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与邹恒甫对簿公堂,这场官司三大看点 回复:21 人气:4287自称“中国经济学第一人”的邹恒甫教授,在微博上爆料“北大院长、教授和系主任奸淫餐厅服务员”,在互联网上掀起一场轩然大波。昨日,北大正式宣布起诉邹恒甫,以法律手段维护学校声誉。对于北大和邹恒甫的这场官司,从一个网友的角度,我以为有三个看点: 其一,邹恒甫会不会输官司。从目前情况来看,邹教授以前言之凿凿,言必称北大为“淫窝”,院长主任为淫棍,但是从微博以及各种媒体不断跟进的过程来看,却让公众令人大跌眼镜:邹教授的爆料有“爆”却无“料”,尽管不能说无中生有,但却也是自己抢先松口承认有夸大成分,甚至不排除未来还有“凭空臆想”或者“虚拟”的成分在里边,如果这样,那么这场官司邹恒甫必输无疑。 其二,北大的名誉究竟已经收到了多大的损失或者能够通过这场官司挽回多少声誉。首先可以肯定经过这个微博事件,北大的名誉确实已经受到损害。在没有实质性证据的情况下,北大在微博上已然被打上了一个腐败和淫乱的烙印,不仅学校声誉和教师群体形象会受到负面评价,而且北大某餐厅无辜员工们也被殃及。但是倘若邹恒甫教授爆料的内容中有确切的证据,或者说其中有些是真的,甚至在未来时段内被证实,那么北大的名誉损失则是咎由自取。而官司打下来,北大尽管不会名誉扫地,但执中国高等教育牛耳的声誉恐怕会大打折扣。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北大即使把官司赢下来,北大的名誉又能捞回多少?我以为至少也是一个重创。在当前的网络思维定势之下,甚至整个社会的思维定式已经把这种社会地位占优势的群体定格在一个并不理想的位置上,即使最后证明邹恒甫教授的爆料纯属子虚乌有,但是彻底消除公众的怀疑恐怕也绝非易事。 其三,这场官司对未来微博爆料的影响。北大的名誉恐怕不会在短时间内完全得到恢复,由此我们引申出一个话题,就是微博名人、“内部人士”(消息灵通人士)、普通公众在今后发微博消息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慎重一些,避免给别人或者他人造成名誉损失,使自己也遭遇麻烦。邹恒甫教授吃了官司,倘若官司失败,那么公开道歉恐怕要比损失一些经济利益更为难堪。对于一个社会名流来说,名誉有时候是很金贵的,邹教授如果在将来的某一天承认自己在微博上市胡说八道,还有几个粉丝会崇拜他们心目中的偶像呢? 对于北大来说,事关数百名教授院长主任的声誉,官司输不得;对邹恒甫来说,目前来看“料”无真凭实据,恐怕官司赢下来困难。结果恐怕只有一个道歉了事! 而对微博的发展来说,我以为也许是个好事情,不管是谁,今后玩微博还要加一条小心:假的不说,搞不准的不转,整不明白的闭嘴。但对于社会舆论来说,我以为还应该培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譬如北大完全不必轰轰烈烈搞一篇什么“评论员文章”把事情搞得更大,还可以采取更为宽容的态度与邹恒甫沟通,也许对于微博的发展和自己的声誉来说更为有利。 作为一个公民,我支持北大以法律手段抵制谣言,至少我认为这场官司将会对网络信息的法律和道德边界划分,做一次有益的尝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