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介绍 谢国忠独立经济学家。1990年获麻省理工学院(2011年全美经济系排名第一)经济学博士。 1990年加入世界银行,担任经济分析员。在世行的五年时间,所参与的项目涉及拉美、南亚及东亚地区,并负责处理该银行于印尼的工商业发展项目,以及其他亚太地区国家的电讯及电力发展项目。 1995年,加入新加坡的Macquarie Bank,担任企业财务部的联席董事。 1997年加入摩根士丹利,任亚太区经济学家。现任清华大学——中旭商学院特聘讲师。 “郭四点”能改变中国股市吗? 中国股市真的机会来临了吗? 长期牛市会真的来到中国吗? 新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上任之后提了几点比较新的建议,如提高上市公司的分红水平,完善IPO发行措施……这些被称为“郭四点”的意见,引发了关于中国股市未来发展的讨论。 “郭四点”能拯救中国股市吗 “郭四点”中提到“提高上市公司的分红水平”,这是否有行政手段干预的嫌疑?可行性又如何?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中国大的企业都是国有企业,所以政府的干预是不可避免的。但这些国有企业,如通讯和金融企业,借助政府的力量,形成了自己在市场上的特殊地位,他们的盈利能力比较强,如果还不分红的话,是没有道理的。而且,分红对股市来说也是很好的事情,可以让股民知道哪只股票具有投资价值,方便股民选股。分红是进行股票投资的基础,从历史来说,股民赚钱主要是通过分红来实现。 股民都希望分红,分红是实实在在得到的利益,作为股民,自然欢喜。只是当政府强行规定上市公司要提高分红水平,是不是也应该视情况而定呢?如果有的上市公司有更好的再生产计划,在某一年不分红,是否可以? 谢国忠认为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但他强调,中国很多公司,特别是金融公司的现金流是很充沛的,所以,分红是应该的。 用分红作为门槛,可以把不少绩差企业拒之门外。因为中国体制有一点特殊,是上市审批制,且上市后不退市,导致很多公司的质量是很差的。用分红作为门槛,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另外,就中国20年股市的发展看,很多公司把上市看成一个赚钱的机会,而非看成一个企业发展好了之后把盈利分给股民。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将分红作为一个门槛也不是坏事情。 完善发行制度是“郭四点”中的第二点。是注册制还是核准制的论争由来已久,但就目前来看,中国固有的核准制还没有改变的可能。 谢国忠认为,一个资本市场最终起作用的资本分配应该是由市场主导,而中国却是政府主导。什么公司能上市要政府批,上市之后发行新股要批,筹资金扩大发展也要批。所以中国股市还没有走上正轨。当然,这关涉到中国体制中最根本的一件事,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内涵就是鸟笼经济概念,即政府做什么事情都要戴个紧箍咒,有个笼子,笼子大还是小,也是政府来定。说到退市制度,中国不能说没有,但似乎很难看到它真正在起作用。原因何在?不退市主要是担心股民的极端反应,是对这种特殊现象的妥协。 同时,他强调,从长远来说,入市比退市重要。当一只股票从一块钱掉到一分钱,对整个市场的分配不是很重要,但是谁入市,谁决定谁能入市,这才是真正重要的,因为这决定了资本给谁。 扩容速度问题是长期制约股市发展的重要原因。在如今股市比较低迷的情况下,很多公司还在准备上市,继续扩容。谢国忠认为这是一个好事情。市场如果变成只是为了支持某一个价位的存在,从长远来说,是不健康的。当然,股民看股价在跌,会觉得很痛苦。但其实股价在跌不是公司股票发得多,而是公司的质量不够好。所以,从制度上把好公司上市关,这对股民来说是有利的;如果不改变现行的发行体制,其他方面再做改善也都是小的改变。 长期牛市真的会来吗 对于“如果下次股票市场有机会的话,那一定是中国市场”,谢国忠给出的解释是:中国人均产值在2011年才达到5000美元,而东亚四小龙出市的时候已经是15000美元,所以,不论从劳动力的质量还是工作的倾向性,跟其他国家相比,中国都是有竞争优势的,所以只要我们的体制不过分地阻碍经济发展,人均产值走到15000美元,应该是能够做到的。 而说到最过分的阻碍,谢国忠认为是政府赚老百姓的钱。中国上市企业以国企为主,上市也是赚国民的钱,不是帮股民赚钱。所以,要想中国股市变好的话,经济体制一定要有变化。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政府要给家庭让利。而这让利的第一步,就是要调控房地产。房价越高,政府越有钱,老百姓越穷,公司要赚钱就越难。如果房地产泡沫破灭,中国经济可以朝前走一大步,对股市也会有很大作用。第二,减税。中国的税收负担是非常重的。在西方国家,税率比较高是因为政府会搞重新分配,拿来的钱主要是搞社会福利。但中国政府搞社会福利的钱是非常有限的,收税的钱主要用于搞投资,所以,政府投资的规模现在是过大的。如果政府能够通过缩小投资规模减税,让利于民,对以后经济的长期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房地产泡沫破灭了,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减了,就能为中国长期牛市打定基础。但是这两项又执行到什么程度了呢? 谢国忠认为,现在房地产泡沫已经开始破裂了。如果可能的话,房价的下降应该会从一线城市开始。中国房地产的未来在大城市,在人口有增长空间的地方,比如一些省会城市。在这些地方,房地产是有前途的。但即便是有前途也不意味着价格可以很高,一定要跟收入联得上。 将营业税改成增值税是一个好的方向。但希望在这件事情上面能够看到真金白银,要有具体数字,如政府让出来是1万亿还是15万亿,而不是只是在试点,只是在喊口号,这是起不了太大作用的。另外还要特别警惕,在房地产倒下来之后,地方政府巧立名目去征税。要解决这个问题,老百姓应该给政府划个圈,约束政府。他预测,如果能做到这两点,相信中国的牛市会很好。 长期牛市何日来 五年牛市就是长期牛市,这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中国的牛市都是银根放松了,大家狂炒,炒上去之后很快地就变成了熊市。所以,中国的牛市,实际上是让大家套进去,让大家觉得好像赚钱快,而不是让大家看到公司以后可以慢慢帮你赚钱,慢慢帮你分红。可以说,中国股市20年是来套股民的,给予股市的正面作用并不是太大。那么中国长期牛市究竟何时能来? 谢国忠认为,2013年可能性很大。首先,中国条件很好,有很多牌可打,如果解决了内部矛盾的话,掌控能力会很强,因为中国有外汇储备,外贸还是顺差,政府的负债率相对低;从政策上来说,为了实现外贸平衡,可能会对中国经济进行调整。这样,中国可以有机会把全世界的有钱人吸引到中国来,把中国的环境变好了,还可以让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人把中国企业缺乏的技术带过来。所以,中国的前途还是很光明的,只是因为这几年的资本炒作、房地产泡沫把经济弄到弯路上去了。 此外,他还解释,股市见底和牛市起来不是一回事。随着房地产市场大幅度调整之后,房地产高利贷市场基本不存在了。但是成为牛市除了基本面外,还要有盈利,要有长期的持续增长。所以,要想实现从股市见底到牛市转变,经济上还要有适当的调整。 从短期看,政府通过一些手段,如从财政上通过对一些资金的控制可以影响市场,但从长远来看不可取。要想让中国牛市长远的话,政府应退一步,要让市场起主导力量。 另外,他提醒,牛市之前要注意公司倒闭现象的出现。但这种倒闭是应该的。因为演员不换的话,戏怎能演好?经济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需要的企业家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要将企业倒闭看成经济崩溃的前兆,想办法去救,过了这关,中国的明天会很灿烂。 2012,我们翘首期盼中国长期牛市的来临。 |
|
来自: 齐鲁生 > 《社会、新闻、历史、文化、风光》