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瓷说大元

 海外寻瓷翁 2012-08-30
会员名称: 陈平(版主)
会员级别:
实名认证:[ 实名已验证]
发表帖子:123
可用藏币:4149 
登陆次数: 162 
注册时间:2011-3-2  

 

观瓷说大元 [奖励20藏币] 奖励理由:支持原创!—陈苹
































                                 观瓷说大元
                                  福建 陈平

   元王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庞大王朝,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的,以少数民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蒙古族以其强大的武力,不仅征服了中原及长江以南地区,还将其控制范围扩张至整个西亚地区。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疆域最大的王朝。元世祖忽必烈在统一中国之后,并没有停止对外的军事行动。此后,元朝曾两征日本、两征安南(今越南北部)、两征缅甸,先后使高丽、缅甸、台城、安南等地成为元的属国。
   元朝存在了九十七年,先后历十一帝(自世祖忽必烈始),是我国历史上较强大的王朝之一。但由于元朝对汉族人民采取歧视的政策,使其过早灭亡,成为后来的清朝统治者的前车之鉴。此外,元朝的统治,为我国画定了以后的大致范围,自元末直到清朝中后期,中国的疆土在此基础上一直未发生太大变化,而蒙古族在此之后也成为了中华大家庭中的一部分。
为了文章叙述的方便,不妨将元代从公元1271年 到1368年的君主作一简列。
庙号   即位(年份) 退位(年份)在位时间(年)
成 宗    1294    1307             13
武 宗    1307    1311              4
仁 宗    1311    1320              9
英 宗    1320    1323              3
泰定帝    1323    1328              5
天顺帝    1328    1328              0
文 宗    1328    1329               0
明 宗    1329    1329               0
文 宗    1329    1332               3
明 宗    1329     1329              0
顺 帝    1333    1368               35

   元朝历11个朝代,共计97年, 顺帝是长寿皇帝。

一、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是蒙古族伟大的民族英雄,他使蒙古人民摆脱了金朝的奴役,并统一了蒙古,他还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为统一全中国打下了基础,但他也干过一些坏事,杀害了一些无辜的老百姓,破坏了大片先进地区的经济和文化。
窝阔台因为雄才大略,足智多谋,在成吉思汗死后成为大汗。元顺帝是元朝皇帝中少有的接触汉文化较深的一个,1370年5月23日,他在沙拉木伦河畔的应昌去世。
元顺帝的儿子爱猷识里达腊获悉父亲去世的消息后,便在哈拉和林继位,他将残元政权又维持了八年,1372年,明朝大将徐达率军攻向哈拉和林,由于明朝军队战线过长,后援不继,受阻于土拉河畔。
    1378年,爱猷识里达腊去世,其子脱古思帖木儿继位,1388年,明朝军队在大将蓝玉的率领下在合勒卡河和克鲁伦河之间、贝尔湖南岸大败脱古思的军队,脱木思帖木儿逃走后被其部将缢杀。这次的失败,使残元政权丧失了在蒙古人中至高无上的地位,蒙古诸部落宣布脱离它而自立。1399年,乞儿吉斯部首领贵力赤,否认了最后一任残元皇帝额勒伯克的宗主权,于1399年将其打败并杀死,取得了统治各部的霸权。苟延残喘长达29年的残元政权灭亡了,蒙古帝国大汗灰飞烟灭了,蒙古各部又回到了“春秋战国”时代。

二、瓷器皇冠上的明珠——元青花

   元代青花瓷器特点是形态较大、胎体较厚、份量较重。装饰花纹所使用的青花料,有进口与国产两种。进口料颜色鲜蓝、艳丽,采用影青作面釉,所绘图案构图严谨、笔法工整、描绘细致。这类产品体积都比较大,为当时的高档产品,其器型豪放、青料发色浓重,总体风格气势磅礴;国产青料发灰较淡,一般施以乳浊的卵白釉,所绘图案构图疏朗,笔法淳朴,风格粗犷。这类产品大部分为小件产品,多为普通民窑所生产,也多为日用器皿。装饰纹样主要有松梅竹莲、龙凤鹤鹿、人物花鸟、卷草锦地等,此外,历史故事也风行一事。
元代景德镇烧造的青花瓷,不愧是我国青花烧造史上的一个代表,它选料的精细,画工的精美,不仅让它们在当时就远销到海外,在此后也一直是历代收藏家们眼中的至爱。品类纷繁的元代瓷器中,青花瓷器以鲜活、艳丽、明快独树一帜。青花瓷器中,又以人物故事为装饰题材的最具特点。它的数量虽少,但绘画技法高超,特别是画面小中见大,且多表现元代杂剧的故事场景,开创了全新的视觉领域。元青花工艺建立在新的技术前提下。胎釉、青花、绘画、制作、烧制各方面都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科学水平,诸多特征是识别元青花瓷的必要依据。
  元青花的绘画技法有独到之处。如画面人物比例得当,注重人物表情、情格的刻划。轮廓、衣纹线条流畅,山石、树木、乃至人物衣饰有平涂,有皴擦。与纸、绢不同。元用青料在瓷胎上作画,游刄有余,功力深厚,至今为人所赞叹。可惜的是,那些画师多为民间艺人,未留下自己的姓名。元青花多使用进口青料,俗称苏泥勃青,又称苏麻离青、无名异、撒卜泥等。苏泥勃青与英语中的Smalt的发音相类,译为用钴料制成的蓝玻璃或藤紫色颜料。无名异、撒卜泥则与西域语中Sabum的音相近,意为浅绿宝石。这两个词的音又很近,似为同一物。进口青料据史料载,来自伊拉克、伊朗等国,又说来自南洋。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钴矿有100多个,以南非和中亚为多,中亚的钴矿石在元代通过贸易渠道输入中国制造出了精美的元青花。

三、、元代瓷器

   在元朝的统治期间,由于连年混战,所以从整体上看,元代陶瓷业基本上承袭了前代旧制,除青花、釉里红等品种,没有太多发明。
但仅就江西景德镇而言,情况却大不一样,元朝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一)是景德镇地处皖赣边区,受战争影响不大,社会经济状况较为安定,(二)是当地原料丰富,,技艺上博采众长,产品制作精良,有“工匠四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美誉,(三)是在景德镇设立了全国唯一一所管理陶瓷产业的机构──浮梁瓷局,(四)是对外贸易红火,出口量增大,从另一个角度刺激,促进了景德镇的瓷业生产,使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
     元代釉里红的出现,使我国在瓷器装饰艺术上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陶瓷装饰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使用铜红釉为着色剂进行彩绘装饰,已渐入佳境。为了发展瓷业,元代统治者实施了多种管理手段,除设立行政机构外,对具有一定技术的工匠也很重视,规定免去工匠的一切差科,对他们的技艺实行“世袭制”,既使生产专门化,又使得特殊技艺后继有人。
   元政府意识到发展瓷业并积极对外贸易,对元朝经济有重要意义,是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元政府建立相应的港口外销管理机构,鼓励对外贸易,使这一时期在瓷器的外销数量、质量等方面,较宋代都有大幅度的增加和提高。在土耳其和伊朗两国的博物馆里,收藏着一些极为珍贵的元青花瓷器,代表着这一时期青花艺术的风格特点。随着瓷器的大量出口,促进了对外交流的发展,对一些国家的宫廷上层社会在日常生活、文化艺术等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人们普遍重视对这些元代瓷器的珍藏和陈列,让后人追忆过去的历史。在东非的伊斯兰教地区,景德镇青花瓷和龙泉青瓷被镶嵌于宫殿、寺庙或其他纪念性建筑物的墙上,视同珠宝,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此外,元代另一成就是发明了卵白釉器。亦称“枢府窑器”,因有些器物底部上有“枢府”二字,故名,但烧制这类卵白釉瓷器的窑场,也同时烧造青花瓷和黑釉瓷器。卵白釉的特征是釉层较厚,呈失透状,色泽如鹅蛋白,它的出现为明代永乐甜白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76年,在朝鲜新安海底打捞出一艘元代沉船,载有中国瓷器近两万件,包括当时龙泉窑、建窑、吉州窑、磁州窑、官窑、钧窑以及景德镇等窑场的大量产品,成为考查元代各窑址产品情况的可靠实物佐证。

四、兴盛的元代文学  
 
   元代是杂剧兴盛的时代,产生了一批杰出的文学家,如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等为其中的代表作品。
元代人物故事在元青花器上频繁出现,间接说明了元代杂剧的广泛传播。当时瓷器只是其中的载体之一。元青花青花瓷器所画的人物故事酣畅、流利。有《萧和月下追韩信》、《鬼谷下山》等作品。

四、大元帝国----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

   蒙古族以前的生活方式大多以游牧为主,生产力低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自忽必烈以来,历代元朝统治者都以农业生产代替了畜牧业生产,所以元朝的农业有了极大的发展。由于元朝的疆域扩展到了西亚地区,使得欧洲与亚洲的交往更加频繁,技术交流更加迅速。经济的起步带动了手工业与商业的繁荣,在元朝年间,中国南方的棉花种植已非常普遍,所以纺织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出现了以黄道婆为首的一批手工业者,使当时的棉纺织技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此外,因漕运、海运的畅通及纸币的流行,商业在元朝也极度繁荣起来,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之一。


五、成吉思皇帝圣旨金牌

   中国国家博物馆关于成吉思汗文物是零的纪录,没有一件成吉思汗的文物实品。“成吉思皇帝圣旨金牌”,银质鎏金,长21.7厘米,宽6厘米,是蒙古国皇帝颁发诏敕的信物,正面和背面分别刻有汉字和契丹文,这是至今发现的惟一一件成吉思汗文物实品。这块珍贵的成吉思汗腰牌是史树青为馆里征集的,馆里原来就只有一个成吉思汗的画像,底下什么成吉思汗的用具、纪念品什么都没有。

六、元青花瓷屡见各大拍卖会
 
    2004年6月,北京华晨秋季拍卖会上,一件不起眼的元青花云龙纹罐以四百六十二万人民币成交。2003年9月16日,美国多尔拍卖会上,一件口底伤残的元青花云龙纹扁壶,更是以五百八十万元的高价成交。作为一段历史的证物,稀世珍宝元青花的增值,势必会日益延续下去。2005年7月12日,一件绘有鬼谷下山的元青花在英国佳士得拍出1400万英磅,折合人民币2.3亿元,创出中国艺术品有史以来的天价,其身价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令中国艺术品市场为之一震。几千万元人民币,在如今的拍卖市场上,已经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数字,收藏家和投资者们对此也逐渐地习以为常了。但这件中国艺术品的成交,不仅创下了惊人的成交价记录,也成为世界各地收藏家们议论的话题。
   大元帝国,有着说不完、写不尽、听不厌的故事。随着时光的流逝,将有更多的小说、绘画、电影、电视、邮票述说。我辈若能一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也是幸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