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娟的新疆

 眉山泡菜馆 2012-08-30

 李娟像一位纺织者,用自己的记忆编织生活的长线,在散文作品中留下了她个性化的生活,个性化的生活区域,那就是她生活的这片沃土,新疆阿勒泰。几乎每一位优秀作家的散文,都会涉及儿时的记忆和遥远的故乡。鲍尔吉·原野的散文里时常出现以内蒙古为背景的生活场景,而彭学明的散文里也常常出现他的湘西老家。刘亮程和李娟无疑是新疆的散文代表。刘亮程的散文更多是描绘新疆那片土地给他的哲学思考,而李娟的散文更喜欢用直白、幽默的语言讲述生活之累、生活之乐和生活感悟。

  散文集《走夜路请放声歌唱》里李娟用记忆串起了她的童年,讲述了关于成长、痛楚、亲情、友情和改变的思考。在李娟之前出版的两部散文集 《我的阿勒泰》和《阿勒泰的角落》中,我们处处可以看到李娟对生活的纯真感悟和幽默的语言。李娟的感悟不是刘亮程式的哲学化沉淀,处处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情趣——这与作者的身份有很大关系,毕竟长期的亲历和片刻的体验写出的文字深度定会不同。李娟描绘关于新疆的点点滴滴时她已融入了其中,再用记忆慢慢沉淀生活的种种喧嚣,取其精华呈现给读者。李娟不再仅仅是散文写作者本身,而成了生活的亲历者和记忆的收集者。虽然“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但身临其中的体验,加深了她文字的厚重感。

  李娟的记忆往往包含两面:一面是生活的无比艰辛,另一面是记忆和文字的乐观表达。在艰辛化作乐观时她的生活态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李娟用乐观的态度写出来的文字,字里行间都透露出纯真和自然,这也恰恰是李娟的散文存在的必要条件,在伪情感泛滥的今天显得尤为珍贵。从李娟的散文里不难发现独特的记忆和独具一格的生活体验:《外婆信佛》中“虔诚”的外婆在李娟的笔下成了可爱的小人物,跟着作者的生命体验读下去就不难发现“外婆”以“我”为中心的思想根源。读者的审美同情已经转到了外婆的 “可爱”之上,没有人会再去计较其他社会价值。 《看了〈凿空〉》像一篇影评,但字里行间均有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因此这篇文章有别于讲电影技巧的影评,又有别于讲电影哲学的矫情文字,通俗但不媚俗。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这部散文集中《写给流浪的母亲》小辑中的5篇文字与其他文章的风格完全不同,也不同于李娟之前两本散文集中的文字,是富有哲理的心灵独白。它们用跳跃式的思维回忆了母亲的艰辛,用儿女的口吻表达了对母亲和母爱的深深敬意。这组文字中的李娟一改往日轻松活泼的风格,其文字变得深沉而忧郁——这也能代表李娟在《走夜路请放声歌唱》中的变化,她不再是那个单面地观察生活的快乐女生,用一种包容的情怀注意到了生活孤独、无助、阴暗——对于李娟的散文而言,这并非是好事,如果李娟的散文失去了单纯、乐观和幽默,定会失去一半的精彩。更多人期待李娟,是希望看到李娟关于新疆和她生活区域的生活化体验,而不是诠释生活的哲学意义。

——安徽商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