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把握客户跟进的“尺度”?

 水清而深 2012-09-02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阿里巴巴贸易论坛,网友“liulang779”上传。原帖如下——
   
    我们公司的业务操作都是在网络上寻找客户,网下操作的多,在实际的操作中, 我觉得这个网下操作确实有点不好把握啊!对于确实有需求的客户,不联系的话,心里老是担心对方哪天突然选择了别家的产品而自己却全然不知道,这不是放弃机遇而是放弃成功本身啊!.可联系多了的话,又生怕把对方吓倒.令对方厌倦!有些客户在看了我们的产品介绍,协议等相关资料后说没有什么问题,叫不要急,慢慢等!等上级批准!!可我们能真正放心慢慢等吗?

    真不知道该怎么样把握这把"客户跟进尺"啊!哪位有什么好点的法子,请赐教一二 感激不尽!!!  

        [feiyang7762]我们每天都是在面临这样的犹豫 

    我个人认为还是要主动点的,不能不联系,等别人联系那就机会没有了,至于联系多了,要不时的按照产品深入,步步深入,也不要一天一个电话,那样的话,别说是对方了,你都要生厌的。

    [未完税交货]我的看法是: 

    现在国内对外贸易的状况是,大客户基本上都被大型有实力的外贸公司掌握,而对于众多小型的外贸公司工厂,所能接触的多数是一些散户,小户。所以,如果不能把握若干个大客户,那生意也只是有限而不可能持续的几个单子。那么如何不断寻找客户开发客户就是目前外贸企业最头疼的问题了。楼主提到的怎么把握“客户跟进尺度”问题,其实可以先换位思考。

    如果你是一个BUYER(买主),你会如果选择众多SELLER(卖方)的不同价位,品质的商品?货比三家很正常。一两个询价只能说明对方对这类产品感兴趣,而他可能在同时向若干个供应商询价。但是为了把生意做成,我们必须跟进。那按照前面所说,客户是否优先选择自己的产品,主要并非看我们是否跟进的“合适”,而是产品本身是不是有竞争力。那如果把握这个“跟进尺度”,我个人认为业务员需要了解客户的背景,自身产品在行业内的优势劣势。其实多发几个邮件给对方,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联系这很正常,生意不是一天做成的,所以在措辞上也没必要催对方下单,而是要让对方感觉到你的诚意。如果对方觉得你们的产品合适,他们真的需要的话,那么这种联系就显得很重要。

    [jamesbz]GO GO GO ! 

    我们做业务的确实如二楼说的一样,每天都在担心老客户。 但是不是每天都有开发新客户呢 ? 
    [Julio]要客户积累和客户跟进同步进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