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新教材页码 |
旧教材页码 |
内容变化 |
绪言 |
2(第三段) |
2(第三段) |
“发现和利用了火”变为“学会了使用火和简单工具”(对知识清单有影响) |
|
3(第二段) |
2(第三段) |
“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变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
|
4(第一段) |
4(第一段) |
全变 |
第一单元课题1 |
实验 |
实验 |
实验(2)“胆矾”变为“硫酸铜晶体”,(3)的叙述有变化;加了方法引导; |
|
7(第一段) |
7(第一段) |
加了实验现象和分析 |
|
8 |
8 |
删去了“1.熔点和沸点”及“2.密度” |
|
表1-1 |
表1-1 |
加了“颜色和状态”栏 |
|
实验1-2 |
实验1-5 |
“观察它们的颜色、状态和气味”变为“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闻一闻气味” |
|
练习与应用 |
习题 |
第一题与第二题互换,且第二题中加了“如何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删去了第三题;第四题变为第三题;第五题变为第四题;增加了第五题 |
第一单元课题2 |
14 |
15 |
体现了学习化学的以下特点(3)中“及其现象”变为“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
|
探究二 |
活动与探究二 |
有关资料中加了“(4)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组成,还有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
|
步骤 |
步骤 |
步骤中加了“收集空气” |
|
练习与应用 |
习题 |
加了第一题,原来的第一题变为现在的第三题,第二题加了要填探究环节的表格 |
第一单元课题3 |
18 |
18 |
删去了实验室教室规则,将旧书中附录Ⅰ.2实验药品取用规则放在资料卡片中,且删去了(4) |
|
实验1-3 |
实验1-6 |
“锌粒”变为“石灰石(或大理石)” |
|
实验1-4 |
实验1-8 |
加了实验1-4(1)向石灰水中加酚酞 |
|
实验1-5 |
实验1-9 |
“碳化”变为“炭化” |
|
21 |
21 |
2.给物质加热中删去了活动探究,加了正文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液体时的注意点:(1)(2)(3)(4)(5) |
|
实验1-6 |
实验1-10 |
全部变化 |
|
22 |
22 |
将附录Ⅰ.4选择仪器装置放在这里作为三,且加了检查装置气密性:加了实验1-7 |
|
练习与应用 |
习题 |
加了第一题 |
|
单元小结 |
单元小结 |
设了题空 |
|
实验2-1 |
实验2-1 |
“并做上标记”变为“分为5等份”;结论中“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说明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变为“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约1/5说明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消耗的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
|
27 |
27 |
删去了讨论“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
混合物的定义:“由两种或多种物质”变为“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 |
|
28 |
28 |
“则需要用纯氧(或富氧空气)”变为“则需要用纯氧” |
|
28 |
28 |
氧气的用途中“化肥的重要原料”变为“氮肥的重要原料” |
|
29 |
29 |
讨论中删去了3 |
|
30 |
29 |
稀有气体用途中删去了稀有气体有惰性,可作保护气的内容 |
|
32 |
32 |
删去了绿色化学,调查与研究改变 |
|
练习与应用 |
习题 |
加了第二题;第二题变为第三题,且删去了(4);第三题变为第四题,并加了列举主要用途;删去了第四题 |
|
实验2-4 |
实验2-4 |
加了在酒精灯上加热铁丝的实验 |
|
练习与应用 |
习题 |
删去了第一题和第二题;第三题和第四题变为第一题和第二题,且叙述有变化;第五题变为第三题;加了一个选择题(2) |
课题3
制取氧气 |
37 |
37 |
“实验室里,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氧气”变为“实验室里,常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氧气” |
|
37 |
37 |
加了实验2-5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
|
38 |
37 |
加了探究过氧化氢制氧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 |
|
40 |
39 |
删去了活动与探究 |
|
练习与应用 |
习题 |
第一题中叙述有变化,由文字题变为表格题,第二题中(1)C选项有变化,删去了第三题 |
|
45 |
|
加了实验活动1 |
物质构成的奥秘
分子与原子 |
48 |
50 |
“物质确定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变为“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
|
49 |
50 |
探究实验步骤有变化 |
|
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