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急救法

 願隨身 2012-08-29


古代急症刺灸法

我国古代医家在急症刺灸法方面已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全面地、系统地总结继承这份宝贵遗产,对发展现代急症刺灸法、提高救治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节着重介绍急症是针刺法、刺血法、火针法和急症灸法的特点。
 
   
一、 毫针刺法
 
   
急症刺法,当以毫针刺法为主,它几乎适于各类急症。古代应用毫针治疗急症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首先强调泻法。急症以针治者,多系实热邪盛,来势虽猛,正气未衰,故重在祛邪,宜用泻法。如明代汪机《针灸问对》所言于此而知九针所主,多系外邪薄腠为病,因针施泻,深中病情,就是这一意思。杨继洲所主张的大补大泻,其实也重点在泻,谓:有大补大泻,惟其阴阳俱有盛衰,内针于天地部内,俱补俱泻,必使经气内外相通,上下相接,盛气乃衰(《针灸大成》)。在具体运用上更可看出,如对惊风一证,他即明确指出:急惊泻,慢惊补。在补泻的适应证上,透天凉手法用治风痰壅盛等多为急重之症,而烧山火手法则治久患瘫痪、顽麻冷痹之类的慢性痼疾。当然,强调泻法并不等于不用补法。不过,在急症治疗中,补法常与泻法配合,或泻中寓补,或补中寓泻。
 
   
其次要求气至病所。急症病急势猛。最需快速截断,针刺截断之法,快莫过于运气直达病所,使上下相接,调逆乱之气,转急变缓,恰如杨继洲所言:使针力至病所,此乃运气之法,可治疼痛之病(《针灸大成》)。有关内容前已述,现将古人气至病所的具体手法略述如下,供参考。
 
    “
气至病所的手法,从时间程序上可分为针前准备和针后激发两个阶段;在内容上每个阶段还包含着各种不同的手法。
 
    1
.针前准备
 
   
目的是为气至病所创造一个易于激发的条件。
 
    (1)
必先治神:进针前,要总医者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注意力集中在病人和毫针上,应神在秋毫,属意病者(《灵枢?九针十二原》),必一其神,令志在针(《灵枢?终始》)。病人则需心神宁静,情绪稳定。总之,必使患者精神已朝,而后方可入针(《针灸大成》)。强调治神的原因在于神行则气行,神气之相随也(《古今图书集成》)。同时,由于病人清志安定,使得全身肌肉松地,而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灵枢?官能》)。目前有用入静诱导法,诱发气至病所,即与此有关。
 
    (2)
循切弹按:入针之前,如对所选穴位,施以适当的循切弹按手法,亦可促使气至病所《素问?离合真邪》要求: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难经?七十八难》更具体地指出:当刺之时,先以左手厌按所针荥俞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顺针而刺之。
 
   
我们于临症中仅用循切两法。循法,系指在选取穴位的所属经脉上上下循之,故令气血舒缓,易得往来也。切法,它和爪法大同小异,前者是用大指爪甲,左右于穴切之 后者则是用左手指爪连甲,按定针穴(《针灸大成》)。所以二者可视为一法。我们操作的具体步骤是:先循经用拇指指腹适当按揉12遍,再以左手拇指指甲对需针之穴位切压,直至出现酸麻胀等感觉沿经向所应气至部位传导,再行进针。
 
    2
.针后激发
 
    (1)
针芒法:针刺达到一定深度,稍加捻转提插,获得气感后,将针尖朝向病所,即如《针灸问对》所云:得气,便卧到针,候气前行,催运到于病所。这里所说的得气感主要指医者手下之紧涩感而言,如待气沉紧,倒针朝病(《金针赋》)和待外沉紧气至,转针头向病所(《针灸大成》)。
 
   
针芒法,多用于向心或向上气至时,对控制针感传导方向及促进气至病所有较好作用。
 
    (2)
提插捻转法:此法以针芒法为基础,是激发气至病所的主要手法。其中,提插法,可催气运行,恰如汪机所说:将针提按,或进或退,使气随针到于病所(《针灸问对》)。捻转法,则可控制气至方向,导气入病所,内捻针,使气下行至病所外捻者,令气向上而治病(《针灸大成》)。
 
    (3)
热补凉泻法:气至病所之后,则需根据病情虚实不同,进一步运用手法,使所至之气,或凉或热,以达到补虚泻实、温寒清热的目的。其法可概括为以下二类:
 
    1
)提插法:即在上述提插捻转法基础上,突出进退手法,并对提插之幅度、速度、方向及力量,按不同病情进一步加以调整。补法,慢插紧提;泻法,紧插慢提。以热补为例:以大指努力,针嘴朝向病处,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执住,直待病人觉热方停(《针灸大成》),这是热补凉泻法最常用的手法。
 
    2
)呼吸法:即在用上法时结合运气法,令病人口鼻按一定方式呼气或吸气,更可促进热气或凉气达于病所。以凉泻为例;当泻之时,候气至病,更用生成之息数,令病人鼻中出气,口中叹气,按所病脏腑之数,自觉清凉矣(《针灸聚英》)。另外,在治疗病症时,也同样:令患人吸气五口,使针力至病所,此乃运气之法,可治疼痛之病。呼吸法,由于针刺手法结合气功运气,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4)
辅助手法:如用上述手法仍不能使气至病所或气至感觉不满意时,则可加用辅助手法。这些手法均是后世医家根据《内经》《难经》所记载的针前手法如循、推、弹、按进一步发展衍化而来。在名称上虽和上述的针前手法相一致,但其具体操作方法和时间则并不相同。本法主要用于针入之后。
 
    1
)弹努法:这里专指以指甲弹针,促使气至病所而言。弹而努之者,是用指甲弹针,令脉气*月眞满,而得疾行至于病所也。此法实际效果较差,目前很少采用。
 
    2
)循扪法:针刺后,以手循经络扪循至病所(《卫生宝鉴》)。具体地说,扪者,摩也……循者,用手于所针部分,随经络上下循按之,使气往来,推之则行,引之则至是也(《针灸大成》)。此法至今仍为针灸家所推崇。
 
    3
通经接气法:本法用于传导之气为关节所阻滞而不得前进时。《金针赋》谓:若关节阻涩,气不过者,以龙虎龟凤通经接气,大段之法,驱而运之,仍以循摄爪切,无不应矣。按其所说,较为繁复。我们体会,气为关节所阻虽颇常见,只要加强提插捻转手法,再予循摄爪切,多可通经接气。
 
    4
)按压堵截法:本法用以控制针感传导的方向,能使气集中并沿所需的方向运行。其法是在针刺穴位附近该穴所属的经线上,按压与病所方向相反的部位,促使所得之气向一个目标——病所传导。恰如《金针赋》所说: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也前。运气走至疼痛之所。此法颇为针灸家所重视。
 
   
以上除第(1)种外,后三法均属常用。既可同时运用,亦可单独操作,宜灵活掌握。
 
   
综上所述,气至病所手法虽分两个阶段,但在实际操作中,应视为一个整体,各种手法,仅是不同的步骤或环节而已。除了熟练掌握手法促使气至外,还应强调辨证论治,正确组方配穴,才能达到预期治疗目的。
 
   
二、 刺血法
 
   
本法应用范围颇广,各种急暴之证多可以刺血法治之。
 
    1
.治疗部位
 
    (1)
肘膝以下特定穴,以五输穴为主:急性病证,来势猝暴,严重损及脏腑经脉,导致整体功能失调。特定穴,特别是五输穴与脏腑经络关系极为密切,故取此类穴位常能收到捷效。但在具体主治上,又有所不同:井穴多用于救治脏之急证,《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病在脏者,取之井,如凡初中风跌倒,卒暴昏沉,痰涎壅滞,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药水不下,急以三棱针,刺手十指十二井穴,当去恶血(《针灸大成》引《乾坤生意》);而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灵怄?邪气脏腑病形》),故外邪袭经,引起经气痹阻之急候,或跌仆损伤,气血瘀滞之证,均可刺络此类穴位。如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卒心痛,暴胀……刺然谷之前出血,如食顷而巳(《索问?缪刺论》)。当然,上述分法,仅是相对而言,具体治疗时,特定穴多配合应用。如治火热喉痹,即须点刺少商、合谷、丰隆、关冲等穴(《针灸聚英》)。
 
    (2)
奇穴:不少奇穴可用于刺血治急证。早在唐代《备急千金要方》中即有刺舌下两边大脉,血出治舌卒肿的记载。临床证实,奇穴刺血效果确切。如十宣治乳蛾,用三棱针出血,大效(《针灸大成》)。并以歌赋形式广为流传:眼病忽然血贯睛……须得太阳针血出(《玉龙歌》)。
 
    (3)
其他部位:包括血脉瘀阻处:系指郁血明显的部位,以祛瘀滞之血。对此,《内经》早有记载:厥头痛,头脉痛……视头动脉反盛者,刺尽去血(《灵枢?厥病》)。除头面外,舌下、腘、肘窝之静脉血管均常用。病理反应点:脏腑病变在皮表所呈的反应点,古人亦用以刺血治急症。如《针灸聚英》指出;偷针眼,视其背上有细红点如疮,以针刺破即差,实解太阳之郁热也。病灶点:一般指局限性急痛或毒肿之处。如疗疔肿,皆刺中心至痛,又刺四边十余下,令血出(《备急千金要方》)。另外,还包括病灶波及处刺血,凡疔疮必有红丝路,急用针于红丝所至之处出血(《外科准绳》)。
 
    2
.操作方法
 
    (1)
点刺:本法以三棱针迅速点刺。如为血络,血尽而止;指尖、印堂等部宜行挤压。
 
    (2)
散刺:适用于面积较大之局限性急性肿痛。一般以三棱针在病灶及其周围多点刺络,罗天益曾以此法治一例风痰气闭案获殊效。具体操作是以三棱针刺头部泄之二十余处,尽泄黑血,累累如珠。另如《疮疡全书》载述治疗丹毒,即用温水洗患处,三棱针刺毒上二三十针。现代已用梅花针叩刺代替。
 
    (3)
丛刺:适用于面积较小的局限性急性肿痛。持三棱针急速点刺十数下,点与点之间距离较密集。此法古人多用于治疗疔疮痈毒。现代有用于急性扭挫伤等病人。
 
    (4)
挑刺:用针挑或刀割之法切断治疗部位的皮下组织(特别是纤维组织)。此法较早见于《肘后备急方》,用以救治卒死,视其上唇里弦弦者,有白如黍米大,以针决去之。
 
   
三、 火针刺法
 
   
火针刺法在急症治疗上,不及上面二法应用广泛。
 
    1
.治疗范围
 
   
除寒痹外,主要运用于疔毒,当头以火针,针入四分即瘥(《备急千金要方》)。其他亦有一些急性病证可用火针治疗;如《备急千金要方》记载的风眩之病、走马黄疸,《针灸资生经》所述之心脾疼、脚卒肿、腰痛不得俯仰等。其中不少还是作者自己的经验,如《针灸资生经》所载火针治疗的病症,均为作者亲身体验或给其亲属治疗的病案,真实可靠。特别是孙思邈治疗风眩之病困急时,但度灸穴,便火针针之……余业之以来三十余年,所救活者数十百人,无不差矣(《备急千金要方》)。
 
    2
.治疗部位
 
    (1)
经穴:经穴用于火针,每次不宜多取,应选主穴,且须在四肢、躯干部肌肉丰厚处选穴。如《针灸资生经》治足卒肿,仅用足三里一穴,腰痛不得俯仰只取肾俞。
 
    (2)
病所:一般是以火针直刺病所,痈疽始发,或小或大……宜当头以火针针入四分(《圣济总录》)。亦可散刺病痛周围之处,心脾疼……令儿女各以火针微刺之,不拘心腹,须臾痛定(《针灸资生经》)。
 
    3
.操作方法
 
   
具体操作,以《针灸聚英》最详:以麻油满盏,灯草令多如大指许,丛其灯火烧针,频以麻油蘸其针,烧令通红,用方有功。且宜先令他人烧针,医者临时用之。运用火针,要求以油火烧之,务在猛热,不热即于人有损也。方法可分为:
 
    (1)
深刺法:即以火针深刺入穴,迅即出针,按压针孔,凡行火针,一针之后,疾速便去,不可久留,寻即以左手速按针孔上(《针灸聚英》)。
 
    (2)
散刺法:以火针频频点刺,不计次数。使症状减轻或消失。既包括不拘部位的较大面积浅刺,亦可反复叩刺某一穴位,如王执中治疗腰痛,火针微微频刺肾俞,则行履如故。此法已鲜报道。
 
    (3)
刺血法:此法在古籍中记载很少。《针灸资生经》中提到,王执中治其母突发脚肿之症,以针置火中分热,于三里穴,刺之微见血,凡数次,其肿如失。火针刺血法,结合了火针刺和刺血二法,我们以为。如能进一步加以探讨,可能对治疗某些急症有一定临床价值。
 
   
四、急症灸法
 
   
灸治急症,应用最早。因其效速力宏、法便方简,颇为历代医家所推崇。正如清?吴亦鼎所言:风寒卒中,危在须臾,用药有所不及,灸得其要,立可回生(《神灸经纶》)。现代对灸法重视不够,因此,系统整理研究古代医家经验更属必要。有些内容在第二章中有所涉及,这里再作一归纳,俾有利于应用。
 
    1
.急症灸治部位
 
    (1)
病所:即直灸患处。一般多用于治疗疔疮痈疽,犬蛇咬伤之类。如疔疮一证,……甚则以蒜膏遍涂四围。只露毒顶,用艾著肉灸之(《类经图翼?十一卷  针灸要览》)。《针灸大成》亦记述:狂犬咬伤人:即灸咬处疮上蛇咬伤人:灸伤处三壮。
 
    (2)
奇穴:急症灸治,多用奇穴,此类奇穴,均系古代医家长期针灸实践之结晶,如《肘后备急方》记载华佗用以治疗霍乱已死的肘椎穴,已试数百人。皆灸毕即起坐,说明进行过反复临床验证。奇穴特点,治病专一而疗效特殊,如《备急灸法》载述之骑竹马灸穴,各种发背痈疽,并用此法灸之,无不安愈。至今仍有人灸此穴而获效。奇穴之效虽较专,但也并非均局限于一病一疾,特别在近代奇穴的治疗范围似有扩展之势。
 
    (3)
经穴:经穴灸治急症,最为普遍,且早已应用。如  “狂而新发……灸骶骨(长强穴)二十壮。一般用作灸治的经穴;大多可治疗急症。《黄帝明堂灸经》所载成人灸穴169穴,近160穴主治项下列有急性症候。但古代医家在实际临证应用中似有以下特点:
 
    1
)肘膝以下五输穴多用于卒闭实热之急候:井穴,乃阴阳交接之处,常用以灸治因阴阳气机一时逆乱之卒死,一切急餍暴绝,灸足两大指内,去甲如韭叶(《医学入门》)。荥主身热(《难经》),《针灸资生经》载有:妒乳急灸鱼际二七壮。原穴为脏腑元气经过留止之处,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难经》)。经穴主喘咳寒热(《难经》)。有些医家喜合用而治疗更为复杂之病候,如:热厥心病者,身热足寒,痛甚则烦躁而吐,额自汗出,知为热也,其脉洪大,当灸太溪及昆仑(《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合穴,主逆气而泄(《难经》),故对逆气奔豚,骤然积聚作痛之急候有效,肺积,名息奔在右胁下。尺泽、章门、足三里(《神灸经纶》)。
 
    2
)阴盛阳微厥逆暴脱之重症,常取胸腹腧穴,多用募穴:因胸腹之穴,特别是募穴,或为元气聚集之处,如膻中,《肘后备急方》中以:灸膻中穴二十八壮救治卒死尸厥症;或为元气化生之源,如中脘、气诲,故张景岳云:便血,中脘、气海,上二穴灸脱血色白;脉濡细,手足冷……其效如神(《类经图翼?十一卷  针灸要览》);或为元阳所根,如关元,《针灸聚英》记载:阴病盛,则微阳消于上,故沉重四肢逆冷,脐腹筑痛,厥逆或冷,六脉沉细。阴毒,灸关元、气海。
 
   
当然,上述界限并非绝对。如神阙(脐中)穴,多以此灸治元阳暴脱,凡卒中风者,此穴最佳。(《神灸经纶》)。还有人灸之泻热通闭,如《外台秘要》引《古今录验》之疗热结小便不通利方,即是取盐填满脐中,大作艾炷灸令热为度,良。
 
    2
.操作方法
 
   
古籍记载之操作法,常见者如下:
 
    (1)
直接变:此法应用于急症,最早也最为广泛《备急灸法》所列二十二类急性病证中,有二十一类系用直接灸法,即证明急症灸治中直接灸之重要。但直接灸有疼痛及遗留疤痕之弊病,所以从宋代开始就不大受士大夫贵族的欢迎。然而,直接灸火力足取效快,在急重病人的抢救中,是否可适当采用此法,笔者以为颇有考虑的必要。近年来,有人以直接灸防治哮喘取得良效,便是例证。
 
    (2)
隔物灸:此法首载于《肘后备急方》,历代都有发展,至清朝已达37种之多。主要用于外科急症,如隔蒜灸、隔椒面灸、隔豆鼓饼灸等治疗发背痈疽、犬咬蛇伤之类及一切毒肿疼痛不同忍者。但也有用以治疗内科急症的,以隔盐灸脐中最多,如凡霍乱将死者,用盐填脐中,灸七壮立愈(《类经图翼?十一卷  针灸要览》)。另如前述之中风脱症,热郁膀胱之淋闭等。亦有以治阴毒结胸,用巴豆十粒研烂,入面一钱,捣作饼子,实搽脐中心,上用艾炷如豆许,灸七壮(《针灸大成》)。
 
    (3)
天灸:此法为《针灸资生经》所首创,治疗疟疾发作,具体操作为:用旱莲草椎碎置在手掌上一夫,当两筋中,以古文钱压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小泡,谓之天灸。天灸法,后代无论在贴敷的药物以及治疗急症的病种上都有发展。
 
    (4)
艾卷灸:艾卷灸起于明代。在操作办法和名称上都和现代有所区别。最早,用治阴症:以纸实卷艾,以纸隔之点火。于隔纸上用力实按之,待腹内觉热,汗出即瘥(《寿域神方?卷三》)。实际上近似于熨法。后来的雷火针法、太乙针法大致相似,只是在艾叶中再添加药物,以增强功效。其中雷火针法可治跌打损伤的伤科急症,如治闪挫诸骨间痛(《针灸大成》)。目前,由于艾卷熏灸易掌握火力强弱、灸治时间长短、灸治面积大小,以及施用简便等,已经成为灸治急症的主要方法了。
 
    3
.急症灸治要求
 
    (1)
须令火气至病所:气至病所不单指针治而言,灸治亦应强调,即火势乃至病所(《备急千金要方》)。在急症灸治中,更要求灸感到达病痛之所,以提高灸治疗效。否则,火气不行,不能除病也(《外台秘要》)。这是古人长期实践所得,《备急灸法》等均有详述。如何才能促使火气至病所?除了操作正确、壮数足够而外,选穴准确也是关键之一。所以《黄帝明堂灸经》日:灸穴不中,即火气不能远达。关于灸感至病所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最近已有人作了较为细致的观察。证实古人观点的正确性。
 
    (2)
关于壮数:灸治急症,究竟以多少壮数为宜,古人看法略有不同。一种意见认为,应据病情而定,危急程度愈重,壮数相应愈多,大病宜灸脐下五百壮小疾不过三、五、七壮而已(《扁鹊心书》);一种则认为宜按身体不同部位而定,若卒暴百病……灸头面四肢宜多灸,腹背宜少,其多不过五十,其少不减三、五、七、九壮(《备急千金要方》);还有一种意见是,不必机械规定壮数,以去病为度:故灸者,必令火气直达毒处,不可拘定壮数(《类经图翼》)。这些意见均有参考价值。

 

现代急症刺灸法

 

现代急症剌灸法是在古代刺灸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结合了现代的某些成果。急症剌灸法既有一般针灸法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前者,普通针灸学书籍多有详细介绍,这里着重讨论后一部份。
 
   
一、毫针刺法
 
   
毫针几乎适宜于各种急症的救治。据本人临床体会及参阅有关现代文献,认为毫针应用于急症,宜由下列一套完整手法组成:
 
    1
.进针法
 
   
针前须有一安静的诊疗环境,病人采取尽量舒适的体位(多取卧位),医者应全力以赴。取穴时,急症病人特别是内科急症病人,应该在所选穴位的穴区范围内均匀地按压,有目的的选择压病最明显处进针。进针时,为使刺入部位准确及尽可能消除进针疼痛,先以指甲按压进针点,右手持针,左手拇食指挟住针尖,双手同时用力,毫针即可迅速刺入。
 
    2
.气至法
 
   
进针后,将针尖指向病所,缓缓送至一定深度,向四方探寻提插,幅度稍大,频率宜快,多可得气。再以小幅度捻转提插(朝病所方向捻转角度应大)、震颤抖动之法,促使针感向病所放射。与此同时,关闭与病所相反端经线,即以拇指压迫该经所循之肌肤,使针感不往反方向传导。须注意针感不能过强或过弱,以中等强度并出现酸、麻或困的得气感最易引发气至病所。如上法不理想,可参照试用前所述之气至病所手法。
 
    3
.补泻法
 
   
待针感传导(循经或不循经)或到达病所之后,就应结合病情,继续施行补泻手法。基本手法是:左手作押手,起固定针体使在一定范围内行动;以右拇指指腹把针柄压于右食、中指指腹上,食、中指相并而尽量保持不动,拇指指腹将针柄来回进退搓动。进退,实际上是提插过程;搓动,亦即捻转过程。从而形成一种提插与捻转结合的运动。施行此手法时,以腕部带动为主,肘部尽量不动。捻转频率宜快,约每分针 100次~120次,提插幅度宜小,保持在1mm3mm左右。只要针尖始终指向病所,以此法一般可保持循行针感。上面介绍的是基本手法,如施泻法,采取慢按紧提法,即插针时,慢捻缓插,提针时,紧捻重提,反复施行,幅度宜大,强度宜强;施补法,则用紧按慢提法,插针时,紧捻重插,提针时,轻捻缓提,幅度宜小,强度中等。均反复施行。
 
   
热补凉泻,则再在补泻法基础上演化。热补法:插针时,分数个层次紧捻重插;提针时,轻捻缓提,一次提至皮下;凉泻法:与之相反,插针时,慢捻缓插,一次插至适宜深度,提针时,分数个层次紧捻重提,反复施行至热感或凉感出现。行热补凉泻,特别强调控制针感性质。一般说,押手重,提插捻转幅度略小(相对而言),速度略快,针尖位置基本不变,多先产生胀,进而出现酸困;押手轻或不用,提插捻转幅度略大,速度略慢,针尖位置在小范围内不断变动(其方向仍指往病所),多现麻感。酸困感是热感的基础针感,麻感是凉感的基础针感。所以,激发酸困或麻的针感,对提高凉热感出现率有一定意义。
 
   
另有补中寓泻、泻中寓补法,实际上是补法和泻法的复合。适用于虚实夹杂、寒热并存而症情较复杂的急症。具体施行,可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于同一穴位上进行,先行补法后行泻法,补多于泻者(补法重复次数多于泻法次数),称补中有泻;反之,则称泻中有补。另一种是在不同穴位上操作,主穴或多数穴位上行补法,配穴或少数穴位上行泻法,亦可称补中有泻;反之,则为泻中有补。在临证时,可根据需要选择运用。古人尚有阳小隐阴,阴中隐阳之法,亦属本法,操作较为繁复,可参阅《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编,1974年版)。
 
    4
.留针法
 
   
急症邪重势急,要求持续运针,延长留针时间。一般每次须持续运针2分钟~3分钟。急性病症,还可稍长。休克、昏厥等病人,更须持续至脉回神清。留针20分钟至1小时不等,甚至可更长。留针期间须间隔运针。运针的操作同补泻法。
 
   
附:火针法和刺血法
 
   
现代使用的火针针具分为二类,一类为单针深刺的火针具,长约9cm12cm,直径为0.5mm1.5mm;一类为用于浅刺散刺的火针具,形同皮肤针。操作上大致同古代相似,且在现代急症救治上尚未广泛应用,故从略。
 
   
刺血法,现代用以应急的针具主要有三棱针和皮肤针(梅花针或七星针)。其中皮肤针在刺法上有所发展,我们将在具体病症中予以介绍,这里从略。
 
   
二、电针法
 
   
电针法是指在毫针剌法的基础上再结合通以脉冲电剌激的一种针法。目前临床上应用之广仅次于毫针。大量临床实践表明,电针不仅有良好的镇痛效应,也有显著的抗炎和抗休克作用,是急症针灸的主要针法之一。
 
   
适应病症
 
   
据不完全统计,电针的适应症达200余种,其中急性病症占一半左右,特别对休克、急性疼痛、急腹症、急性瘫痪、精神病、急性黄症型肝炎及部份妇产科、五官科急症有效。
 
   
三、穴位注射法
 
   
穴位注射法是在针灸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西医结合产物。在部份急症中,其疗效较单纯针刺或单纯药物注射为高。近30年来,在用于急症的注射药物及适应症方面,都有较大发展。
 
   
适应病症
 
   
主要用于抗菌消炎及急腹症的治疗。如: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急性阑尾炎、胆道蛔虫、肠梗阻、急性扁桃体炎等。
 
   
四、穴位激光照射
 
   
穴位激光照射亦称激光针灸、光针法。是利用激光器所发出的受激幅射光照射穴位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疗法。自1973年应用于临床之后,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最近数年,在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目前临床上应用的穴位激光照射仪主要为氦氖激光仪和二氧化碳激光仪,急症治疗多用前者。穴位激光照射具有无痛、无损伤、无菌等特点,易为病人所接受。
 
   
适应病症
 
   
已经证实,光针对急性黄疽型肝炎、哮喘、三叉神经痛、胆石病、急性阑尾炎、急性乳腺炎、甲沟炎、带状疱疹、小儿支气管炎、婴幼儿腹泻等急症均有肯定疗效。
 
   
五、耳针法
 
   
祖国医学中早有应用耳穴治疗急症的记载,如《备急千金要方》提到针灸耳中穴治疗马黄黄疸及寒暑疫毒等。现代耳针疗法有极大发展。。在具体方法上,除了毫针刺外,还有埋针、压丸、温针、电针、穴注、艾灸、割冶、放血、穴位激光照射、穴位离子透入等,其中不少对于急症治疗有较好的作用。这里仅介绍最常用的毫针法。
 
   
适应病症
 
   
就不完全统计,耳针可治急性病症达五十余种。主要用于各种急性痛症、急性支气管炎、哮喘、疟疾、急性扭挫伤及多种五官科炎症等。
 
   
六、巨针法
 
   
巨针法,又称粗针法或赤医针法。原指用特制的粗针具进行穴位刺激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本法是古代大针和长针两种刺激法结合发展的结果。现代巨针针具多由不锈钢制成,但亦有用含银70%、含铜30%制成的合金针,被称为粗银针。巨针针具,直径自0.3mm2mm,针长自1寸~2.5尺不等。不同型号的巨针其具体操作法及适应证往往有一定差别,因此临床上多须据病人的症情、体质及具体施治部位,灵活选用。总体上说,巨针法具有取穴少、透穴多、刺激强、感应大的特点,对不少病症常能产生独特的效果。
 
   
适应病症
 
   
用巨针法疗效较好的有以下急性病症:痈疽、多发性神经根炎、坐骨神经痛、肌肉劳损、痛经等。
 
   
七、皮内针法
 
   
皮内针法是以特制的小型针具或普通毫针固定于腧穴或特定部位的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埋藏的一种针法。皮内针法实际上是留针法的发展,约于本世纪60年代应用于临床并获得推广。
 
   
皮内针法的一个最重要特点是将针具固定于穴区,使之产生持续长时间的刺激,以发挥较好的治疗作用。同时,又不妨碍病人的各种活动,因此,临床上用得最多的是耳穴。耳廓易于固定,面积小,解剖标志分明,穴位定位也较容易。近年,还常用于某些体穴。还有医者在头皮针穴区进行埋针,也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
 
   
适应病症
 
   
皮内针法可用于多种急性病症。包括多种疼痛性疾病(如神经性头痛、偏头痛、胃痛、胆绞痛、三叉神经痛等)、软组织损伤、麦粒肿、急性结膜炎、痛经等。
 
   
八、指针法
 
   
指针法又称点穴法,系以手指代替针具对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进行刺激而产生防治疾病作用的一种方法,指针法在我国古代医学文献多有载述。最早明确提到本法的是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救卒中恶死,令爪其病人人中,取醒。明代著名针灸学家杨继洲,在其所撰《针灸大成》一书中,还选载了指针疗腰痛的医案一则。至清代,指针一法更被广泛应用。现代,则无论在操作方法及应用范围等方面,均较古代有进一步发展。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指针综合了针刺和推拿的特点,具有疏经通络、醒脑止痛、调整脏腑功能等多方面作用,且较之其他穴位刺激法更为经济、简便、安全,特别适宜于老人和儿童。所以是一种颇值得推广的方法。当然,指针也有其局限性,一般多作为临时急救用.
 
   
适应病症
 
   
指针治疗病症颇广,多用于各类疼痛性和功能性急症,诸如:晕厥、胃痉挛、胆囊炎胆石病急性发作、落枕、急性腰扭伤、癔性失语、妊娠呕吐、呃逆、产后尿潴留、流行性腮腺炎等。
 
   
九、围刺法
 
   
围刺法,又称围剿刺法、围针法,是一种在病变部位周围进行包围式针刺以达到提高疗效目的的刺法。本法也是古代扬刺法的发展。围刺法的主要特点有两个,一是多针,每一穴区或部位的针刺数,均超过4根,多则数十根,意在增强刺激量;二是围刺,即以病变部位(或穴区)为中心,进行一层或多层包围性针刺。所以,它既和周围仅刺4针的扬刺法不同,又和在一个点或面上集中或分散刺的丛刺法也不一样。
 
   
适应病症
 
   
可用于偏头痛、急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带状疱疹、疖肿、腮腺炎等急性病症。
 
   
十、热针法
 
   
热针法是指应用特制的热针仪,使刺入人体的针具发热而发挥更显著治疗作用的一种针法。本法是在传统针灸医学中的焠刺和温针法启示下,由云南省的针灸学者研制成功。约于80年代初期应用于临床。
 
   
热针法和前述的电热针法,在原理上虽有相类之处,但在仪器、操作及适应证诸方面,均有较显著差别。目前,临床用得较多的是GZH型热针仪。其主要特点是,使刺入人体的针具发热,并可控制调节针体的温度,保持治疗所需要的恒温。
 
   
应该指出的是,热针法虽然至今一直有临床文章出现,但应用的单位却颇为局限,尚须推广验证。其所总结的九宫穴,取穴定位亦较繁琐。因此本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另外,80年代中期曾出现过一种电热银针,对颈肩腰有一定效果,原理亦和热针法相似,但报道较少,故从略。
 
   
适应病症
 
   
主要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胃脘痛、痛经、哮喘等病症。
 
   
十一、阻力刺法
 
   
阻力刺法,又称动刺法,是在相对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对阻力痛点(即动痛点)的针刺来治疗病症的一种刺法。本法源于《内经》治疗经筋病的以痛为俞之说,但有较大的革新。本法的主要特点是突出三个字,即取穴时选用动痛点,针刺手法强调动刺法,针刺体位要求选择动体位。阻力刺法为近年在临床上逐步推广的一种刺法,它一反传统的以为主的针刺法(如静留针、静体位等),强调医患配合,以动为主,以痛制痛,对某些病症,确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加之本法用针少,操作较为简便,可以在任何场合治疗,不受设备条件的影响,故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适应病症
 
   
本法主要适用于颈、肩、腕、腰、膝、踝等部位的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尤以急性扭挫伤为佳。一般来说,病程愈短,疗效愈好。
 
   
十二、腕踝针刺法
 
   
腕踝针刺法是在腕部和踝部特定部位针刺的一种特殊针刺方法。它是在《内经》有关皮部理论的启发和指导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腕踝针刺法的探索虽早在本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而正式作为一种刺法由上海市针灸工作者提出并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则是在70年代初期。
 
   
腕踝针刺法的最鲜明的特点,它和传统的针刺法强调气至而有效的基本观点相反,要求在针刺过程中不出现任何得气感应,包括患者的主观得气感(诸如酸、胀、重、麻)和术者的客观得气感(诸如感觉针具沉、紧、涩、重等)。而腕踝针刺法的治疗效应,正是依靠这种无针感来获得的。为何针刺无针感而照样能治病,有人推测可能与隐性得气有关,但尚缺乏证据。但是20余年来各地针灸工作者所共同积累的经验表明,腕踝针刺法在不少病症中的效果是肯定的,特别是它操作简便、对机体损伤微小、安全、无针感,颇受医家和病者欢迎,是一种有推广价值的刺法。
 
   
适应病症
 
   
腕踝针刺法的适应病症相当广泛,迄今已应用于多种急性病症。它对疼痛性疾病,诸如血管性头痛、腰扭伤、牙痛、关节痛、痛经等止痛作用明显,起效迅速;对心律失常、急性乳腺炎、哮喘、癔病、急性结膜炎等也有较好的效果。
 
   
十三、现代急症灸法
 
   
目前,我国针灸界在临床与研究上偏重于针刺,对灸法注意不够。急症灸法亦如此,因此有必要大力发掘、提高和创新。
 
   
艾卷薰灸因其种种优点已经成为现代灸治急症的主要方法。近年来,着肤灸也重新得到重视,在急症防治上证明有较好的效果。下面将各种灸法的具体操作及其适应症作一简略介绍。
 
    1
.艾卷灸
 
    (1)
回旋灸:将艾条一端燃着,与施灸处皮肤距2cm4cm(依症情定),来回旋转移动。此法适于位在浅表、病灶面积较大之急症,如痈疽肿毒之类。宜由痛灸至不痛或不痛灸至痛。
 
    (2)
雀啄灸:燃着的艾条与所灸经穴无一定距离,一高一低如雀啄食似的上下移动。此法温热感较强而灸灼面积较小,主要用于治疗各种脏腑病变所致的急症。
 
    2
.隔物灸
 
    (1)
隔姜灸:以鲜姜切成3mm厚薄片,中间用针刺数孔,平贴于穴位上,然后置艾炷于其上燃着,感到灼痛时更换艾炷。直至灸处皮肤潮红、按之灼热止灸。因生姜性温,适用于骤感寒邪所致的呕吐、腹泻等急症。
 
    (2)
隔蒜灸:以新鲜蒜片(独蒜片更佳)代替姜片,操作与上法同。具有消肿、拔毒、止痛之功效,适用痈肿、毒伤之类的急症。
 
    (3)
隔盐灸:取洁净细匀的食盐,填满肚脐,上置艾炷灸之,待灸处感到热痛另易艾炷。此法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功,多用于中风、昏迷、厥脱之证,因此灸治时,艾炷宜大,连续施灸不计壮数,直至脉起阳回,证候改善为止。
 
   
近年来,有将一些中草药研末和面制成药饼。进行隔药饼间接灸,在急症报道中虽还不多,但值得进一步研究。
 
    3
.着肤灸
 
   
操作较古人有所改进,介绍如下:
 
   
施灸前以大蒜捣汁涂敷施灸部位,增加粘附力和刺激作用,然后放置艾炷(大小随病情而定)。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方可再加艾炷施灸,一般灸510壮。因施灸引起疼痛,可用手在施灸处周围较轻拍打(亦有主张灸前作局部浸润麻醉的),以缓解灼痛。灸毕贴淡膏药,灸后一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约五周~六周结痂脱落。本法现代多用于防治哮喘、癫痫等,亦有用此救治银环蛇、眼镜蛇咬伤后二小时内的病人,由痛灸至不痛,继续灸至灼痛,结果多获痊愈。
 
   
除了上述温灸法外,最近还有单位研制出一种电子冷冻增热针灸仪,可进行冷冻灸治。灸柄温度为-10-20之间,利用冷的因子作用于穴位,通过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达到治疗目的。经过5年及20余个单位使用证实,它对某些急症如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肾炎等有较好的疗效。

 

急症针灸治疗原则

() 辨证与辨病结合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分支,辨证是其治疗的基础;同时,针灸学又是受现代医学渗透很强的一门学科,辨病亦是其有效治疗的前提,两者都十分重要,不可缺一。急症针灸,辨证与辨病的相辅相成密切配合就显得更为必要。
 
   
发病之初,病势凶猛,常牵涉全身,为争取时机,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必须迅速把握疾病的整体特征及抓住关键性症候,此时最宜四诊合参,综合分析,细审病机,辨明证型,权衡缓急,分型治疗。
 
   
病情稍缓,主症略减,在条件和病人情况许可下,特别是辨证不太满意者,应即行现代医学各项检查,尽快确定病种,迅速确诊,调整治法,使之针对性更强。
 
   
治疗过程中,因急症瞬息多变,又须依据其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症候表现,灵活地进行辨证,治疗方能有效。
 
   
因此,辨证辨病,既各有特点,适应急症救治不同方面不同阶段的需要,又紧密配合,不可分割。一般地说,辨证有助于迅速地从整体上认清疾病主要特征,在阶段上掌握其变化规律;辨病则可从本质上深入了解病症,把握其内在矛盾运动。辨证与辨病,如能灵活运用有机结合,就能从外到内,自始至终获得对急症的正确诊断。
 
   
急症辨证具体要求:四诊,特别是脉诊,就重而不能就轻;辨证分型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可一成不变。急症辨病具体要求:尽量收集病史并迅速进行全面、仔细的分析,同时,在不影响救治的条件下作系统而详细的体格检查;尽可能应用先进的仪器和手段进行检查。不论辨证辨病,都应本着诊治并重,急救为先的一般原则,即一边诊断一边救治,不得因诊断而贻误抢救时机。
 
    (
) 判断针灸适应症
 
   
急症并非都能采用针灸治疗。为对病员高度负责,在辨证辨病的同时,必须快速判断出该急症是否适于针灸治疗。大致有下列四种情况。可以单纯采用针灸治疗;针灸治疗为主,尚须配合其他中西医疗法;以中医或西医疗法为主,针灸治疗为辅;不适于针灸治疗。如遇到后两种情况,一般应即转科,或者暂时用针灸处理后转科。鉴于急症多变,有的开始时适于针灸治疗,后来病情转化不适宜了,亦应及时转科。当然,上述四种情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实践增加,认识深化,后两种也可向前两种转化。
 
   
其次,定为针灸适应症之后,尚须进一步选择适于此症的刺灸之法。因为刺、灸之法(包括各种变革之法),用于急症,各有所长。此点在《灵枢?官能》中早就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也就是说,针、灸所针对的病症其作用有所区别,现代大量实践证明,就是同一病症,各种刺灸之法的疗效亦不一致。为了便于读者选择刺灸法,本书在每一病症的治疗部份分列各种疗法,并附有疗效评价,提供参考。
 
    (
) 严密注意病情变化
 
   
急症病情变化较快,加之目前针灸取穴配方及操作规程多未定型化、系统化。所以急症针灸治疗必须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趋势,随时改进措施。主要应注意下列几点:
 
    1
.严密观察诊断是否有误,是否出现新的症状体征,或经特殊检查有重要发现,一旦出现,即应迅速更改原来的治疗措施或补充新的方法。
 
    2
.观察针灸治疗是否有效。如果有效则不宜频繁地改换方法。如果无明显效果或反趋恶化,则须立即重新审定治疗原则、改进治疗措施,包括:重新配方选穴,选择适宜的刺激方法;增加中医或西医疗法,或者改用中西医疗法(含手术疗法)。
 
    3
.观察针灸治疗的全部过程,详作记录,这可为揭示治疗规律,提高救治效果,探索治疗机理提供线索或依据。
 
    4
、不少急症易于复发,当主要症状控制后,尚须进行严密观察,病情是否有反复。当复发时,再用针灸治疗有可能重新取效,也可能疗效较差,需要改变或改进治法。

 

急症救治要点

急症治疗,症急势重,时间紧迫,责任重大,医务人员应全力以赴,并须做到下列几条:
 
    1
.抓紧时机,严重患者要边诊断边抢救。要求头脑冷静,全面考虑,抓住重点。对神志不清的患者更须向家属详细询问病史及迅速进行全面检查。
 
    2
.处理动作要轻捷,避免加重病人痛苦;态度和霭可亲,鼓励病人增强信心。
 
    3
.辨证辨病尽量准确,配穴处方要少而精。在这方面,明代杨继洲为我们树立了表率。其治急症,少则一穴,多亦不过四穴,大都只取二、三穴即获效。其次,要求针灸操作技术娴熟:做到进针无痛或微痛训,手法恰当,据病情变化,灵活运用。
 
    4
.急症本属危急,所以,避免针刺意外殊属重要,以防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急症针灸应该严格按照针灸操作规程及技术要求。包括严格的消毒,恰当的针刺深度,在一些易招致意外的部位,更应特别小心。为防止晕针,在条件和症情许可下,尽量让病人采取卧位。
 
    5
.危重病人,生命所系。宜坚持守候,随时注意观察病情。凡需配合支持疗法或各种中、西医药物治疗者,则应会同有关医务人员通力合作,共同诊治。在治疗过程中,如针灸疗效不显,或病情渐趋恶化,应当机立断,尽速转科治疗,以免延误救治时机。

 

针灸推拿治内科急症

中医内科急症,是指各类外感性或传染性疾病在发病过程中,由于邪毒所引起的危重病症,其特点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治疗不及时,更会延误病情造成不良后果。因此,中医在诊治时,要及时、准确、果断,更要突出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标本同治,祛邪扶正等治疗法则。用药要胆大心细,当机立断,并讲究采用急症中药制剂,如散剂,口服液等,服用方便,疗效迅速。

   中医在治疗急症方面,可分为内科急症与外科急症。内科急 症的主要治疗如:吐法、下法、和法、解表法、开窍法、固脱法、理气法、止血法等。外科急症则用针灸、按摩、推拿、气功等治疗。

   中医对常见内科急症的临床治验,现例举急症中虚脱证:面色苍白,出汗肢冷,甚至昏迷等,均属于危急重症,由严重吐泻,出汗或大量出血,外伤剧痛引起。现代医学中的某些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痢疾,肺炎,流行性脑膜炎等,均可出现虚脱。中医的虚脱证,在辨证施治上主要分为亡阴亡阳二类:亡阴之主证:神志昏迷,汗出,身热,唇干舌红,脉虚细数。治法以救阴敛阳,方药用生脉散加味。

   亡阳之主证:面色苍白,神志昏迷,眼闭口开,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治法以回阳救逆,方药用参附汤或四逆加人参汤加味。紧急处理:让病人平卧,保持安静,保暖。如有呼吸衰竭或停止,应进行人工呼吸。针灸疗法:针灸:人中、内关或涌泉等穴强刺激,间歇捻转十五分钟或加灸气海、脐中、关元等穴,直至脱证复原。

腹安穴点按治急症

腹安穴,为李林点穴疗法常用、重要的经验穴之一。

[穴名释义] “腹安,顾名思义,为腹部平安之意,为治疗腹部疾病之要穴。

[ 功 效 ] 对多种疾患导致的腹内不适有效,特别对各种胃肠系疾病之急慢性疼痛、晕车晕船之恶心呕吐、妇科之经痛等有立竿见影之效。

[ 定 位 ] 患者垂臂,腋前纹头直上1寸内开1寸处,左右侧同。

[ 手 法 ] 患者仰卧或半坐卧,医者以双手拇指指端置于患者双侧腹安穴上同时向脊柱(内后方向)按压,一压一放或持续按压,以患者有局部酸麻重胀感或腹内温热舒适感为佳。自我操作时可以单手按压对侧腹安穴,左右交替,手法同上。

[临证运用]

1 胃肠系疾患病人,在急性发作时以较强力度按压,可缓急止痛,配合按压足三里、摩腹等效果更明显,对某些慢性病导致的腹部隐痛、纳差、便秘、便溏等也有较好疗效。

2 素有晕车晕船者,可在乘车船之前按压两分钟,或开始有恶心感时持续按压,配合内关、合谷穴功效更佳。

3 对某些妇科疾患,在疼痛发作时按压之,往往可在短时间内止痛,配合点按三阴交、脐中等更佳。

4 对多种原因不明的胸、腹部疼痛也有一定作用。

5 对有胸腹部不适史之患者,可起到防病治病,强身保健之作用,只要坚持自我按摩,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常见11个急症的针灸治疗

头痛
【治疗】

1
.外感头痛

治法:祛风通络,止痛。以督脉及手太阴、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列缺、百会、风池。

配穴:巅顶部加百会、通天、行间、阿是穴。前头部加上星、头维、合谷、阿是穴。侧头部加率谷、太阳、侠溪、阿是穴。后头部加后顶、天柱、昆仑、阿是穴。

操作:毫针刺用泻法。

2.内伤头痛

实证

治法:疏通经络,清利头窍。以督脉及足阳明、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百会、头维、风池。

配穴:肝阳上亢者,加太冲、太溪、侠溪;痰浊头痛加太阳、丰隆、阴陵泉;瘀血头痛加阿是穴、血海、膈俞、内关。
操作:毫针刺用泻法

虚证

治法:疏通经络,滋养脑髓。以督脉及足阳明、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百会、风池、足三里。

配穴:肾虚头痛加肾俞、太溪、悬钟;血虚头痛加三阴交、肝俞、脾俞足三里。
操作:风池用平补平泻;其它穴位均用补法。

中风

【辨证】

1.中风先兆:多因气血上逆而病,症见眩晕,心悸,肢体麻木,手足乏力,舌强等症。

2.中经络:病在经络,未及脏腑,或脏腑功能渐见恢复,而经络气血仍然阻滞。症见半身不遂,肌肤不仁,舌强言謇,口角斜,脉弦滑等。

3.中脏腑:病变深中脏腑。症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并见半身不遂,舌强失语,口角斜等症。根据病因、病机不同,又分为闭证和脱证。闭证:多因气火冲逆,血苑于上,肝风煽张,痰浊壅盛。症见牙关紧闭,两手紧握,面赤气粗,喉中痰鸣,二便不通,脉弦滑而数。脱证:由于真气衰微,元阳暴脱。症见目合口张,手撒尿遗,鼻鼾息微,四肢逆冷,脉细弱等。如见汗出如油,两颧淡红,脉微欲绝或浮大无根,为真阳外越之危候。

【治疗】

1.中经络
治法: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以手厥阴经、督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

配穴:肝阳暴亢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加丰隆、合谷;痰热腑实加曲池、风庭、丰隆;气虚血瘀加足三里、气海;阴虚风动加太溪、风池;口角歪斜加颊车、地仓;上肢不遂加肩髃、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阴陵泉、风市;头晕加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便秘加水道、归来、丰隆、支沟;复视加风池、天柱、睛明、球后;尿失禁、尿潴留加中极、曲骨、关元。

操作:内关用泻法;水沟用雀啄法,以眼球湿润为佳;刺三阴交时,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成45o角,使针尖刺入三阴交穴,用提插补法;刺极泉时,在原穴位置下2寸心经上取穴,避开腋毛,直刺进针,用提插泻法,以患者上肢有麻胀感和抽动感为度;尺泽、委中直刺,用提插泻法使肢体有抽动感。余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1.中脏腑
治法:醒脑开窍,启闭固脱。以手厥阴及督脉为主。毫针刺用泻法或点刺出血。

主穴:内关、水沟。

配穴:闭证加十二井、太冲、合谷;脱证加关元、气海、神阙。丰隆、劳宫。

操作:内关、水沟操作同前。十二井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太冲、合谷用泻法,强刺激;关元、气海用大艾炷灸,神阙用隔盐灸,直至四肢转温为主。

呕吐
【辨证】

1.实证

主证发病急,呕吐量多,吐出物多酸臭味,或伴寒热。兼见呕吐清水或痰涎,食久乃吐,喜暖畏寒,大便溏薄,苔白,脉迟,寒邪客胃;兼见食入即吐,呕吐酸苦热臭,口干而渴,喜寒恶热,大便燥结,苔黄,脉数,为热邪内蕴;兼见头目眩晕,胸满痞胀,呕吐痰涎,或见心悸,苔白腻,脉滑,痰饮内阻;兼见胁痛呕酸,多烦善怒,苔薄白,脉弦,为肝气犯胃。

2.虚证

主证病程较长,时作时止,吐出物不多,腐臭味不甚。
兼见饮食稍有不慎呕吐即作,倦怠乏力,纳差便溏,苔薄,脉弱无力,为脾胃虚寒。

【治疗】

治法和胃降逆,理气止呕。以手厥阴、足阳明经穴及相应募穴为主。

主穴中脘、足三里、内关。

配穴热吐:合谷、金津、玉液;寒吐:上脘、胃俞;痰饮:膻中、丰隆;食滞:梁门、天枢;肝气犯胃:阳陵泉、太冲;脾胃虚寒:脾俞、章门。

操作足三里用平补平泻法,内关和中脘用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虚寒者可加灸法。配穴按虚证补实证泻法操作。

痛经
【辨证】

主证经期或行经闪后下腹部疼痛,历时数小时,有时甚至2-3天,疼痛剧烈时患者脸色发白,出冷汗,全身无力,四肢厥冷,或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等症状。兼见经行不畅,少腹胀痛较剧,拒按等为实证。经色紫红而夹有血块,下血块后痛即缓解,脉象沉涩,为血瘀;胀甚于痛,或胀连胸胁,胸闷泛恶,脉弦,为气滞;腹痛有冷感,得温热疼痛可缓解,经量少,色紫黑有块,苔白腻,脉沉紧,为寒湿凝滞。兼见腹痛多在经净后,痛势绵绵不休,少腹柔软喜按,经量减少,属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倦怠无力,头晕眼花,心悸,舌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细弱为气血压计足;腰膝酸软,夜寐不宁,头晕耳鸣,目糊,舌红苔少,脉细为肝肾不足。

【治疗】

1.实证

治法行气散寒,通经止痛。以任脉及足太阴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寒甚者可灸。

主穴中极、次髎、三阴交。

配穴寒凝:地机、归来;气滞:太冲;腹胀:天枢;胁痛:阳陵泉;胸闷:内关。

操作毫针泻法。寒者加灸法。

2.虚证

治法调补气血,温养冲任。以足太阴和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三阴交、足三里、气海。

配穴气血虚:脾俞、胃俞;肝肾不足:太溪、肝俞、肾俞;头晕耳鸣:绝骨。

操作毫针补法,可加用灸法。


扭伤

【辨证】
主症扭伤部位疼痛,关节活动不利或不能,继则出现肿胀,伤处肌肤发红或青紫。兼见皮色发红,多为皮肉受伤,青色多为筋伤,紫色多为瘀血留滞;新伤疼痛肿胀,活动不利者,为气血阻滞;若陈伤每遇天气而反复发作者,为寒湿侵袭,瘀血阻络。此外,可根据扭伤部位辨清辨属于何经。如急性腰扭伤、脊柱正中扭伤为伤在督脉。

【治疗】

治法祛瘀消肿,舒筋活络。以受伤局部腧穴为主。

主穴肩部:肩髃、肩髎、肩贞、阿是穴。

肘部:曲池、小海、天井、阿是穴。

腕部:阳池、阳溪、阳谷、阿是穴。

腰部:肾俞、腰阳关、委中、阿是穴。

髋部:环跳、秩边、承扶、阿是穴。

膝部:梁丘、膝眼、膝阳关、阿是穴。

踝部:解溪、昆仑、丘墟、阿是穴。

配穴根据受伤部位经络所在,配合循经远道取穴。如腰部正中受伤病在督脉,可远取人中、后溪等。余此类推。

操作新伤毫针刺用泻法;陈伤留针加灸或用温针。

牙痛
【辨证】

主症牙齿疼痛。

兼见牙痛阵发性加重,龈肿,遇风发作,患处得冷则减,受热则痛重,形寒身热,口渴,舌红苔白干,脉浮数,为风火牙痛;兼见牙痛剧烈,齿龈红肿,或出脓血,甚则痛连腮颊,咀嚼困难,口臭,便秘,舌红苔黄而燥,脉弦数,为胃火牙痛;兼见牙痛隐隐,时作时止,牙龈微红肿,久则龈肉萎缩,牙齿松动,咬物无力,午后加重,腰脊酸软,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肾虚牙痛。

【治疗】

治法祛风泻火,通络止痛。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循经远取可左右交叉刺。主穴合谷、颊车、下关。

配穴:风火:外关、风池;胃火:内庭、二间;阴虚:太溪、行间。

操作主穴用泻法。配穴中太溪用补法,余穴均用泻法。

晕厥

【辨证】

主症自觉头晕乏力,眼前发黑,泛泛欲吐,继则突然昏倒不醒人事。

兼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出等症者不虚证;兼见突然昏仆,不醒人事,呼吸急促牙关紧闭等症者,为实证。

【治疗】

治法:苏厥醒神。以督脉及手厥阴经穴为主。毫针刺之,虚证补,实证泻;虚证可灸。处方:主穴人中、涌泉、足三里、中冲。

配穴虚证:气海、关元、百会,俱灸;实证:太冲、合谷。

虚脱

【辨证】

主症以面色苍白或紫绀,神志淡漠,反映迟钝或昏迷,或烦燥不安,尿量减少,张口自汗,肢冷肤凉,血压下降,脉微细或芤大无力。兼见呼吸微弱,唇发紫,舌质胖,脉细无力,为亡阳;口渴,烦燥不安,唇舌干红,脉细数无力,为亡阴;若病情恶化可导致阴阳俱脱之危侯。

【治疗】

治法 回阳固脱,苏厥救逆。以督脉及手厥阴经穴为主。毫针刺之,用补法,并灸。处方:主穴素髎、水沟、内关。

配穴神志昏迷:中冲、涌泉;肢冷脉微:百会、神阙、关元。

操作素髎、水沟用泻法;内关用补法。中冲、涌泉用点刺法,余穴用灸法。

心绞痛

【治疗】

治法通阳行气,活血止痛。取手厥阴、手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内关、阴郄、膻中

配穴气滞血瘀者,加血海、太冲。

操作毫针泻法。

胆绞痛

【治疗】

治法疏肝利胆,行气止痛。以足少阳经穴及相应俞募穴为主。

主穴胆囊穴、 阳陵泉、肝俞、胆俞、日月、期门。

配穴呕吐:内关、足三里;黄疸:至阳;发热:曲池、大椎。操作毫针泻法。
肾绞痛

【治疗】

治法清利湿热,通淋止痛。以足太阴经及相应的背俞穴为主。

主穴肾俞、三阴交、关元、阴陵泉、三焦俞。

配穴血尿者,加血海、太冲;湿热重者,加委阳、合谷。

操作毫针泻法。
高热

【治疗】

治法清泻热邪。

主穴大椎、曲池、合谷、十二井、十宣。

配穴神昏:人中、十内关;风热:鱼际、外关;肺热:尺泽;气分热盛:内庭;热入营血;内关、血海;抽搐;太冲。

操作毫针泻法。十二井、十宣点刺出血;大椎刺络拔罐。

抽搐

【治疗】
治法:醒脑开窍,熄风止痉。以督脉及手足厥阴、手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水沟内关合谷太冲

配穴:发热者,加大椎、曲池;神昏者,加十宣、涌泉;痰盛者,阴陵泉、丰隆;血虚者,加血海、足三里。

操作:毫针泻法。 自:Club.ChinaRen.com

 

痛经

【概述】
   
痛经系指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发生以小腹疼痛,可痛引腰骶,甚则昏厥的一种病证。早在唐代《备急千金要方》中即有经来即腹中痛的记载。所以,宋.《妇人大全良方》又称经行腹痛。针灸治疗痛经,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女子胞中痛,不以时休止:天枢主之。。在明清的针灸典籍中有较多载述。本证的现代病名与此相同。本证分虚实二类,急症多见于实证。
   
现代病名与此相同。
 
【病因病机】
 
   
本证实症,多因六淫侵袭、摄生不慎,经期受寒饮冷,以致寒湿客于胞宫;或因七情伤损,肝气郁结,均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冲任受阻,不通则痛。
 
【辩证分型】
 
   
针灸治疗急症痛经可分二类。
   
(一) 寒邪凝滞:经期小腹绞痛或冷痛,经色紫暗有块,肢冷畏寒,苔薄白,脉沉紧。
   
(二) 气滞血瘀:小腹胀痛,或拘急疼痛,拒按,经行不畅,经色暗红或紫暗有块,脉弦或沉实有力。
 
【治疗】
 
   
(一) 寒邪凝滞
    1.
治则:温经散寒。
    2.
取穴:阴交、水道、三阴交。
    3.
方义:阴交为冲、任二脉之会,针之以通调冲、任经脉,通则不痛;水道为足阳明经穴,可温胞宫而散寒邪,三阴交是足三阴经之交会穴可祛内寒、调血室、疏下焦。
    4.
治法:上述三穴均于得气后施温补法,留针至疼痛减轻。阴交穴,可于针后加隔姜灸。每日12次。
    5.
古方辑录
   
《针灸大全》:女人经水正行,头晕小腹痛:照海、阴交、内庭、合谷。
   
(二) 气滞血瘀
    1.
治则:活血化瘀
    2.
处方:关元、中极、地机、内庭。
    3.
方义:关元、中极均为足三阴与任脉之会,针之以通调冲、任;地机为脾经郄穴,内庭为足阳明之荥穴,二穴合用有活血化瘀利气之功。四穴合用可使气顺血和,冲任流通,则痛自消。
    4.
治法:上述四穴均以28号毫针剌,进针得气后,施泻法,剌激须强。疼痛剧烈者留针时间宜长。
    5.
古方辑录:
   
《神灸经纶》:行经头晕少腹痛:灸内庭。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痛经案
   
(李东垣)治一妇,年三十余,因每洗浴后,必用冷水淋通身,又尝大惊,遂患经来时必先小腹大痛,口吐涎水。经行后又吐水三日,其痛又倍,至六七日经水止时方住,百药不效。诊其脉,寸滑大而弦,关尺皆弦大急,尺小于关,关小于寸,所谓前大后小也。遂用香附三两,半夏二两,茯苓、黄芩各一两半,枳实、元胡索、牡丹皮、人参、当归、白术、桃仁各一两,黄连七钱,川楝、远志、甘草各半两,肉桂三钱,吴茱萸钱半。分十五帖,入姜汁两蚬壳,热服之。后用热汤洗浴,得微汗乃已,忌当风坐卧,手足见水,并吃生冷。服三十帖全愈。半年后因惊忧其痛复举,腰腹时痛,小便淋痛,心惕惕惊悸,意其表已解,病独在里。先为灸少冲、劳宫、昆仑、三阴交,止悸定痛,次用桃仁承气汤大下之。下后用醋香附、醋蓬术、当归身各一两半,醋三棱、元胡索、醋大黄、醋青皮、青木香、茴香、滑石、木通、桃仁各一两,乌药、甘草、砂仁、槟榔、苦楝各半两,木香、吴茱萸各二钱,分作二十帖。入新取牛膝湿者二钱,生姜五片。用荷叶汤煎服,愈。
   
(《名医类案》)

 

 

血崩

【概述】
 
   
血崩亦称崩中、暴崩,指妇女不在经期而突然阴道大量出血的急性病证。崩之病名首见于《内经》:阴虚阳搏谓之崩。《针灸甲乙经·卷十一》载有针灸治疗之法:崩中腹上下痛,中郄主之。并认为中郄、血海等7个穴位可主治本证。唐·《备急千金要方》进一步明确治疗穴位的部位、针刺深度、艾灸壮数;《针灸资生经》所整理的治疗崩漏腧穴已近二十个,《扁鹊心书》则用灸石门之法治疗血崩。明·《针灸大成》对病因的认识及腧穴的筛选又有新的发展。
   
现代医学中的重症子宫功能性出血等,可归入本病证范畴。
 
【病因病机】
 
   
本病病因颇多,有因劳伤过度,气虚下陷,统摄无权所致;有因暴怒伤肝,肝不藏血,经血妄行而发为血崩;亦可素体热盛,复感热邪或恣食辛燥之品,积热化火,热迫血行而发病;另有经期产后,余血未尽,或因外感,夹内伤,瘀血内阻。恶血不去,新血不得归经,造成崩中。
 
【辩证分型】
 
   
适于针灸治疗的急症血崩,可辨为下列三型:
   
(一) 气陷
   
暴崩下血,色淡质薄,面色*白光白或虚浮,困倦乏力,动则气短血出更剧,脉细弱或芤。舌体胖嫩有齿印,苔薄润或腻。
   
(二) 血热
   
突然血出如崩,血色深红,头晕面赤,烦燥口渴,脉滑数或弦数,苔黄。
   
(三) 血瘀
   
血出淋漓不断,猝然其势若崩,夹有瘀块,血色紫暗,小腹疼痛拒按,脉沉涩或沉紧,舌质暗红,舌尖边时见瘀点。
 
【治疗】
 
   
(一) 气陷
    1.
治则:益气固本。
    2.
处方:脾俞、隐白、百会、气海、足三里。
    3.
方义:脾俞,健脾益气,加强统血之功;隐白,是治疗崩漏之经验要穴;气海、足三里,用以辅气助元,使血有化生之源,百会系诸阳之会,善升提下陷之气。五穴合用,能益气升阳,固摄经血。
    4.
治法:隐白、气海均以艾卷雀啄法温灸之,百会先针,施平辅平泻之法,继用灸法。余穴采取补法。
    5.
古方辑录
   
《千金翼方·卷二十六》:崩中带下,……中极
   
《针灸聚英·卷二》:妇人月事不调,带下崩中,因产后恶露不止,绕脐*疒丂 痛,灸气海
   
《针灸逢源·卷五》:血崩:……肾俞、气海、关元、中极(俱灸妙)、三阴交
   
(二) 血热
    1.
治则:清热凉血。
    2.
处方:行间、血海、阴交、关元。
    3.
方义:行间,足厥阴之荥,以清肝热,增肝藏血之功;血海为脾经之穴,可泄血热,益脾统血之力;阴交、关元位于任脉而与冲脉交会,血崩多与冲任受损密切相关,取此二穴,可固经涩血。
    4.
治法:关元、阴交平补平泻;行间、血海宜用泻法。
    5.
古方辑录
   
《针灸资生经·第七》:阴交、石门,疗崩中
   
《针经摘英集·治病直刺诀》:治妇人经血过多不止并崩中者,毫针刺足太阴经三阴交二穴,次针足厥阴经行间二穴,次手少阴经通里二穴,……针入二分,各灸二七壮。凡灸虚,则炷火自减;实,则灸火吹灭
   
(三) 血瘀
    1.
治则:活血化瘀。
    2.
处方:膈俞、肝俞、三阴交、中极。
    3.
方义:血之会穴膈俞,活血理血以通瘀止血;肝俞,疏调肝脏气机以行气活血止血;三阴交,取其统血固经;中极乃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用之加强冲任摄血功能。本方既能利气化瘀以止血,又可统摄离经之血以固经。
    4.
治法:膈俞、肝俞施泻法,中极、三阴交先补后泻,以补为主。
    5.
古方辑录
   
《神应经·妇人门》:血崩、气海、大敦、阴谷、太冲、然谷、三阴交、中极
   
《类经图翼·十一卷》:血崩不止:膈俞、肝俞、肾俞、命门、气海、中极(下元虚冷,血崩白浊)、间使、血海、复溜、行间
   
《针灸大成·卷九》:妇女血崩不止:丹田、中极、肾俞、子宫。……再刺后穴:百劳、风池、膏肓、曲池、绝骨、三阴交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崩漏案
   
已卯岁,行人张靖宸夫人,崩不止,身热骨痛,烦躁病笃,召予诊,得六脉数而止,必是外感,误用凉药。与羌活汤热退,余疾渐可。但元气难复,后灸膏肓、三里而愈。凡医之用药,须凭脉理,若外感误作内伤,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其不夭灭人生也,几希?
   
(《针灸大成》)

 

死胎不下

【概述】
 
   
死胎不下,又名胎死不下。指儿死于母腹后,不能自行娩出的病证。在《诸病源候论》中底细述颇详。针灸下死胎,古籍中早有记载,如《千金翼方·卷二十六》指出:子死腹中及难产,皆补胞门
   
本病证相当于现代西医学之稽留流产或过期流产。
 
【病因病机】
 
   
胎死不下,多因妊妇气血虚弱,胞宫无力娩出胎儿 ,亦可因跌仆损伤,气滞血瘀或临产受寒,血为寒凝,致胞宫瘀血阻滞,不能送胎外出。
 
【辩证分型】
 
   
临床上可分气血虚弱与瘀血阻滞二型,后者症情急重,属本节讨论内容。
   
瘀血阻滞,症见胎动停止,阴道流紫黑色血液,口气恶臭,腰腹胀急,胸满喘闷,面色青暗,口唇色青,脉象沉涩,舌质紫暗。
 
【治疗】
 
    1.
治则:补瘀下胎。
    2.
处方:太冲、合谷、三阴交。
    3.
方义:太冲为肝之原,刺之可调畅气机,活血祛瘀;合谷、三阴交系下胎之要穴。
    4.
治法:太冲、合谷用补法,三阴交用泻法,要求导出气至针感,留针时间宜长,其间须间断予以运针,日针二次。
    5.
古方辑录
   
《针经摘英集·治病直刺诀》:治产生理不顺,或横或逆胎死腹中,胎衣不下:刺足厥阴经太冲二穴,……针入八分,补百息,次补手阳明经合谷二穴,次泻足太阴经三阴交二穴
   
《神应经·妇人门》:横生死胎:太冲、合谷、三阴交
   
《杨敬斋针灸全书·下卷》:胎衣不下及死胎不出:中极、合谷、昆仑
   
《针灸逢源·卷五》:一凡难产横生死胎,皆取太冲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死胎不下案
   
李将军妻病甚,呼佗视脉,曰:伤娠而胎不去。将军言:闻实伤娠,胎已去矣。佗曰:案脉,胎未去也。将军以为不然。佗舍去,妇稍小差。百余日复动,更呼佗,佗曰:此脉故事有胎。前当生两儿,一儿先出,血出甚多,后儿不及生。母不自觉,旁人亦不寝,不复迎,遂不得生。胎死,血脉不复归,必燥著母脊,故使多脊痛。今当与汤,并针一处,此死胎必出。汤针既出,妇痛急如欲生者。佗曰:此死胎久枯,不能自出,宜使人探之。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色黑,长可尺所。
   
(《三国志·魏书·华佗传》)

 

难产

【概述】
 
   
难产,又名产难。系指怀孕足月,妊妇临产娩出困难,为各种异常产之总称。本病名始见于肘后方。针灸催产,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卷十二》:女子字难,若胞不出,昆仑主之。之后,唐·《千金翼方》、及宋明的不少书籍均有载述。
   
现代医学中因产力异常所造成的难产,可按本节辨治。
 
【病因病机】
 
   
难产之因,多由于孕妇系来体虚弱,正气不足;或产时用力过早,耗气伤力;或临产胞水早破,浆干血竭,以致娩出困难。另外,如临产过度紧张,或感受寒邪,引起气滞血凝,气不通行,血不畅流,造成难产。
 
【辩证分型】
 
   
难产,宫缩阵痛,产程缓慢。如为气血虚弱,阵痛微弱,宫缩时间缩短,下血量多色淡,面色苍白,神疲肢软,心悸不宁,脉大而虚或沉细而弱,舌淡苔薄;如为气血瘀滞,腰腹疼痛剧烈,宫缩亦较强,下血量少色暗红,面色暗紫,精神紧张,胸脘胀闷,时欲呕恶,脉弦大而至数不匀,苔正常或腻。
 
【治疗】
 
    1.
治则:补气活血,健运胞宫。
    2.
处方:合谷、三阴交,至阴;气血虚弱加足三里,气滞血瘀加肩井。
    3.
方义:三阴交、合谷,历来被推崇为催产之要穴,《子午流注针经》云:“……泻足三阴交,补手阳明合谷,胎应针而落;至阴,足太阳膀胱之井,催产亦有显效,有下火立产,其效如神(《神灸经纶·卷四》)之说。如为气血虚弱所致,加胃合足三里以资生气血,助运胞宫;如气滞血瘀所致,加用肩井,肩井为手足少阳之会,可疏利肝胆三焦之气机,气行则血行,使产难得解。
    4.
治法:至阴可用艾卷雀啄法灸之,亦可以麦粒大艾炷着肤灸;合谷、足三里施以补法,肩井、三阴交用泻法。留针及灸的时间及壮数,视宫缩及胎动情况而定,一般为15分钟以上(艾炷灸57壮)。鉴物难产原因复杂,针灸治疗主要适物产力异常的难产,如为产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难产,则须应用别的疗法。
    5.
古方辑录
   
《千金翼方·卷二十六》:妇人逆产足出,针足太阴入三分,足入乃出针,穴在内踝后白肉际陷骨宛宛中;横产手出,针太冲入三分,急补百息
   
《普济方·针灸门》:治产难,针两肩井入一寸,泻之,须臾即分娩
   
《杂病穴法歌》:三里、至阴催孕妊
   
《类经图翼·十一卷》:产难横生:合谷、三阴交。一治横逆难产,危在顷刻,符药不灵者,急于本妇右脚小指尖,灸三壮,炷如小麦,下火立产如神,盖此即至阴穴也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难产案
   
尝诣舒(安徽舒城)之桐城,有民家妇孕将产,七日而子不下,百术无所效。安时之弟子李百全适在旁舍,邀安时往视之,才见即连呼不死,令其家人以汤温其腰腹,自为上下拊摩,孕者觉肠胄微痛,呻吟间生一男子,其家惊喜而不知所以然。安时曰:儿已出胞,而一手误执母肠,不复能脱,故非符药所能为,吾隔腹扪儿手所在,针其虎口,既痛即缩手,所以遽生,无他术也。取儿视之,右手寸口针痕存焉,其妙如此。
   
(《宋史·庞安时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