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暑期,很多区域的课堂教学改革培训如火如荼,而导学案总是成为参训学员热议的重点难点,因为它不仅对学生起着导学作用,而且还将改变教师集体备课的方式与内容。曾经,我们多次与读者探讨导学案编制的一般规律,比如编写原则、对教材二次开发的技巧,本期,我们从学段差异入手,让读者更加清晰地认知小学、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在编制导学案的时候,基于学情的差异,如何有所侧重,更有针对性,进而让教师们借助导学案改进教学方式,逐步放手,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与自主学习能力。 @赵霞:小学——“路线图”清晰 小学阶段孩子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经验和方法等不够丰富多样,导学案作为孩子学习过程中的“路线图”和“方向盘”,在导学功能上更要加强。 小学导学案除了应体现导学案一般特点外,还要根据小学生认知规律和教材特点注意以下几项: 导学要加强。小学阶段孩子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经验和方法等不够丰富多样,导学案作为孩子学习过程中的“路线图”和“方向盘”,在导学功能上更要加强。编制时要根据孩子的不同层次,通过多种方式让孩子获得学习方法,顺利完成自主学习,并逐渐养成合作习惯。 容量少而精。小学阶段每张导学案大概容纳一个课时的内容比较合适,要根据不同学段孩子特点和教材内容做好选择安排。比如在高年级阅读课中,我们让孩子在模块一中完成对作者生平及作品创作背景的了解,熟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等,内容设计要保证孩子在一个课时内能够完成。 问题抓要害。问题作为导学案引导孩子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手段,我们在设计时要少而精,抓住要害,千万不要将学习过程设计成一道道问答题。问题外在引导的是孩子层层深入思考,内在实质体现的是孩子的学习过程。对于探究性问题设计,我们可以从孩子质疑中筛选,也可以由教师设计,但要发挥“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功效。 评价重过程。我们的评价要围绕孩子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方法、效果等进行,要通过个体自主学习过程评价去促进孩子发展成长,不可运用个体间纵向比较妄图促进孩子学习。 语言亲而美。对小学阶段的孩子,教师设计导学案的语言要亲切、优美,富有趣味和激发性,易于让孩子产生亲近感,易于激发孩子的积极情绪来体验和想象。 图文要并茂。根据小学阶段孩子的特点和学习内容,我们除了要精心选择设计孩子的学习内容外,还要在导学案中插入配图等。在整理学案时最好做到图文并茂,让孩子在轻松愉快和审美中完成自主学习。(作者系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北城小学教师) @张海晨:初中——体现问题情境化 最有效的设计是在导学案的问题设计上体现问题情境化。就像汤之于盐一样,若想吸收盐,就要把盐放到汤里——汤是情境,盐是知识。 初中导学案与小学、高中导学案的设计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它们都是基于“学为本,生为本”的要求,突出导学性、问题性设计,而不是教案化、习题化、试题化设计。如果说差异,表面上看是不同学段知识的差异,实则是学情的差异——初中生与小学生、高中生的学情差异。学情差异决定了初中导学案设计与其他学段的不同。所以,研究学情在任何时候都要比研究知识本身更重要。 就初中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而言,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学生已初步具备了演绎推理、抽象思维和系统思维能力。但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多、学习渠道的扩充、学习时空的变化,知识基础层次也出现分化现象,尤其是八年级往往出现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现象。这就要求在导学案设计上既要体现问题探究化,又要体现问题层次化。问题探究化可以开启学生思维,培养思维能力;问题层次化可以有效遏制学生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 就初中生的知识基础而言,如果是刚刚学习新的科目,比如物理、化学等,就需要了解学生已经具备的相关科目或领域的知识基础;如果学习一个新单元,就需要了解学生在以前的相关单元方面已经达到的基础;在学习一个新知识点时,要了解学生在相关知识点方面的基础。所以,在初中导学案设计的基本要素里,通常开始有“知识链接”或者“旧知重现”等环节设计。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科知识的整体建构意识,在初中的导学案里还可以尝试“知识导图”或“思维导图”的设计,这在一些使用导学案的初中学校已经有了有益的尝试。 就初中生的学习情感而言,处于从感性学习到理性学习的过渡阶段,兴趣依然是最好的老师。导学案设计上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以为最有效的设计是在导学案的问题设计上体现问题情境化。就像汤之于盐一样,若想吸收盐,就要把盐放到汤里——汤是情境,盐是知识。因此,在导学案设计上将问题融到生活或者故事的情境里,设计有效的问题情境,可以使所学的知识“有血有肉、有滋有味”。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导学案而言,除了符合导学案的导学性、问题性的基本属性外,还要体现问题探究化、问题层次化、问题情境化的基本特征。(作者系河北省清河挥公实验中学校长) @苏岐:高中——注重逻辑思维训练 高中导学案比较注重逻辑思维及科学的判断力的训练,抽象思维较强,比较注重理性认识。 高中较之于初中和小学,尽管都突出“导学”二字,但由于高中在知识的容量上,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综合性和逻辑思维的深层次上都有着大幅度的提升,所以,高中的导学案较之于初中和小学的导学案有着明显的不同。 从整体形式上看,初中、小学导学案讲究图文并茂,直观形象;高中导学案更注重于学习的容量、知识的脉络、问题的设计。 从学科上来说,初中、小学的导学案学科间的联系比较松散,高中的导学案学科综合性比较强,各学科互相影响。 从思维的角度说,高中导学案比较注重逻辑思维及科学的判断力的训练,抽象思维较强。而初中、小学的导学案多注重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训练。初中、小学突出的是感性认识,高中比较注重理性认识。 在问题的设计上,初中和小学的导学案目的是为了总结、归纳;高中导学案则是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去发现、去探索、去创新,进而探寻出问题的本质。 从导学环节设计上来说,初中、小学的导学案在设计时注重合作展示与反馈提升,高中则更注重于知识的链接和预习环节的问题生成。 从“导学”的功能方面来说,高中导学案更突出于提纲性、任务性、思维的引领性;初中和小学的导学案较突出于学法的引领和规律的探讨。高中多注重自学,初中小学多强调合作学习。 总之,学生年龄段不同,知识的储备不同,对问题的理解力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所以,作为问题导学三大支撑之一的导学案,在突出学生的“学”这一主题的同时,应尽可能地考虑学生实际,因势利导,务求高效。 (作者系安徽省利辛县启明中学副校长) @史爱华:中职——突出活学活用 在导学案的编制上,侧重让学生深入了解学习的目的、学习的性质、未来的职业走向,在进行理论学习的过程中,也注重具体实践的引入。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存在着一些难题,如学生基础知识较差、学习动力不足等。为此,许多中等职业学校也在积极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并运用导学案让学生自主学习。 中等职业教育的导学案,有别于普通中学的导学案。一是对职教生学习兴趣的关注多过学习内容本身,在引导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学习方法的引导。在导学案的编制上,侧重让学生深入了解学习的目的、学习的性质、未来的职业走向,正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二是理论联系实践,在对具体操作过程进行有效分解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理论指导;在进行理论学习的过程中,也注重具体实践的引入。 传统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深奥晦涩,强调知识的传授与灌输,要求“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在操作上容易忽视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的职业教育特色,把实践落到实处,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进一步体会书本知识,活学活用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导学案就是“活学活用”的范本,这也是职教导学案与其他导学案的最显著不同。 对于拓展生成的突出关注,是职教导学案的第三个特点。活跃课堂气氛,使枯燥的书本知识变得生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职业教学方法的探讨过程中,教学方法的改革从多方面着手,关注点在于课本和教材之外,关注与教学内容有关联的生活实践,关注到具体的生活操作,导学案的拓展生成功能在其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职业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使其更加完善。 (作者系山东省莘县教育局教研员) ■点评 差异源于“因学定教” 导学案的出现和大量使用,是我国基础教育教学载体变革的革命性标志。传统课堂四大载体(教案、笔记、作业和试卷),无法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只能致学生于被动地位,使“以生为本”成为一句空话。导学案集教案、学案、笔记、作业、试卷功能于一体,不仅全面承载了学生学习、练习与检测的全部内容,更重要的是导学案这一新型载体的出现,使得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发展成为可能。 当然,当导学案这一新型载体面对整个基础教育时,小学、初中、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所使用的导学案会有所不同,这也是导学案编写的基本原则——“因学定教”的必然。 既然是因学情而定,从小学到职教,学生不同,要求不同,当然导学案会有所不同。导学案是对教材的翻译和二度创作,所谓不同学段导学案的不同,也就是翻译和二度创作的着力点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容量、难度和问题设置的方式上。 从容量上看,小学导学案和职业学校导学案容量要求较少,初中容量较大,高中容量最大。 从难度上看,高中,尤其是毕业班,难度要求最高,小学和职业学校难度设置要低,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由于缺乏必要的认知能力,一定坚持低起点引入的原则。 从问题化的设置方式上看,小学要求更为形象化、生活化、情境化;初中、高中对情境化、形象化要求不高,更强调与生活相联系,要求思维的量和思维的深度;中等职业学校要求问题设置一定和实际操作密切联系,即使是理论原理,也要想方设法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 其实,学情不同,导学案就不同。不仅不同学段的导学案不同,不同年级,不同课型,不同类别的学校,导学案设计都应有所侧重。因此,任何学校,对于别人的导学案只能借鉴,绝不能照搬。 (山东省兖州一中原校长 杜金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