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态再平衡带来价值投资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下)

 蜗牛之窝 2012-09-08
我的投资风格是灵活性、开放性、综合性

问:有雪球用户认为您的投资风格偏格雷厄姆式,特别是进入港股市场以后,想知道您以后是否会向芒格式转变?@杰晟JasonZheng

sosme老师:我的投资风格是灵活,不会固守某一种。实际上,我的很多投资操作可能分属于不同风格,但都会在我的投资组合中体现出来。这些风格的共同特点是,投资标的的价格至少高得不离谱,价格与价值至少要匹配。我已经有了一种自然免疫能力,就是一旦某种投资标的涨太多了自然就不去关注了。虽然会错失一些黄金机会,但也免于掉入一些陷阱。这也很正常,上涨时可以赚得最多、下跌时所有风险又能回避掉的投资策略是不存在的。只能选择一种中庸的、长期而言相对更有效的策略。所以,我的投资风格是一种综合性、灵活性、开放性的风格。比如光伏行业,以前我是从来不关注的,反而现在会适当找些资料看看,研究一下其中是否存在投资机会。

问:有投资者认为您的投资风格过于保守,您怎么看?

sosme老师:我的投资风格是通过自己的学习、实践、沉淀逐步形成的,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并不受市场上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是不是过于保守,这是局外人的判断。就我而言,我认为是最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保守可能是局外人的看法,我自认为自己的策略是比较激进的。史云生的是再平衡策略,而我的动态再平衡策略已经带有激进的因素了,更具主动性。市场情况变得恶劣以后,我的策略是要求加大对股票的投资力度,而不只是恢复到之前的平衡。最终甚至我的股票资产配比会到达百分之七八十,当然那个时候市场可能在1000点以下了。

也有人说按照现在的投资理念,我以后的投资收益率不会再像以前那么高了。我以前的收益率的确很高,实证十一年,年均收益率29%。我觉得达不到以前那么高也很正常,但如果这个熊市“熊”到一定程度,还是有可能达到的。我这套资产配置理论越是熊市越能发挥作用,以后的收益率越高;如果是牛市也能在股市上分享一部分收益,当然收益率可能低于市场平均水平。但是拉长时间周期来看,就完全不一样了;并且你不再是担心熊市,而真是喜欢它来、盼望它来。比如现在这个点位,如果继续往下走,根据我的动态再平衡理论,你在底部积累的筹码会是相当多的,未来转化成收益的爆发力也是巨大的。所以,未来会怎么样,不做猜测不设目标、条框,这些自己左右不了的因素,一切顺其自然当然,也只有真正的独立投资者才能做到这点,所以我希望自己继续保持这样一个定位。我的思维有时比较独特,可能跟我的定位也有很大关系。

价值判断时态度比技术更为重要

问:有雪球用户想请你谈谈对安全边际的范围和缓冲是如何理解并执行的。@禅心

sosme老师:安全边际涉及到价值判断,价值判断本身就是很主观的。说到底,这个问题涉及到你评估过程中的态度,我认为价值判断时态度比技术更为重要。保守的态度,比如对于茅台的分析,我就跟但斌很不一样。有人可能认为茅台如果明年增长25%,安全边际就又会出现;但我会想,如果茅台明年跌25%,现在以这个价位进去,还有没有安全边际?所以说,是你的态度在决定你的思维方式和看问题的策略,得出的结论也就不一样。

估值这个东西实际上是有一个偏见。1997年时,我也花了很大精力学习估值,我是学物理的,当时的想法是我给你估准了还怕没有投资机会吗?!所以,相对估值(如P/E、P/B)、绝对估值(如现金流折现)都研究过。我觉得这些都是可以的,但不要完全陷入其中。当时认为这些估值结果是通过科学方法计算出来的,感觉很靠谱,能够给自己的投资带来信心,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自以为是。不过,这个误区我是很早就跳出来了——并不是你参数越多,算得越准,就越容易赚钱。特别是短期内,可以说是毫无相关性,就算你估值正确,也不能保证你一定赚钱。所以,我觉得估值更多是态度的问题,现在我根本不去计算现金流折现,只是估计一个大概,而且每个公司的估值不同时期也是会变化的。把重点转移到了操作策略上,而不是完全固守在估值上。

经常会有人问我,怎么估值,参数如何设置,这些都是主观判断,得出的结果其实是有模糊性的。在牛市中,可能这些结果能给你信心,但这又是一个误区。牛市中,按某种方式投资恰好赚钱了,投资者往往就会相信这种方式;而实际在那种市场条件下,他按相反的方式去操作可能同样也能赚钱。所以,我们千万不要用短期的结果来强化自己的某种认识,对自己的所有认识都要留有余地在投资时,心态的开放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我觉得太重要了。

财报和公告是框架,信息是补充

问:您一般如何去发现股市的投资机会,大致的决策流程是怎样的?

sosme老师:有时间我就会上网浏览信息,任何信息都可以看,有用的可以仔细看看。现在还有很多投资博客,包括不少的知名投资博客。投资者可以建一个自己的资料库,形成自己的信息系统,智慧是可以集合在一起的,要知道哪些信息有价值、哪些文章值得一读。我觉得一般的投资人,很多在搜集信息这个环节就做得不够好。包括@雪球 上面就有大量的各种信息,如何甄别哪些信息是有用的?如果离开雪球,在一些其他网站,有很多信息不仅无用甚至是有害的,可能学的越多受害越深。

问:现在是信息过剩,您在信息梳理上能否给一些建议?

sosme老师:假设一个新手要进行股票投资,要过信息搜集梳理这关是不容易的。现在信息渠道也非常混乱,很难给他们模式化的建议,可能必须投资者自己去体验。信息渠道是否有用,会不会吃亏,只有体验才会知道。往往越是有害的信息越具有诱惑性,包括一些急功近利的东西,没有赔钱的经验、教训是很难拒绝的。从另一方面看,财经媒体要想获得主流地位,内容的质量必须保证,要对投资者负责,也需要时间沉淀,出一些经典的东西。

现在当我准备了解一家公司时,通常所有可以查到的帖子和所有提供相关信息的网站我都要全部看一遍。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投资经验,对一家公司就会有一个大概判断。我现在搞的公司研究都很少了,因为在我研究一家公司时会涉及到很大的信息量,基本上要搜集所有能获取的信息,特别是负面信息。对于看上去太好的东西,我自然会问自己这是不是真的,而一般的投资者可能没有这方面的免疫能力。

分析公司最主要的还是看它的财务报表和公开披露的信息,据此对公司做出初步判断,资产负债结构是否安全、有无持续经营能力等。有了基本判断以后,再结合价格来考虑,是否已经跌到了有安全空间的地步,是否值得跟踪。这两个条件都满足了,你就可以跟进这家公司。其他渠道的信息,无论正面还是负面都只是补充。在搜集这些消息之前,你对公司要有自己的框架性判断,再来结合搜集到的信息做出独立的投资决策。所以,QQ群对投资者并不一定有好处,一旦出现误导性的东西可能误导一片。既然是一个共同参与的投资群,大家的看法都比较一致,往往会自我强化一些观点和想法。信息的获取渠道,根本上还是只能靠自己

“我从没做过实地调研”

问:你会对上市公司做一些实地调研吗?

sosme老师:我从没做过实地调研。很多时候搞调研的研究员是在“为研究而研究”——无论公募、私募,收了管理费总是要做点事的。我认为,现在国内的主流调研普遍是没有什么价值的,至少作用不大。因为现在大家调研的绝大部分都是大公司、知名公司,这些公司已经有很多人在研究了,可能长篇报告都有出过几百份了,自己再去调研意义不大,还是停留在既有基础之上。调研并不是完全不能搞,其实小公司、不知名的公司反而是可以去调研的。如果以后我做调研,对象一定是大家都不知道、不熟悉的公司,因为它们的公开信息很少,实地调研反而有一些价值。

未来的超级大牛股并不存在于今天的热门行业中

问:您熟悉或擅长的行业有哪些,能否分享一下您对这些行业的判断?

sosme老师:我觉得这又是一个误区。作为投资,不要固守某个或某些行业,要持开放的心态,任何行业都可以关注和投资。这个观点的形成,坦普顿对我的影响比较大,所以我觉得现在整个基金行业是存在误区的。比如你,是研究新能源行业的,你就只能在新能源这个圈子能摸索,但很可能未来十几年新能源都不是适合投资的行业。你是不是就固守在这里,一直等待十几年直到时机出现?你是等不住的,所以投资不能固守某个行业。哪个地方有低估的可能、哪个地方有价值,你就把精力、资源投向那个地方,不要受行业的限制。我在港股试验时,就买了很多行业,只要是我觉得低估的都会去试一试,一些公司是许多人不曾听过的。动辄就是消费行业、酒类股票,其他行业都不买,这一定是个误区。有个案例是十多年前以网络股为代表的科技类股票被市场追捧的时候,卡拉曼问他的学生通用汽车什么价位可以买?他的学生们认为再跌一半可能都没有投资价值。卡拉曼又问,如果白送给你要不要呢?这个案例说明,投资机会是因为价值与价格双向变动而产生的。一个公司价值不变,价格跌到一定程度,安全空间肯定会出现,就可以成为投资目标。当然,有些是短暂的套利机会,有些就是周期的反转,一个非常巨大的机会。所以,我们不用固守于某个行业,开放心态很重要。我在港股上投了一只股票——$联邦制药(03933)$,是在它最困难、业绩最差的时候,股价从17块多跌到4块多。我认为可以试探性买入,与其说是看中这家公司,不如说是看中它当时的价格。投资一定是这样的思路,并非公司好就能买入,公司差就回避。坦普顿的有一句话我随时记在心中,如果其他人看一眼就回避的公司,你一定要多看几眼。

对巴菲特的迷信要跳出来,对公司、行业的固守也要跳出来,以后真正的大牛股、上涨几十倍上百倍的股票绝对不存在于今天的热门行业、热门公司中

烟蒂股也需要精选,首先考虑持续经营能力

问:港股市场上,如何防范选烟蒂股选到了毒药?@杰晟JasonZheng

sosme老师:我判断的第一点是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并非目前的“安全边际”很高,现金很多、超过市值的股票就是“烟蒂”。我们不用看太远,考虑一下未来3~5年能否持续经营下去。如果不能持续经营下去,目前的“安全边际”到明年可能就损失过半,再过2~3年可能就损失殆尽了,这种“烟蒂”不是“烟蒂”,不要去捡。某些“烟蒂”可能还可以大致判断一下,能否反转,反转几率有多高?这也是介入点之一。

所以,选“烟蒂”,首先是判断公司有无持续经营的能力;其次是评估其他公司的方法都可以用到评估“烟蒂”公司上,比如公司经营战略、管理层能力、发展过程、前景展望等,你都需要考察和评估。“烟蒂”也需要精选,并不是看似有安全边际就去捡。目前的安全边际能不能转变成投资收益跟公司未来的成长能不能转变成投资收益一样,中间是有不确定性的。

在成熟资本市场,投资烟蒂股还有一个获利机会就是私有化。这可以把当前的安全空间潜藏的价值迅速释放出来,变成投资者的收益。这个盈利是不需要依赖市场状况的,直接由公司本身创造,是一种实业回归的获利途径。从一些方面来看,私有化烟蒂股具有一定主动性。比如庄士中国,如果我有几个亿的资金可能会考虑将它强制收购并资产清算,将它的价值迅速释放出来。这种情况只会在极度低估的公司中出现,如果A股再持续低迷1~2年,类似机会将越来越多。所以股市越是往下走,市场上的机会越多。

挑选烟蒂股时不用完全抱着“吸上最后一口”的心态,一样要精选。有时候说不定是支雪茄,只是大家误认为是烟蒂而已,那么这就是你的黄金机会。比如我正在实践的联邦制药,如果它研究的新药以后顺利投放市场,成为了一家优秀的制药企业,那时就是投资获得暴利的时候,因为之前是以”烟蒂“的代价进入的。投资的真谛实际上是在这里,而不是说公司好就一定可以买入,不考虑价格

管理层和商业模式并不那么重要

问:您认为商业模式和管理层谁更重要?

sosme老师:实际上,我现在看公司时,这两项都是次要的。最关心的还是价格与价值的背离程度

问:但您在评估具体公司的价值时应该会考虑管理层和商业模式吧?

sosme老师:这些会考虑,但就投资股票而言,我还真不认为这些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就算管理层很强、商业模式很好,跟股价的上涨和投资股票的回报没有必然联系。首先是公司要好,其次是价格要合理。如果公司的商业模式很好,但股价不合适,我基本上就不研究。还有,公司的商业模式是动态变化的,目前最典型的就是$苏宁电器(SZ002024)$。十年前和十年后,商业模式有怎样的变化。以前研究会认为是一种很好的商业模式,但它没有可持续性。至于管理层,那更是充满着扑朔迷离的变数。对于管理层的考察,我觉得一些家族企业可能有看点。一般我是先研究资产负债表、盈利状况,进行简单估值,在通过这些基本的价值评判之后,才会考虑公司的商业模式、业务前景等。

其实,有很多经典案例被人们遗忘了。现在的案例是$摩托罗拉(MOT)$$诺基亚(NOK)$,它是什么商业模式,有多少人研究过它、对它花过心血,目前回过头再看,它给投资人带来了什么?带来了多少价值?如果因为它原来的商业模式很好,你选择了买入,那很有可能就是一座坟墓。

其实投资者,包括雪球都可以认真分析一些经典案例,包括$可口可乐(KO)$。以前我想过做一个实证研究,比如我举出一只股票A,十年时间股价涨了20倍;一只股票B,十年时间股价下跌10%。让大家猜一猜这两只股票分别是什么?但最后的答案会告诉你,股票A和股票B是同一家公司,但处在不同的阶段,结果就完全不同。所以短期的结果都不能说明问题。通过历史来分析公司,如果只选取其中一段都是没有说服力的。同一家公司,时间同为十年,所处的阶段不同结果就大相径庭,作为投资者应该如何去评判?所以我觉得投资还是要因时而动,根据环境的变化来进行调整。不要固守在我只投资管理层好、商业模式好的公司,这两个因素其实都是在变化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投资还是有赌博的意味在里面,但玩儿的是大概率事件。有失败也有成功,但成功不仅要能弥补失败带来的损失,还要保证能有基本的收益。所以我现在接受关于投资的任何观点,只要我觉得有道理。

我很保守,但也会想一些美好的东西

问:您怎么看待所持股票长期不被市场认同的情况?

sosme老师:这种情况出现了你也要去面对,而且在投资之前你就要假设这种情况可能会出现。但我认为这种现象不会存在太久,比如一些烟蒂股,如果分红率达到15%,哪怕股价长期不动,6年就能收回投资并依然拥有股份。而且股票被明显低估时,如果公司所处的行业内也有人认为它被低估了,可能还存在私有化套利的机会。A股以前一直是高估,不存在这个问题,未来这种机会应该会出现。有些股票的低估有可能存在时间会比较长,但不会永远存在。既然投资进去了,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只有公司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应该坚持。不被市场认可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价格不涨或涨幅非常有限,还有一种是反而进一步下跌。对于这样的公司投资者一定先要有清晰的判断——到底是市场的原因,还是公司的原因?如果纯粹是市场的原因,股价不涨或下跌对你反而是再投资的机会。在长期坚守的同时,如果股价下跌要敢于增持,你的成本会越来越低,相对市场你也会获得收益。

当然卡拉曼之所以不想投资股票市场,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被低估的公司可能长期被低估,压抑的价值长期释放不出来。卡拉曼投资的主要是收购、兼并、破产重组的公司,过程中一些内在价值可以得到迅速释放。对于国内投资者,更多的只能通过动态平衡策略在低位积累尽可能多的筹码,高位时再释放一部分筹码来回避内在价值无法完全释放的风险。

公司业绩的增长与股价的上涨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某个时期二者的关系可能是正相关的,而另一个时期却是负相关的,公司业绩增长股价在下跌,可能前期股价冲得太高、太快。我现在可以接受这样一种情形:某项投资坚持了十年,最终的回报是在未来的某一两个月内集中实现。坚守了十年就是为了等未来的某一天、某一个月,这都是有可能的。投资回报,特别是牛市中的回报,实际上可以认为是一种历史回报。

问:您觉得中集集团未来会有这种潜质吗?

sosme老师:中集集团($中集B(SZ200039)$),综合评估它的总体价值,我觉得是在增长的,但是公司的股价不变,相应来说,它的安全空间是在提升。中集集团还有一点比较好,每年的分红都不错。所以我并不希望中集上涨,而是希望它下跌,以便利用现金分红买更多的股票。如果跌幅够大,我会考虑额外注入资金购买。因为我对中集集团的长期展望感到乐观,包括它的持续经营能力、它在多个行业内的行业地位。对于中集,我觉得可以设想一个未来的美妙场景,它下面的四大业务如果都好起来了,一旦上演“四重奏“,那么我之前所有的等待都会有回报的。这一天是有的,至于哪一天能来,我不知道而已。所以说,虽然我做投资时很保守,但有时候还是会想一些美好的东西。

逆向投资反人性,所以很难做到

问:您认为成功的投资人应该具有哪些品质?

sosme老师:我觉得品质很关键,首先是要有保守的性格,偏悲观的态度。任何时候都要从防范风险的角度出发,要把防范极端风险作为投资策略的底线。比如现在,大盘已经跌了那么多了,如果再跌一半,你能不能接受?而且一定要假设这种情况是可能发生的。另外就是对自己要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定位,包括刚才说到的不要自以为是,认识到市场上的聪明人很多。其实,我现在经营生意都是这个态度,虽然我现在已经很努力了,但依然会假设对手比我还要努力。做投资也是这样,你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做了两个月的研究,以为已经把一家公司研究透彻了,比其他投资者都知道的更多;而实际上有一些人可能已经做了两年的研究与跟踪,比你知道的更多。做投资一定要给自己留有余地,不要以为自己看透了一切。还有就是刚才说的开放的态度、灵活的思维方式,对于投资都很关键。反而对行业的理解、对公司的认知,在我看来都只属于技术层面的东西了,处于顶点的应该是属于理念层面、框架性的东西

投资如果作为一个行业,它是非常依赖投资人本身的个性的。从某些方面来讲,投资方法是无法传授的,很多东西需要投资人亲身的体验后才有可能领悟到。就像资产配置、动态再平衡,如果你在市场上没有一二十年的沉淀将很难领会到,而且在具体实践中也很难执行下去。特别是在牛市的时候,如果你不满仓,别人都质疑你时,你能忍受住吗?看到平时并不如自己的人都在赚钱,你又能忍受住吗?忍受不住。2007年接近高位时,我提前退出,都有很多人说我傻。你必须要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内心,而这点又来自于你有一个牢固的投资理论框架。所以,大家都知道要逆向投资,如果大部分人真能做到逆向投资,也就没有逆向投资了。逆向投资绝对是很困难的,可以说是反人性的

问:说到反人性,您认为哪些性格会阻碍价值投资?如何去克服呢?

sosme老师:都说要战胜人性,但是如果人性真的那么容易战胜也就不叫人性了。通过学习、自己的感受了解到有些群体的东西、外界环境的东西对人的影响是负面的。在股市中几进几出也让我对股市的周期性有较深的体会。

我所有的投资都是试探性的投资,不是想着要靠某项投资赚钱或者发财。我从来不会把所有钱迅速押在某只股票上,而是先试探性进入,如果股价下跌再考虑继续加仓,如果股价上涨就保持现有仓位不变。这种策略本来就跟自己反人性的认识是有关系的,实践操作中,也并不需要刻意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完全是发自内心、自然而然的一种方式。市场情绪对我的影响是反向的,大家都说市场不好时,反而要多看看。

价值投资是“学”不来的

问:就您个人而言,有哪些性格是有利于您做价值投资的?

sosme老师:保守、节俭、不算计人、不骗人、能让则让,生活中我也是如此,所以有时候我也会感觉自己并不适合经营生意。然后就是心态比较平和、做事情留有余地。回想起来,当时是可以不卖茅台的,只是为了手里能多持有一些现金,一旦出现不测也能应对。我觉得自己这方面的性格、品行,与价值投资在某些方面是相契合的。

还有就是我有一种逆向思维的习惯,当大家都说某种东西比较好时,我就会思考它会不会有不好的方面,或会不会出现不太好的时候。另外,我能够反思自己,犯错误时敢于承认。毕竟我也不是大师,更不是“股神”。这样可以把自己从以前的成功中解放出来,不会固守某些东西。我一些投资理念的形成与许多朋友互动也有很大关系,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包括我写博客,主要是为了记录自己的投资,在记录的过程中不仅我自己可以学习、反思,也可以跟大家交流、相互学习。

现在,我感到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进行价值投资,这跟他们的性格与成长经历有一定关系。纯粹通过书本学习是不可能掌握价值投资的,价值投资不仅要在理论上理解与认同,还要在实践中可以执行与坚持。只有经过了这两道坎,才能说学会了价值投资。

问:那您认为如何才能度过实践这道坎呢?

sosme老师:这需要在实践中能获得一种对价值投资的感悟,当然这种提法听上去比较玄。从我与很多股票投资者的接触来看,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学会价值投资的,需要一种经历,以及个人的积累与沉淀。包括复制巴菲特都是不可能的,这毕竟是特定的人在某个特定环境下和特定时间段内形成的产物。我们能看到的只是一些表面现象,他当时的想法、投资策略都是无法复制的。我现在觉得进行价值投资还真需要一点天赋才行,完全通过学习可能会学到某个程度,但要达到某种层次、境界需要长时间的实践、自我积累与沉淀。价值投资应该是可以类比于从事某种艺术,比如钢琴演奏,学任何人都可以学,但要成为大师、演奏水平能震撼听众还是需要天赋的。可能绝大部分的投资者只能处在懂一些、会一些的程度,再高的境界就坚持不下来了,但只要愿意学习和实践都是很好的。我现在也是在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希望能达到更高一些的境界。

操作纪律是投资策略的重要保障

问:您是如何判断和利用市场情绪的?@Zihuatcnejo

sosme老师:跟判断牛市、熊市是差不多的,也是一种主观判断。比如判断目前是一个危机状态,按照我的理念就应该多配置股票。不过现在感觉这个危机持续的时间很难判断,危机后可能还有危机,我们在态度、心态上都需要一些危机意识。当然,就股票操作策略而言,主要通过仓位控制来应对。另外,投资组合中也可以配置一些稳定性相对高的公司,比如我现在的投资组合中就配置了一些电力股,因为我感觉它们相对比较稳定。电力作为一种公共产品,虽然价格受到政府管制,但长期而言,电力公司的基本盈利还是可以保证的,而且分红通常也不错。如果危机出现,还可以用分红的钱去再投资。投资组合有一种内生的现金增长。我现在在构建投资组合时就比较注重内生性的现金增长,除了配置高分红股票之外,还配置了一个商铺。目前投资组合的现金收入占比大概在5%~6%,今年写实证时我会专门总结一下,危机时完全可以用这些现金去选择你认为合适的标的,不需要再投入额外的资金就可以完成对整个投资组合的调整。如果危机比较深,再考虑强制性地多配置一些股票。

只有在最绝望、最困难的时候继续坚持,动态再平衡才能产生作用。仓位控制,加上严格的投资操作纪律是其重要保障。越是极端的时候投资者越容易违反投资纪律。

如何应对安全边际被杀掉的情况

问:为大秦铁路测算的安全边际遭到了“戴维斯双杀”,应该如何应对?@Zihuatcnejo

sosme老师:我并未持有$大秦铁路(SH601006)$,之前有提到过这只股票,当时根据它的运量增长和运价情况判断会有安全空间。现在出现戴维斯双杀是因为运量和运价很可能都达不到预期,原来预期的边际不存在了。如果我当时买了大秦铁路,首先入场的时候肯定不是重仓;当安全边际被杀掉时,股价肯定已经下跌了很多,现在的操作是不会先出掉,而是继续观察一段时间,如果市场过度反应会考虑适当增持。包括我去年买入的中国中铁,已经从4块多跌到2块多,现在我来判断如何操作,只会想寻找适当的时机进行增持。与大秦铁路比起来,中国中铁的情况反而更“血腥”一些,当然它在我的整体投资组合中占比也很小。

任何一只股票,我在初始投资时都是试探性的,如果接下来投入力度加大,都是在它们价格下来的时候,长期来看成本是比较低的。股票投资的操作过程控制,我觉得很关键。就像大秦铁路,如果之前看好它有“安全边际”就全仓进入的话,现在出现预期之外的戴维斯双杀、杀掉安全边际时,就会非常被动。做判断时,要假设未来一切皆有可能,不要“信心满满”,因为市场是你把握不了的。

郑重推荐《投资最主要的事》

问:投资除了给你带来财富之外,还带来了什么?

sosme老师:投资还为我带来乐趣和朋友,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因为我很喜欢研究投资、做投资,所以也很享受这个过程本身。

问:投资以外您还有什么兴趣爱好呢?

sosme老师:主要是看书,涉猎的面比较广。

问:您能给雪球用户推荐几本投资书籍吗?@cfuwxd

sosme老师:最近出版的《投资最重要的事》很好,我认为是绝对的经典。那本书中的内容和我们今天聊到的东西有许多相似性。可以看出,作者既是思想家和策略家的结合,也是久经市场考验的高手。这本书,我可以向雪球用户郑重、非常负责任地推荐。这本书很多人初看时可能不一定能吃透,可以反反复复多看几遍。书中所讲的问题,全部都是经典,全部都有实战性。原来我有写本书的想法,但看了这本书以后,觉得已经没必要写了。

我也喜欢坦普顿、卡拉曼的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书中讲了许多投资案例和实践的过程,他的投资是如何成功的解释得很清楚。当然,这种东西我们是不能去重复的,因为事件,特别是极端事件的出现是随机的。只有当你身处类似的环境中才知道能否把握住机会。一般的人如果没有领悟到,就算是把机会拿给你,你也把握不住。

卡拉曼的两本书也很经典,第一本是《安全边际》,第二本是1995-2008年卡拉曼致股东的信函及系列访谈,是由《Value》编辑出版的。另外就是《邓普顿(坦普顿)教你逆向投资》,是市面上能买到的、比较通俗的经典,现在看来可能比巴菲特的年报更有教育意义。

问:有没有考虑过退休?或者说您的退休计划是什么?

sosme老师:对于投资,就永远都没有退休,如果要退休也是退其他的事情。投资是我永久的乐趣,对于实证,如果有机会我会写三十年、四十年,等有这么长的时间积淀后,我准备写一本对以后的投资者真正有帮助的书。有很多朋友劝我写书,我并不想写,因为我觉得现在的沉淀还不够,得出的结论可能并不准确。回过头来看,我当初最正确的决定,就是开始坚持写实证,反过来也把自己征服了,越写越感觉有意思。

雪球用户的其他问题

@Zihuatcnejo:经常遇到EPS*PE乘积大幅变动的时候,同一个公司,有可能从0.5元EPS给10倍即5元,或者1元30倍即30元。很难说5-30元的区间那个是不合理的。难道安全边际是一直等到那个五元吗,如果一直不出现,一直在15元左右,那么又该如何操作?

sosme老师:我认为用动态再平衡策略,这个问题是可以很好应对的。比如股价从5元到30元的区间,我们可以主管判断一个与价值相匹配、有一定安全边际的价格,这里先假设是15元。当股价从15元涨到接近30元时,从资产配置的角度考虑会要求投资者抛掉一部分股票;反之,股价从15元跌至5元,股票的资产占比下降,就要求投资者增加持股量。从这点来看,动态再平衡的资产配置真正从制度上保证了“高抛低吸”。为什么动态再平衡的资产配置很有效,因为这个制度本身就是反人性的。不仅要理解这个制度,执行中还要严格遵守纪律。而核心问题是,投资者在内心里是真正认同这个制度的。

@ Zihuatcnejo:对于EPS的预测,您认为多长时间有效?

sosme老师:我分析公司时首先会进行历史分析,至于未来多长时间会有效,我觉得能大概判断2~3年就很不错了。预测太久以后的情况,并不准确,也没有什么用处。

sosme:动态再平衡带来价值投资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上)
http://xueqiu.com/4136177129/22213856


@杰晟JasonZheng @云端漫步 @禅心 @Zihuatcnejo @cfuwxd ,你们的问题已经穿插在访谈中,提问处有at你们。

@forcode 你的问题,sosme老师没能系统回答,因为他自己是一个对物质没有什么要求的人,用他的话说“每个月的生活费800~1000元就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