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交谨防肠道传染病
专家认为,夏秋交替之际为急性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特别是水灾和旱灾频繁发生,肠道传染病流行的风险依然存在,公众应注意预防。 在日前召开的相关新闻通气会上,专家表示,从自己做起,很多传染病都会得到有效预防: 一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大小便后洗手,不吃生冷食品,特别是隔夜食品要热透后吃。出现发热等症状时,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以免对家人和朋友造成可能的传染。 二是接种疫苗。在疾病流行季节来临前,自愿接种相关疫苗,能起到有效保护作用。在疾病暴发风险较大时,各级疾控中心将会根据具体情况,建议对中小学生进行甲肝、伤寒等疫苗应急接种,具体情况公众可到就近的疾控中心咨询。 三是灾后疾病控制。6月以来进入汛期,在灾区,肠道传染病如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伤寒、霍乱等,经水传播的疾病如钩体病、感染性出血性结膜炎、接触性皮炎等是威胁健康的重要疾病,灾区群众要注意肠道传染病和经水传播疾病的防范,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品和变质食品。
严重超负荷工作加速机体衰老
芬兰职业健康研究所和赫尔辛基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严重超负荷工作会引起人体细胞基因中的染色体端粒缩短,加速机体衰老。 这项研究发现,工作疲劳程度不同,员工的白细胞基因染色体端粒的长度存在明显差异。那些背负严重工作压力的员工,染色体端粒明显短于工作压力轻微或没有压力员工的染色体端粒。 染色体端粒的作用类似于鞋带两头防止磨损的卡子。人出生时,其染色体端粒都具有一定长度。在许多细胞中,随着细胞不断分裂和老化,端粒会慢慢变短。因此,端粒的长度被视为机体生物衰老的重要标志。 研究人员指出,持续超负荷工作及其引起的严重精神压力可导致染色体端粒缩短,引起细胞早衰,从而加速人体衰老。为此他们建议,为保证员工的健康,雇主应跟踪调查和改善员工的工作条件,尽早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解决,确保员工的工作量不要超负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