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病择医先要找对门

 莱阳好人 2012-09-06
看病择医先要找对门
A病人在作选择之前最强大  
  患者内心对医院有莫名排斥,走进医院最大的感觉是茫然和恐惧,不了解医院的情况与基本的诊疗程序。
    我们拥有选择权——— 因为我们还未做出选择!这句显得很有哲理的话是相亲中的男女发出的感慨!尽管我对所谓的哲理名言不是很感兴趣,因为我知道这些看起来令人沉思的句子大多来自于几个留长发、患有抑郁症的青年,但是对于一个聪明的病人,或许以上的那句哲理名言甚为管用。
    病人在整个诊治过程中从来不会真正强大,病人最强大的时候在于他还未走进医院,在于他还未做出选择之前!聪明的病人会做出正确的选择,会给自己选择一个值得信任的医院及医生,而错误的选择常常是一切灾难的开始,当你选择了一家不具备技术资质的医院,当你选择了一个不负责任的医生,当你丧失了你的选择权后,就意味着一场噩梦正要开始!
B选择中医还是西医
    在中国,传统医学是被提到与现代医学同等的地位,这是被写入宪法的!尽管在现实的医疗实践中,现代医学已占据了中国大部分医疗市场,目前的统计数字:全国现有医疗卫生机构85705家,中医医疗机构仅有3009家;而且在这3009家中医医疗机构中,真正从事中医医疗工作的医生只占五分之一,这五分之一所谓真正中医师开出的处方有60%为西药。有一事实几乎可以肯定,当你走进中国的任何一家县或市级中医医院,如果这家中医院把牌子一摘,你绝不会发现它和西医医院有什么差别。然而,尽管如此,中医中药受到中国人民普遍欢迎,也在一些领域很好地补充了现代医学的不足。
    于是就有一个问题摆到了中国普通大众的面前:看中医还是看西医?
    首先在疾病的诊断上最好选择现代医学。现代医学尽管被指责工于还原论,被指责离开了仪器就无法看病,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现代化的检查设备,如X光、CT、MR等极大延伸了诊断触角,至少尽可能地避免了危重疾病的误诊
    危重病的急症(如突发昏厥、高热、严重创伤及烧伤、药物中毒、呼吸困难等)、早中期肿瘤的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如急性呼吸道感染、创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肠道传染性疾病等)、器官功能衰竭(如心脏功能衰竭、慢性肾炎肾功衰竭、肝功衰竭等)、孕妇保健及分娩等,这些疾病的治疗,现代医学已显示出明显优势,治疗方案也较为成熟。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肾炎、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呼吸道疾病(慢性肺炎、肺气肿)、中晚期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毒感染性疾病(如感冒、乙肝、艾滋病等),这些疾病中运用现代医学正规治疗一般可良好控制症状,但辅以中医中药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诊断难以明确的疼痛(头晕、头痛、关节疼痛、肌肉疼痛等)、功能性疾病(如月经不调、失眠、身体不适、便秘、胃肠道功能失调等)、某些皮肤病(如痤疮、脂溢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日常保健、中风后遗症等,这一类疾病,现代医学所取得的成绩不多,以中医中药治疗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C中国医院如何分级
    一般老百姓肯定也知道一点儿好医院,如北京协和、解放军总医院,可是你会说,我又不在北京。比如,我怎么知道福建省的哪所医院好一点?简单一点,首先看医院的级别,在中国,医院的级别是这样评定的。
    一级医院是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服务的基层医院、卫生院。二级医院是向多个社区提供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院。三级医院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学、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各级医院经过评审,按照医院分级管理标准确定为甲、乙、丙三等,三级医院增设特等,共三级十等。目前中国医院最高级别是三级甲等,并没有三级特等!一般来讲,处在中国医院顶端的都是各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及各省人民医院,还有解放军的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和各大军区总医院。在中小城市,一般是该市的人民医院及驻军的解放军医院技术较为全面。
D病人需要怎样的医生
    我们长久形成关于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神话,当我们面对现实时却发现我们理想中的好医生越来越少,我们怀疑他们的技术,更怀疑他们的医德。这种对医生群体的不信任产生“就医找熟人”的普遍现象。找熟人看病无非是希望医生可以看好他的病;对他态度好点;如果可能,帮他省点钱。
    不同的病人心中对好医生有不同的标准,但我们大多数已经有足够的理性认识到:现在的医生已经成为了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群道德宗师的人生体验。尽管这种职业有远高于其他职业的行业道德规范,但也不能否认作为一种职业,它需要有行业回报,没有行业回报的职业是不存在的,也是不能发展壮大的!拒绝承认医生应该有合理回报的病人已经是少数,于是我们渐渐降低了我们对于好医生的标准,尽管细节不同,但总体而言,我们希望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医生:医术精湛,可以帮病人解决问题;关心、爱护、理解病人;为病人的经济情况着想。
    应该承认,大多数病人心中的好医生标准并不高,也并不脱离实际;然而几乎我所碰到的病人多多少少对现在的医疗环境都有微词,于是我们看个病都想方设法、七拐八绕地想找熟人。我们不禁问:好医生在哪里?或是什么样的环境能够培育一个至少合格的医生呢?
E如何筛选出好医生
    好医生一般都接受过正规医学教育。现代医学需要一定的科学素养,如欧美等发达国家,报考医学院的前提是取得理学学士学位;学医的过程需要参与很多的实验及临床技能培养,这些都注定了医师无法通过自学成才获得,当然各类传统医学医师除外。
    高职称与高学历并不代表好医生,但它们确实常常代表高水平。医学博士们一般都是一路读上来,他们与课本、文献和小白鼠为伍。由于没有临床经验的积累,他们常常会犯原则性错误。不过,总体上说,高学历一般代表他们有更开阔的学术眼光、更深厚的学术背景,特别是那些同时有着临床经验及高学历的医生常常是一个科室的学术带头人。
    职称则更多的代表着一个医生的经验积累过程。但不可否认的是,高职称是对一个医生实际工作经验的肯定及对以往做牛做马辛勤苦干职业生涯的补偿。
    好医生一般都集中在大医院,集中在优势科室中。医术是行医经验积累的过程。中国的大医院集中了绝大多数的医疗资源,集中了最优秀的医学人才,同时也集中了大多数危重及疑难杂症患者。原本同一层次的两个医学院毕业生,一个在大医院工作,他学习到的是周围高精尖的技术,每天面对的是不同的危重病例,每天都在积蓄前进的动力。
    好医生来源于他所在工作环境的人文氛围,来自于他的同行评议压力。一个科室的工作氛围决定了这个科室大多数人的工作态度,如果科主任一向严谨治学、注重减轻病人经济负担,那么,一般而言,这个科室内医护人员如果开大处方、要红包,他就会受到科室同行评议的强大压力。
F看病非要到大医院吗
    诊断到大医院,找专家;治疗到中小医院,找普通医生。大医院的医生往往经验较为丰富,考虑问题多,误诊率低,一般不会漏诊掉致命性疾病。而对于治疗,一般而言,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方案都很成熟,也就是说在大医院及基层医院所用治疗方案大同小异。特别是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在大医院明确诊断定下治疗方案后,到基层医院监测、复查、治疗,往往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大医院做手术,到中小医院术后康复;或疾病危重期到大医院治疗,康复阶段到中小医院。
    常见病、简单手术在中小医院可以得到更多医疗服务。简单的四肢骨折、体表的肿物、阑尾炎、正常分娩或剖宫产等手术,大医院专家往往不屑于主刀,常常是年轻医生或进修生主刀;而在中小医院,由于经常做这类手术,他们的经验甚至比大医院的专家还丰富,而且一般是高年资医生主刀,服务好,费用低。
    对大医院里那些高学历的年轻“专家”要有警惕。这些高学历的年轻“专家”往往一路啃着书本前行,学历牌上金光闪闪,有的甚至有留洋背景。大多数国外镀金回来的医务人员在国外的经历对其看病并无多大帮助,但这些人回国后常被委以重任,成为大医院里的“定时炸弹”。
    (摘自《做个聪明病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