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首先应该为自己活着

 eug 2012-08-31

人首先应该为自己活着

  

     兰德公然主张,人活着的目的不是为了他人,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活着。因为如果每个人都为另外一个人活着,大家为谁活着,那这样活着还有意义吗?(你不为自己活着,你为谁活着?你首先不为自己活着,你首先为谁活着?)比如说现在的教育要求个人为国家、集体活着。个人首先不是为自己活着,而是为国家、集体活着。那国家为什么需要个人为它活着,这样就导致一种循环论证,就是国家为大家服务。下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个人不能直接为自己活着,而是要走大家为国家活着,国家为大家活着的兜圈子路线?很显然,国家不仅从中收了钱,到头来还严重干扰了个人为自己活着,特别是某些国家。它不允许个人为自己活着,它却为大家活着?真是奇怪!所以正本清源,人首先应该为自己活着,只有正视自己的人才可以正视别人,只有正视自己利益的人,才可以正视别人的利益。

     兰德的个人主义包括的几个原则:
    1、个人是其自身的最高价值。没有什么比一个人自己更高了,不论它是国家、政府或者社会。兰德说:“我决不会为他人活着,也决不会让他人为了我而活着。”
    2、个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个人永远都是目的,而不是充当他人或者组织的手段。
    3、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既然一个人自己是目的,他用自己的理性来行为,那么,他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4、个人决定他需要什么样的价值,以及如何
实现这些价值。不是别人给一个人设定这个目标,而是一个人自己筹划未来,选择自己所追求的目标。  

    道德的源泉究竟是什么?是他人的需要?还是个人的价值?

    在利他主义者的道德信条中,他人的需求是道德的正当性源泉。他人的需求是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正当的道德标准。然而,在兰德的道德信条中,每个人平等的价值与相应的生命权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其他权利和自由才是道德正当性的源泉。自我牺牲不应该成为一种道德标准,倒是自利应该成为一种道德标准。每个人的幸福就是其生活的道德目的。每个人的生命与幸福自身都是目的,任何人不是他人实现其目的的手段。    

    正确的道德标准是:人——每一个人——都是自我的,而不是为了去满足他人;他必须为了自己活着,既不为他人而牺牲自己,也不为自己而牺牲他人;他必须以实现自己的幸福作为他生命中的最高道德目标,为了他理性的个人利益而工作。

      兰德所主张的个人主义者既尊重自己的价值,也尊重每一个个体的价值。每个人的生命与幸福自身都是目的,任何人都不是他人实现其目的的手段。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去损人利己。个人主义者以实现自我为使命,而利他主义者则以服从权威和征服他人为乐。个人主义者为掌握自己的命运不辞艰苦,不怕恶言,常常付出沉重的代价。

     在兰德看来,理性的自私或者自利是一种美德,而不是一个糟糕的品性。兰德说,这样一种美德可以推延出来几种最重要的品质:即合理性、创造性、诚实、正直、独立、正义、自豪等。她认为,一个自利的人,才能够实现这样一些美德,而利他主义的人却无法实现。她甚至认为,利他主义是一种恶。她说,帮助他人并不总是值得提倡的。相反,每个人应该独立起来,依靠自己的理性,依靠自己的劳动来活着。这样的话,每个人才会活得有尊严,每个人才可以变成一个具备正直等美德的人。  

    假如人真的可以通过将其他一些人变成牺牲的动物,从而获得自己的利益,假如为了某些要靠我的血才能生存下来的东西而要求我去牺牲,要求我服务于一个远离我之外、凌驾我之上、违犯我个人利益的社会——我会断然拒绝。我会把它当成是最卑鄙的恶魔一样去抵制,尽我全部的力量同它抗争。        

    兰德的个人主义和自私概念是理性的自私或者是理性的个人主义。人自私是为自己,在为自己好的同时才可以更好地为他人。是“体面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            

     兰德主张,企业家是对社会贡献最大的人。中国不会提出向企业家学习,但会提出向雷锋学习,因为雷锋是做好事的人,企业家是谋私的人,怎么能向企业家学习?然而,这两类人,究竟谁给每个普通人带来的好处多呢?是像爱迪生这样一个极端自私的发明家,像比尔盖茨一样横扫同行的首富,还是像雷锋这样绝对忠于党的无私无我之人?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爱迪生和比尔盖茨及其产品的社会是怎样的社会?没有雷锋这样无私无我的人的社会又是怎么的社会?大家更愿意生活在哪一个社会?答案是不言而喻。问题是在雷锋型社会中不会出爱迪生和盖茨。在爱迪生和盖茨的社会中却会出很多行善的人。所以,英雄的道德密码,就是人活着不是为了他人,首先是为了自己,而不是惟一的为了自己。

             

    兰德认为:“道德的目的是阐释适合于人类的价值和利益;人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这是道德生存的本质;人必须受益于自己的道德行为。”在她的结论中,把利他主义思想下的人比喻成“献祭的动物”,攻击“自私”就是攻击人的自尊,放弃“自私”就是放弃自尊。

    在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中,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损己利人,这是西方的基督文化和东方的儒家文化中都大力倡导的;二:损人利己,这是所有文化都反对的,也是兰德所不屑的;三:利己利人,这才是兰德所着力倡导的。

    利他主义者在把自己变成服务工具的同时,也把他人当成了社会工具,这是不符合人的本性的。人靠自己的劳动来创造财富,也靠自己的劳动来塑造灵魂。自尊的美德意味着拒绝扮演献祭动物的角色,拒绝任何视自我献祭为美德或责任的教条。人类之善不需要人类牺牲,也不能通过任何人为他人牺牲而获得。在理性自私的基础上,在公正的知识交易中,人类是可以生活在自由、和平、繁荣、仁爱的理想社会中的。

    兰德特别提到了爱,她认为:“爱就是珍视,只有理性的自私者,只有自尊的人,才能够爱——因为只有他能够持有坚定、一致、不妥协、不背叛的价值。不珍视自己的人不可能珍视其他任何事物或任何人。”  

    马克思坦率地指出,“个人总是并且不可能不是从自己本身出发的”,“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唯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

    在不损人的情况下追求自身的富足和快乐,是文明社会尊重人的标志。

    攻击“自私”就是攻击人的尊严,放弃“自私”也就是放弃自尊。

     如果有人乐意作为工具,为他人的目的服务,那么他必然会把他人视为工具,为自己的目的服务。

    自己是自己的最高裁判者。

     以自己为中心,而不是以别人为中心

    在处理“我与自己”的关系时,要以自己为中心。

    在处理“我与别人”的关系时,要把自己和别人都看成是平等的主体。

 

                             要为自己活着   
 
  活过了四十岁,蹉跎了那么多岁月,才悟出了这么个理儿来,人要为自己活着,不要为别人活着,为自己活着,才会轻松潇洒,为别人活着会觉得很累很累。 
  活着只为自己那是自私,而为自己活着却是大度,难怪有位名人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就是嘛,你为自己活着,管别人怎么说干啥?只听别人说,你甭想活,至少你活的不舒坦,在叽叽喳喳,指指点点中,你非晕头转向不可,当你晕倒了,背过气去了,还会有人说你“小心眼”“想不开”之类的话,干脆不理它。别人说好也是我,别人说坏也是我,别人说坏我未必坏,别人说好我未必好,听闲言寸步难行,正己身坦坦荡荡,我就是我,我不用为别人活着,别人也不用我活着。

    人不能以自我为中心,但不能没有自我。
    人,一旦失去了自我,生活就会变得很糟糕。自信、快乐统统都消失殆尽。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自我,那将会是最大的失败,也是最不可理喻的失败,因为是败给了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