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玫瑰花蕾 ——《公民凯恩》

 願隨身 2012-09-03
玫瑰花蕾 ——《公民凯恩》
 
   我始终相信这是一种渴望。
   这是一部电影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在任何一座褒奖电影成就的凯旋门上都占有显著的位置,“第十四届奥斯卡最佳剧本奖”,“好莱坞最有气势的十大巨片之一”,“美国百部经典名片之一”,“世界电影史中公认的十大经典影片之一”。毋庸置疑,拥有如此多的殊荣,“无论是谁,只要拥有一部像《公民凯恩》这样的电影,就只能给人一个感觉;高山仰止,这种成就足以让人睥睨天下,傲视群雄。”(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 安德列·巴赞)。

   电影出品于1941年,是当时年仅25岁的电影大师奥逊·威尔斯自编,自导,自演的成名代表作。

   60年,一部电影被人写到山穷水尽肠穿肚烂,可我还是想说,只说一点点。理论上的东西可以叫理论家去理论,有多大的成就对后世如何影响,也不由我说了算。没必要把那么多的政治因素哲学原理硬生生的牵扯进来,电影便是电影,看了,那点感觉还在。

    ……

   清理工人把那一架古旧的小雪橇扔进异常豪华的巨大壁炉,火舌舔舐着“玫瑰花蕾”的商标卷曲熔尽,当缕缕浓烟直冲云端,任何的揣度猜测都成了恶意的诽谤和中伤,再没人知道那一句神秘的临终遗言的真正含义,可知道又能如何。人们生活着,不懈的生活,垂暮之年可以悔不当初可以执迷不悟,但有谁真正对一切的生前身后秉持着纯良和释然的态度,他便是神。这个世界没有神祗,于是灵魂才兀自的流浪着,游离于身体之外,滞留在某个时空。

   电影该是五段故事的拼图,凯恩生命中五个说不上是什么的着力点,很难说哪个更重要,哪段更客观。一个代表了人类残酷好奇心记者的游走把四散的记忆拼凑在一起,于是凯恩的一生在每个人的心灵舞台上复活。每个人都那么衰老疲惫,为生活奋斗挣扎,象在打没有胜算的战争,但至少坚守着。

   凯恩飘雪的童年,创业或者奋斗,开创出崭新的报纸风格,结婚,生子,享受成功和财富。他野心勃勃,却为自己的不妥协在政治上败给对手。两次失败的婚姻陪伴着骄傲的男人日渐衰老,一个人悄悄颓败下去,像豪华的仙纳度庄园一样的颓败了。然任何的努力也不能堆砌成一个完整的凯恩形象,甚至连原先对他的一鳞半爪的认知也渐次模糊。

   他追求了一生,人们喜欢说他追名逐利,然我想他的追逐是为了获得更多爱,却只是不懂如何爱,这莫不是生命中一段非凡的缺失么,莫不是一个时代的痼疾么。若非如此,在失去几乎一切的时候,又为何唯独对不曾得到的有关“玫瑰花蕾”的记忆中飘雪的房屋里的温暖无法释怀。金钱,名誉,地位或者女人,唯有心中明了什么才是全世界。年少时倔强的眼神变成了成年后的桀骜不驯,傲然于世的自信姿态也并非盲目的自我膨胀,而始终挥之不去的是那个年代的阴翳,这个被笼罩其中的半生功成名就的男人也不可自制的迷失其中,置身人海茫茫,内心的寂寞却无以复加。

   凯恩为自己建造了穷尽奢华之能事的王宫,却只是无情的束缚了疲惫的身体禁锢了仍在不懈渴望的灵魂。后半生离群索居,孑然一身,近乎残酷的恪守着对世界的绝望孤独终老,当一息尚存的嘴唇如释重负般的吐出了玫瑰花蕾的气息,飘雪的小屋遗落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一切只是刚刚好……

   在成年累月的积淀之后,任何的繁华都姿色尽失,我们可以爱,拼尽全力,只是不要让童年的纯真在人生的斗争中消磨怠尽,象那个有关玫瑰花蕾的遗憾,童年时候的小雪橇,没有人在欲盖弥彰。

    “玫瑰花蕾”,一个词的独白,却成了经年之痛。我想,这是一种渴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