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鹤亭“夏季养生”讲座

 往事如烟吉 2012-08-29
朱鹤亭“夏季养生”第1讲:夏季以养阳为主,养心、养脾胃、

养心功法、脾胃病针炙治疗,防燥热中暑

    第一讲    夏季以养阳为主

    《黄帝内经》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说春季和夏季以养阳为主。也讲“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就是说,人的生命是靠阴阳两个字的结合、相生,而产生了阴阳的生命。

    另外,《黄帝内经》中还认为“夫四时阴阳,万物之根本也”,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循环和阴阳的交替,构成人们生命的根本。阴阳对于人的生命,对于自然界的循环、周转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

    1、夏季养心、养脾胃

    夏季主要属南方,南属心,属火,而心主火,所以在夏季就要以养心为主。而且,心脏是“诸官之君”,所以养心脏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夏天在中医学诊断疾病进行切脉的时候,夏天的脉象多见于洪脉,就是心脏的切脉主要是以洪脉为主。手指在寸关尺一试,在夏天首先就感觉到洪脉。

    夏季分孟夏、仲夏和季夏。代表四、五、六月,四月接续春季的三月还是代表头和颈。四五月就主心了。既然是主心,便涉及胸廓,所以夏季诊断病情,就要考虑到心脏的功能,考虑到胸部的状况、胸部的病症、胸部的体相。

    夏季的养生学自我养心功法

    夏季属土,土属脾胃,在夏季到来时,人们的肠胃会经常出现病症,所以夏季也要养脾胃。夏季主要养心和脾胃,既然养心,就涉及胸部,既然养脾胃,就涉及腹部,所以也可以说,夏季的养生学,一养胸,二养腹。

    中午做养心功法

    夏季所主为心,而心脏是五脏之君,所以夏季养生,尤其要注意心脏的保养,可以通过做一些功法,来增强心脏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我自己经常在夏季的中午做一种功法,来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第一节,面向南方坐下,用鼻子慢慢吸气,用嘴缓缓呼气。吸气的时候,收腹,从丹田的气往上提,提到上、中、下脘和梁门穴这个部位,提的时候要扩胸,三角肌和肩部的肩髃穴、巨骨穴,这个范围往后伸,胸部往上提。然后呼气,呼的时候可以舌舔上颚,也可以舌尖拄下颚,这个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一般做五次,如果时间来得及,男士做八次,女士做七次,如果还有时间,可以做十五次,一吸一呼为一次。

 

    第二节,吸气,两手攥拳,拳眼朝向身体,两拳相对,两臂平放。呼气,两臂慢慢向两边打开。吸气,两臂缓慢收回至刚才的动作。呼气,两臂先向前伸直,然后向两边打开,最后再自然置于身体两侧。第二节动作可以做三次、五次、七次或者八次,最多十五次。

    第三节,吸气,两手放于肚脐上方,然后呼气,两手往上抬,抬至膻中穴部位上方至锁骨处,两手翻转,手心向外,再呼气,两臂往前伸直,然后两手分开,两臂往两侧打开,然后手心向上,从下方收回,抬至头部的高度,手心翻转向下,两手缓慢下落。可以做三次、五次、七次或者八次,最多十五次。

    这是从自我养生学的角度,做的一种自然功法,时间最好是中午11点到13点这个范围内,这是心经循行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做,比其他时间做,效果要好一些。

    可用针灸方法治疗脾胃病

    在夏季到来时,肠胃会经常出现病症,可以通过针灸和中草药并举的方法进行治疗。

    例如说夏季的病多见于胸廓部,夏季又是属土的,土属脾胃的,是主手太阴脾经。既然是选脾经的穴位,肠胃不好,或者是泻肚子,或者是痢疾,那么这时候针刺的选穴,就选春分的穴位,有两个穴位可选。一个是建里穴。针灸建里穴的时候,一般用一寸针,五分针太短,二寸针太长。选一寸针之后,在建里穴直刺进针。如果是胃疼,一般的,针尖略向上做捻转,提插;如果胃不太疼,而是肚子疼,且带着泻痢或者是腹泻,针略微上提,提到针尖接触肌肤的时候,扶正,往下刺,开始捻转往下,最后出针。

    一般的时候,很多医生提倡留针,可能是意识上希望加强疗效,我个人一般留针的时候比较少,只有慢性病、经常复发的才留针,如果是急性病、时症,我一般都不留针。不留针就是快进快出,但关键是要加强旋转和提插的功夫。当然,也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法,选择穴位。中医的特点是辨证论治,既然是辨证论治,那就不要拘泥于一种方法。只要对病人有益,对于解除病人的痛苦、使其早日康复有益,这就是好方法。

    如果患者遇到细菌痢疾,高烧不退,而且腹痛很厉害,虽然吃止痛药有效果,但是不等于痊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说患者求助于针灸,或者求助于中草药,那就看患者的要求了。我认为,一用针灸,二用中草药,这两种办法同时并举,可能对病人早日解除疾苦是有益的。

    中草药有哪些?要看每个医生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我个人的用法:第一,用黄柏,这是主药、君药,要有“君臣佐使”之分;第二,乌梅,作为臣药用;第三,炒白术,佐药;第四,淮山或者大枣。

    针灸的时候,我一般用天枢穴比较多。

    再有就是胃俞、脾俞和大肠俞这三个穴位交叉结合。


    夏季防燥热,尤其预防中暑

    身体虚弱的人、贫血的人、血压高的人,在夏季要切实重视户外活动。在户外活动中,尤其要注意不能让太阳直射头部,所以夏季最好戴帽子。女士戴白色的帽子,男士戴鸭舌帽子最好是戴白色的,因为白色的帽子放热;而夏季主红,戴红色的帽子也可以;不能戴黑色的帽子,黑色是聚热的,而且虽然黑主水,水克火,从五行来讲,戴黑帽可以克热,可是黑属阴,头属阳,夏季属阳,显然对身体健康无益。

    夏季在饮食起居方面保护肚子很重要,睡眠的时候最好用一个毛巾被把小腹盖住。预防腹部受寒、受凉在夏季养生当中特别要注意的。

    除了保护肚子之外,还要保护胸部,胸部是脾胃,把腹部和胸部保护好了,宜于进行下一个秋季的养生,这叫承上启下。

    所以,夏季的养生学:一养心,就是胸;二养脾,就是腹。

 

介绍几款夏季养生凉茶与制做视频

“夏至”多吃淡味食物 益肝补肾养精气

祛暑湿邪性的夏季养心大穴:阴陵泉、百会、印堂

立夏养生宜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

夏季养生之道 重点在于养心 + 程凯博士:夏季养心上、中、下三集(视频)

1、盛夏解暑药大盘点+ 2、明明白白来消暑(视频)

炎热夏季 谨防脂溢性皮炎

24节气之养生篇及对应药膳大全+音乐欣赏:祝福我的人 我祝福你一生

中华四季养生食疗宝典

朱鹤亭道家四季养生·春·养生精要 第1讲:一年之际在于春

朱鹤亭道家四季养生·春·养生精要 第2讲:春季日常保健良方

朱鹤亭道家四季养生·春·养生精要 第3讲 春季养肝护肝妙法

朱鹤亭道家四季养生·春·养生精要 第4讲:春季养肝如何来保护肝脏

朱鹤亭道家四季养生·春·养生精要 第5讲:春症的防治 皮肤过敏 打嗝 肋间神经性痛 头晕 头昏 头痛 多梦

朱鹤亭道家四季养生·春·养生精要 第6讲:春症防治 发怒 多疑 拘紧 韧带损伤;恍惚 精神错乱与放血治疗

朱鹤亭道家四季养生·春·养生精要 第7讲:春症防治,手足震颤 吊线风 腰扭伤 肝炎及预防药方

朱鹤亭道家四季养生·春·养生精要 第8讲:春症防治,肝炎食药功三养法、肝腹水和黄疸的治疗

朱鹤亭道家四季养生·春·养生精要 第9讲:春症防治,伤寒方、皮肤过敏、小儿发烧、妇科问题

朱鹤亭道家四季养生·春·养生精要 第10讲:春症防治,积食、增强体质功法、心神交融法、震卦功法、性

朱鹤亭道家四季养生·春·养生精要 第11讲:春之孕妇;胎教、饮食、锻炼、性、禁忌、临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