"临床研究推广实施工作的指示精神。充分体现把治疗、预防、保健、养生融于一体的中医传统,切实将传统中医药养生之道,融入健康服务成为医疗、保健行业,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为祖先争光,为民族争光,为人类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