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 2.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3,。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 4.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5.及时反馈,建构沟通的桥梁。 6.不要限制学生的思考的方向。 7.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 8.强调理解而非死记结论。 9.经常提示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联。 10.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 11.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失和错误。 12.不要刻意追求知识表层的刺激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许对问题本身的探究更能激起学生的持久的兴趣。 13.不要指望重复使用一种原本很好的学习方式或手段来激起学生的兴趣。 14.不要指望仅凭教师的一己之力能让课堂增辉添彩,要学会向学生借力,真正的学习动力来自于这种互动与交流。 15.不要以为鼓励在任何时候对学生都管用,有时候对某些学生可以惩罚,但要慎用惩罚,不是体罚。 16.关注每一个学生是美好的愿望,但要首先从关注每一个学习小组开始,因为它可以帮助你达成这个愿望。 17。一定要重视高效课堂上的评价使用好用活评价,并让它贯穿学习的全过程直至形成一套自我运行的评价机制,他将会促使每一个学习小组成为一个高效学习的“动车组”。 18.教师的角色更主要体现在激励、点火,而不是传经布道。 19.加分是一种评价,但评价不只是加分。 20.用好“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这四句话,它会带给你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21.很多时候,我们总在冥思苦想如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倒不如直接走进学生中去寻找答案。 |
|
来自: 东方快乐汉 > 《课程改革 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