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破解苏东坡葬郏之谜

 VV美丽人生正无限VV 2012-09-05

    内容摘要:本文把探索苏轼葬郏原因的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练汝说”,“形胜说”和“求是说”。文章认为苏轼之所以葬郏,是因为这里有他们兄弟二人在困境无奈中计议已定的苏氏族茔。

关键词:苏轼 葬郏 探因 进程 无奈 归葬 族茔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Su Shi was buried, cause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namely," practice"," said that" both" and" seeking"". The article thinks Su Shi is buried Jia, because there are two brothers in their plight but settled on a scheme of the Sioux clan grave.

Key words: Su Shi was buried, but was on the process of family grave

 探因之旅(河南乔建功)

破解苏东坡葬郏之谜

 

苏轼为何葬郏是苏轼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一个历来说不清的老话题,同时又是一个人人都想了解的新话题。尤其是近年旅游热,参观郏县三苏园的游人大增,人们在拜谒游览一番之后,往往会问及苏东坡为何葬郏这个话题。人们怀念、崇拜苏东坡的感情愈深,急于弄清这个话题的心情就愈强烈。即此苏东坡仙逝910周年之际,本人不揣冒昧,在梳理苏轼葬郏探因之旅的基础上,就自己近年的读书心得体会,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以期对走近苏东坡,认识苏东坡,学习苏东坡,有所裨益,聊表后学的崇苏之心,以就教于方家师长。

一、漫漫探索路

苏东坡在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病逝于常州顾塘桥,翌年安葬于郏城小峨眉,至今已历九百余年。苏东坡何以葬郏,千百年来众说纷纭,为研究方便,按认知特征大致可分以下三个阶段:

(一)从1330年开始的“练汝说”。

探究苏轼葬郏原因,自元代始。元至顺元年(1330年)郏县教谕孙友仁为“眉 山两苏先生神道碑”撰写的碑阴记说:“方先生之治汝也,地有小峨眉之名。及卒于常州也,得归葬故里,奈道途险阻终不获济,因卜厝于斯焉。”5P47他说,苏东坡在汝州做官时,看到此地有小峨眉山,后来在常州病逝难以归蜀,就安葬在这里。这种说法对后世影响不大,但这是最早的。

时隔22年,元至正壬辰(13523月,曹师可撰写的《三苏先生祠堂记》说:“昔东坡先生由黄州而来,为汝之团练副使,墨相其风土于郡治之东约六十五里,乡曰钧台,里曰上瑞,有山曰峨眉,……观其形胜,适可为宅兆之佳地。……因病以书嘱弟子由曰:‘吾死后葬之于汝。’既卒,由是而安厝之。”5P12此论在孙友仁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具体化,说苏轼任职汝州团练副使期间,看中了小峨眉是茔兆之佳地。此说一出,历代地方史志多有所载。该碑现存三苏祠东廊,是唯一保存较为完好的元碑。碑刻加史志,言之凿凿,给后世造成很大混乱。

时光推移到1479年,明成化十五年,胡谧撰写的《重修三苏祠墓记》说:“盖文忠尝谪汝,爱其地有山形胜类其乡,遂有终焉之志。因号曰‘小峨眉山’。贻书仲氏文定曰:‘他日我死,贫不能归,其葬我于是。’”5P53这里比曹师可的说法又形象了许多。说苏轼之所以葬郏,是因为他练汝期间,看到这里的山水胜似家乡,即命名小峨眉,后即葬此。故事讲得活灵活现,令人不可不信。此地的山水风光为一代文豪大师所倾慕,最终又归葬于此,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庶民百姓都无限荣光,当然都欣然接受。古往今来,东西南北,“谁不说俺家乡好啊”之情人皆有之!于是此论便不胫而走,风靡数百年,长盛不衰,以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诸多国家级报刊、书籍仍沿袭此说。如1973年第七期《文物》杂志上李绍连的《宋苏适墓志及其他》和1981年第一期《今古谈》的《苏轼、苏辙乐葬河南小峨眉》,陈显泗在1983年第一期《历史知识》上的《三苏为何葬河南》, 以及1980323《河南日报》第一版《郏县“三苏坟”修缮一新》的消息,甚至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主编的《中国名胜辞典.·郏县三苏坟》都说,“苏轼于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贬授汝州团练副使时,曾赞赏此处似其家乡峨眉山,因嘱其弟在他死后葬于此地”6P610等等。长期以来,此说陈陈相因,几成信史,时至今日,仍是舆论主流。

以上可以看出,苏轼葬郏的最初几百年间,人们一直认为苏轼之所以葬郏,是他在汝州任团练副使期间,曾到郏县选择墓地。所以权且称之为“练汝说”。

(二)从1608年开始的“形胜说”。

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汝州知州刘谨文撰写的“重修三苏先生坟记”说:“盖邑志所载,长公团练汝州时 ,谋为永宅。及考宋史暨公年谱,俱谓移汝命下,辄于中途,乞常而去。即方学宪亦谓长公练汝官司多不载。岂传闻以来,误以汝阴为汝上,误以练黄为练汝,并误以卜兆为练汝时耶?意者,宋都汴,苏居蜀,往来汝郏间,爱其山而菟裘之,家人奉遗意安厝之耶。”5P26这是第一次对“练汝说”的质疑。明确指出苏轼练汝根本就未到任。但他认为,是苏轼往来汝、郏间,看到这里的山水很美,后来就安葬在这里。这种说法显然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一向被人漠视。

历史的车轮驶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拨乱反正的东风吹遍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一批责任心较强的苏学爱好者清醒地看到,苏轼练汝根本就没到任,无论曹师可之说,还是胡谧之论,全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何较为完满地解释苏轼葬郏之因,成了他们肩上沉甸甸的使命。

巍巍嵩山绵延横亘数百里,苏东坡一纸“即死,葬我嵩山下”,其弟苏辙就径直把他葬在郏城小峨眉,如果兄弟俩事先不亲临其地,指地为穴,苏辙能这样准确做到吗?那么,苏轼何时来过郏城小峨眉,何时在此选择墓地,就成了问题的症结。人们循着这条常规思路,苦思冥想,寻找证据,纷纷撰写论文,发表见解。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已故刘英照先生撰写的《苏轼为何葬在郏县小峨眉》5P95

文章认为,苏轼练汝虽未到任,但郏县地处许洛古道之要冲,据史料考察,苏轼一生来往许洛古道途经郏县至少有五次。第一次进京赶考,第二次入川奔母丧,第三次凤翔赴任,第四次任满回朝。这四次苏轼都正值血气方刚的青壮年时期,不可能有选择墓地之举。第五次是绍圣元年闰四月,苏轼罢定州任,知英州军州事。途中他曾携长子苏迈从陈留折道汝州,向时任汝州太守的弟弟苏辙筹借路费,并在汝州盘桓数日。如果选择墓地,只能是这一次。此时苏轼已年近六旬,又在贬谪途中,心情沮丧,选择墓地正在情理之中。作者格物致知,似乎合情合理。但当文章谈到苏轼如何选择墓地时就显得底气不足了,便演绎出一段苏辙送别兄长,行至小峨眉时不由赞赏胜似家乡的传奇轶闻。作者自知其事没有文字依据,只能说这是情理中的事。无奈拉出了十年前(元丰七年)苏轼自黄州量移汝州途中,路过筠州与苏辙告别时写的《别子由三首兼别迟》的第二首(简称《别子由诗》):

先君昔爱洛城居,  我今亦过嵩山麓。

水南卜筑吾岂敢,  试向伊川买修竹。

又闻缑山好泉眼,  徬市穿林泻冰玉。

遥想茅轩照水开,  两翁相对清如鹄。

文章说,这就是苏轼赞美小峨眉及嵩山一带山水,并打算在此隐居的明证,后来家人就遵“即死,葬我嵩山下”之命,把他安葬于此。不难看出,此文比刘谨文描绘得更加绘声绘色,在当时确属最新研究成果,曾轰动一时。该文先发表在《中州今古》杂志1984年第五期,后在第四次苏轼学术研讨会上交流。此后就有不少人引用《别子由诗》,说明苏东坡赞美郏城小峨眉,着意在此隐居。此论虽显牵强,但这也是仅有的一点新发现,所以显得弥足珍贵。

以上二刘,都明确指出苏轼练汝根本就没到任,他之所以葬郏,是因为路过这里看到山水秀美,“形胜类其乡”。故我们称之为“形胜说”。

(三)从2002年开始的“求是说”。

苏东坡以善于为文著称,平生无意不可表达,无事不可入文,就连洗澡搓背这样的生活琐事都能写就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但选择墓地这样的大事,为何没留下蛛丝马迹?对郏城小峨眉怎么就没有留下只言片语?数百年来,人们在茫茫“苏海”中苦苦寻觅,几近山穷水尽。难道说此路不通?抑或另有蹊径?

果其不然, 2002年纪念苏轼葬郏九百周年暨第十四届苏轼学术研讨会在河南郏县召开,大会提交的论文中有两篇对苏轼葬郏之因同时提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崭新论据,大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之感。一篇是谢照明和潘民中二位先生合写的《郏县三苏坟相关问题辩证》6P438该文引用大量史实,说明郏县小峨眉山之名是历来就有的,并非苏轼所命名,苏轼更没有亲勘墓地。苏轼之所以葬郏,是源于苏辙致信兄长商量为八郎妇黄氏选择墓地,苏轼回信(致子由第八简)表示没有必要再花钱买地,合用已为八郎妇准备好的墓地就行,遂成葬郏史实。另一篇是王昊先生的《苏轼葬郏之谜窥测》(6)P 427该文指出苏轼葬郏之因是他在致子由第八简中劝苏辙不要再为自己花钱另买葬地了,表示愿意“屈尊”与侄妇葬于同一地。这两篇文章在苏轼葬郏探因领域掀开了新的篇章。所以我们称之谓“求是说”。遗憾的是,这两篇文章在此次研讨会后,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悠悠千年谜团显得更加扑朔迷离。本文意在旧话新提,进一步从二苏留下的三封信中探讨苏轼葬郏的真正原因,聊作引玉之砖。

二、苏轼归葬族茔

苏东坡一生漂泊,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只有卜居常州宜兴,才是他唯一的自主选择。美丽富饶的吴越阳羡,“土如濡,米如珠”,山清水秀,极富诗情画意。他曾于熙宁七年和元丰八年两度在此置买田产。他在《楚颂帖》中感叹:“吾来阳羡,船入荆溪,意思豁然,如惬平生之意欲。逝将归老,殆是前缘。”

元丰七年(1084年)3月,神宗手诏苏轼从黄州量移汝州团练副使。赴汝途中在扬州、泗州两上《乞常州居住表》,坚辞不愿前往汝州,恳请去常州居住。行程近一年才至南都(商丘)。在南都,接恩诏获准常州居住。使他欣喜若狂,马上调头南下,不到一月就来到常州。他在《归宜兴·留题竹西寺》诗中写道“十年归梦寄西风,此去真为田舍翁。”1P1176放归阳羡,梦想成真,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苏轼如此钟爱常州,最终又客死于常州,为何不就近安葬在那里,却又遗言,不惜千里迢迢转葬于郏县一隅呢?

事情是这样的。在绍圣年间的党祸纷争中,苏东坡先被贬岭南惠州,再流放海南儋州。苏辙也自汝州先贬筠州,又迁雷州,再徙循州(广东龙川)。在长达七年的贬谪流放生涯中,苏轼是由三子苏过相伴。苏辙则始终由三子苏远和儿媳黄氏(八郎妇黄氏)相陪。不幸的是,到达循州的第二年(元符二年,1099),八郎妇黄氏身染瘴毒不治而亡。对于八郎妇黄氏的死,苏辙深感悲痛,专为其撰写《祭八新妇黄氏文》。文中对儿媳为自己在最困难的时候颠沛千里,备尝艰辛,以致不幸身亡的愧疚心情充满字里行间。表示“犹冀灾厄有尽,天造有复,全柩北返,归安故土”2P1386决心对八郎妇黄氏有个好的交代。

明年(元符三年,1100年)哲宗驾崩,徽宗即位,向太后权同听政,元祐党人纷纷被量移或内迁。苏辙先移永州,再迁岳州,十一月接旨“提举凤翔府上清宫,外州军任便居住”4P586于是他率领家人带着八郎妇黄氏的灵柩,千里迢迢,匆匆忙忙,岁末赶至许昌。苏辙是个笃守信用的仁人君子。他回到许昌刚过罢春节,二月二十二日就给哥哥写信,一是劝兄长来许昌比邻而居,二是和哥哥商量安葬八郎妇黄氏的事。

苏轼此时正在从海南北归的途中,五月行至金陵时接到弟弟来信,几经踌躇本已决定前往许昌同弟弟老景相守。不料这时突然听到向太后去世,朝中局势骤变的消息。于是他立即复信(致子由第八简),告诉弟弟决计不再北上赴许,而将南下常州居住。在人生的关键时刻他又一次选择常州,而放弃中原居住的机会。在谈到葬地时说,“葬地,弟请一面果决。八郎妇可用,吾无不可用也。更破十缗买地,何如留作丧事,千万莫循俗也。”1P1477

这段话是苏轼关于葬地留下的最重要的文字资料之一。遗憾的是,苏辙二月二十二日的书简早已散佚于历史的烟云之中,为八郎妇选择葬地如何讲述,已无从考查,但这无碍大局。苏轼行文历来惜墨如金,言简意赅。这是一句在特定前提条件下,富含逻辑推理的肯定式答复,从中可发现蕴含着大量的信息,仔细品读,可以推溯出苏辙关于选择葬地的讲述方式,粗略看来,至少有三个问题说得相当明白。

一、葬地有两块可供选择,一是自家已有的,一是需花十缗钱再买的。苏轼主张就用自家已有的,不要再花钱另买地了。二、苏辙为八郎妇黄氏安排的葬地,也是他们兄弟二人百年之后的归宿之地。因当时苏轼尚未染疾,兄弟二人都健康如常,所以,苏辙是想把自家已有的田地辟为苏氏流寓在外的族茔。三、苏轼明确表示,自己百年之后也归葬在这个族茔里。这里的所谓“族茔”,从严格意义上说,还只是计划中的“茔兆”,因当时此处尚未埋葬苏家任何人。正确理解这37个字的含义,十分重要。它标志着苏辙在自家田地里辟设流寓在外族茔的动议,得到苏轼的热切响应,兄弟俩对重辟族茔已达成共识。如此推理(权称第八简族茔推理)是破解苏轼葬郏之谜的转捩点。

天有不测之风云。苏轼五月复信,六月病倒,七月便谢世,病危时,又“以书嘱辙曰:‘即死,葬我嵩山下, 子为我铭’”2P1410这仍是第八简心疼弟弟,告诫不要另买葬地的重申,再次强调死后,要归葬到自家的族茔里。这里进一步指明了兄弟俩商讨的族茔在嵩山脚下。可惜千百年来,人们仅仅根据这句遗言,断章取义,曲解坡翁,苦苦寻觅苏轼葬郏的原因,演绎出了多少美妙的传说和神秘的遐想。

当东坡的灵柩抵郏时,苏辙在《再祭亡兄端明文》(亦称迎柩文)中祭告哥哥说“地虽郏鄏,山曰峨眉,天实命之,岂人也哉”!2P1390说明苏东坡没有为小峨眉山命名,葬地恰处小峨眉,纯属天意巧合,天命使之!事实表明苏辙自始至终是这些活动的策划者、倡议者,苏轼是响应者、实践者。

其实在这里辟设新的族茔并非他们兄弟二人的本意。苏辙在《再祭亡兄端明文》中说得明白,“先垄在西,老泉之山,归骨其旁,自昔有言,势不克从,夫其不怀?”2P1390 看来,在归葬问题上,父亲曾有遗言,兄弟也曾有约,他们的本意都非常想安葬在祖茔父母身旁。只是“势不可从”。

在熙宁变法以至绍圣年间的党祸纷争中,轼、辙兄弟二人始终处于斗争的风口浪尖,先是“乌台诗案”,贬东坡于黄州,苏辙于筠州,长达五年。后又流放兄弟二人于岭南历遍四州,甚至窜东坡至蛮荒海南,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又经七年。长达十二年的流放生涯已使他们“心如已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兄弟二人此时已经彻底沦为垮台的罪官,贫穷的异乡人。古人历来重视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但更重视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光宗耀祖。遥想治平二年,兄弟二人置办父亲苏洵和轼夫人王弗的丧事,奉皇命官船直送眉山故里,朝廷诏赐银绢,达官贵人各致厚赙,沸沸扬扬,风光无比。那时的他们是展翅云天,比翼齐飞的一双“凤凰”,而今却成了遍体伤痕,人人嫌恶的两只“乌鸦”。天壤之别,今非昔比。“愧见江东父老”之情,尽在不言之中。回望眉山故里早已人去楼空,物是人非,至亲眷属,廖无一人。以此潦倒之魄回归故土,岂不是索然无味,自讨没趣。

世道有升降,人心无古今。时差上下近千年,专制暴力所造成的恶果是类同的。我们现在说起千年前轼、辙兄弟的遭遇,可能没有切身体会,但回想一下扩大反右或十年动乱时期的情景,对他们的境遇就可以感同身受。那时的他们无异于“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永世不得翻身的牛鬼蛇神”,“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更何况苏轼还是犯有前科的“极右+反革命”。政治形势的险恶,处境之困窘,迫使他们不得不产生在外地重辟族茔的设想。

再说,苏家的子辈、孙辈大多生在中原,长在中原,早已融入中原社会生活。苏辙在绍圣元年被贬南迁之时,为防后顾之忧,留苏迟、苏适二子许昌居住。当他贬谪七年回到许昌时,二子在这里已置田二顷,“子孙安之,殆不复迁”。2P1390此时安葬八郎妇黄氏是当务之急,郏城上瑞里处嵩山脚下有田一廛。山岗薄地,距离较远,不便管理。但土厚水深,很适合作葬地。兄弟二人都是年过六旬,奔七十的人了,不可不考虑身后之事。这些客观现实条件催生了苏辙在外辟设苏氏族茔的动议。

另外,苏辙定居许昌,又安排族茔于汝州郏城,实受范镇影响颇大。范镇,成都华阳人,知谏院,授端明殿学士,累封蜀郡开国公,一生为官以忠耿直谏著称,为北宋一代名臣。苏、范两家在朝中政治倾向一致。范镇与苏洵故交,轼、辙常得其关照提携,亲如叔侄。苏过之妻及苏远之续娶皆为范镇之孙女。苏辙在《祭范子中(镇之长子)朝散文》中说“苏氏、范氏,同出昆维,蜀公告休,居颖之湄,我老去国,归亦从之”。2P1391范镇晚年定居许昌,死后葬于汝州襄城县汝安乡推贤里(今襄县王洛乡房庄村)。孔凡礼先生在他撰写的《苏辙年谱》中说:“苏辙谋居与定居颖,与范氏有联系,镇及妻葬于汝州(临汝)之襄城,苏辙兄弟葬于郏城,属汝州,皆在汝州之东南,相距甚近。”4P588 那时的中原腹地正值政治经济隆盛时期,类似于今日之京津地区。苏辙建议在郏城重辟族茔和当时的环境影响是分不开的。

大量史实表明,常州宜兴仅是苏轼生前的理想居住之地,最终归葬郏县实为兄弟情义高于一切。苏轼平生本不重视身后葬地之类俗事,“葬地,弟请一面果决”,寥寥数字,血浓于水的手足之情溢于言表。此时,苏辙慢说选择郏县葬地,即使选择其它任何地方,兄长也会义无反顾地前往相随。“夜雨对床”是弟兄二人的终生夙愿,生前难以实现,身后归葬一处也不失为幸事。只要不使弟兄一人孤单独处,埋葬在哪里都可以。正所谓“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明代著名学者王尚炯(号苍谷,郏县人,弘治十五年进士,曾任山西、四川参政,浙江左布政使),在浩瀚的苏学海洋中,独独采撷此联,配以横额“青山玉瘞”,刻石立坊于三苏坟院,昭示苏轼葬郏之因。应该说,苍谷先生是读懂苏轼葬郏的第一人。

东坡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七月二十八日在常州病逝,崇宁元年 (1102年)诸子扶柩北上。为了把东坡和润之夫人同穴安葬,苏迈先期赴汴京迁运继母亡灵。当灵柩途经许昌时,苏辙率领全家路祭亡嫂。苏辙在《再祭亡嫂王氏文》中说“迈往告迁,及迨初妇,靈輀是升”。2P1389这是苏辙祭告嫂嫂说,是苏迈把您和迨婦欧阳氏的灵柩一起迁运过来的。迨婦欧阳氏是苏轼次子苏迨的原配夫人,是欧阳修的孙女,欧阳棐之女。她和润之夫人都是于元祐八年在开封先后病逝的,灵柩都暂厝于京西的慧济道院。苏迈把润之夫人和迨婦欧阳氏的灵柩一起迁运过来是人之常情。至闰六月二十日,东坡和润之夫人合葬于同一墓穴,欧阳氏另有所葬,三苏园中应有迨婦欧阳氏的位置。

苏轼葬郏缘起于为八郎妇黄氏选择墓地,只是后来苏轼病重,去世,把她的葬事耽搁下来。苏辙在《再祭八新妇黄氏文》说“嗟哉吾兄,没于毗陵,返葬郏山,兆域宽深,举棺从之,土厚且坚”2P1391直到安葬苏东坡时,才“举棺从之”安葬了八郎妇黄氏。所以,苏轼葬郏实际安葬的是四个亡灵,出现的是三个墓冢。苏轼葬郏之初这里就是以苏氏家族墓地的形式出现。

十年后,苏辙夫妇先后病故,他们不失前约合葬在哥哥身旁。

出坟院大门沿神道南行约100,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坟墓。西侧的为《宋苏先生讳迟夫人梁氏墓》。墓碑是清道光四年知县李虎臣重立的。碑文称“考苏氏族谱,迟为文定公长君。……国朝顺治初,邑侯笃行张公,始为封树。主簿乔钵又得夫人墓志铭于穴中,具衣冠以掩其骸。”(5)P40碑文告诉我们,这是苏辙长子苏迟夫人的梁氏墓,是顺治三年(1646)县令张笃行和主簿乔钵发现的。

东侧的为《宋苏先生讳适暨夫人黄氏墓》,墓碑是郏县人民政府1986年建立的。这个墓是1972年当地农民浇地时发现的,经省文物部门鉴定为苏辙次子苏适夫妇合葬墓。这个墓的发现为研究三苏坟提供了一个准确的参照物,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历史上始终找不到苏轼葬郏令人信服的原因,上个世纪曾有人对苏轼葬郏的真实性提出质疑。苏适墓志铭中苏适夫妇“合葬于汝州郏城上瑞里先茔之东南巽隅”(2)P669一句,为苏轼葬郏的真实性提供了铁证,质疑的雾霾才烟消云散。

《金史·卷一百三十》载,“东坡、颖滨、叔党俱葬郏城之小峨眉山”(3)P1877 《永乐大典》中晁说之为苏过撰写的《宋故通直郎眉山苏叔党墓志铭》载,苏过“暴卒于镇阳行道中,年五十有二,时宣和五年十二月乙未。……其葬以七年四月辛酉,墓在先生兆东南”8P43 尽管目前尚未发现苏过的坟墓,但苏过葬郏无疑。

从理论上讲,从苏轼葬郏到靖康之乱北宋灭亡(1127年)这二十五年间死去的苏家人都应该埋葬在三苏坟。苏迈于政和二年在许昌病故,是和苏辙同一年去世的。苏迨,苏远卒于靖康之乱,舒大刚先生的《三苏后代研究》根据《云桥诗话》的“迨、过六子咸东西祔”和周亮工的《因树屋书影》“迈、迨、过俱葬此”8P26都注明他们葬在郏城上瑞里。看来,舒大刚先生和《云桥诗话》及《因树屋书影》对这种理论都是认同的。苏家子辈中只有苏迟在靖康之乱后南渡,官至大中大夫,工部侍郎,徽猷阁待制。绍兴二十五年卒,“葬兰溪灵洞”8P64苏家子辈六人中五人都是葬郏,但苏迟夫人梁氏墓犹在,所以,三苏园中子辈的坟墓还是应有六个。随着梁氏墓,苏适夫妇合葬墓和苏过墓志铭的发现以及对八郎妇黄氏和迨婦欧阳氏研究成果的出炉,验证了这种理论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也证实了古人所言不虚。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苏学科研的逐步深入,其余四个子辈的坟墓终会逐渐被人们所认知。

至此不禁有人会问,六个子辈的坟墓会在什么位置呢?且看,苏适夫妇合葬墓和苏迟夫人梁氏墓在东南西北一条线上,说明这是苏家子辈坟墓的位置。苏辙长子苏迟为伯,其夫人梁氏墓居右;苏辙次子苏适为昆,夫妇合葬墓居左,说明这不是排棺葬法,而只能是夹棺葬法。即伯居中,昆居左,叔居右。康熙年间,著名学者郏县名人仝轨看到“梁氏墓北有墓一,不知葬何人?”其实这个墓就应该是三子苏远和黄氏的合葬墓。以上是苏辙一房三子坟墓的位置。那么苏轼一房三子坟墓的位置就应该排在苏适夫妇合葬墓左面东南方,依次应该是苏过、苏迈、苏迨和欧阳氏合葬墓的位置。子辈坟墓的如此葬法排列只是笔者的管孔之见,但和苏适夫妇“合葬于汝州郏城上瑞里先茔之东南巽隅”及苏过“墓在先生兆之东南” ,均极相吻合。对苏坟葬法的探讨仅是初步尝试,有赖于方家师长赐教,更有待进一步深入发掘和考古验证。

苏辙墓的西侧有六个坟冢,人称是苏家孙辈的六公子墓。坟前墓碑是清道光四年(1824年)知县李虎臣重立的。碑文称六公子是箪、符、箕、籥、筌、筹。显然那不是孙辈坟墓应居的位置。苏轼共有12个孙子。可是他生前只看到箪、符、箕、籥、筌、筹这六个。所以《东坡先生墓志铭》载,苏轼有“孙男六人,箪、符、箕、籥、筌、筹”2p1421同时苏辙还有10个孙子呢!难道苏坟中的六公子恰巧就是东坡墓志铭所说的孙男六人吗?苏符在南宋绍兴年间,官至中书舍人,礼部尚书等职。上表朝廷为苏轼、苏辙平反昭雪,代表南宋出使金国。死后,于绍兴“三十一年己酉葬于眉山县修水乡顺华里”8p356至于“筌、筹”未成年即夭折。他们何来葬郏?事实上,苏辙死后15年就发生了靖康之变,郏城沦为金地,南宋和金在黄、淮之间形成长期拉锯战,接着是元世祖问鼎中原之争。长达百年的穷兵黩武,兵荒马乱,使黎民百姓四处流离,民不聊生,苏坟自然也荒芜凋零,满目疮痍。战争过后幸存者将其父兄遗骨带回族墓,在一片荒野中,埋在祖宗墓旁,已属不易,还谈何葬法。所以说,六公子墓是后人将轼、辙孙辈迁葬过来的说法较为合理。

人称“三苏坟”,实际上这里埋葬着轼、辙祖孙三代数十口人。靖康之变后,社会动荡,天下大乱,“二派之后率散处靡存”7P472 。但代代都有推选出来的苏姓族人担任奉祀生,执掌春秋祭祀和坟产管理,至今飨堂走廊东还矗立着乾隆四十五年《立苏建芳为奉祀生序》的碑刻。从三苏坟的筹划、运作到内容、形式以及管理体制都充分说明郏县三苏坟是轼、辙兄弟二人生前计议已定,名副其实的苏氏家族墓地。因此,至今当地人还常以“苏坟”称谓。这个族茔同河北栾城的苏家先茔及四川眉山的祖茔是一脉相承,相依并重的。

大量史实表明,苏家在这里辟设流寓在外的族茔是受当时条件所致,形势所迫,情感所系,环境所染等多种因素制约所采取的无奈的选择,苏轼归葬自家族茔本是人间常事。历史事实足以证明“第八简族茔推理”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是正确的,合理的

  回顾苏轼葬郏探因漫漫之旅,感慨良多。公允地说,无论是“练汝说”,还是“形胜说”,另外还有“不济说”、“恋阙说”以及“祭祀方便说”等等都有一定的道理。它们都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依据事理的推测之言,代表着一个时期的认知水平,表达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和崇敬苏东坡的殷切心情。人们的认知过程总是由不知到渐知,逐步深化,逐步修正完善的。

有道是:“苏子无计归西蜀,郏城有幸留坡翁。世人皆谓嵩山好,谁解手足夜雨情。归葬族茔本常事,孜孜探索几百年。”

参考文献:

【1】     苏轼.苏东坡全集[M] .珠海:珠海出版社,1996.  P1477  P1176

【2】     苏辙.栾城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P1390  P1386

P1808  P1410  P1391  P1389  P1421

【3】     脱脱.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1  P1877 

【4】     孔凡礼.苏辙年谱[M] .北京:中华书局,2001. P586  P588  P669

【5】     郏县档案馆.三苏坟资料汇编[M]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P47  P12  P53  P26  P95  P40

【6】     平顶山市政协编委会.苏东坡与平顶山[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61.  P610  P438  P427

【7】     清同治三年.郏县志[M].郑州:郑州美术出版社,1983. P472

【8】     舒大刚.三苏后代研究[M].成都:巴蜀出版社1996. P43  P64   P356

20111110定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