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陶行知的四块糖谈后进生教育

 椅山红叶 2012-09-05

   由陶行知的四块糖谈后进生教育                                               [案例]:有一次,陶行知教育一位用石头砸同学的男生,他先让男生到办公室等他。当陶行知回到办公室,发现那位男生已经站着等候了。于是,陶行知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了办公室。接着又掏出一块糖,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傻眼了,半信半疑地接过糖果。陶行知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学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样的方式。陶行知拿出第四块糖:你已经认错,再奖励你一块,我糖发完了,谈话也该结束了。       
     
看着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想着我们平时是怎么教育学生的,尤其是教育后进生的问题,不禁心生感慨:我们怎么就只有数落批评而没有类似的智慧糖果呢?最终,我们怎么就只剩伤筋劳神而没有感觉到如沐春风呢?……看来,陶行知的四块糖确实催人深思,值得我们从中获得启示!    
    [
启示一]:后进生教育中要有尊重     现在的学生大多缺乏独立能力,都是习惯了别人的关心、爱护和尊重,都有着强烈的自尊心,若对屡犯错误的后进生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更是容易造成逆反心理,教育自然难见成效。作为教育者,我们首先应该做到保护后进生的自尊,不要轻易让他们在同学面前丢面子 四块糖的故事中,陶行知先生并没有当场给那位男生一顿批评,而是让他去办公室谈,而且发现他早到了,还奖给他一块糖,这体现了多大的尊重啊!这不也为后面的教育拉近了彼此之间的心灵距离吗?     
    
其次,我们要能正确看待后进生犯错误的问题。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成长的道路上,后进生难道就不能摔上几跤?不要因为他们犯了错误,当头就是一棍喝怎么又是你?我们是否应该从后进生的角度出发,试着去理解他们做事的动机,从出发点开始帮他们找出错误所在,并诚恳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努力的方向。陶行知先生不就是从男生做事的动机出发给了他四块理解的糖果吗?在这样尊重的前提下,我们还应该坚持严格要求的原则,做到有理有节,严中有爱,真正促使后进生达到自我觉悟,自我进步的境界。     
     [
启示二]:后进生教育中要有肯定     后进生在班级当中往往是被人冷落的一个群体,是不被肯定的那一部分。但是,就是这样的群体在社会的大舞台上成材扬名的却不乏少数。倡导赏识教育的周弘老师,他的女儿周婷婷因病双耳全聋,小时侯学习困难,做十道数学题只对了一道。然而在他的鼓励下,数年后,周婷婷终究成为了留美学习的双博士生。再如数学家巴比基和文学家玛阿特是同班同学,他们都曾因为成绩差而被罚站,常常遭受同学的取笑。但是数年后,他们却都成为了举世闻名的人物。由此看来,我们必须肯定后进生也能成材的观念,并把它真正应用到后进生的教育之中。    如果说把后进生看作是未经雕琢的璞玉,那么教师的责任就是打磨去他表面的杂质,使它重现光彩。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后进生教育工作时,要肯定他们身上的优点,用赏识的目光鼓励他们走出成功的一步。陶行知先生在教育的过程中,他找出了男生的四处优点,即先到尊重我有正义感承认错误,然后用糖块一次次地肯定了那位男生,结果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批评。其实类似的肯定方式有多种多样,可以是爱抚、友好的动作,可以是赞扬、鼓励的话语,也可以是欣赏、赞许的目光,甚至可以是面对点滴进步而发出的轻轻一笑……我们相信,肯定的灿烂阳光必将褪去璞玉表面的污垢杂质,他们也一定能够体会重现光彩的成功喜悦。           [ 启示三]:后进生教育中要有惩戒    惩戒是惩罚、警戒之意,是对学生犯了错误后的一种责任追究,是为了让学生去认识错误、承担责任,是为学生的今后有个更好的成长。对于学生的错误,如果老师的教育只是轻描淡写,或是充斥过多的赏识,那这样的教育也只能说是糊涂的教育。惩戒教育决不能被忽视,缺少惩戒的教育不是完美的教育。澳大利亚的学校就专门设置了警戒室,根据学生所犯的错误,设有赔礼道歉、写检查和开除等的惩罚方式。陶行知先生让那位男生去校长室,这不也是一种惩罚的方式吗?小时侯,我们犯了错,不也是常被叫到老师的办公室去挨训吗?进办公室虽不是什么特别严厉的惩罚,但它至少也让学生认识了错误,担负起承认、道歉的义务与责任。       惩戒并不是体罚,体罚是治人,而惩戒是治心。尊重学生的心灵感受是惩戒教育的前提,惩罚是手段,目的则是警戒。魏书生老师教育犯了错误的同学,他采用的是补偿式惩罚,犯了小错唱首歌,一般错误做件好事来补偿,性质严重的就罚写一篇错误剖析说明文”……著名的诺贝尔奖得主、生物学家麦克劳德也曾受过这样的惩罚:小时侯,他杀死了校长家的狗,结果校长的惩罚却是让他画两张图——血液循环图和骨结构图。或许,陶行知先生当时并没有考虑过多,他只是想让男生明白是不能用石头砸人的,但是他却给了我们教育后进生的一个启示——教育是一定要有惩戒的,惩戒一定要是适度的。   
      [
结束语]    
     
你的教鞭下可能有瓦特,你的冷眼里可能有牛顿,你的讥笑中可能有爱迪生,你的骂声中可能有爱因斯坦!           ——陶行知     
   
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才,能培养学生抵制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适当的惩罚,不仅是一个教育者的权利,也是一个教育者的义务。     ——马卡连科(阜阳市插花中学  闫雪峰摘)

 

 

 

    素质教育、应试教育、赏识教育……一个标签又一个标签,一个模式又一个模式,真正的教育在浮躁的折腾中抖落了羽毛,孩子在一场又一场的实验中磨去了棱角,家长和社会在激进的浪潮中乱了手脚,没有了方向。

    如今的教育真够复杂化了。教育是什么?

    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接物和对待工作的良好习惯;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习技能的良好习惯;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良好习惯。

    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陶行知说: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

    蒙台梭利说: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

    教育家的种种释义,都是从某一角度通向理想和真理之门,这些唤起我们理性的自觉,让我们认清教育的本质,重新审视教育的功能,规范教育的发展方向。

    在我看来教育给与学生的一是习惯,二是情怀。

    教育是一个永远无止境的过程,不断引领着学生追求完美,赋予他们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悲天悯人而又温暖宽容的情怀。教育要始终把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坚定的意志,丰盈的精神作为核心,为成就学生完满人生奠定基础。用良好教育成就的未来一定是光明的、温暖的、我们梦寐以求的阳光普照开满鲜花的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