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设备维护保养与维修档案的建立

 丁东方 2012-09-08

设备管理的主要目地就是保障设备高效,安全,长期地运行,切实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要做到这点,重要的是作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本文就设备的维护保养,设备管理中有关维修保养资料等问题,作了论述。

关键词:设备维护保养

现代设备是进行生产的重要工具,在决定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成本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其作用越来越明显。随着现代制造设备的高科技化、结构复杂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设备维修的难度越来越大,为减少设备的故障率,我们应把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作为设备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重视起来。而做好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是保持、延长或提高设备的性能所应做的基础工作,这对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是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

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与保养的目的是延长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延长机械部件的变换周期,防止发生意外的恶性事故,使设备始终保持良好的抉态,并保持长时间的稳定工作。

1.1 维护与保养

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是设备管理工作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但在有些单位,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引不起足够重视,或是日常维护保养流于形式,实际上,设备的故障率高低和实际使用寿命的长短,不仅仅取决于设备的精度、性能及本身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常保养与维护。而维护与保养是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存在的客观要求,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外部负荷和内部应力,自然磨损、腐蚀的影响,设备的部分部件或整体,都会引起损伤,使之部分或全部丧失使用功能。为保持设备的使用功能,减少非正常磨损,延缓电气元件的老化过程,减少故障的发生,就必须在工作中贯彻设备管理以防为主的方针。所以,在工作中,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设备维修保养手册中的要求,对设备进行润滑、清洁等日常保养,并在运行中注意观察仪器设备是否有转动不灵活,温度过高,震颤,异常声响,渗漏,漏电等等不正常现象,或是其他潜在故障,一旦发现且处理不了,应及时通知有关维修人员,并作好相关记录。

1.2 设备的点检制

在设备的日常维修保养工作中,目前应用较多的就是点检制,实行点检制的目的是加强设备管理,使设备的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把设备管理工作落实到具有技术水平和责任心的人员。而点检是为了维持设备的原有性能,通过人的感官(视、听、嗅、触、味)或是简单仪器,按事先设定的周期和方法对设备上的某些规定部位进行有无异常的预防性周期检查过程,以使设备的隐患和缺陷能够早期得到发现。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处理这样的设备检查规程为点检。

点检分为操作人员的日常点检,它由操作人员负责对设备的一般部件进行点检,重点要作好“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保养),处理和检查设备在日常运行中出现的简单常见故障,并填写点检日志;专业维修人员的负责定期点检,专业维修人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监测工具对设备关键部件和重要部位进行重点点检和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制定出点检计划,作好诊断记录,分析维修结果,有可能的话,提出设备维护管理建议。

在实施点检工作中,要把日常点检和专业点检结合起来,点检人员作到紧固松动件、清扫设备卫生、加油润滑、通电驱潮等工作。

实施点检制其优点是可以把有可能出现的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降低故障率,使其性能优化,缺点是给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增加了工作量。

设备维修的资料

2.1 填写维修记录

设备维修时应认真填写维修记录,其内容应包括:设备修复前的故障模式,产生原因,故障判断,修复方案,是否更换了零部件及更换零部件的型号、规格、产地等。如果维修时需要改动设备的结构等部分,应先报上级管理部门同意并备案,凡改动之处(线路和结构),应附有图纸或是文字说明,修复后的状况是否达到了设备所规定的要求,都应写清楚。

2.2 维修记录保存

维修记录应和设备使用说明书等文件一起专人保管,作为设备挡案管理中的一部分内容。这些内容为设备以后调拨、转让、报废等提供了基本资料,同时给下次维修提供了维修数据和经验。通过不断的维修资料积累,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设备维修经验支持体系,就会提高设备的维修保障系统。

2.3 按期整理维修记录

应按一定时间汇集维修记录,通过对数据的统计、整理分析,计算出各类设备的故障频率,平均故障间隔期,找出设备故障发生规律,绘制设备的停机时间和停机频率排列图表,以便分别采取相应的对策,如对停机时间长,故障率高的设备可采用计划维修,彻底消除其故障;对于故障频率低,但一旦停机就需要较长维修时间的设备,应对故障停机的过程和原因进行仔细分析并记录,进行状态监测,采用视情维修;对停机时间短,但停机频率高的设备的维修方式应是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由他们来完成;对停机时间短,频率低的设备一般是不坏不修的原则。

维修保养资料

设备维修保养资料应在购买设备时由生产厂商提供,主要包括下列文件:

(1) 设备生产厂商编制的操作使用说明书和维修保养手册。

(2) 设备的电气图纸资料,如设备的电气原理图、电气接线图、电器元件位置图,所用的各种元器件规格、型号、数量、生产厂家等明细表。

(3) 机械维修资料,主要有设备结构图、运动部件的装配图、关键件、易耗件的零件图,各部分的零件明细表,各机械单元的间隙调整资料等。

(4) 有关液压系统的维修调整资料,包括液压系统原理图、液压元件安装位置图、液压管路图、液压元件明细表、液压马达的调整资料、液压油的标号及检验更换周期资料、液压系统清理方法及周期等。

(5) 气动部分的维修调整资料,主要有气动原理图、气动管路图、气动元件明细表,使用的雾化油的牌号等。

(6) 润滑系统维修保养资料,设备生产厂应提供的资料有润滑单元管路图、元件明细表、管道及分配器的安装位置图、润滑点位置图、所用润滑油的标号、润滑周期及润滑时间的调整方法等。

(7) 冷却部分的维修保养资料,如数控设备冷却部分有:切削液循环系统,电器柜空调冷却器,有关精密部件的恒温装置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