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开古玩行业神秘的面纱

 爱雅阁 2012-09-05
作者张正望先生
   两点忠告  “相信实物,不要被故事迷惑”  “尊重专家,但不要迷信专家”

第一个忠告“相信实物,不要被故事迷惑。”

多年的实践证明,许多拿东西前来要求咨询鉴定的人,或者想把东西卖掉的人,都会告诉你一个动人的故事。说什么这东西家里放了许多年,是父亲的父亲传下来的;或者说某某地方搞建设,从工地上挖出来的等等。在这些迷人的故事中,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即祖传、皇亲国戚、官僚后裔、大地主、大资本家、出土、从墓中盗来……潜下里告诉你,这是真货,快买吧!如果你听信了这些故事,以为机会难得,吃到“仙丹”,那么就会上当受骗,其结果是一粒“苦丹”。

第二个忠告是“尊重专家,但不要迷信专家”。

所谓专家就是对某一器物进行深入研究,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说穿了,人人都可以成为鉴赏家,比如某人签字的笔迹认知、亲人的背影相认……就是对他太熟悉了才能作出正确判断。但是,专家不是一生下来就是专家,专家更不是杂家,古玩藏品这么多,哪能样样都精通。另外,受到环境的限制,年龄的限制,新科技的发展等因素,有时专家也有“走眼”的时候……

有人认为:博物馆不如文物商店,文物商店不如土专家……话虽然有点偏激,但我赞同。因为博物馆的洋专家大部分科班出身,历史系、考古系大学毕业,理论知识是他们的強项。在实践考古中,因为不存在赝品问题,只要认知地下墓中的东西,就知道是什么年代了。他们的弱点在于与民间收藏接触得少,赝品见得少,尤其对藏品的市场价格更是一无所知。作为文物商店来说,他们既卖又收,常期在艺术品流通领域里作战,有着丰富的经验。但是,他们收货化的是共产党的钱,万一走眼对自已没损失,损失的是国家的。而土专家则不同了,掏的是自己的钱,眼力炼不好,损失是自已的。

当前,在鉴定的实践中,权威专家不断受到市场的挑战,而市场的评鉴又常被专家嗤之以鼻。于是,出现了这样一种普遍现象:专家们鉴定过的宝物,到了拍卖公司被斥为赝品;而拍卖公司推出的不少拍品又被专家认为是假货,造成了专家与拍卖行各执一辞,无法统一。另外,专家与专家之间,也常常会出现这个认为国宝,那个认为是伪品。

3.专家与市场不统一…

4.收藏家与专家之间的矛盾……

近几年,鉴定这个行业与唱歌演员一样风光起来,并且出现了“走穴”现象。借全国知名品牌,行赚钱为目的。有许多挂牌的国家级“专家”,以私人的名义到处搞鉴定,随便收费开证书,导致了不少藏家的认识误区。

究其原因,由于许多老百姓对字画、古玩不懂,因此迫切需要专门机构为其藏品辨别真假及价值所在。而国家文物部门不受理民间藏品鉴定业务,在这种情况下,受各种因素和经济利益驱使,许多部门相继成立了鉴定机构,并公开为百姓受理业务。这本是一件好事,但由于人员素质、业务水平等问题,使这些民间鉴定机构鱼龙混杂。更为恶劣的是有许多挂牌的国家级“专家”,以私人的名义到处搞鉴定,随便收费开证书,导致了不少藏家认识上的误区。

圈内人都知道,真正的内行是不会叫人鉴定的,更不会看重那张“鉴定证书”。只有行外人或者别有企图者才需要那张所谓的通行证。要想获得收藏成功,我个人认为,唯一办法就是自己下苦工夫,学点真本领。怎么学?唯一要诀是多看真品,多看赝品,再加一条即弄明白作假的方法。尤其是对作假过程要有所了解,进行研究,还得不断虚心向一切懂行的人请教。包括“洋专家”、“土专家”,还包括一些不出名的、在收藏实践中跌打滚爬的小人物,也要请教。

眼力、魄力、实力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搞收藏必需的三个基本条件。是我在10多年前第一个提出来。欲想“芝麻芝麻快开门”,打开收藏之门的钥匙便是三个“力”。

先说眼力,没有眼力就是睁眼瞎子,无法辨别真伪,就会上当受骗。(举例:有个陈老师,在文庙古玩市场买了块甲骨文,找到我,结果是树胶做的……)。再如,“国宝级”鉴定专家耿宝昌具有一双慧眼,对古陶瓷有高超的鉴定、断代、辨伪能力。19875月,耿宝昌等专家应邀到承德避暑山庄鉴定文物。在烟波致爽殿的大条案上,摆着一只青花缠枝莲纹鹿头形瓷尊,耿宝昌仔细一看,伸手摸了两下,立即宣布:“这可是件好东西,清代雍正朝的典型器!”他对陪同人员解释说:“这种青花瓷大尊,雍正时多,乾隆时少,光绪与民国初期有仿制品。怎么鉴别呢?只要你用手摸一摸,仅凭手感就能断定出来。因为雍正朝的大尊,胎体底座很厚,越往上越薄,釉面平整;乾隆器的胎体,上下一样厚;而光绪年间的仿品,大尊口内里釉不平,手上有涩感。”当时在场的几个人纷纷伸手摸,果如耿先生所说。

眼力的提高需要不断学习,包括理论和实践的修炼,在实践中难免会交些学费,这些都是属于正常的。

再说魄力,作为一个真正搞收藏的,光有眼力还不够,还需要有当机立断的魄力。说到魄力,牵涉到一个人的性格。性格是人心理中十分复杂的“怪物”。但是,不管收藏者的性格如何,都需要自觉地、适当地调节自己的性格意志,特别是培养自己的意志果断性和意志坚毅性。只有这样,见到好东西不犹疑,到手的东西才不会失之交臂……

最后说实力,收藏一定要有经济基础,有了余钱剩米,才有条件收藏。但是,收藏并非是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的专利,每个人各有各的财力,各有各的喜好,量入为出,从个人的实际出发。如工薪族收藏,报纸、门票、票证、邮票等等。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按自身收入比例支派,三三制,三分之一生活费,三分之一备用费,三分之一购买藏品)

说到这里,我提醒一点,收藏实力还包括眼力与魄力的溶合,这是素质实力。只有素质实力和经济实力完美统一,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大收藏家。

强与弱、冷与热、软与硬、高与低、快与慢。

收藏跟打仗一样,你要打胜仗,就必须在战略上高人一等,必须头脑中有战略意识,必须有开拓创新、辩证的思维方式。

第一种思维:强与弱。

收藏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在一个人的收藏过程中随时会流露出来,我们不妨举个例子:两位收藏爱好者几乎在同一时期开始集藏活动,一年后甲进展缓慢,藏品不多,而乙的藏品却琳琅满目,丰富多彩,两人同时起步,何以成绩大小不同?笔者认为,根本问题在于两人收藏意识有强弱差异。

收藏意识强的人,无论走在街头巷尾,还是逛商店购物,随时随地都会想到“收藏”。就是在大扫除时,也会对清理出来的东西考虑值不值得收藏。(举例陈某在拆迁人家寻觅到清代契约……)收藏意识弱的人,往往“见宝不识宝”,有位老太太养了一只猫,猫患病死后,猫碗被她随手扔进了门口的垃圾堆里,谁知道一位老先生路过,见这碗纹饰颇具神韵,捡回家洗干净一瞧,原来是一只明成化年间的青花碗,后被文物商店开价2000元收购去。上海著名茶具收藏家许四海,在服兵役时即以新购的进口手表,在地摊上换回一只污垢的紫砂壶,当时人们都笑他傻,可现在这把清代名壶的价钱少说也在几万元以上,此类例子在笔者身边也不少见。

行话说:“不迷难成家,”因此,收藏投资者首先要培养较强的收藏意识,而培养较强的收藏意识需要做好三件事:读书,参观,拜师。读书即舍得对知识的投资,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收藏活动;参观即多观摩真品,赝品,有个正确的直观意识;拜师即虚心听取收藏界人士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只有这样,你才能由“弱”者变为强者,在收藏投资的生涯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种思维:冷与热。

如今爱好收藏投资的人越来越多了,笔者接触了不少新藏友,发现他们投资热情很高,决心也很大,似乎只要投入资金便马上可成为收藏家或发大财。这种愿望当然好,但收藏投资仅靠热情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冷静思考。

思考什么?首先,要防止“脑热病”。收藏投资最忌急于求成,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转。当市场上某种藏品被炒得火热的时候,藏友千万不能头脑发热、利欲熏心、轻易投资入市,要冷静分析后再定夺。否则,难逃被套牢的窘境。邮币卡市暴涨时,有许多人盲目入市,最后惨遭套牢或割肉损失惨重;再如前二年现代书画抢购爆胀,最后价值只值一半便是明证。

其次,在收藏投资实践中要做到“热一件,冷一批”,即集中目标,选择特色藏品。现在的藏品五花八门。藏友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只有在藏品选择上下功夫,独辟蹊径,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市一些收藏名家都是在某一方面狠下功夫,取得了成功,如金根源的手炉、郭凡夫的古建木雕、顾新宝的铜镜、周升熙的票证、胡国平的赏石、小安徽李品德的明清服饰……

再次,既然步入了收藏投资的圈子,藏友们就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持之以恒。收藏投资的乐趣在于寻寻觅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藏友应根据自己的目标,做到“热中有冷、冷中有热”,即战略上要始终保持旺盛的热情,在战术上则要三思而后行,这样才能奋斗成功。

总之,在收藏投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冷”与“热”的关系,将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三种思维:软与硬

谁都希望从五花八门的藏品中选择出最佳的一项进行收藏投资,从而达到成功的彼岸。但在实际操作中,“风并不按船的要求吹拂”,同样是投资,有的人收获颇丰,有的人却损失惨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认为,操作思路的差异是关键。

前几天,一位朋友问我:“有人手中有一张清代的契约,值不值得收藏投资?”我回答说:“有历史价值,但它属于软货,要靠它卖大价钱是不可能的。”

什么是“软货”?什么是“硬货”?笔者认为,辩证法看问题,异类与同类。凡是古玩类的藏品属硬货,而其它门类的则属软货。举例来说,瓷器、玉器等是硬货,门券、烟标、报纸等是软货。即使在同一类藏品中,也有软硬之分。如门券中垃圾的、普通的券品属软货,而上档次的、稀有之品则属硬货。懂得这个道理,收藏投资者在操作中便应有选择地“进货”。

总之,“软”与“硬”是辩证的。只要收藏投资者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这一法则,即可在藏市中立足。

第四种思维:高与低

艺术品的价格是很难定位的,可高也可低,只要买卖双方愿意即可成交。作为收藏投资来说,当然愈便宜愈好,用行话来说最好“吃仙丹”。

在看待藏品价格上,收藏投资者应有超前意识,正确对待软硬之分。好东西必定价格高,今天看来价格贵了些,等一、二年后就会觉得便宜了。“货硬不怕压”,因此收藏投资者千万不能贪便宜,俗话说:“贪强买猪婆肉”,最后吃亏的还是投资者自己。

但是,一般而言“仙丹”很难吃到,除非卖家不懂行,而买家眼力又极高才会造成。大部分艺术品买卖都是在双方之间讨价还价的协商过程中成交的,因此,当你看中某件藏品时,要处理好三方面高与低的关系。

1.买家与卖家的关系,是“低往高”靠拢。你就应先学点心理学,用“暗示法”不让卖家漫天要价。例如,你想买一幅某人的书画作品,你最好漫不经心地闲聊其行情价,交行价、炒作的天价,以示自己对其作品非常熟悉,卖家想喊高价的心理防线就会彻底被打破,用适中价来与你成交。

2.卖家总说自己的东西好,甚至完美无缺,这是以他的“高”来压你。此时,你便可顺水推舟,专拣微小、薄弱的毛病,以“低”去回击他的“高”,与他讨价还价。

3.收藏学问类很多,一个人不可能样样精通。开古玩店的老板同样如此,他可能在某些方面是高手,但在其他方面未必高于你,因此你不能以自己的“低”与其“高”比试。例如,卖家懂画的,你最好不要在他那里买画,而应买其它之类的东西。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掌握好“高”与“低”的关系,将为你的收藏投资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

第五种思维:快与慢

“快”与“慢”常指速度。在收藏投资活动中,速度与市场行情,藏品周转,以及收藏投资实际决策休戚相关,并直接影响到投资后产生的效益。因此,藏友在收藏投资实践中应正确处理好“快”与“慢”的关系。

藏品的市场价格永远呈波浪形在运动,俗话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如今,受经济形势、市场需求、以及人为炒作等诸多因素影响,其行情更是变幻莫测。藏友们想要在收藏活动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应掌握行情信息,且掌握得越快、越准、越好。有些藏友就是因为慢一拍知悉市场信息,导致投资失败。如何既快又准地掌握行情?笔者以为,这需要多跑、多看,多问、多思,但也不要被虚假信息所迷惑,不要随波逐流,而是要多关注些潜力、冷门及精品的藏品。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玩过古玩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你看好某件藏品时,就得赶快“动手”,否则稍一迟疑,便会被别人抢去,以至追悔莫及。因此,藏友在收藏投资中除了要有“眼力”、实力外,还要有魄力。魄力大,动作就快,容易吃到“仙丹”;反之就容易失去机会。这一“快”一“慢”能体现出藏友的学识及操作水平的高低。水平越高,动手越快,投资回报率也就越高。

收藏投资和股票、房地产投资一样,有一定的风险,但也有一定的规律。规律之一便是“薄利多销”,出手快。其好处是盘活资金,积小钱成大钱。有些藏友喜欢咬住价格不松口,结果遇到行情突变,只好亏本出售。当然,在藏品周转过程中,藏友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经确认是精品的,不能马上贱卖。二,低档次的藏品或仿品,即使亏本也应尽快出手。“吃一堑,长一智”,遇到合适的机会,合适的藏品,便可重新开始。

作者张正望先生

收藏中常见发生的六种误区:只知赚钱,不知钻研;随波逐流,盲目冒进;过分迷“旧”,抓到篮里便是菜;单向思维,真伪难辨;藏品过杂,不重专题;大喜过望  交“表情钱”。

收藏投资是一门较高深的学问。因此当你踏进这个圈子时,就要提防雷阵和陷阱,走出以下六种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之一:只知赚钱,不知钻研。

我曾作过调查,在100个收藏投资者中,有20%的人不懂古玩知识,有40%的人一知半解。他们之所以进行收藏投资,除爱好因素外,其主要目的是想赚钱,认为只要有投入,就会有收获。岂不知,收藏投资和证券、房地产等投资一样,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所以,当你以投资为目的进行收藏时,一定要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并且学科、术科并行。学科就是多看些有关专业方面的书,术科就是对自己所爱好的藏品多比较、多研究,积累知识和经验,提高鉴赏能力,进而完善投资技巧。

误区之二:随波逐流,盲目冒进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收藏投资同样如此。当某种藏品在市场上火爆时,往往潜伏着危机。最典型的例子是1997年的邮币卡,暴涨之后必会狂跌。因此,在收藏投资时,千万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要保持清醒头脑,不为舆论所迷惑。

误区之三:过分迷“旧”,抓到篮里便是菜。

文物古玩种类很多,一般人认为,凡是旧的东西都是好东西。其实,现实恰恰相反,有时候新的比旧的好卖,“唐宋”的不如“明清”的;老玉器卖不过新玉器。这是因为收藏投资与考古研究是两个概念。考古研究注重物品年代久远的历史价值;而作为投资性的收藏品须具备保值、增值的能力,它受到收藏市场供需等客观规律的影响,不以新、旧“论英雄”。从这个意义上讲,存世稀少、工艺绝顶的新货也可纳入你收藏投资的范围,它也会给你带来较好的收益。

误区之四:单向思维 真伪难辨

如今的藏品市场上赝品很多,其工艺之好、作伪手段之高明,确实令人难辨真假。收藏投资者为鉴别真伪,免遭赝品之惑,通常以比较的办法提高自身鉴赏能力。但有的投资者假货看得多,真品看得少;或者光看真品,不研究赝品,久而久之不仅仅没能提高鉴赏力。连假的也会看成真的了。因此,收藏投资者要学会双向思维,既要研究真品,又要琢磨赝品,才能洞察秋毫,分清真伪。

误区之五:藏品过杂 不重专题

俗话说:“样样搞,样样搞不好”,收藏投资同样如此。因为古玩等藏品不仅是商品,更是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艺术品,只有专心努力,不懈求索,才能提高鉴赏能力。如果你特别喜欢瓷器,就专门收藏瓷器;如果喜欢砚台,就专门收集砚台……,收藏必须专题化、系列化,并对其研究,长此以往,你必会有所得。

误区之六:大喜过望  交“表情钱”

古玩不比别物,市场上没有统一的价格。“在商言商”,古玩卖主也要赚取利润,特别是会对外行人漫天要价。因此,当你看中某件古玩时不可表现出激动或势在必得的神情,若你大喜过望,该古玩的价格则极可能被卖主叫得很高,原本可以降价的也许会被卖主牢牢咬住,行话中所说“交表情钱”便是如此,这冤枉钱交得岂不可惜!
收藏“七心”修炼:信心、恒心、耐心、细心、虚心、热心、慧心

《西游记》大家都知道,唐僧上西天取经历尽千辛万苦。所以,欲得收藏正果,必须修心炼功,尤其对“七心”要时常牢记,学以致用。哪“七心”是什么呢?

1.信心–––选定收藏目标后要充满信心,碰到任何困难,即使遇到走眼或上当受骗也不能灰心、泄气。收藏收到最后,越收越难,要树立不断登攀高峰的信心。

2.恒心–––收藏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有恒心,不能一会儿欢喜这个,一会儿又欢喜那个,要坚持深入研究,才能出成绩、出成果。

3.耐心–––在收藏过程中切忌急躁,头脑不能发热,心情不能激动,钱在你口袋里,要等待时机,寻觅自己中意的藏品。

4.细心––对将要买下的藏品要细细观察,注意品相,特别有否修补过的情况发生,是否是后加彩,作过假。另外,注意观察藏品不为人发现的细小地方,说不定有惊喜发现。

5.虚心––收藏一旦有了成绩,切莫称王称霸,骄傲自满。须知“天外有天,强中还有强中手;藏品有限,藏识无限,学到老学不了。”

现实中往往有人懂了一点,自认为老子天下第一,其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6.热心––––在收藏中要广交朋友,以藏为友,待人接物要热心,热心招来朋友多,信息多,受益多。但热心要在真心、真诚的基础上。

7.慧心–––慧心即悟性,学收藏一定要有慧心,开智开巧,在前进的道路上犯点错误、交点学费都属于正常,不正常的是犯同样的错误。

收藏八种技巧:学习、认知、借助、炒作、买卖讨价、交友、拍卖

要达到收藏成功,必须掌握八种技巧,技巧是通往成功的桥梁,瞎干、盲干是不行的,要用脑子。

1.学习––首先,要选择好自已要学的科目书,掌握基本要点。另外要多看各种历史知识书,要理论联系实际。遇到不懂的地方,虚心向懂的人请教。

2.认知––––认识收藏品的本质及规律性。认知兴趣可分三个阶段:有趣、乐趣、志趣。只有达到了志趣阶段,收藏才能成为某项专家。

3.借助–––当自己眼力不够的时候,借助他人眼光识别藏品;当价格太高,无法吃进藏品时,借助他人把价格降低。

4.炒作––––要重视藏品的炒作和对自己的宣传。

5.买卖––––掌握双方心理,注意挑剔的是买主。

6.讨价––––专挑小毛病还价,做到有理有节。

7.交友–––藏友多一个好一个,以藏为友,多交流,多学习,进步就大。

8.拍卖–––––首先认识真假,其次心里要有价位,最后别激动冲动。记住:世上好东西是买不完的。

九种收藏心理:好奇心理、怀旧心理、虚荣心理、嫉妒心理、依赖心理、光晕心理、逆反心理、趋望心理、变态心理

收藏活动的主体是人,故伴随整个收藏过程必然会产生种种心理状态。常见的有九种心理,这些心理的产生会造成心理障碍,对收藏带来一定的影响。

1.好奇心理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在收藏中,好奇往往引诱你对藏品进行探索,某些人利用这种心理,把一些稀希古怪的东西引诱你,编一些故事使你上当受骗。

2.怀旧心理某些人收藏并不是为了收藏,而是怀旧心理在作怪。比如一些值得纪念的东西,照片、票证等,使得他回忆过去,陶醉于爱情之中。

3.虚荣心理——当你在收藏方面有了一点成绩,千万别大吹大擂,自称为“王”或自封为“家”,这样的虚荣心理会堵塞你与藏友之间的交流,把自己的进步逼进了死胡同。

4.嫉妒心理有嫉妒心理的人,看不惯人家比自己好,往往会贬低人家,自认为本事最大,其实最后吃亏的是自己。

5.依赖心理有了依赖心理的人,往往自己不好好学习,一旦离开了专家,就无法生存。

6.光晕心理——某些“专家”或“名人”不一定名副其实,因此收藏中不必求助于“金字招牌”,要获得成功,全靠自己。

7.逆反心理在一定条件下,你说正,对方却得负;你希望东,他却偏西。收藏中的逆反心理十分普遍,且奇怪有趣。例如,同一类藏品,摆在古玩店内,买者常常不屑一顾,或者出价较低;而放在家里,往往引人追逐,卖个好价。昆山周庄一家古玩店老板向我述说了一件有趣之事:“我收藏一方白端砚,放在店堂内问津者甚少。后来,索性拿回了家,放出风声后,上门求购者不少,最后卖了一个好价钱……”很明显,这是逆反心理在起作用。

8.趋望心理所谓“趋望心理”,就是结交、崇拜、依附有名望者的心理。这种心理大多数人都有,只是程度悬殊不同而已。例如,尼克松访华,车队开过来时,许多人都想看看尼克松是什么样子的人,这里面固然有着好奇心的作用,但也不能完全排除趋望心理的驱动。同样,对于收藏者来说,特别是初学收藏者,求助于各类收藏参考书籍和崇拜文物专家,是件好事,但千万別迷信。

9.变态心理即恋物癖。例如,患有“ 恋物癖”的人,通过收藏特定的物品得到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患有口吃症者,通过收藏、播放各种录音磁带而获得愉悦,甚至完全忘却与人接触所产生的各种尷尬场面。女明星苏珊·鲁坦和她母亲的癖好都是收藏鞋子,她说:“这是我的弱点。我总是忘不了贫穷时买不起一双鞋子时的情景。现在,我有了好几间房子的鞋子,恐怕世界上除了伊梅尔达·马科斯以外,数我的鞋子最多了。”还有一位名叫赫伯特的美国人,以收藏坦克、装甲车闻名于世。但在20多年前,他曾是一个集邮家。一天晚上,他的全部珍贵邮票被人洗劫一空,他发誓要收藏别人偷不走。搬不动的东西。这样,坦克、装甲车成为填补他邮票珍品所造成创伤的藏品。
作者张正望先生

    收藏过程中需要防止的十个陷阱:精彩动人的故事、尽信书、金字招牌、舆论导向、光线变异、邮购、网购、“埋地雷”、“插扫帚”、“倒棺材”、古董商“憨厚”的背后

第一个陷阱,精彩动人的故事。

刚才我已讲得很多了,希望各位今后重实物,轻故事。

第二个陷阱,尽信书。

随着国家的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间收藏热的持续升温,许多出版社纷纷出版“收藏”类丛书,且大多配套发行。这对记录收藏历史,弘扬收藏文化,指导民间收藏,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无疑做出了贡献。

但是,在这众多的收藏参考书籍之中,不乏出现鱼龙混杂现象。说句不中听的话,真正能指导收藏入门的书不多,而将收藏者引入歧途的却大量充斥市场。这些有问题的出版物通常有以下四种情况:一是著书者本身是外行,东拼西凑成一本抄袭之作,观其内容陈词滥调,错误漏洞百出;二是有些书商通过出版社买书号,出版一些所谓的藏品专辑、画册,请名人专家作序写文,装潢门面。杜撰一些动人故事,把赝品夹带在真品之中粉墨登场;三是利用已停刊的港台等地的艺术期刊进行“复活”,为其赝文和赝品虚张声势,鸣锣开道;四是干脆出高价找个小印刷厂,胡乱编个出版社名称、书号。这样印出来的赝品宣传册看上去也很“正规”,一般人谁会想到其中有诈而去核实呢?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回答很简单:唯利是图。然而,透过现象看本质,在不法书商唯利是图的背后,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自我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

数千年来的传统教育,使我们根深蒂固地认为:书籍是人类的好朋友,“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开卷有益。殊不知,我们可以由读书而搜集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糠和谷子分开。可惜,对此观念某些人没有深刻理解。

不法书商们正是利用收藏者这些心理,来诱惑他们买书。因些,若不加以有选择地挑选一些有权威的、比较专业的出版社的参考书,往往会产生以下三点不良后果:

1.容易“恶补”藏识,造成鉴别能力低下。我认识一位藏友,见书买书,并认真阅读,对字画、瓷器、玉器等说得头头是道。开始时,曾有不少收藏者崇拜他,围着听他引经据典。后来,大家都和他疏远了,还送给他一个外号“纸上谈兵”。原来,他真正上手淘宝,十有八次“吃假”。

2.容易按图索骥,上当受骗。书上的图片尽管逼真,但毕竟与实物有一定的距离。更何况现在的造假技术高明,按照书上所描述的特征去对照,往往买的是赝品、仿品,损失钱财。有一位老者,按照书中图片,买了不少景德镇小窑仿制的青花斗彩、五彩之类的瓷器。有人劝他:“别买了,这些东西全是新的。”他不但听不进去,反而认为别人鉴赏水平低。最后,他请了博物馆专家到家里鉴定,这才哑口无言,大梦初醒。

3.容易固执已见,影响感情交流。由于工作关系,我曾和这些藏友打过交道,他们对古玩器物的理解常常偏执,用行话来说,是些“走火入魔”的人。在交流探讨会上,为了一些常识问题,他们与朋友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吵闹起来。即使是明显的错误,他们也会坚持自己的意见,从不认错。

第三个陷阱,金字招牌。

收藏中的“金字招牌”是指博物馆、文物商店、拍卖行及社会上一些知名行家。应该说,这些机构和行家是鉴定古玩的权威。但是,权威机构不等于该机构的人都是权威,试想,市委、市政府的清洁工人是机关干部吗?这是两个概念。另外,专家不是杂家,古玩藏品这么多,哪能样样都精通?更何况某些人借“金字招牌”之名,行骗人钱财为实。

随便举几个例子。一位书画爱好者,看中某拍卖会上几幅字画,他只是喜欢并不精通,故请一位知名“行家”把关。“行家”说。绝真。他买了。事后,给其它专家一鉴定,全是赝品。还有一位瓷器爱好者,得知某老翁家中有一对明朝青花梅瓶,并听说该瓶已叫文物商店的人看过。他高兴地化了八千元买下,当宝贝似的藏了起来。谁知,在一次显“宝”的时候,被懂行者识破,那是一对仿古瓶。更有一位苏北老乡,竟以12万元在“专家”手里买下一只所谓的宋代影青暗花提梁壶。当得知上当受骗后,险些晕倒在地……

第四个陷阱,舆论导向。

藏品的走向、价值与媒体宣传,炒作有着密切关系。但作为一个真正的收藏家不能跟随舆论导向之风跑,否则您就不可能获得成功。最高明的是,由您领导舆论导向,收藏都才能锦上添花。

第五个陷阱,光线变异

看古董最好是白天自然光,看得仔细,看得真切。特别是玉器、翡翠不能在夜间灯光下成交,否则光线变异,造成眼光偏差就会上当受骗。

第六个陷阱,信誓旦旦邮购、网购

随着时代的变化,科技的进步,古玩交易从面对面改变为邮购、网购。这方法果然便捷方便,但古玩不象其它商品,光看图片、文字是不行的,必须要看实物。一些骗子利用这种方法,并信誓旦旦说些保真,可以退货之类话,只要您把钱打到他账上,就会翻脸不认人,甚至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第七个陷阱,“埋地雷”。

俗话说:“走进古玩圈,如入虎豹地。”因为,古玩圈里骗人的鬼把戏实在太多,“埋地雷”就是其中之一。何为“埋地雷”?即把赝品、仿品之类的东西,有意识地置放在他处,等待或诱惑那些满脑子想碰运气、捡漏的人去上当受骗。

九十年代后,旧木家具行情十分看好,尤其是明清时期的老红木、紫檀木、黄花梨等更是身价百倍,令人乍舌。A君是玩瓷器的,脑子灵活,立即转向旧家具。一次,他在朋友处得到一个重要信息,吴县某镇有户人家,系清代大官僚后裔,因生活拮据出卖一些红木橱椅。翌日,A君打的来到了目的地。走进石库门,见一70多岁的老妇人,忙问“听说您家有旧家具要卖?”老妇人回答说:“有些,都是祖上留下的。要不是铜钿紧张,才不想卖掉呢。”客厅内,石柱抱对、雕花木窗、官帽椅等,一看便是大户人家。老太领A君走进里间,昏暗的光线下有口四件柜,柜顶灰尘积满,还有蜘蛛网,铜拉手已变绿绣,搬抬起十分沉重,一看器型便知明式。A君一问价格,与市场相比,相差甚大。他陷去外露的喜悦,平静地付了五万元,赶紧叫车拖走了。

另一位搞书画的B君,听说“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瓷器大受欢迎,而且经济价值十分可观。他带了数万元,不辞辛苦,来到安徽徽州一带,进行“铲地皮”(挨家挨户收货)。有户人家告诉他,刚从墓坑里挖到一些瓷器,不过要价较高,不知你能否能力买下?B君说:“你拿出来看看,只要东西好,我会出价的。”那人从床底下取出10多件,有盘、杯、碗、花瓶等。B君一看,件件沾有土坑黄泥,有斗彩、五彩,有粉彩、青花的。B君抑不住内心的激动,忙付万余元,取走了五件瓷器。

事后,A君的四件柜和B君的瓷器经行家鉴定,都是现代仿古的,白白损失了一大笔钱。并且证实这些东西是某些人故弄玄虚、编故事、“埋地雷”的杰作。A君和B君为什么会上当?探其奥妙,主要是心理障碍在作怪,一是心态不良,贪念膨胀,渴望吃到“仙丹”获得成功;二是光晕心理起了主导地位,容易被祖传、大官僚后裔、墓坑、有意放风、编故事等假象所迷惑,从而放松警惕,作出错误判断;三是自我感觉良好,高估了自己的鉴别能力,错估了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复杂性。

所以,爱好古玩的朋友千万要切记:天上不会掉下金元宝的。在还没有具备眼力的情况下,一定要调整自己不良的心态,不要满脑子只有碰运气、捡漏,应该多请教这方面的专家,多看,多听、多问,逐渐增强自己的眼力、魄力、实力,方能不中“埋地雷”的圈套,不吃药或少吃药。

第八个陷阱,“插扫帚”。

古董圈里有一些特殊的俗语,很使人费解,“插扫帚”即为一例。为使读者透彻理解,我想,不妨举个实例来说明。

家住姑苏XXC君,系清朝某状元后裔。祖上留下了不少古董,在文化大革命中虽经冲击,但仍有一些字画、瓷器、老红木家具等。可他不懂古玩,更不知其价格如何?一天,C君来到某古玩店,开口道:“我家有点东西打算卖掉,请你看看。”店主顾某听后,十分欣喜,立即关店打烊,随他回家。东西确实有一些,但瓷器都是民国货,字画破破烂烂,未见有名头的,叫顾某心动的是一张老红木画桌。“这要多少钱?”“我不懂,你开价吧。”顾某想了想,说:“一万五,怎么样?”C君既不回答卖,又不进行讨价还价,只是连连说:“过几天再说吧。”

之后,那张老红木画桌常使顾某梦寐难忘。到了约定的日子,顾某再次上门催问。但C君吞吞吐吐,不作正面回答。这时,顾某熬不住了,狠狠心开了不菲的价格,“二万……三万,怎么样?”可C君还是那句老话:“几天再说吧。”顾某想,C君之意通过我来摸底的,既然对我无情,那我也就不客气了。临别时,他悄悄地对C君说:“你家其它东西都一般化,唯有这张画桌可值10万元。”

这句悄悄话犹如一把扫帚,插上C君的心坎里。无疑,顾某因为自己买不到画桌,而开了个天价,其目的是使别人也永远得不到它。事后,果然印证了这一事实,张三李四都曾上门看过,但个个望桌兴叹而空归。

这就是古玩业中“插扫帚”的全部含意。

如今,由于宣传舆论的加强,古董收藏已是家喻户晓。许多人家都有些老东西,但搞不清楚这些东西究竟 是棵“草”,还是个“宝”?因此,请人求教,掌握行情应该的,但切不可自作聪明,被人插上一“扫帚”。

第九个陷阱,“倒棺材”

“偷梁换柱”这句成语源出清代曹雪芹《红楼梦》九十七回:“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其义比喻耍弄手法,暗地里捣鬼。在古玩行业中,此类耍花招的手法更是层出不穷,“倒棺材”便是典型一例。

何谓“倒棺材”?就是把旧书画中的真画(画芯)揭掉,然后仿制一幅同样尺寸名头的假画,利用老裱头重新装裱,作旧后,高价卖出。说的通俗一点,即“旧瓶装新酒”。

我有一位苏北的藏友,专做书画生意的。不知何故,他的生意特别火红,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竟然买起了汽车和洋房。问及原因,他总是推说自己运道好、财运好,别人休想从他嘴里得到什么。一次,他请我吃饭喝酒,趁他有几分醉意时,套出了真相,原来他是靠“倒棺材”才发了大财。

“倒棺材”的手法迷惑性很强,它是利用心理学中的掩盖心理,叫人深信不疑。掩盖心理有两种,一种是无意掩盖,另一种是有意掩盖。很明显,“倒棺材”属后者,它使收藏者在认知的问题上失去了警惕,作出了偏差的判断。试想。这老裱头“开门”是老货,怎么会假?从而顺着自己的思维,不知不觉中上当受骗。

在收藏中,类似这样的偷梁换柱还有不少。例如:有人利用一色白釉的老瓷器,进行后加彩,提高它的身价:有人利用废旧古钱币,重新浇铸稀有品种:还有的利用老玉器残件进行改头换面等等。总之,其目的是,在这真真假假之中达到获取暴利的目的。

所以,在购买藏品时,对东西要作全面考证,仔细观察。某一局部是真的,不一定整体都是真的。要由表及里进行分析,进行思考,千万不要被某一表象所迷惑。

第十个陷阱,古董商“憨厚”的背后。

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位北方的古玩商版,带了一只高仿的青铜鼎到南方某古玩市场。此贩子一身农民打扮,老实巴交,口口声声称这件东西是在老家挖房基时挖出来的,引来了许多围观的人。贩子又说,这口“铁锅”怪里怪气的,古人真是笨,做这种派不了什么用场的东西。这时,有一位玩家仔细察看一番,见这鼎全身生坑绿锈,三足象腿间花纹清晰,是件“开门货”的青铜器,他立即付了3000元,把青铜器买走了。

这位玩家这所以这样爽快地付钱,自以为捡了漏,很有主见地认定该贩子人老实,又不识货,把青铜器说成“铁锅”,自已碰上了一位不懂货的卖家了。

果真如此吗?不。在这位古董商“憨厚”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一个聪明绝顶的家伙,一个运用心理学娴熟的商人。其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从衣服打扮上给人假象,使常人进入思维误区,从而推断“农民”等于“老实”两个关联词;第二,在老实的基础上,编造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这件青铜鼎是在自己的房基下挖到的,使人进一步在大脑中做出错误的分析,然后判断东西绝对是“真”的;第三,再一次刺激买者的大脑皮层,这位“农民”连基本藏识都不懂,把鼎说成“铁锅”,促使玩家快速做出决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发财的机会到了,赶快买下。

因此,在收藏的过程中,修炼自己镇定、冷静,切勿头脑发热,犯幼稚病,对事物只是表面了解或主观想象,即产生心理波动,被所谓的“憨厚”所迷惑,栽到在自己的自作聪明上。

由于本人才疏学浅,难免有不足和错误之处,恳望各位及有关专家批评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