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尊重民意,更要引导民意——四都镇全面推行生态墓葬的启示

 指间飞歌 2012-09-04
要尊重民意,更要引导民意——四都镇全面推行生态墓葬的启示

  在2009年的深化殡葬改革工作中,四都镇解放思想、锐意改革,打破原来一村多墓、一村一墓模式,提出并实施“镇统筹、村联建”的墓地建设新模式,自我加压,率先全面推行“深埋、植被、坟不露头”的生态墓葬,全镇统一建设了3个生态公墓。自200951日生态公墓正式投入使用以来,殡葬入公墓率和生态葬率达到两个100%。四都镇在全面推行生态墓葬中始终坚持“在尊重民意中引导民意”理念的成功实践。

  一是要了解民情,掌握民意,充分集思广益。民意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是搞好各项事业的重要推动力。尊重民意,尊重客观现实,将民意贯穿于工作决策、规划、实施、管理等各个环节,势必会得到大多数群众的支持,增强民众参与的积极性。

  四都镇在推进殡葬改革工作中,注重了解民情,掌握民意,做实民意的收集与提升。在全市深化殡葬改革动员大会召开后,镇党委政府分层次开展了“如何实施殡改,如何建设墓地,如何实行生态葬”的大讨论,把殡葬改革从其实质上是人的观念改革的高度来认识,成立了工作小组,进村、到队、入户进行座谈,在讨论中强调殡葬改革工作一定尊重民意,顾及大多数甚至是绝大多数群众的利益与需求,集思广益。在大讨论基础上,又及时召开党政领导和村书记主任会议,并邀请村民代表列席会议,对“大讨论”情况进行交流,会议就生态公墓的建设数量、选址、日常管理及全面生态化墓葬与否等问题上进行了多方位讨论与辩驳。在经过先后5次的讨论总结,按照“有利于节约资源、整合资源,有利于厚养薄葬风气的形成,有利于保护生态、方便群众”原则,同时结合实际和以往殡葬改革工作经验教训,提出了“镇统筹、村联建、全面推行生态墓葬”的殡葬改革方案。

  二是要引导民意,凝聚民心,促进共鸣共识。从群众需求出发,尊重民意,并不是一味地迎合民意,更不是包办民意,因为群众之间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工作性质等不相一致,其存在本身即带有时限性,反映出的民意更具局限性,故正确地引导民意、发挥民智、凝聚民心才是做好工作的关键。

  四都镇在殡改工作统一群众思想上,广泛动员,有效选择宣传手段,以开展活动的方式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在此次殡改工作启动前,镇党委政府组织召开了镇、村、村民三级动员大会。通过有效渠道周密安排宣传工作,利用广播、宣传标语、横幅、殡葬宣传车等载体,大张旗鼓地开展殡葬整治活动宣传,专门印刷了生态墓葬改革相关资料《四都镇生态墓葬公告》、《四都镇生态墓葬告知书》共8000多份,张贴到各村宣传橱窗、村民聚集地,分发到各村各户,真正做到生态墓葬家喻户晓,使“镇统筹,村联建、全面推行生态墓葬”的决策深入人心。同时,四都镇还针对辖区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着力将宣传重点向受传统思想影响较大的老年群体倾斜,通过星光老年之家举办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书画、棋牌等文体活动,以消除老年人对生态墓葬的排斥心理,提升老年群众的殡改意识和环保生态意识。生态墓地投入使用后,还组织各村村民小组长以上干部前往实地参观,更进一步地做好思想引导,使殡改工作逐步得到全镇上下的支持与理解。

  三是要严格管理,有情服务,实现利民惠民。真正体现大多数群众利益的民意不但需要正确地引导,辅以优质到位的服务,更需要管理上合法的制约,这也是法治社会、民主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基石,更是创建“中国幸福乡村”的坚强保障。

  为避免生态墓地失管,四都镇全镇上下统一思想、态度坚决、管控严格,推行 “四统一”的管理体制,并在殡葬过程中提供“一条龙”式的服务。在管理上,按人口统一由村分担墓地建设费用,按标准统一建设墓地,按制度统一管理墓地,按要求统一服务。同时对镇墓碑店主、殡葬管理联络员、风水先生和泥水工进行教育培训,确保墓地建设、使用按规定严格实施;人性化服务方面,一旦有村民死亡,公墓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与村殡改联络员提供从订墓碑开始直至骨灰入葬的全程跟踪上门服务,还对特困户慰问帮助提供资金支持。丧户入山丧葬,有选择墓地和墓穴的自由,可从3个公墓中任选1个入葬,且提供低偿穴位选择,入葬时除了骨灰上山,不用携带其它任何建设材料,均由公墓管理委员会提供,真正实现便民、利民、惠民。(本文作者系四都镇党委书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